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2018-2019四年级下册音乐《清晨》《叮铃铃》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能用欢快、明亮的声音和愉快的心情演唱歌曲《清晨》。
2、能和同学合作,设计多种演唱形式来丰富和表现歌曲《清晨》,并从中享受音乐的乐趣。
3、在学习歌曲中让学生懂得珍惜清晨的美好时光,珍惜儿童时代的美好时光。
教学重点:
1、能用欢快、明亮的声音和愉快的心情演唱歌曲《清晨》。
2、感受乐曲的情绪
教学难点:
掌握反复记号D.C及如何演唱问题
教学用具:
CAI课件、琴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听音乐进教室
2、师生问好
二、导入
1.引出问题
师:同学们,问大家一个常识:在早晨的时候,最能听到的是什么声音?尤其在农村的早晨,你们最容易听到什么动物的叫声?
生:小鸟
师:它是怎样的叫声?除了小鸟外,你还能想到哪个动物?
生:公鸡!
师:来,大家模仿一下公鸡的叫声,让我们用最美的声音呼唤——“喔喔,快起床了,喔喔,不要睡懒觉了!”
2.随乐律动
师:同学们,听到小鸟和公鸡的呼唤,我们起床了,那早上你都会干些什么呢?让我们跟着音乐用动作来告诉老师好吗?
(CAI:播放《早晨的歌》)
三、教唱歌曲《清晨》
1、聆听《清晨》,感受情绪
2.介绍歌曲
师:这时一首台湾校园歌曲,歌曲欢快流畅,表达出人们早上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
好听吗?让我们再来听一遍歌曲,听一听歌曲中告诉我们一种怎样的希望?
3.学唱歌曲
师:这首歌曲可真动听,你们想不想也和他们一起来歌唱这美好的清晨呢?那我们一起来学一学。
①分析段落
师:同学们,这首歌曲一共几段歌词?注意看好歌词前面的数字标记。
生:四段
②朗诵歌词
师:让我们一起有节奏朗读歌词,再次感受一下歌曲中所描绘的美丽情景和富有朝气的情绪。
③学生用la轻声模唱曲谱
④学唱第一段
(师提示学生悄悄慢唱:间奏使歌曲轻快而活泼更富有动感,这一段生动地表现了人们早起迎着晨曦锻炼身体的情景。
)
⑤学唱第二、三段
师:把第二段的歌词加进旋律试一试。
第三段和第一、二段有明显变化,这一段音乐旋律优美舒展,歌曲通过对春天的草原,绿油油的秧苗。
丛丛的山林等充满生机的大自然景色的描绘,不仅表现了人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也充分表现了人们只争朝夕,蓬勃向上的精神面貌。
⑥学唱第四段
师:注意,歌曲在D.C反复后又重复了第一部分的曲调,在轻松活泼的气氛中结束全曲。
⑦带感情完整演唱
师:听到这样的歌声,你觉得他们的心情是怎样的?(愉快的,开心的)我们也来带着这样的心情来完整地唱一唱好吗?
四、歌曲处理
1.师:清晨是生机勃勃的,是谨慎抖擞的,所以我们唱这首歌曲的时候一定要充满活力,充满朝气。
另外,如果说前半部分要唱得活泼欢快,那么第三段歌
词就相对地舒展和抒情一些。
(师范唱对比)
师:总之这是一首校园歌曲,在演唱的时候要通俗朴素,欢快热情,像说话一样的歌唱。
我们跟着伴奏连起来唱一唱。
2.加伴奏演唱
师:同学们唱的真不错,如果加上打击乐器来为自己伴奏,那将是一件多么愉快的事情。
我想一定会更好听,敢不敢来试一下?来,让我们自己为自己伴奏,你可以选择喜欢的方式进行表演。
五、总结下课
师:同学们,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与晨,希望同学们正如歌中所行的那样“美好时光不要辜负了”。
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里,让我们一起伴随着歌曲《校园的早晨》结束今天的音乐之旅吧!
《叮铃铃》
教学目标:
1.能用亲切活泼的声音演唱《叮铃铃》。
2.通过演唱歌曲初步感受湖南民歌的特征。
3.能用比较和谐的声音合唱,音准、节奏正确。
4.在体验和表现歌曲情绪的过程中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1.歌曲的风格特征。
2.把握歌曲的风格,用和谐统一的声音唱好合唱。
教学准备:
钢琴、课件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仔细观察这幅山水画,看看少了什么?
2、学生总结:有山坡青草、羊儿、牧羊童、蓝天绿水,但少了层层叠叠的白云。
二、寓教于乐
1、自主学习,感受音乐
(1)初听音乐感受音乐旋律(利用多媒体播放图片)
(2)边听音乐边哼唱
(3)学生用竖笛吹奏
2、学习歌曲
(1)再次聆听:“层层叠叠的白云好美啊!嘘,孩子们听,白云深处飘来了一支动听的歌,你们仔细听歌中唱的什么?这支歌唱了些什么?听了这支歌你有什么感觉?这群放牧的少年是带着怎样的心情在歌唱啊?“(学生感受歌曲的情绪、歌曲节拍与演唱形式)
(2)复听录音范唱:听听歌曲唱了什么?
(3)学习歌曲的高声部
①聆听老师弹奏高声部旋律:提醒装饰音的演唱
②学生跟琴唱一次
③学生用竖笛吹奏:自由练习-齐奏
④聆听老师范唱高声部歌词
师:你们的节奏唱得很准确。
现在想不想听我唱一唱高声部的歌词呢,你们看着歌词,心里跟着我唱。
”
⑤学生唱高声部歌词
师:“谢谢孩子们热情的掌声!我相信你们会唱得更好,一起来试试。
”
(4)学习歌曲的低声部。
①师生合作
师:“你们的歌声太美了,我也想唱。
现在我邀请三个孩子和我一起唱,谁愿意来表演?”(请三个学生唱高声部,教师唱低声部)
②学生用竖笛自学旋律——齐奏
③跟琴唱旋律
④学生跟琴试唱歌词:
(5)二声部部分完整演唱、演奏
(6)学习齐唱部分:
①聆听齐唱部分:师生合作(老师唱齐唱部分,学生担任合唱部分)
②引导学生找出这部分音乐记号,说一说名称
③老师顺势讲解歌曲风格:前倚音、#5的运用增强了歌曲的民歌风味
④跟老师一起唱曲调:注意前倚音、#5的音准
⑤学生跟琴唱曲调
⑥学生填词歌唱
三、创造表现
(1)完整演唱歌曲。
①合唱(要求唱出少年的欢乐情绪)
②竖笛吹奏:师生合作吹奏齐唱部分,老师指挥、学生合奏后部分。
(2)歌曲处理,加入力度记号来表现歌曲的情绪
(3)分组表现,展现自我
(4)串铃、碰钟伴奏:要求在间奏和结尾长音处伴奏。
四、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