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政务信息化发展

政务信息化发展

政务信息化发展
1引言
随着社会信息化进程的加快,特别是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应用,政务信息
化成为当今信息化最重要的领域之一。

信息化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
家现代化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党的十六大提出“以信息化带动工
业化,以工业化促动信息化”的发展战略,从而形成了中国特色信息
化的发展道路。

推动电子政务,以政府信息化带动国家信息化,创造
性地推动了信息化建设。

当前,我国各地的政务信息化建设正在如火
如荼地展开之中,并且从中央到地方对政务信息化建设的投入和推广
力度也在持续加在。

在这样一个大环境下,我们必须进一步加深对政
务信息化内涵的理解,了解我国政务信息化的实现水准及其与发达国
家之间的差别,理解到实现政务信息化与否对国民经济贡献的巨大影响。

2政务信息化的发展历程及现状分析
2.1我国政务信息化发体现状
我国政务信息化的发展经过了20多年的积累,所取得的成绩是值得
肯定的,所面临的挑战也是十分严峻的。

与发达国家政务信息化发展
状况相比,总体为说,我国政务信息化建设仍处于初级阶段。

根据2002年7月国际著名咨询机构——埃森哲咨询公司对我国政务
信息化实行的调查结果显示,我国政务信息化建设的总体成熟度为23%,尚处于平台建设的阶段,在该公司调查的24个国家(或地区)中居第
20位。

根据2003年联合国对其成员国政务信息化发展状况实行的评测,按
照“电子政府完备水准”指数排名我国名列第74位,在联合国191个
成员国中位于中上游。

近年来我国政府机构的内部办公系统日益完善,政府部门建设的以互
联网为基础的公众信息网开始大量涌现,信息资源得到了部分开发和
利用。

国家在政务信息化方面的投入及重视水准也越来越高。

中共十
六大就明确提出“大力增强电子政务建设”的方针策略。

根据国家的
部署,近五年我国将以年均2000亿元人民币的投资规模用于信息化基
础设施建设,总投资额将达到1万亿人民币。

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2006年1月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05年12月31日,已注册的域名数有23752个,其中11995个政府网站已经建立运行。

截至2004年底,93.4%的部委拥有部门网站,其中,地级和县级政府门户网站增长迅速。

2.2国外政务信息化现状
世界管理与科技咨询公司——埃森哲(Accenture)咨询公司在2001
年对世界22个国家和地区的电子政务发展状况做了研究,并给各国的
电子政务达标指数的评价是:第一名加拿大(60分)、第二名新加坡(58分)、第三名美国(53分),第四名是澳大利亚。

五位以后多位
欧洲国家,排名顺序为:丹麦、英国、芬兰、中国香港、德国、爱尔兰。

下面介绍几个典型国家政务信息化的发展情况。

2.2.1加拿大
加拿大是拥有世界最先进广播系统的国家。

于1999正式颁布了国家
的电子政务战略计划“政府在线”(GovernmentOn-Line),提出政府
要做使用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模范,在2004年实现政府所有的信息和
服务全部上网。

为保证电子政务在世界的领先地位,加拿大政府发挥
了强大的领导力作用,推行了“统一的政府”(AWholeOfGovernment)实施策略,以增强各级政府和各部门的电子政务协同发展,力争满足
公众的需求,向他们提供一体化的电子服务。

2001年1月,加拿大对
政府门户网站实行了意义重大的改进和重新设计,目的是全面推行
“以客户为中心”的网上服务。

加拿大政府不但实现了教育、就业、
医疗、电子采购、社会保险、企业服务、税务等领域的政府电子服务,而且根据企业和公民的要求持续开发和继承政府入口网站,如建立加
拿大青年网站、加拿大出口资源网站等。

2.2.2美国
美国的电子政务在很大水准上正在成为世界电子政务的模板。

作为电子政务的领导者,从1993年到2001年,美国联邦政府已经发布了1300多项电子政务相关的实施项目,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因为电子政务的实施,1992年到1996年,美国政府的员工减少了24万人,关闭了近2000个办公室,减少开支1180亿美元。

到当前为止,已有超过70%互联网用户通过政府网站实行事务处理。

3政务信息化对国民经济的影响
政务信息化作为带动政府管理体制改革的一种重要手段,在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提升行政质量和效率,改善政府监管和服务水平,增强政府行政的透明度,增强社会监督等方面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其重要性水准和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不言而喻。

所以,本文主要通过度析政务信息化对政府行政环境、决策、绩效及政府创新的影响来阐述政务信息化对国民经济的影响。

3.1政务信息化对行政环境的影响
(1)政务信息化建设有利用推动经济和社会信息化进程。

推动经济和社会信息化进程是当今的世界潮流,并已成为世界各国政府提升本国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举措之一。

据“2002年中国电子政务技术与应用大会”公布的数据资料表明,2002年我国政府的电子政务采购额突破了350亿元,年增长率近25%,我国的电子政务市场已由初始阶段逐步向高速发展阶段跨越。

另据专家分析,“如果在未来5年内,全国80%以上的政府部门实现信息化办公,全国3000多万公务员中有60%重新配置一套计算机办公设备,那么仅PC市场就将达1000亿元,软件市场容量将达250亿元。

”可见,政务信息化将成为国家信息化水平的重要标志和国内信息产业和服务业发展的关键动力。

(2)政务信息化建设有助于塑造良好的政府形象。

一个良好的政府治理模式需要政府、公众、企业和社会之间的信任关
系的存有,所以,现代政府在忙于处理复杂多样的行政事务的同时,
都特别注重通过同国内外各界公众之间的双向信息交流来建立并维护
良好的相互了解和信任关系,树立政府在国内外公众中的良好形象和
信誉。

建立电子政府,实施电子政务,有利于塑造中国各级政府的形象,提升政府工作的透明度,从而增强公众对政府的了解和监督力度,提升政府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增强公众对行政决策的信任度。

3.2政务信息化对行政决策的影响
一些学者认为电子政务建设将有利于行政决策向着合理、规范、高效
的方向发展,从而加快行政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发展趋势。

首先,
它提升了政府的理性决策水平和公共政策的品质,提升了决策的科学
化和民主化水平。

决策民主化和科学化,在某种意义上就是决策手段
的现代化。

其次,强化了对行政决策执行的监督力度,降低了决策执
行变形的发生率。

最后,打破了决策的“暗箱操作”惯例,提升了决
策制定的透明度和决策程序的规范性。

3.3政务信息化对行政绩效的影响
(1)政务信息化对提升行政效率的影响。

首先,政务信息化的实施
有利于加快信息传递速度,提升政府利用信息的效率。

其次,政务信
息化建设能减少大量人为的内耗。

电子政务建设将逐步实现办公手段
的自动化、业务流程的规范化和管理的程序化等,精减冗余的机构和
不必要的中间环节,节约办公费用,提升工作质量,将政府的业务活
动从体力操作型向知识智能型转变。

最后,电子政务建设有利于简化
行政运作环节和程序。

因为电子政务建设对政府的组织结构产生很大
影响,能够缩减甚至取消中间管理层,无疑将大大简化行政运作的环
节和程序,特别是有些原本属于中间管理层环节的将被取消,或者被
计算机程序取代。

(2)政务信息化建设对降低行政成本的影响。

政务信息化将公务员
数量明显减少,管理运作中间环节极大压缩,物资配送与使用最为有
效合理,并做到尽可能节约必要成本、有效成本,最大限度地减少超量成本和无效成本。

政务信息化建设把一定区域、乃至全国的行政机关都连接在一起,使信息、知识、人力以及创新的方法、管理制度、管理方式、管理理念等各种资源真正实现共享,从而有效地利用政府内部和外部资源。

3.4政务信息化对政府创新的影响
(1)政务信息化对观点创新的影响。

首先,电子政务建设有利于行政组织内部公务员的观点创新。

在电子政务实施的过程中,公务员队伍逐步树立了为公众服务的意识、强烈的信息共享意识和要求有更多的团队合作。

其次,电子政务建设有利于行政组织外部公众的观点创新。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实行,信息技术的广泛使用,公民和公民社会的自治式运作水平、与各种力量的横向协调水平、承受各种风险的自主水平等大大增强,公众的权利意识、平等意识、法治意识等空前提升,这些观点的转变都有利于电子政务的运作。

(2)政务信息化建设对组织结构创新的影响。

政务信息化建设变革了传统的信息交流模式,打破了政府对信息的控制,这有利于公众的政治参与。

同时,政务信息化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为行政组织的扁平化提供了技术可能性,促使组织的权力由集权走向分散,使行政组织更具灵活性、有机性和适合性。

4结语
通过对以上政务信息化内涵及现状的分析,我们能够发现政务信息化已成为转变政府职能,提升政府服务效率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手段。

通过对政务信息化的影响分析,让我们深刻理解到政务信息化实现水准的高低将制约着本国经济的发展。

对此,我们必须继续增强政务信息化的建设,继续探索有利有经济发展的政务信息化新模式,充分发挥政务信息化在信息化建设中的核心作用。

政务信息化发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