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部编版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2、学会宽容》第一课时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2、学会宽容》第一课时下面我将从说教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说教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教学反思设计八个方面来对本课作具体阐述。
一、说教材本课是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学会宽容的最后一个课时。
本课旨在通过案例分析、活动体验等引导学生接纳不同、包容差异,同时也注重对前两课时的总结、应用与拓展。
第二课的前两课时中涉及到的宽容的意义、限度和原则等,都为本课做了良好的铺垫。
二、学情分析六年级学生不仅身体和心理迎来了新的发展高峰,而且社会性发展的,道德发展也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在这个新的成长时期中,帮助学生树立完善自我的观念,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长久意义。
六年级学生人际交往的范围已经从家庭、学校、社区扩展到了社会生活,已经初步具有一些与其他社会成员打交道的经验,对国内、国际事件也产生关注的兴趣。
帮助其学习尊重、宽容的基本人际交往品质,有助于其更好的理解社会、融入社会。
三、教学目标使学生清楚宽容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当代人必备的道德品德。
同时意识到生活中需要宽容,人与人之间须要学会宽容。
四、教学重难点重点:懂得学会宽容是做人的基本品德,是社会交往的需要,是个人素质的体现。
难点:学会宽容、善待他人,愿意做心胸宽广的人。
五、说教法新课标要求: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课程要通过创设多样性的情境不断丰富和提升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
教学中我主要通过学生参与式的教学模式,采取启发法、讨论法、探究法、情景法等教学方法,配合现代教学手段,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六、说教学过程环节一、目标解读、预习反馈1.故事导入:清朝康熙年间有个大学士名叫张英,一天张英收到家信,说家人为了争三尺宽的宅基地,与邻居发生纠纷,要他用职权疏通关系,打赢这场官司,张英阅信后坦然一笑,挥笔写了一封信,并附诗一首: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有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接信后,让出三尺宅基地,邻居见了,也主动相让,结果成了六尺巷,这个化干戈为玉帛的故事流传至今。
师:读了这个故事,你明白了什么?生:做人一定要宽容,宽容别人是一种美德。
师:是啊,宽容在生活的点滴中。
师: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第2课《学会宽容》。
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解决的内容。
出示学习目标。
2.目标解读:通过本课学习,同学们要达到的目标是清楚宽容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当代人必备的道德品德。
同时意识到生活中需要宽容,人与人之间须要学会宽容。
3.检查《课前预习案》的“预习自测”部分,学生汇报。
环节二、合作探究、交流展示活动一:宽容让生活更美好(一)宽容在生活中。
1.在生活中,经常会遇到别人的宽容或去宽容别人,请同学们读12页“活动园”的内容。
结合上述事例,谈谈你如何看待事例中人物的宽容做法。
2.学生畅所欲言,选派代表发言。
仿照文中格式:谢谢这位妈妈的宽容,如果这位妈妈不宽容……谢谢邻居的宽容,如果邻居不宽容……谢谢车主的宽容,他的宽容让……3.你曾遇到过类似的事情吗?请和小组同学交流一下,谈谈宽容对生活的意义。
4.感悟理解:结合自己的理解,你能说说“宽容”是什么吗?宽容是一缕阳光,它照亮人的心间。
宽容是一种气量。
它磨练人的意志。
宽容是一种气质,它能增加你和朋友之间的友谊。
宽容是一种胸怀,一种睿智,一种乐观的面对人生的勇气。
它能驱散生活中的痛苦和眼泪,它能传播心灵的快乐和微笑。
宽容盛产幽默,减少人生的沉重感,让人生充满快乐和欢笑。
宽容是迎接阳光暴雨的天空;宽容是容纳大树小草的田野;宽容是嵌满繁星的美丽夜空;宽容是夕阳落下时的那片最灿烂的红霞;宽容是带来甘霖的明媚彩虹!宽容是冬日后的春风,有了宽容就可以吹开你我的心扉,让世界更温馨。
宽容是天上的细雨滋润着大地,有了宽容就可以让世界充满生的气息。
宽容是理解,而不是纵容。
宽容是对别人,而不是对自己。
宽容是换位思考,而不是强人所难。
宽容是高山流水,而不是针尖麦芒。
宽容是真心包容,而不是欲擒故纵。
宽容是高洁心态,而不是惺惺作态。
宽容是别人给你机会,而不是自己给自己借口。
宽容是包括对待敌人,而不是仅仅针对朋友。
宽容是文明的唯一考核(海尔普斯)最高贵的复仇是宽容(雨果)责人要宽,责已要严严以律已,宽以待人刻苦自己,厚待别人以春风待人,以寒风自待得放手时须放手,得饶人处且饶人5.教师小结:宽容让人们彼此宽待、和睦相处,它是我们和谐、美好生活的重要基础。
(二)畅游“宽容城”。
1.自读第13页宽容城里的三个特别的文化景点:静心泉、包容镇、礼让亭……2.想象一下,“宽容城”中三处特别的文化景点对“宽容城”生活的作用。
假如“宽容城”中没有了“宽容”,人们的生活会变成什么样呢?3.想象一下,“宽容城”种还有哪些特殊的文化景点?它能起什么样的作用?4.教师小结:宽容不仅给我们带来了和谐、友善的社会生活环境,也使我们内心保持平和、安定,让我们生活得健康、愉快。
(三)阅读角。
1.自读13页《宽容——健康的“维生素”》。
2.读了后,你有什么收获?你明白了什么?活动二:拥有一颗宽容心(一)活动园(14页)1.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忙于工作和生活,彼此之间难免产生摩擦、冲突。
请看14页“活动园”。
2.你有过在公交车上拥挤的情形吗?你是怎么做的?3.在生活中,你有宽容大度地对待他人的经历吗?当时你心里是怎么想的?(二)活动园——游览“计较城”(15页)1.丁丁和朋友参观过“宽容城”。
想象一下,假如他们来到一个对他人的无心之失斤斤计较的“计较城”,他们会看到什么样的生活景象?2.①在教室里,前桌同学不小心把后桌同学的文具盒碰掉了。
假如“计较城”中的同学对此计较,那么……②在邻里生活中,楼上住户不小心把浇花的水洒到楼下住户的阳台上。
假如“计较城”中的人们对此计较,那么……③在拥挤的市场里,人们常常不小心相互蹭到。
假如“计较城”中的人们对此计较,那么……3.学生展开想象,说一说可能发生的事?4.宽容让我们面对他人的无心之失时大度、不计较;同时,也让我们面对别人的伤害时,平息心中的不满,放弃报复的想法,懂得原谅他人。
只有这样,我们的社会才会更加和谐。
(三)找“虫子”1.有几个同学很疑惑,别人明明伤害了我们,为什么还要宽容呢?对此,我们请啄木鸟医生帮忙。
啄木鸟医生认为要解决同学们心中的疑惑,需要找出长在心中的三条“虫子”。
2.第一条虫子:心中有怒气。
A.你当时的情绪体验是什么?一直处于这种情绪中,有利于问题的解决吗?B.我们该怎么办?C.拥有一颗宽容的心,让我们平静下来,调整情绪,更为客观、大度地面对问题。
3.第二条虫子:想要报复对方。
A.“以眼还眼,以牙还牙”的想法对吗?假如用暴力进行报复,会有什么后果?B.我们该怎么做?C.拥有一颗宽容的心,不能“以眼还眼,以牙还牙”。
报复不是解决冲突的方式,反而可能造成更大的冲突,甚至被追究法律责任。
4.第三条虫子:不愿原谅对方。
A.假如我们执意不原谅对方,我们的内心感受是什么样的?假如我们是犯错者,得不到对方原谅的内心感受又是什么样的?B.我们该怎么做?C.“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别人会犯错误,我们同样也会犯错误,拥有一颗宽容的心,学会原谅他人,其实也是原谅可能犯错误的自己。
5.出示文言名句: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
重以周,故不怠;轻以约,故人乐为善。
——韩愈《原毁》译文:古时候的君子,要求自己严格而全面,对人宽容而简约。
因为对己要求严格全面,所以从不松懈怠惰;因为对人宽容而简约,所以人们都乐意多做好事。
读了汉语的这段话,你明白了什么?(四)灭“虫子”,治疗心病。
1.啄木鸟医生帮助大家找出了隐藏在心中的三条“虫子”,我们应该怎样才能消灭这些虫子,真正做到宽容他人呢?2.假如因为有第一条虫子,让我很愤怒无法宽容他人,我会……3.假如因为有第二条虫子,让我想要报复他人,我会……4.假如因为有第一条虫子,让我不愿意原谅他人,我会……环节三、精讲点拨、学科建模以下各项,你认为是这样的,就请说是,如果你不赞同,就请说否。
1 有很多人总是故意跟我过不去。
2 碰到熟人我向他打招呼时,他视而不见最令我难堪。
3 我讨厌和沉默寡言的人一起学习。
4 有的人哗众取宠,说些浅薄无聊的笑话居然也能博得喝彩,我听到和看到都很生气。
5 我能原谅对我态度很坏的人。
6 晚上躺在床上,我会回想白天与人发生争执的情景。
7 有很多人自己不怎么样却总是嘲笑他人。
8 我不能理解为什么自以为是的人也能得到赏识9 有的人笨头笨脑反应迟钝,真让人窝火。
10 我不能忍受上课时老师为照顾差生而把讲课的速度放慢。
11 和事事争强好胜的人呆在一起使我感到紧张。
12 我不喜欢独断专行的人。
13 有不少人明知方法不对,还非要别人按照他的意见行事。
14 有的人成天牢骚满腹,我认为这种处境全是他们自己造成的。
15 和怨天尤人的人打交道能使自己的生活变得灰暗。
16 有不少人总喜欢对别人百般挑剔,而不顾他人的情绪。
17 当我辛辛苦苦做完一件事情却得不到认可和赏识时,我就会大发雷霆。
18 有些蛮横无礼的人常常事事畅通无阻,这真令我看不惯。
评价标准:“是”得 1 分,“否”得 0 分A.总分为13—18分的:你不够宽容。
说明你需要在生活中加强自己的灵活性,培养宽容精神。
B.总分为7—12分的:表明你具有常人的心态。
尽管时时碰到难相处的人,有时也会被他们的态度所激怒,但总的来说尚能容忍。
C.总分为0—6分的:你有颗宽容的心。
说明外界的纷繁复杂很难左右你平和的心态5.小结:“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我们一定要做一个宽容的人,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不斤斤计较,多为他人着想,环节四、当堂训练、巩固新知利用《课堂训练案》,当堂达标,巩固所学。
环节五、归纳总结、拓展提升1.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懂得了什么?宽容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当代人必备的道德品德。
同时意识到生活中需要宽容,人与人之间须要学会宽容。
分发《课后拓展训练案》,如果有时间就当堂完成一部分必做题。
七、说板书设计2、学会宽容宽容让生活更美好拥有一颗宽容心此板书力求让学生抓住课文主线,突出教学重难点,简单明了,便于掌握。
八、教学反思现代的小学生基本上是独生子女一代,他们大多是在被父母及家人包围着、宽容着、甚至是溺爱着长大的,他们大多已习惯了别人对他们的宽容,却不知道也要宽容待人。
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他们常常遇到误解、不快等事情的发生,尤其是同龄朋友之间常常为一件小事而互不相让,闹得不可开交。
凡此种种都说明,对小学生进行人际交往的指导、培养他们宽容待人等健全的心理品质,是一项摆在我们教育工作者面前十分重要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