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仓库6S培训

仓库6S培训

6S实施精神1S——整理定义:区分要用和不要用的,不要用的清除掉。

目的:把“空间”腾出来活用。

2S——整顿定义:要用的东西依规定定位、定量摆放整齐,明确标示。

目的:不用浪费时间找东西。

3S——清扫定义:清除工作场所内的脏污,并防止污染的发生。

目的:消除“脏污”,保持工作场所干干净净、明明亮亮。

4S——清洁定义:将上面3S实施的做法制度化,规范化,并维持。

目的:通过制度化来维持成果,并显现“异常”之所在。

5S——素养定义:人人依规定行事,从心态上养成习惯。

目的:改变“人质”,养成工作讲究认真的习惯。

6S——安全A.管理上制定正确作业流程,配置适当的工作人员监督指示功能B.对不合安全规定的因素及时举报消除C.加强作业人员安全意识教育D.签订安全责任书目的:预知危险,防患未然。

一、工作区域的环境要求:1 地面上的环境要求:1)没有“死角”或凌乱不堪的地方;2)没有闲置或不能使用的推车、台车、叉车、机器、设备、工装、夹具、物品等;3)没有闲置于各处的清扫用具、垃圾桶、材料箱、纸箱、容器、油桶、漆罐、油污等;4)工作场所没有不该有的东西,如:衣服、拖鞋、雨伞、皮包、空盒子、花盆、烟灰缸、纸屑、杂物等。

2 通道的环境要求:1)通道宽度要求:A)、人行道:1.0米以上;B)、单向车道:最大车宽 + 0.8米以上;C)、双向车道:最大车宽 X 2 + 1.0米以上。

2)通道规划的颜色要求:A)、通道线颜色:黄色。

a)、通道线表示法:用黄色胶带粘贴或黄色油漆涂刷。

B)、通道线颜色度宽:a)、主通道:10cm;b)、次通道或区域线:5--7cm。

3)通道的其它要求:A)、尽量避免弯角,搬运物品的方式采取最短距离。

B)、通道的交叉处尽量使其直角。

C)、左右视线不佳的道路交叉处尽量予以避免。

D)、在通道上不可停留和存放任何物品。

E)、要时常保持通道地面干净,有油污时应立即清除。

F)、安全出口必须畅通,不可堵塞,并且要有“安全出口”标示。

3 工作场所的环境要求:1)使用拖把、扫把定时清扫工作场所的地面、塑料板、工作台、机器设备、测量设备等,使其清洁、干净,不可有油渍(油污)或水渍。

2)消防栓与公告栏前均不可有障碍物。

3)工作场所内不可有“没有必要”的架子或障屏影响现场的视野。

4)厂区内严禁吸烟,不准随地吐痰,乱扔垃圾。

4 工作区域的标示要求:1)区域线的颜色规定:A)、合格区:绿色油漆或绿色胶带,5cm宽。

B)、不合格区,可疑品区或安全警戒线:红色油漆或红色胶带,5cm宽。

C)、待检验区域、定位线或通道线等:黄色油漆或黄色胶带,5cm宽。

D)、办公区、工作区、作业区域,待作业品区域等:白色油漆或白色胶带,5cm宽。

2)区域定义:A)、合格区:指专用来存放检验员判定为符合检验标准及规定要求之物品的区域,其区域大小可视场所需要而定。

B)、不合格区:指专用来存放检验员判定为不符合检验标准及规定要求之物品存放的区域,其区域大小可视场所需要而定。

C)、待检验区:指专用来存放等待检验员检验的物品的区域,其区域大小可视场需要所而定。

D)、暂存放区:指因需流入下一流程或等待电梯或等待出货等物品暂时存放的区域,暂放时间限为一周内,其区域大小可视场所需要而定。

E)、×放置区:指用来定位某些非质量体系类物品的区域,为了现场的整体美观,其区域大小可视场所需要而定,如清洁用具放置区、文件柜放置区、报废产品放置区等。

5 仓库、储存室及冷库的环境要求:1)仓库、储存室及冷库须有管理责任者的标示,仓库、储存室及冷库管理员对所保管的物品应按“先进先出”原则进行领发作业,并确保其“帐、物、卡一致”。

2)光线的照明亮度应适宜,且仓库储存的区域应通风、不积水、不潮湿、干净、整齐。

3)必要时,仓库、储存室及冷库需有贮存平面布置图标示,其内储存、存放的物料、材料等应以标签、标识牌等作明确的标识。

4)仓库、储存室存放的物品、材料如以纸箱储存,须有叠放高度的限制。

5)对仓库、储存室所存放的易燃易爆、有毒物品、危险物品、化学药品等储存须以明显的标识牌进行标示,并对其予以隔离、防潮及采取消防护措施。

6)仓储/冷库贮存区域使用的空间规划应合理,以避免造成贮存空间的浪费;7)贮存区料架上不准存放呆料、废料或其他非材料的物品;8)贮存区或其料架上不能有好几种材料、零件、配件等混淆放在一起;9)已生锈或变质的材料或零件、配件不准放置于贮存区内或其料架上;10)不用的物品不得随意放置在仓储区域或与料架上的物品参杂放在一起。

6 工具用品的环境要求:1)定位放置,并以标签或标识牌予以明确标识,工具箱需时常进行整理。

2)采用目视管理,并以标签、标识牌进行明确标识且瞬间即可找到。

3)常用的物品应放置于作业场所最接近的地方,避免使用和归还时过多的步骤和弯腰;4)频繁使用的,应由个人保存;不常用的,则尽量减少数量,以通用化为佳,须有进出账目之管理。

先确定必需用的最少数量,将多余的收起来集中管理。

7文件/资料管理的环境要求:1)须有管理规定:如编号、目录、存放处定位。

2)须有专用的文件柜,并有管理责任者的标示。

3)文件档案实行目视管理,让人能随时使用。

4)须有目录、有次序、且整齐,让人很快能使用。

5)个人资料(卷宗)不可放在共用文件柜内(上)。

8 作业桌面、办公桌及抽屉的环境要求:1)桌面的高度均应为最低限度,且干净、整齐;2)不得有散置于架子上、柜子内、工作台上的破布、手套、剪刀等消耗品;3)不得有杂陈于工具箱或柜子内、工作台上的螺丝刀、扳手、刀具、铁槌、钳子等手工用具或小塑料筐等;4)不得有个人物品(茶杯、计算机、直尺)、图纸、表单、记录等资料和剩余的物料、样品、测试品、工作看板等随意放置于作业桌面、办公桌上;5)下班后桌面上不可有未处理的文件、资料、公文或物品。

9 办公室的环境要求:1)目标管理须进行目视化。

2)每月召开的例行性会议须有时程表,并被目视化。

3)对公司所发放的文件与资料需有文件分发签收记录及传阅规则。

4)必要时,如离开自己的办公场所须有行程标示牌并注明去向和预计回程的时间。

5)接电话时如要找的人员不在,须有留话备忘录。

6)办公区域、公告栏之区域需分开。

7)必要时,办公区域须有办公名称标示。

8)不得任意将报表、档案夹、文卷、茶杯、计算机和各种办公用品等物品随意摆置于桌面上、办公桌上;9)不得任意将表单、公文、私人物品和橱柜里的书籍、档案等物品随意杂陈列于抽屉内、事务柜内等;10)不得任意将与工作无关的各种不需要的纸箱、物品等物品摆放于办公区域内;11)不得将使用破旧不堪的档案夹、事务柜或档案夹内已经过期的文件、资料等物品随意摆置于桌面上、办公桌上;12)公告栏、海报、标语、风扇、时钟等应定期进行检查。

二工作环境实施:1 每班上班前及下班后,须对其工作区域地面、工作桌内外、机器设备(包括测量设备)、内外/原物料存放区、废料箱及周边环境进行清扫工作,并于过程中随时保持其工作区域环境整洁有序,下班时须做好交接班记录。

2 外购/外协件、在制品(半成品)、成品、包装材料必须整齐放置于指定区域,并对其以标签或标识牌予以明确标识,严禁将其零乱堆放,其具体作业由相关部门按《产品标识和可追溯性程序》进行作业。

3 推车、出货台车必须分类停放于推车存放区内,不得随意乱停、乱放。

4 消防设备的控制和管理及环境要求:1)任何时刻不得在严禁烟火区域内吸烟或携带火种;2)一切消防设备,不得用于非消防目的之工作上;3)机器、设备、材料和物品的堆放,不得妨碍消防设备的取用;4)电气设备着火时,若非确信电源已切断及附近无其他电器设备,不得使用水来进行扑灭和抢救,应用四氯化碳或二氧化碳灭火器或砂来进行扑灭和抢救;5)在不通风之处使用四氯化碳进行救火时,易发生中毒意外,使用人于数分钟内应迅速奔往通风处所;火灾扑灭后,须先加以通风,方可容许其他人员进入。

5 对物的安全因素的控制和管理要求:1)对有机溶济、剧烈物品、有毒物品、易燃易爆物品的控制和管理:A)、保管地点是否标明了保管物品的内容及责任者,是否按类别进行整理、隔离和保管;B)、容器是否有加防护盖,以防止其蒸发,是否有溢流、泄漏等不良现象;C)、贮存仓库是否定期进行点检,是否备有消火栓或灭火器,是否标有“严禁烟火”或“禁止吸烟”等标志;D)、使用场所的通气、换气或局部排气装置是否运转正常。

E)、操作强酸、强碱、纯碱等有毒物质的工作人员,须接受严格的工作教导培训,并使用适当的保护和防护设备;F)、有毒溶液的气体仍然有毒,操作人员应按公司规定设法避免呼吸此类气体;G)、取用酸、碱等化学物品的工作人员必须按公司规定使用防护用品(如:戴橡皮手套、安全眼镜,使用面罩、橡皮裙或胶鞋等);H)、有机溶济、剧烈物品、有毒物品等应贮藏在阴冷、通风之处,且容器内不可混入易燃性物质;I)、轻拿轻放,避免震动;J)、若遇有泄漏,应及时对其进行处理;K)、使用盛装过的有机溶济、剧烈物品、有毒物品等空桶时,应使用相关清洗剂将其清洗干净后再使用。

2)对机器、电气设备的安全操作和管理:A)、非指定的工作人员不得开动马达及其他电动机械、设备,如遇有故障或不正常的情况,应立即通知有关部门进行处理;B)、保险丝熔断时,应通知设备管理人员进行修换,但遇紧急且在220伏特以下(包括220伏特)时由主管指定的人员进行修换(此项人员须熟悉电气相关知识及其操作者);C)、不要擅自修理电气线路及设备,见有故障如:过热、火花、或马达冒烟时,应立即切断电源,并将其报告主管后通知有关人员进行修理;D)、临时电源使用前必须加以检视,有无绝缘不良、破皮等。

避免将其绕于手臂或携带于身体任何部位进行作业;E)、所有固定电源应将其视作电的活线,不可把身体与搬运物与其进行接触。

不可太相信电线外面有包皮可以保险而不会触电。

发现由电线杆上落下的线,应立即通知电气管理人员进行处理,且忌不可用手去拿和接触;F)、再度发生保险丝熔断或控制器跳开必有原因,应立即先报告部门主管,然后通知电气管理人员处理;G)、若站于潮湿的场所或金属物上,且忌不可用潮湿的手去接触电气设备及其带电部分;H)、机器、设备的安全罩、联锁、区域传感等措施有不完善的地方时,应报告部门主管,然后通知电气管理人员处理;3)对修理机器、设备及工程设施的安全控制和管理:A)、非自身操作的机器、设备或未经主管授权操作的机器、设备一律不得擅自进行操作;B)、不对转动中的机器、设备作较大的修理作业。

若须在转动的机器、设备之近旁处所进行作业,则操作人员与机器、设备间须设有适当的隔离防护设施;C)、除经常操作上必须的调整外,一切调整或加油等工作,均应等机器、设备完全停下之后进行;D)、不用手去摸触机器、设备的转动部分;E)、禁止使用不适当的代替品,如:以汽油桶充作支架或工作台,以扳手当榔头,以木箱当阶梯等,以避免发生安全事故;F)、工作人员不许搭乘于吊车或起动车辆悬吊或搬移物品的电中;G)、铁链不可用打结或加螺丝的办法以缩短或接长;I)、在严禁烟火区域内所使用的临时灯,其玻璃的外围须有金属栅之保护装置设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