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测量与量表的设计

测量与量表的设计


第10页/共19页
测量尺度
• 测量量表的制作取决于测量水平的运用。 • 四种测量尺度:
• 称名测量 • 等级测量 • 等距测量 • 等比测量
第11页/共19页
测量尺度
• 测量量表的制作取决于测量水平的运用。 • 四种测量尺度:
• 称名测量 • 等级测量 • 等距测量 • 等比测量
第12页/共19页
• 量表的实施范围包括态度、意见、信仰、 知识、能力、认知、恐惧、心理特征、 喜好、倾向等。
• 测量的三个层面:
• 认知 • 感觉 • 行动倾向
第3页/共19页
• 影响测量精度的因素:
• 测量对象
• 确定型 • 随机型 • 模糊型
• 测量工具
• 测量工具越精密,则测量精确度越高
第4页/共19页
测量、概念与指标
• 测量
• 根据法则,对研究对象或事件分配若干数字。 • 测量的发展过程:
• 确定一个概念的精确定义 • 将该定义转化为操作定义 • 根据事先设定变量之间的关系,证明或否定其关
系。
第5页/共19页
• 测量的功能:
• 把抽象概念可测量化 • 通过逻辑推理原则,搭建理论的相关法则 • 可反复验证
ordinal 表 量s形 表c式 (a是Lliek利esr克t)特
Scale)
• 指对测量对象等级、顺序的测量。 • 各个变量的特征用等级排列的方式列出。 • 特点:
• 比较标准相对而互斥 • 比较标准从一个极端到另一个极端 • 用来比较的特征有先后顺序的存在
第14页/共19页
等距量表(interval scales)
• 本身含有计量操作意义(前后或高低顺序意 义),并且间隔是相等的。
• 有相对单位和绝对零度的。 • 可用来求算算术平均数、标准差和相关系数。
第16页/共19页
等比量表(ratio scales)
• 不仅具有前三种量表的优点,还具有真正的绝 对零点。
• 所有算术运算均可以使用 • 数值即对象特征的实际值 • 是限制最为严格的一种量表
• 要求:
✓具体的、可感知的 ✓可计量的、可度量的 ✓代表性和重要性 ✓时间性
第9页/共19页
• 指标的分类
• 主观指标与客观指标 • 感性指标与理性指标 • 经济指标与非经济指标
一个指标的肯定 与否,与具体的 研究情境和研究 问题有关。
• 描述性指标与评价性指标
• 肯定指标、中性指标与否定指标
• 投入、过程与产出指标
• 优点:
• 保持了称名量表的分类作用, • 可以表示各类别之间的顺序关系 • 具有可传递性
• 数字是序数,不具有数量差关系 • 根本目的在于排序,不设计每一项目的具体的
得分 • 无绝对零,无相等单位 • 不能使用加减乘除计算,用众数、中位数表示
集中趋势,用百分位数表示离散程度。
第15页/共19页
称名量表(nominal scales)
• 以实证的特征来区别调查单位,是具有互斥及 绝不重叠性质的单位分类方式
• 如:性别、职业、婚姻状况、宗教、国籍 • 分配给目标或现象的数字仅起命名和归类的左
右,不能排序、加减乘除 • 数值不反映对象本身的情况,一般只做频次、
百分比之类的运算。
第13页/共19页
• 测量的四要素: 工具
规则与数值的 表示
规则的理解和界定
问卷、量表、卡片等
规则 对象 数值
测算、量度的准则
各种研究对象的特征或属性 测量结果用一定数字或符号 来表示。
第7页/共19页
• 概念与定义
操作定义用可感知、可度量 的方法对抽象定义做界定和 说明;成分定义或抽象定义 则强调共同本质的概括。
第17页/共19页
水平 描述
实践操作 一般使用 一般描述
称名
用数据识别对象,决定相等或 分类 个体,事件或小 不等 组‘
频次,百 分数,众 数
等级 等距 等比
提供对象特点或 决定更大或 排序,打 中数;均
相对量的信息 更小

值;方差
相等间隔
间距的相等 复杂概念 均值或方
性决定
的测量与 差
评价
绝对零
• 赋予特定对象、事件新创造的、反映事件本
质的名称。
用其他概念来定义概念,以对
成分定义
所研究的概念建立边界,表明 研究的概念的中心思想。
操作定义
确定要测量的可观察的对象特 性,并分配给概念某一数值的 过程。
第8页/共19页
• 指标
• 调查指标是反映调查对象的数量、质量、类 别、等级和程度等特性的项目。
本章概要
• 测量、概念与指标 • 测量尺度 • 态度测量 • 量表编制
第1页/共19页
测量与量表的设计
• 测量是否准确是问卷制作成功与否的关 键
• 测量是一种评估研究主题、使其概念廓 清的研究工具,其最大目的是测出人在 真实世界里的各种反应。
• 一定的法则 • 事物的特征 • 量具 • 定量描述
第2页/共19页
等比的相等 精确的数 几何平均
性决定
据描述 数
第18页/共19页
第19页/共19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