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托代理理论..
• A采取什么行动要根据B的信息来判断。据此,A要了 解的信息: • (1)B的信息 • (2)B已经掌握A的什么信息 • B也要根据A的信息来作出判断,B需要了解的信息: • (1)A是否知道B已经掌握了A的信息 • (2)A是否知道B已经知道A了解了B的信息
•
在委托——代理关系中,代理人掌握委托人不了解的市 场信息和私人信息,如企业的实际经营状况、代理人个人 的能力和工作的能力程度、外部环境对企业的影响等。— —这样,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的讨价还价和相互退让,最 终达成双方接受的合同,以及在这个合同约束之下的行为, 事实上都可以看作是具有私人信息的局中人之间的对策以 及对策均衡的结果。 我们将这种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达成的合同成为均衡 合同。 并且认为,均衡合同必须满足三个条件。
s( f ( x)) c( x*) s( f ( x)) c( x)
• 这样,我们获得设计激励机制的两个约束条件,一是委托人必 须使代理人得到总效用 • 二是委托人必须使代理人劳动x*· 的边际效用等于边际成本。
• 当信息对称分布时,有许多方法能够满足这两个约束 条件,如收取租金,劳动工资目标产量承包等。
• 不利选择的分析是从乔治 · 阿克洛夫( 1970 )提出旧 汽车市场模型开始的,而对于道德风险的研究则要早 得多。
为分析问题方便,我们引入: 对称信息与非对称信息
• 对称信息 —— 是指在某种相互对应的经济人关系中,对应的双 方都掌握有对方所具备的信息,也就是说双方都了解对方所具 有的知识和所处的环境。 • 不对称信息理论是信息经济学的核心概念之一,指在日常经济 活动中,由于某些参与人拥有另一些参与人不拥有的信息,由 此造成的不对称信息条件下交易关系和契约安排的经济理论。 • 不对称信息理论是英国剑桥大学教授詹母 • 斯莫里斯( James Mirlees)和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威廉•维克里(William Vickery) 在信息经济学中提出的重要理论。他们因此获得了 1996 年诺贝 尔经济学奖。 • 在信息经济学中,习惯把商品分为搜寻商品和经验商品。 • 商品的有关特性可通过用户在购买时的触摸、掂量和观察来判 断的为搜寻商品,而那些需要在在使用一段时期后才能辨别和 了解其特性的称为经验商品。
通俗地讲,激励机制的核心就 是“我怎样使某人为 我做某事”。
•
单个雇主与雇员的简单模型分析(1)
• 假设雇主有某份工作需要雇员完成,雇主有两种付酬 方式:
• 一种方式是无论雇员劳动结果怎样,都将报酬一次性 付给雇员。显然,这种付酬方式将使雇员缺乏劳动热 情。
• 另外一种方式是使雇员报酬取决于他们的劳动结果, 这种付酬方式可能对雇员的劳动热情产生刺激。
max
x
• 使满足式
s( f (x )) c(x ) u
• 要求。在一般情况下,雇主希望雇员选择的 x 恰好满 足约束条件,即
s( f (x )) c(x ) u
• 将此式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人目标函数,就出现无约束的最大化问题
max f ( x) c( x) u
• 求解该问题只要所选的 x使边际产量等于边际成本, 即
(二)激励机制
1、激励的含义与分析:
• 所谓激励,就是委托人拥有一个价值标准,或一项社会福利 目标,这 些标准或目标可以是最小个人成本或社会成本约束 下的最大预期效用,也可以是某种意义上的最优资源配置, 或个人的理性配置集合。 • 现在,委托人希望能够达到这些标准或目标,那么,委托人 应该制定怎样的规则,使其他市场参加者 ( 代理人 ) ,都能使 利己行为的最后结果与委托人给出的标准或目标相一致呢? • 换句话说,委托人怎样使代理人在达到自身效用最大化的同 时,达到委托人规定的或希望的具体价值标准或社会目标。
单个雇主与雇员的简单模型分析(2)
•
• •
设: x——雇员接受这项工作的劳动量, y——产量 ,且y=f(x); 为了简单化,假设工作产品的价格为1, 这样,y就确定了产品的价值。
pr p y
• • 假定: s(y)为雇主在雇员生产价值y美元的产品后付给 雇员的报酬,并且,雇主希望选择能使:
• 在对称信息与非对称信息条件下,这些刺激机制的复 杂性可能表现得完全不同,如分成制等。 • 微观信息经济学对上述方法进一步分析的模型,我们 略去。
(三)不利选择与道德风险
• 不利选择与道德风险这两个术语都来源于保险理论中, 它们属于两类典型的委托人 —— 代理人问题,阿罗 ( 1985 )将这两类委托人 —— 代理人问题分别称为 “隐蔽风险”问题(不利选择)和“隐蔽行为”问题 (道德风险)。
2、代理人与委托人都面临着市场的不确定性和风险,且他 们二者之间所掌握的信息处于非对称态。
• •
•
例: 资本家 A 委托人
企业管理者 B 代理人
• 若B对企业管理信息掌 握 的比A多,则构成委 托——代理关系。
• A了解B的行为原则是使其自身效用最大化,A设计出 一种B能接受的合同。在这种合同的约束下,A必须 根据B的行为或操作结果给予B一个收益,该收益是 双方事前约定。结果,由于A根据B的结果向B支付合 同规定的收益,这就刺激了B对经济最大化的操作, 这样,在B追求自身效用最大化的同时,A的效用也 就达到了最大化。
• 信息的不对称可以从两个角度划分:一是不对称发生的时间, 二是不对称信息的内容。 • 从不对称发生的时间看,不对称可能发生在当事人签约之前, 也可能发生在签约之后,分别称为事前不对称和时候不对称。 • 从不对称信息的内容看,不对称信息可能是某些参与人的行动, 也可能是某些参与人的知识和信息,分别称为隐蔽行为和隐蔽 信息。 • 研究事前非对称信息的博弈模型称为逆向选择模型 ( adverse selection )(也称不利选择),研究事后非对称信息的博弈模型 称为道德风险模型(moral selection)。
• 假如雇员有获得效用为 u 的多种选择,例如,从事别的工作, 或完全不做工作等。这样,激励机制首先需解决的问题就是: • 必须使雇员从事这项工作获得的效用至少等于他在别的可 选择方案中可能获得的效用,这就是所谓“参与约束”,即:
s( f ( x)) c( x) u
• 在参与约束下,雇主可以确定雇员将提供多少产量。 由于雇主想刺激雇员选择在既定约束下发挥最大剩余 劳动x, • f ( x) s( f ( x))
A在建立和维持委托——代理关系中存在的困难:
(1)在选择代理人方面: A不知道哪个管理者最适合于他的企业,A只能按照某种普遍存 在的市场信号(如教育)来甄别雇员的能力,或者根据某些人为 的标准(如根据雇员的经历和经验)来分析雇员的生产率。 (2)A难以轻松地设计出在各种复杂条件下都能对B产生最大化 刺激的合同。 因为A不可能在合同中确切规定B的具体行为和努力程度,即使 能够做出规定,A也难以对B进行有效观察。 (3)由于企业利润的获取与许多因素有关,也就是说,A难以或 不可能从企业利润中明确划出由于B的努力带来的利润额,于是A 也就无法准确地判断企业利润的上升或下降与B的努力程度有何 种关系,因此,A就不能完全按照企业所获利润来支付B的工资。 如果完全凭借企业的利润状况来确定B的收益,事实上就是无形 中将企业经营中的部分风险转移到了B的身上,这样,B所承担的 风险超过了他所能承受的水平,从而无法形成委托——代理关系。
均衡合同必须满足的三个条件:
(1)代理人以行动效用最大化原则选择具体的操作行动, 即所谓刺激一致性或激励相容条件; (2)在具有“自然”干涉的情况下,代理人履行合同责 任后所获收益不能低于某个预定收益额,是为参与条件; (3)在代理人执行这个合同后,委托人所获收益最大化, 采用其他合同都不能使委托人的收益超过或等于执行该 合同所取得的效用,是为收益最大化条件。
(一)委托——代理关系的基本条件
1、市场中存在两个相互独立的个体,且双方都是在约 束条件下的效用最大化者。 • 代理人必须在许多可供选择的行为中选择一项预定的 行为,该行为既影响自身收益,也影响委托人收益。 • 委托人具有付酬能力并拥有规定付酬方式和数量的权 力,即委托人在代理人选择行为之前就能与代理人确 定某种合同,该合同明确规定代理人的报酬是委托人 观察代理人行为结果的函数。
• 更进一步分析,激励就是委托人如何使代理人在选择与不选 择委托人标准或目标时,从自身效用最大化出发,自愿地或 不得不选择与委托人标准或目标相一致的行动。
激励机制必须满足的两个条件
• 由于每个经济模型都是一个机制,因此,设计激励机 制必然要求既定模型应符合参与约束和激励相容约束, 这也是设计任何激励机制应满足的两个原则。
* 例证与另一个问题
例:荆门市曾确定厂长收益与企业效益挂钩,在20世 纪90年代的某年,金龙泉老总得年薪17万,而柴油机 厂厂长得年薪负5000元。 这实际上并不能形成有效的激励,是不正当的委托— —代理关系。 另:如果A和B建立某种合同,但是该合同不能刺激B 实现自身效用最大化,甚至使 B的努力对他来讲是一 种负效用。在这种情况下, B将设法利用其信息优势 降低努力程度,从而损失了A的利益。 相关例证: 米卢与中国国家足球队 霍顿与四川商务通队
• •
• • •
可见,A在建立和维护委托——代理关系的过 程中,如何确立对 A 和 B都有利的合同,是委托 —— 代理人关系中的核心内容。实际上,如何确定对A和 B都有利的合同问题,属于典型的对策问题,因为A 和B任何一方在采取行动时都不可避免地要考虑到另 外一方的反应。
A和B在对策过程中需要掌握的信息
y(s)-y
• 最大化的函数s(y)。
单个雇主与雇员的简单模型分析(3)
• 从雇员的角度看,劳动x必然是有成本的,成本记为 c(x),且 c(x) 与一般成本函数相同,总成本与边际成 本都随劳动量的增加而递增。于是,选择x 的雇员的 效用等于:
s (y) c(x) s( f (x)) 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