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以下不属于幼儿创造性学习特征的是。
A:强调学习主动性B:离不开学习动机C:追求实践动手能力D:追求有创意的学习目标参考答案:C2:[单选题]以下哪一项不是幼儿多动症产生的原因。
A:与遗传有关B:与大脑发育有关C:与人格特征有关D:与脑损伤有关参考答案:C3:[单选题]婴儿将养育者作为工具使用是其使用工具发展的哪一个阶段。
A:第一阶段B:第二阶段C:第三阶段D:第四阶段参考答案:B4:[单选题]发生在两个或多个环境之间的作用过程与联系,属于布朗芬布伦纳环境生态模式的。
A:大环境B:外环境C:中环境D:小环境参考答案:B5:[单选题]将学习迁移分为特殊迁移和非特殊迁移的标准是。
A:迁移的效果B:迁移的对象C:迁移的向度D:迁移的发生方式参考答案:D6:[单选题]对课堂节奏的掌握、教学机制的运用等方面的知识属于。
A:教学知识B:理论知识C:技能知识D:交流传递参考答案:A7:[单选题]对于被拒绝者,幼儿教师需要A:多赞美其优点,加强其信心B:多给他发言的机会C:加强行为管束D:引导较活泼的同伴带他一起活动参考答案:A8:[单选题]提出采用"随机通达教学方式”的是。
A:认知主义B:行为主义C:人本主义D:建构主义参考答案:D9:[单选题]将学习评价分为诊断性、形成性和总结性评价的分类标准是。
A:评价目的B:评价过程C:评价参照物D:评价指标参考答案:A10:[单选题]提出"替代强化”观点的是。
A:斯金纳B:班杜拉C:华生D:罗杰斯参考答案:B11:[单选题]认为语言(心智活动)是幼儿在环境中经由探索、解决问题而建构出来的是。
A:行为主义的观点B:乔姆斯基的观点C:皮亚杰的观点D:维果茨基的观点参考答案:C12:[单选题]产生不寻常的反应和打破常规的能力属于创造性思维的。
A:流畅性B:独特性C:灵活性D:丰富性参考答案:B13:[单选题]“早期开端计划”属于适宜性教学方式中的A:资源利用模式B:以强补弱模式C:个别开发模式D:治疗教学模式参考答案:D14:[单选题]韦纳归因理论三维度不包括。
A:内外部来源B:稳定性C:操作性D:可控性参考答案:C15:[单选题]“价值澄清”教学法属于。
A:认知心理学学习理论B:人本主义学习理论C:建构主义学习理论D: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参考答案:B16:[单选题]柯尔伯格道德发展阶段论中,"只按行为后果是否带来需求满足以判断行为好坏”属于。
A:避免惩罚、服从取向B:相对功利取向C:寻求认可取向D:遵守法规取向参考答案:B17:[单选题]幼儿教师的职业角色不包括。
A:幼儿的养护者B:幼儿的榜样C:幼儿与社会的中介D:幼儿的观察者参考答案:D18:[单选题]“直接教学方案”的提出是在幼儿教育心理学发展的。
A:萌芽期B:初创期C:发展期D:新时期参考答案:B19:[单选题]婴儿通过自身动作活动,反映出他们所看到的和听到的,这种学习方式属于。
A:操作条件作用B:模仿学习C:经典条件作用D:习惯化与去习惯化参考答案:B20:[单选题]人本主义的学习观认为学习是。
A:刺激-反应连接B:认知结构改变C:心理表征建构D:自我概念转变参考答案:D21:[单选题]研究证明,大脑左右半球具有功能分区,属于左半球信息加工的是。
A:同时性信息B:直觉信息C:发散性信息D:时间性信息参考答案:D22:[单选题]通过轶事记录方式搜集资料的评价方法是。
A:以游戏为基础的评价B:真实性评价C:多彩光谱评价D:谈话评价法参考答案:B23:[单选题]以下关于多动症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男孩发病率明显高于女孩B:一般与人的高级神经活动有关C:会影响智力的正常发育D:注意力难以集中参考答案:C24:[单选题]斯莱文提出的有效管理者的特征中,“让幼儿练习快速而安静地排队”是属于。
A:准备引导幼儿的具体方案B:帮助幼儿积极参与活动C:教给幼儿具体的程序D:安排简单而愉快的活动参考答案:C25:[单选题]个别化教学的策略不包括。
A:调整儿童的学习速度B:提供多样性教材C:创造不同学习环境D:调整教师的角色参考答案:C26:[单选题]动机理论中,提出归因理论的是。
A:费斯廷格B:韦纳C:弗洛姆D:马斯洛参考答案:B27:[单选题]作出适宜行为时,取消厌恶性刺激的方式是。
A:正强化B:惩罚C:负强化D:奖励参考答案:C28:[单选题]传统学习评价重视的是。
A:整体性B:活动性C:多元性D:标准性参考答案:D29:[单选题]幼儿学习评价的目标不包括。
A:调整教学方案、教学计划等B:改善幼儿的学习态度与情感C:改进师幼关系D:提供反馈信息,促进幼儿学习参考答案:C30:[单选题]指导幼儿自己协商、讨论,以解决问题的幼儿社会性教育原则是。
A:情感支持B:行为实践C:榜样作用D:随机教育参考答案:A31:[单选题]促进幼儿语言发展的策略中,"接过孩子抛过来的球”属于。
A:积极回应B:运用非语言交流C:使用儿化语D:创设良好环境参考答案:A32:[单选题]掌握学习方法的理论基础是。
A:行为主义B:人本主义C:认知主义D:建构主义参考答案:A33:[单选题]在偶然的、意想不到的条件下,个体无目的、自动地加工学习属于。
A:内隐学习B:操作学习C:观察模仿学习D:交往学习参考答案:A34:[单选题]吉尔福特认为,创造性思维有三个主要特点,其中不包括。
A:适用性B:流畅性C:独创性D:灵活性参考答案:A35:[单选题]个体有意识地将某种情境中学到的抽象知识应用于另一种情境属于。
A:逆向迁移B:负迁移C:高路迁移D:低路迁移参考答案:C36:[单选题]根据科尔伯格的观点,只按行为后果是否带来需求的满足以判断行为的好坏,这种取向是。
A:服从取向B:相对功利取向C:寻求认可取向D:遵守法规取向参考答案:B37:[单选题]针对儿童某一方面能力的缺陷,给予针对性的教育属于。
A:资源利用模式B:补偿模式C:教学相适模式D:治疗模式参考答案:D38:[单选题]在布朗芬布伦纳的环境生态模式中,家长与幼儿教师的关系属于。
A:小环境系统B:中环境系统C:外环境系统D:大环境系统参考答案:B39:[单选题]提出“语言获得装置”观点的是。
A:华生B:皮亚杰C:维果茨基D:乔姆斯基参考答案:D40:[单选题]微格教学法的“格”指的是。
A:课堂B:定格C:片段D:步骤参考答案:B1:[论述题]论述题:1.结合自身实际,谈谈幼儿教师应具备的专业人格特征。
2.根据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分析如何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学习与发展。
3.举例说明建构主义支架式教学方法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4.试举例说明使用工具对婴幼儿学习的价值。
参考答案:1.(1)专业人格特征是指与幼儿教师这一专业相适宜的个性特征,有助于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个性特征。
有研究者指出,有效教师的个性特征是善于与家长、同事沟通,热爱从事教育工作。
具体来说幼儿教师的专业人格特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激励性人格。
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热情,幼儿教师必须保持热情,使幼儿感到温馨与舒适,对幼儿园活动感兴趣,热衷参与教学活动;期望,教师对幼儿期望越高,幼儿学得越多,幼儿年龄越小,越容易受到教师期望的影响;支持,幼儿有归属、爱、自尊的需要,他们在活动中需要得到教师的支持和鼓励。
第二、灵活变通性。
幼儿教师的主题活动、生成活动等都需要教师的灵活性、变通性,因为即使教师事先做好了计划,意外的事情总会发生。
第三、爱心与同理心。
教师的爱是开启幼儿心灵的钥匙,是幼儿身心健康成长的重要基础,因此幼儿教师需要有爱心,需要在情感上对幼儿的支持和关爱。
第四、情绪稳定。
由于幼儿的社会心发展水平不高,知识经验缺乏,自我控制力低,他们的情趣往往容易冲动,难以有效控制,往往表现出成人看来无理、不讲理的行为。
另外,教师还应时刻保持积极、乐观向上的良好情绪,这是促进幼儿学习的重要因素。
(2)结合自身实际分析。
2.(1)班杜拉认为,社会学习的效果,可以扩展到不必直接接受强化,只凭观察学习也可以学习某些行为或人格品质。
这种不必亲身经历,只凭观察所见而产生学习的现象,被称为观察学习,或替代学习、模仿学习等。
(2)观察学习是幼儿通过观察、模仿榜样而习得某种行为的学习获得。
班杜拉认为,在观察学习过程中,观察者会抽象出榜样行为的共同要素,并把这种行为恰当地运用于其它情景,尽管并没有看到榜样在其它情景中是否受到奖励或惩罚。
这种抽取特征并恰当运用的能力,使观察者行为不局限在特定的榜样刺激之内,这与人类行为的多样性、复杂性和灵活性是抑制的。
(3)观察学习的中心是提供可供观察的榜样。
教师通过自身行为及幼儿行为向全体幼儿提供行为范型,影响幼儿的社会性学习与发展。
因为根据社会交往理论和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幼儿对其周围人物言行的有意无意模仿是其社会化中很重要的学习方式与过程。
而且越是在个体发展早期,榜样的影响作用越大。
具体来说,教师需要注意以下几方面:第一、教师应当非常重视自身对幼儿的榜样作用;第二、教师对待他人与幼儿的情感态度是其榜样作用的重要部分;第三、幼儿同伴间的影响日益增大。
(4)结合实际分析3.(1)建构主义认为世界并非是完全客观存在的,每个儿童对于世界的理解和认识是多元的、有差异的,知识是每个儿童根据自己原有的经验,通过实践活动而不断生成的,它不是独立于儿童而客观存在的,“与其说知识是累积而成的事实,倒不如说它是个体主动建构的”。
(2)支架式教学应当为学习者建构对知识的理解提供一种概念框架。
教师事先要把复杂的学习任务加以分解,以便把学习者的理解逐步引向深入。
支架原指用于建筑行业的脚手架,这里用来形象地说明一种教学模式:教师为儿童搭建向上发展的平台,引导教学的进行,使儿童掌握、内化所学知识技能,并为下一阶段的进一步发展再构建平台。
(3)支架式教学的思想来源于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和“辅助学习”的观点。
通过设立支架,在教学中教师帮助儿童缩小或消除差距。
支架式教学肯定了学习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儿童原有的经验和发展水平是学习的基础。
(4)支架式教学包括以下几个基本环节:第一、搭脚手架――围绕当前学习主题,按“最近发展区”要求建立概念框架;第二、进入情境―将儿童引入一定的问题情境;第三、独立探索―让儿童独立探索;第四、写作学习―进行小组协商、讨论;第五、效果评价―对学习效果的评价。
(5)举例分析说明。
4.(1)工具是婴儿实现他们所期望行为的重要中介。
婴儿常用的工具有哭喊,手的动作,养育者,或是某一物体。
通过使用工具,婴儿学会借助工具拓展自己的力量。
(2)婴儿使用工具一般经历:将自己身体作为工具;将养育者作为工具;将物体作为工具等几个阶段。
(3)从发展心理学来看,随着婴儿不断的成长,他们的活动空间不断拓展,需要借助更多的方式来实现自己的目的,而使用工具则是其重要方式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