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课程设计
一、基于工作过程导向设计课程的依据
(一)课程目标与职业资格标准相对接按照国家职业资格标准制定课
程标准,选取典型工作任务,把素质目标、能力目标、知识目标结合
起来,努力完成典型工作任务,实现要求的课程目标。
(二)技能培养与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相对接采取校企合作教学模式,
确定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职业岗位群,明确岗位职业能力,以典型工
作任务为载体,进一步序化、重构课程内容。
(三)学习过程与真实工作过程相对接改变传统课堂教学方式,学生
在完成典型工作任务过程中掌握了有关理论知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扮演着主导角色,学生为主体,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在完成
任务过程中培养学生总结、归纳的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应用所学知
识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设计是课程教学的
一大创举,满足了当前社会发展对高职人才的需求。
二、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课程设计思路
(一)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校企合作为平台,准确定位专业培养目标
根据对高职院校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毕业生跟踪调查得知,大多数毕
业生就业于冲压、塑料等模具设计、模具装配、模具零件加工工艺编制、模具维修、数控机床操作、模具设备调试及模具管理经营工作等。
在对模具行业企业走访调查的基础上,专业领头教师到校企进行锻炼
实践,并积极同模具企业技术人员开展交流沟通,深入分析与总结我
国模具行业人才需求情况、行业发展现状、职业能力素质要求、从业
人员职业岗位及典型工作任务等方面。
由模具专业骨干教师同企业技
术人员进行深入分析与讨论,明确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培养的目标,
即是面向模具设计与制造行业企业,从事模具设计及模具成型工艺制定、数控编程与数控机床操作、模具装配及维修等岗位,具备专业岗
位群系统理论知识和岗位实践技能,具有解决工程实际问题和终身学
习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二)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构建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体系
1.依据岗位调研分析,确定从业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对于模具设计与制
造专业而言,人才培养面向的是岗位群,同岗位从业人员、基层技术
人员及企业专家对岗位工作过程及工作任务进行重点分析,由专业带
头人、企业专家、骨干教师组成小组进行讨论分析,制定模具设计与
制造专业科学合理的典型工作任务,具体分为:(1)灵活使用Excel、Word等编制技术文件;(2)制作产品销售演示文稿;(3)机械零件
测绘、识图;(4)用AutoCAD绘制图形;(5)零件公差配合技术要
求的识读和标注;(6)机械图样三维造型;(7)编制机械零件加工
工艺,普遍车床操作加工;(8)编制机械零件加工工艺,普遍铣床操
作加工;(9)编制机械零件加工工艺,普通磨床操作加工;(10)选
择模具材料及热处理;(11)钳工操作加工;(12)钻床操作加工;(13)机床操作及安全规范;(14)典型机械零件的测量;(15)车
间生产组织与管理;(16)模具型腔及模具配件加工;(17)模具型
腔放电加工;(18)模具结构及零件设计;(19)模具试模及鉴定;(20)模具装配与维修;(21)零件数控加工工艺编制;(22)产品
质量检验;(23)模具成型设备及参数调制;(24)模具接单与报价;(25)设备维护与保养。
2.分析典型工作任务,归纳职业行动领域典型工作任务的分析重点在
于工作对象、工作内容、工作流程及工作环境等方面,把一个或几个
相似的典型工作任务根据工作内容和工作方式的不同,归纳为不同的
职业行动方面2。
按照对模具设计与制造技术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分析,由骨干教师、有关专家进行交流沟通,归纳明确出行动领域,具体如下:读图、手工绘图及计算机绘图行动领域:使用Excel、Word等编
制技术文件;制作产品销售演示文稿;机械零件测绘、识图。
模具零
件普通机床加工行动领域:编制机械零件加工工艺;普通车床操作加工;普通同铣床操作加工;普通磨床操作加工;选择模具材料及热处
理;典型机械零件的测量;机床操作及安全规范;设备维护与保养。
模具零件钳工加工行动领域:选择模具材料及热处理;钻床操作加工;钳工操作加工;模具装配与维修。
利用软件进行模具设计行动领域:
机械图样三维造型;模具结构及零件设计;典型机械零件的测量。
模
具零件数控机床、电火花及线切割加工行动领域:零件数控加工工艺
编制;机械图样三维造型;模具型腔及模具配件加工;模具型腔放电
加工;典型机械零件的测量。
成型设备操作及模具检测行动领域:模
具试模及鉴定;模具成型设备及参数调制;模具装配与维修;产品质
量检验;企业生产管理行动领域:模具接单与报价;车间生产组织与
管理。
3.依据行动领域设置学习领域课程,构建新的课程体系把典型工作任
务划分到行动领域,按照学生认知水平和职业成长规律,分层次构建
行动领域为学习领域。
学习领域设置原则为:其一,任何一个学习领
域均是完整的工作过程;其二,学习领域排序必须按照学生的认知学
习规律;其三,学习领域排序必须按照职业生长规律。
以工作过程的
典型人物为载体,重点培养学生职业能力,整合和重构模具设计与制
造专业课程,这样课程内容和结构同学生未来需要面对的职业生活和
可持续发展有机结合起来,根据“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一体化、理论
与实践一体化、学习内容与工作内容一体化”的思路进行课程架构,
形成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
开发工作过程的课程是当前我国职
业教育课程改革的重点。
由于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是一个集合多个工
作的综合性专业,学生需要掌握大量知识和技术,因此构建模具设计
与制造专业过程课程难度较大。
这便要求高职学校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有选择性地进行专业建设,可以从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校企合作为平台,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构建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体系,从而培养
出满足模具设计与制造行业需求的高素质技能人才。
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课程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