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五、车身覆盖件冲压成形特点

五、车身覆盖件冲压成形特点


覆盖件拉深过程示意图 a) 坯料放入;b) 压边;c) 板料;g) 卸载
§6.2冲压基本工序及工艺方案制定
一、覆盖件冲压工艺的基本工序及其安排 覆盖件冲压工艺的基本工序有:落料、拉深、整形、修边、 翻边和冲孔等。 实际生产可将一些工序合并:落料拉深、修边冲孔、修边 翻边、翻边冲孔等。 覆盖件的形状大部分主要是在拉深工序中形成的。
五、车身覆盖件冲压成形特点 1.一次拉深成型 目前的理论分析和技术水平,尚不能象对圆筒形轴对称零 件那样对其进行多道拉深工艺参数进行分析计算。因此, 要求覆盖件产品设计与冲压成型工艺相结合,以求在小变 形、浅拉深的基础上保证一次拉深成型。 因此,要求以最小的拉深深度,最少的冲压工序和尽可能 简单的模具结构来实现覆盖件的冲压成型。 2.拉胀复合成型 覆盖件形状复杂,坯料的变形一般不是简单的拉深变形, 而是拉深和胀形同时存在的复合成型。
落料工序主要是获得拉深工序所需要的坯料形状和尺寸 整形工序的主要内容是将拉深工序中尚未成型出的覆盖件 形状 修边工序的主要内容是切除拉深件上的工艺补充部分。这 些工艺补充部分仅在拉深工序需要,拉深完成后要将其切 掉。 翻边工序位于修边工序之后,主要任务是将覆盖件的边缘 翻边成型 冲孔工序用以加工覆盖件上的各种孔洞。一般在拉深or翻 边工序之后进行。
3.覆盖件拉深图的再设计 ① 产品图是覆盖件在车上的位置,需要转换成拉深的覆盖 件拉深件图,利用坐标转换变成可拉深的零件图 ②实现拉深的条件 拉深件的设计内容主要有拉深方向的选择、压料面与工艺 补充的设计等工作
3.局部成型 当轮廓内部有局部形状(突起or凹进)的零件冲压成型时, 由于压边力的作用,在凸模下行到一定深度时,局部成形 便开始成型,并在成型终了时全部贴模。 4.变形路径变化 5.变形趋向性的控制 控制覆盖件冲压成型变形趋向的主要措施是确定合理的冲 压方向、确定压料面、合理设计并设置拉深筋。 拉深方向、工艺补充和压料面形状是决定能否拉深成覆盖 件的先决条件,而控制整个拉深坯料的拉深筋的合理敷设 则是保证拉深出合格覆盖件的必要条件。
二、冲压工艺方案设计 准备工作 1.查阅相关资料 如①零件图和实物图,必要时应参考主模型or数字模型 ②冲压件的公差 ③所用板材的性能参数及表面质量 ④压力机的参数 ⑤各种模具的设计标准 ⑥产量、生产率及生产准备时间等
2.对零件图和拉深图进行分析 ①零件轮廓、法兰、侧壁及底部是否有形状急剧变化之处, 有否其它难成型的形状 ②该零件和相关零件焊接装配面有何要求,装配、焊接的基 准面和孔在何处 ③各孔的精度、间距的要求,以及这些孔位于何处(平面部 分、倾斜部分、侧壁部分) ④各个凸缘的允许精度(如长度、凸缘面的位置、回弹等) ⑤材料利用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