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全册知识点整理第一单元水1.1水到哪里去了1、水的特点:无色、无味、透明,无固定形状,会流动,有一定体积。
2、水有三态:液态(水)、固态(冰)、气态(水蒸气)。
3、蒸发:液态的水变成气态的水蒸气的过程;水蒸发时会吸收周围的热量(刚洗完澡会觉得冷)。
4、凝结:空气中看不见的水蒸气冷却变成看得见的水滴的现象。
(锅里冒出的“白气”,叶子上的露水)5、水蒸气是气态的水,无色无味透明,没有固定形状和体积,由于水蒸气的微粒太小了,肉眼无法看见。
6、生活中水的蒸发现象:①湿布擦桌子;②湿的手变干了;③雨后路面变干;④煮食物锅中的水越来越少;⑤湿衣服变干等。
7、水蒸发的规律:①温度越高,水蒸发越快;②空气越干燥,水蒸发越快;③表面积越大,水蒸发越快;④有风吹,空气流动越快,水蒸发越快。
8、水汽是气态的水和液态的水的混合物。
(加湿器喷出的就是水汽)白汽或者白烟不是水蒸气,而是水汽。
9、水和水蒸气的相同点和不同点:1.2水沸腾了1、沸腾:液体受热超过一定温度时产生的一种剧烈的气化现象;水沸腾后再加热将继续沸腾但温度保持不变,不加热的话将不再沸腾;水沸腾时,水变成水蒸气的速度较快;2、沸点:这个一定温度就是这种液体的沸点,各种液体的沸点是不同的;①水沸腾时温度为100摄氏度,即水的沸点是100摄氏度(一个大气压下);②很深的矿井里,深度每增加一千米,水的沸点就提高3℃;③在高原地区,海拔越高,空气越稀薄,气压也越低,水的沸点也降低;所以在高原地区,都要使用“高压锅”才能把水烧开、把饭菜煮熟(高压下沸点升高原理);④家用高压锅正常使用的情况下,锅内气压是1、3个大气压,沸点一般在125℃左右。
3、水变成水蒸气后,体积大大增加。
4、水加热实验现象:①加热过程中,水温不断升高,杯底有气泡产生,杯壁上有水珠附着,水面上有水汽产生;②沸腾时,杯底形成大量气泡且迅速上升变大,在水面破裂,水面上方水蒸气遇冷产生大量水汽。
5、酒精灯由灯帽、瓶塞、灯芯、酒精和玻璃瓶组成。
6、酒精灯的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
7、酒精灯的使用:①酒精灯的灯芯要平整,如已烧焦或不平整,要用剪刀修正;②添加酒精时,不能超过酒精灯容积的2/3,酒精最少不少于1/3;③绝对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以免失火;④绝对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点燃其他酒精灯,最好用火柴点燃;⑤使用酒精灯时,要用外焰加热;⑥用完酒精灯必须用灯帽盖灭(盖两次),不能用嘴吹;⑦万一酒精撒出并燃烧,应立即用湿布或者沙子扑盖。
1.3水结冰了1、凝固:0摄氏度时,水开始结冰,这一过程叫凝固(液态→固态)。
2、水结冰的过程中温度维持在0摄氏度。
3、水结冰时,水温降低,即水向周围放热;水结成冰后,体积变大。
4、在碎冰里加入很多食盐可以制造更低温度。
5、水和冰的相同点和不同点:1.4冰融化了1、融化:冰变成水的过程叫融化(固态→液态);当环境温度高于0℃时,冰的温度慢慢升到0℃,冰开始融化。
2、冰在融化过程中,要从周围吸收热量,靠近冰块周围的空气温度降低。
3、冰在融化过程中,温度会长时间保持在0℃;直到全部融化成水之后,温度会慢慢升高。
4、冰融化成水后体积变小。
5、水、水蒸气和冰的转化关系:在不同的条件下,水的状态会发生变化。
1.5水能溶解多少物质1、溶解:像糖、盐这样可以均匀分散在水中的现象叫做溶解。
2、水能溶解食盐、小苏打、白糖和红糖等,不能溶解沙子、食用油等。
3、一种物质在水中溶解得越多,说明这种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越强。
4、物质在水中溶解的量是有限的,也就是说,一杯水中可以溶解的食盐的量是有限的;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有的溶解的多有的则少。
5、通过对比实验发现,在两杯一样多的水中,食盐的溶解能力比小苏打强。
为了保证公平,食盐和小苏打一样多,水一样多,要等第一份完全溶解后再加第二份。
用到的实验仪器有:量筒、烧杯、玻璃棒和天平。
1.6加快溶解1、搅拌、加热、压碎可以加快溶解。
食盐在水中溶解的快慢与水的温度有关,水温越高,食盐溶解越快。
食盐在水中溶解的快慢与是否搅拌有关,搅拌可以加快食盐的溶解。
物体的颗粒变小可以加快溶解,比如生活中的味精,咖啡,洗衣粉等都是很小的颗粒。
2、做影响物质溶解快慢的实验时,每次只能改变一个条件。
如在探究加热能否加快溶解时,两个杯子一个加热一个不加热,其余条件完全相同。
1.7混合与分离1、沙子混进食盐里,如何将它们分离?①溶解:用水分离沙子和食盐,食盐溶解于水中;②过滤:用滤布或滤纸通过过滤,将沙子分离出来;③蒸发:将盐水倒入蒸发皿,放在三脚架上加热,水分蒸发后收集的白色颗粒就是食盐。
2、怎样分离木屑和铁屑?①磁铁:利用磁铁将铁屑吸引出来,剩下的就是木屑。
②水:浮在水面上的就是木屑;沉在水底的就是铁屑。
1.8它们发生了什么变化1、很多物体都在变化,但很多变化之后,物质还是原来的物质,比如水结冰,水还是水。
①橡皮泥:形态发生改变,本质还是橡皮泥;②折纸:形状发生改变,纸还是纸。
2、生活中大部分物体都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①空气热胀冷缩现象非常明显:夏季轮胎、皮球不能充气太满。
②柏油路面,夏天高温下会变软。
3、物理变化:指物质的状态虽然发生了变化,但一般来说物质本身的组成成分却没有改变。
例如:位置、体积、形状、温度、压强的变化,以及气态、液态、固态间相互转化等。
第二单元空气2.1感受空气1、我们周围到处都是空气。
2、空气的特征:无色无味、会流动、看不见摸不着等;空气的作用:人类呼吸、植物生长、玩具充气等。
3、空气和一般物质相比具有这些特征:容易泄漏、很轻、可以使袋子鼓起来,让袋子鼓起来以后摸起来软软的,会流动、抓不住……4、物体分为固体、液体和气体三种类型。
水、酱油、可乐等是液体,会流动;石头、沙子、木块等是固体,有固定的形状;空气、水蒸气是气体,没有固定的形状,会流动。
5、生活中和空气有关的物品有:气球、皮球、轮胎等。
2.2空气能占据空间吗1、空气占有一定的空间,并且充满各处。
2、空气和水、石头一样都能占据空间。
(小结:空气占据空间。
)理由:第一次,杯底的纸团没变湿,是因为空气占据了杯子内的空间,导致水无法进入杯内。
第二次,杯底的纸团被完全浸湿了,是因为空气从杯底的小孔泄漏出去,水填补了原本被空气占据的空间。
第三次,打气筒把空气重新灌入杯子,刚才被水占据的空间,又重新被空气占据。
3、乌鸦喝水的故事,乌鸦用小石子把瓶子里的空气挤出,空气占据瓶子的空间越来越少,瓶子里的水就慢慢上升了。
2.3压缩空气1、空气和水、石块一样,都能占据空间。
2、空气占据的空间(容易)被压缩,也容易被扩张;水占据的空间不容易被压缩,也不容易被扩张。
3、发现被压缩的空气具有弹性,被压缩的越厉害弹性越强;空气占据的空间容易被扩张,被扩张的空气有回复原来状态的能力,由此也会产生一股力量。
4、空气为什么容易被压缩呢?原来,空气微粒之间的距离较大,是很容易改变的,因此很容易被压缩。
在压缩过程中,微粒的大小和数量保持不变。
被压缩之后的空气与原来状态的空气比较,质量不变,空气空气微粒的间隔变小了。
被扩张之后的空气与原来状态的空气比较,质量不变,空气空气微粒的间隔变大了。
5、空气压缩枪利用了被压缩的空气产生的弹力把“子弹”发射出去。
6、利用被压缩的空气有弹性,制造了充气轮胎、充气城堡,充气坐垫等。
7、吹气球时是什么让气球变大?空气。
压一压气球,气球的形状会改变,这是为什么?空气占据空间。
8、空气占据空间(体积)的大小是可以变化的,即空气可以被(压缩)。
压缩的空气具有弹性,会产生弹力。
9、注射器里的空气和水的变化说明:空气占据空间(体积)的大小是可以变化的,而水占据空间不会变化。
10、生活中有哪些地方运用了空气可以被压缩的性质?打气筒,打篮球。
洗手液瓶子。
2.4空气有质量吗1、木头有质量、水有质量、空气也有质量;空气总会充满各处。
2、简易小天平可以用来研究空气是否有质量。
3、天平一端放上充气的皮球,另一端放上豆子,如果平衡了,说明充气的皮球和放上去的豆子的质量是相等的。
4、给皮球继续充气,小天平会失去平衡,这是因为空气有质量;增加了空气,皮球和空气的总质量就大于豆子的总质量了。
5、给充气的皮球打入10筒空气,小天平另一端继续增加豆子,小天平恢复平衡的时候,打入的10简空气的质量等于增加的豆子的质量。
6、把皮球里的空气放掉部分,小天平会失去平衡,这是因为空气有质量;把气放走了,皮球和空气的总质量就小于豆子的总质量了。
7、把相同体积的水、空气、石头按重量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石头>水>空气2.5一袋空气的质量是多少1、用回形针或者绿豆等越轻越小的物品来调节称空气,结果越准确。
2生活中,我们可以利用天平、电子称等工具测量出回形针、绿豆等轻小物品的质量。
2.6我们来做“热气球”1、加热前后,袋子观察到的现象有何不同?袋子体积由扁变膨胀,表面温度升高,手拿袋子力度增大,袋子表面变紧,袋子会飞起来,然后后会掉下来。
2、装有热空气的袋子会上升,怎么解释?后来又慢慢落下来,为什么?袋子里的空气受热后会膨胀变轻而上升,变冷后袋子里空气体积缩小变重又下降。
3、孔明灯是利用热空气比冷空气轻的原理制作的。
2.7风的成因1、模拟实验怎么做的?2、观察到的现象:点燃蜡烛前,蚊香的烟雾流动方向是向上的。
点燃蜡烛后,蚊香的烟雾从纸盒左边圆洞横向流入纸盒中,再从纸盒上面圆洞向上垂直流出,纸盒上面圆洞处的纸条会飘动。
以上现象说明什么?点燃蜡烛会使空气受热,空气就会流动。
4、模拟实验中的风如何形成:空气受热会上升,周围的冷空气会补充进盒子,流动的空气就形成了风。
5、大自然中的蜡烛是什么?大自然中的风是如何形成的?大自然中的蜡烛是太阳。
太阳的热量使空气冷热发生变化,冷热不同的空气流动形成了风。
6、空气流动形成了风。
2.8空气和我们的生活1、空气是种物质,地球被一层厚厚的空气包围着,人们称它为大气层。
2、3、空气在地球上无处不在,在空中、地下和水中都有空气的踪迹。
4、空气作用:动植物需要呼吸空气,空气中的氧气帮助火柴燃烧,能形成风,轮胎充气、风力发电也离不开空气。
5、空气的特点:空气是一种物质。
地球生命离不开它。
它无色、无味、可感如,没有形状,能占据空间。
可压缩,可扩张。
有质量,但很轻。
热空气,会上科。
会流动,形成风。
第三单元天气3.1我们关心天气1、同一时间、不同地点的天气可能不一样;同一地点、不同时间的天气也可能不一样;不同的天气跟我们生活息息相关。
2、天气指的是一个地方在某一短时间里大气的冷暖、阴晴、雨雪以及风等情况;这些情况是可以观测和记录的。
3、我们的地球被一层大气圈包围着,我们观察到的各种天气现象都是发生在大气圈中的自然现象。
4、天气状况总在不停地变化着,有时变化非常迅速,有时候变化比较缓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