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化学必修一-金属及化合物测试题(附详细答案)

高中化学必修一-金属及化合物测试题(附详细答案)

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2一、选择题1.某CuSO4、Fe2(SO4)3、H2SO4的混合溶液100 mL,已知溶液中阳离子的浓度相同(不考虑水解),且SO4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6 mol·L-1,则此溶液最多溶解铁粉的质量为A.5.6 g B.11.2 g C.22.4 g D.33.6 g2.工业上用铝土矿(主要成分为Al2O3,含Fe2O3杂质)为原料冶炼铝的工艺流程如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试剂X可以是氢氧化钠溶液,也可以是盐酸 B.反应①过滤后所得沉淀为氢氧化铁C.图中所示转化反应都不是氧化还原反应D.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NaAlO2 + CO2 + 2H2O=Al(OH)3↓ + NaHCO33.一定体积CO2和O2的混合气体通过足量的Na2O2后,所得气体体积变为原来的3/4,则CO2在原混合气体中的体积分数为 ( )A.25% B.40% C.50% D.75%4.制印刷电路板时常用氯化铁溶液作为“腐蚀液”,发生的反应为2FeCl3+Cu===2FeCl2+CuCl2.向盛有FeCl3溶液的烧杯中同时加入铁粉和铜粉,反应结束后,下列结果不.可能出现的是 ( )A.烧杯中有铜、无铁 B.烧杯中有铁、无铜C.烧杯中铁、铜都有 D.烧杯中铁、铜都无5.过氧化氢俗称双氧水,它是一种液体,易分解为水和氧气,常作氧化剂、漂白剂和消毒剂,为贮存、运输、使用的方便,工业常将H2O2转化为固态的过碳酸钠晶体(其化学式为2Na2CO3.3H2O2),该晶体具有Na2CO3和H2O2的双重性质。

下列物质不会使过碳酸钠晶体失效的是()A.MnO2 B.H2S C.稀盐酸 D.NaHCO36.为了除去硫酸铜溶液中含有的Fe2+杂质,先加入合适的氧化剂使Fe2+氧化为Fe3+,下列物质中最好选用 ( )A.H2O2溶液 B.KMnO4溶液 C.Cl2水 D.HNO3溶液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Na2O与Na2O2都能和水反应生成碱,它们都是碱性氧化物B.Na2CO3溶液和NaHCO3溶液都能跟CaCl2溶液反应得到白色沉淀C.NaCl与Na2CO3灼烧时火焰颜色不相同D.Na2O2可作供氧剂,而Na2O不行8.为了证明长期暴露在空气中的氢氧化钠浓溶液已部分变质,某同学先取2 mL试样于试管中,而后进行如下实验,其中不能..达到目的的是:A.加入过量稀硫酸,观察现象 B.加入澄清石灰水,观察现象C.加入氯化钡溶液,观察现象 D.通适量CO2气体,观察现象9.将镁、铝合金10.2 g 溶于 4 mol·L-1的盐酸500 mL 里,若加入 2 mol·L-1的氢氧化钠溶液,并使得沉淀达到最大量,则需加入此种氢氧化钠溶液为()A、1000 mLB、500 mLC、100 mLD、1500 mL10.某实验小组对一含有Al3+的未知溶液进行了如下分析:(1)滴入少量氢氧化钠,无明显变化;(2)继续滴加NaOH溶液,有白色沉淀;(3)滴入过量的氢氧化钠,白色沉淀明显减少。

实验小组经定量分析,得出如图所示沉淀与滴入氢氧化钠体积的关系。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未知溶液中至少含有3种阳离子B.滴加的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5 mol·L-1C.若另一种离子为二价阳离子,则a=10D.若将最终沉淀过滤、洗涤、灼烧,其质量一定为6 g 11.将15.6g Na2O2和5.4g Al同时放入一定量的水中,充分反应后得到200mL溶液,再向该溶液中缓慢通入HCl气体6.72L(标准状况),若忽略反应过程中溶液的体积变化,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最终得到7.8g的沉淀 B.反应过程中得到6.72L(标准状况)的气体C.最终得到的溶液中c(NaCl)=2.0mo/L D.最终得到的溶液中c(Na+)=c(Cl-)+c(OH-)12.向Fe2O3、CuO、Fe、Cu的混和粉末中加入过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后,仍有红色粉末存在,则关于溶液中阳离子的判断正确的是A.只有Fe2+和Cu2+ B.一定有Fe2+、Cu2+,可能有Fe3+C.一定有Fe2+,可能有Cu2+ D.只有Fe2+13.下列有关金属及其化合物的知识说法正确的是A、可用Na与MgCl2溶液反应制MgB、金属单质导电与电解质溶液导电原因是一致C、常温下浓硫酸与铁不反应,故常温下可用铁制容器贮藏贮运浓硫酸D、观察焰色反应实验为黄色火焰,则可证明该溶液中含有Na+14.现有一块已知质量的铝镁合金,欲测定其中镁的质量分数,几位同学设计了以下三种不同的实验方案实验设计1:铝镁合金测定生成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实验设计2:铝镁合金测定生成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实验设计3:铝镁合金溶液过滤,测定得到沉淀的质量则能测定出镁的质量分数的是()A.都能 B.都不能 C.①不能,其它都能 D.②③不能,①能15.120ml含有0.20 mol碳酸钠的溶液和200 mL盐酸,不管将前者滴加入后者,还是将后者滴加入前者,都有气体产生,但最终生成的气体体积不同,则盐酸的浓度合理的是()A.2.0 mol/L B.0.18 mol/L C. 1.5 mol/L D.0.24 mol/L16.右图表示在某溶液中滴加Ba(OH)2溶液时,沉淀的物质的量随Ba(OH)2的物质的量的变化关系。

该溶液的成分可能是A.MgSO4 B.KAl(SO4)2 C.Al2(SO4)3 D.NaAlO217.200mL氯化镁和氯化铝的混合溶液,其中c(Mg2+)为0.2mol·L-1,c(Cl-)为1.3mol·L1。

要使Mg2+全部转化为沉淀分离出来,至少需加4mol·L-1NaOH溶液的体积为()A.40mL B.72mL C.80mL D.128mL18.wg铁粉和铝粉的混合物,和过量的 NaOH反应,然后过滤,将沉淀完全收集后,放蒸发皿中加热,直至被加热的物质质量不再变化,取出蒸发皿中的物质称量仍为wg。

求原混合物中铝粉的质量分数是()A.30%B.50% C.70% D.90%19.金属及其化合物转化关系是化学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

下列各组物质的转化关系中不全部是通过一步反应完成的是()A . Na→NaOH→Na2CO3→NaCl B. Fe→Fe(NO3)3→Fe(OH)3→Fe2O3C . Mg→MgCl2→Mg(OH)2→MgSO4D .Al→Al2O3→Al(OH)3→AlCl320.将1.12 g铁粉加入25 mL 2 mol/L氯化铁溶液中充分反应后,结果是( )A.铁粉有剩余,溶液呈浅绿色,Cl-基本保持不变B.往溶液中滴入无色KSCN溶液,溶液变红色C.Fe2+和Fe3+物质的量之比为5∶1D.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 5第II卷(非选择题)21.(9分)某100mL的CuCl2溶液中,已知溶液中的Cl-的浓度为0.4mol/L。

现将一定量的铁粉投入到该溶液中,回答下列问题:(1) CuCl2的电离方程式为, 铁粉投入后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原溶液中Cu2+的浓度为mol/L。

(3)反应后测得Cl-的浓度为 mol/L。

(4)若反应后测得Fe2+的溶液为0.1mol/L,则反应生成铜单质的质量为g。

剩余的Cu2+的浓度为mol/L。

22..(8分)在10mL含有AlO2-离子的溶液中逐滴加入1mol/L的盐酸,所得Al(OH)3沉淀质量和所加盐酸的体积关系如图所示。

问:(1)此溶液中同时含有____mol___ 离子;(2)用离子方程式表示MN段发生的反应是(3)C(或M)点的纵坐标为0.78,则c(AlO2-)(4)点B的横坐标为30,则到点N处滴入的HCl溶液体积为 mL23.(14分)现有一定量含有Na2O杂质的Na2O2试样,用图K2-6-2所示的实验装置测定Na2O2试样的纯度。

(可供选用的试剂只有CaCO3固体、6 mol/L盐酸、6 mol/L硫酸和蒸馏水)回答下列问题:(1)装置A中液体试剂选用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装置B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装置E中碱石灰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装置D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开始时测得样品的质量为2.0 g,反应结束后测得气体体积为224 mL(标准状况),则Na2O2试样的纯度为______。

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21.C【解析】考查根据方程式进行的有关计算。

设阳离子的浓度都是x,则根据电荷守恒定律可知2x +3x+x=6 mol·L-1×2,解得x=2mol/L,因此根据反应的方程式2Fe3++Fe=3Fe2+、Cu2++Fe=Cu+Fe2+、2H++Fe=Fe2++H2↑,消耗铁粉的质量是(0.1mol+0.2mol+0.1mol)×56g/mol=22.4g,答案选C。

2.D【解析】根据转化图可知,反应②生成的是碳酸氢钠,所以Y应该是CO2,这说明溶液乙中含有偏铝酸钠,因此X应该是氢氧化钠, A不正确;氧化铁和氢氧化钠溶液不反应,所以过滤出的沉淀是氧化铁,B不正确;电解氧化铝生成单质铝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选项C不正确,因此正确的答案选D。

3.C【解析】设原混合气的体积是V,则根据方程式2Na2O2 +2CO2= 2Na2CO3 +O2可知,CO2的体积是(V -3V/4)×2=0.5V,所以CO2在原混合气体中的体积分数为50%,答案选C。

4.B【解析】由于金属性是铁大于铜,所以氯化铜首先氧化的是铁,然后是铜。

所以剩余的固体中,不可能有铁,而没有铜,答案选B。

5.D【解析】该晶体具有Na2CO3和H2O2的双重性质,所以在二氧化锰的作用下,能发生分解反应,能氧化H2S和浓盐酸,而碳酸氢钠与该物质是不反应的,所以答案选D。

6.A【解析】由于不能引入杂质,双氧水的还原产物是水,没有杂质,所以正确的答案选A。

7.D【解析】能和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是碱性氧化物,过氧化钠不是碱性氧化物,A不正确;碳酸氢钠和氯化钙是不反应的,选项B不正确;氯化钠和碳酸钠都含有钠元素,焰色反应是相同的,选项C不正确,所以正确的答案选D。

8.D【解析】氢氧化钠长期暴露在空气中,容易吸收空气中的CO2,生成碳酸钠,碳酸钠能和酸反应放出CO2气体,也能和石灰水或氯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所以选项ABC都是可以的,而再通入CO2,则无明显现象,所以答案选D。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