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科病人护理概述
眼球前段检查
检查眼球前段常用的简单方法是斜照法 即一手持带有聚光灯泡的手电筒 从眼的侧方距眼约2cm处聚焦照明检查部位 另一手持13D的放大镜臵于眼前 检查角膜、前房、虹膜及晶状体
(一)角 膜(9.4)
注意大小、透明度 光滑度、弯曲度 有无新生血管及混浊 (瘢痕或炎症)? 角膜后有无沉着物? 角膜知觉是否正常等?
心理状态
社会支持系统
(二)身体评估
一般状态
眼部评估
第二节 眼部评估
一般眼病患者的主觉症状可分为以下三方面: 1.视力障碍:例如看远或看近不清楚,视物变 形、变小、变色、夜盲、复视、视野缩小及 眼前出现黑影等 2.感觉异常:如疼痛、畏光、痒与异物感等 3.外观异常:如充血、出血、分泌物、流泪、 肿胀与新生物等
泪道检查可用泪道冲洗法 用泪道冲洗器或5ml的注射器, 套上6号钝头针头,内装生理 盐水 自下泪小点徐徐插入泪小管内, 慢慢注入生理盐水 如病人感咽部或鼻腔有水,则 为泪道通畅 如水由上泪点或原泪点回流出 来,则泪道有阻塞
(三)结膜检查(录像8分)
检查有无充血、水肿、乳头肥大、滤泡增生、 瘢痕形成 有无溃疡、睑球粘连、新生血管及异物等
(一)眼 睑 检 查
观察有无红肿瘀血、 瘢痕、硬结、睑缘 有无内翻或外翻 睫毛根部是否有鳞 屑或溃疡 眼睑功能是否正常
带状疱疹性睑皮炎
病毒性睑皮炎
(二)泪器检查
检查泪点位臵是否 正常? 泪囊区有无红肿? 压迫泪囊时有无分 泌物自泪点溢出? 泪腺区有无压痛及 肿块?
泪 器 检 查(录像7分)
4、 暗适应(dark adaptation)
当眼从强光下进入暗处,起初看不见东西,以 后随着光敏度的增加,渐渐能看清暗处的物体 前者为暗适应,后者为明适应 当暗适应时,视网膜杆细胞外节内的视紫红质 由于光的刺激已分解为全反型视黄醛和暗视蛋 白,进入暗处后,视紫红质进行再生,从而产 生暗视觉 暗适应测试属光觉检查,可反映眼对各种不同 强度光亮的辨别能力,即了解光觉的敏感度是 否正°以上 下方约70° 鼻侧约65° 上方约55° 后两者由于受鼻梁和上眼睑 的影响 各种颜色视野范围并不一致, 白色最大,兰色次之,红色 又次之,绿色最小 两眼同时注视时,大部分视 野是互相重叠的
正常视野图(左眼)
暗点(scoloma)
在视野范围内某一孤立的、不能看见的区域,称为暗点 暗点有两种: ①生理性暗点:称生理盲点 是视盘投射在视野上所表现的一个暗点,位于注视点颞 侧15°处,呈竖椭圆形,垂看径7.5°,横径5.5° ②病理性暗点 阳性:自己可以观察到 阴性:仅在检查时发现 根据暗点的程度,又可分相对性和绝对性两种 ①相对性:能辨别白色视标,但不能准确辨别各种颜色 视标; ②绝对性:根本看不见任何视标。 这两种病理性暗点均系相应部位的眼底或视路疾病所致
小方格表(Amsler)法
用以检查中心视野,特别是检查黄 斑部早期病变的一种精确方法 它是由一个10cm 见方的黑纸板用 白色线条划成5mm见方的小方格, 中央作注视固定点,检查距离30cm 检查时应询问被检者,能否看清整 个表,有些小方格是否感到似有纱 幕遮盖,线条是否变色、变形,小 方格是否正方形,是否变大变小 让被检者直接在小格上用铅笔描出 弯曲变形的形态,借以判断视网膜 黄斑部有无病变及其大致的范围
瞳孔反射检查
3.辐辏反射 先嘱被检者注视一远方目标 然后嘱其立即改为注视15cm处自己的食指 这时两眼瞳孔缩小 4.Argyll-Robertson瞳孔 直接光反射消失而辐辏反射存在 这种体征可见于神经梅毒
眼球前段检查
(六)晶体(12.1)
检查晶体最好充分散瞳 可用斜照法和裂隙灯检查法 1.观察晶体是否透明?有无混 浊?混浊是晶体本身还是晶体 前或后面附着的其他混浊物或 为晶体内之异物? 2.观察晶体位臵是否正常?有 无脱位或半脱位?以及晶体是 否存在?
第二章眼科病人的护理概述
第一节 护理评估总论
眼科护理评估的基本特征
(一)症状体征突出 (二)心理症状明显 (三)可伴有全身相关症状 (四)护理体检以眼部为主
一、护理病史 1、患病及治疗经过 2、生活史:个人史、生活方式、饮食习惯 3、家族史
二、身心状态评估
(一)心理社会评估
疾病知识
远视力检查
手动 手指近到眼前5cm分不清者,则改用手在被 检者眼前左右摆动,记录能看到的距离 如手动/20cm 光感: 不能看到眼前手动者,在暗室内用烛光或手电 筒照射眼睛,看到光亮为光感 不能看到为无光感,并要作光定位,眼向前方 注视不动,灯光在1m远处,检查几个方向
(2) 近视力检查
眼的一般检查
一般不以被检查者主动合作提供的信息为依据 属于客观的检查 通常在良好的照明条件下,自然光或人工照明下 按系统顺序地进行 由外向内、先右眼后左眼 如病人有严重的眼痛及刺激症状,可先滴0.5%地 卡因后再进行检查
检查中注意事项
患儿哭闹不合作时,可嘱家长将手足及头部固定 如眼睑紧闭不睁开,宁可用开睑钩拉开眼睑,也 不可用手强行扳开而使眼球受压 以免已受伤的眼球发生破裂,以致眼内容物脱出, 造成不可弥补的严重后果 遇到化学性烧伤时,应立即用大量生理盐水或清 洁的自来水冲洗,并除去结膜囊内存留的物质 然后再详细询问病史,进行系统检查
色盲检查法
(1)假同色图检查法:常称盲本,用亮度相等且易 混淆的颜色斑点构成图形、数字等,正常人以颜 色来辨之,色盲则只能以明暗来判断。检查在自 然光线下,0.5m的距离,被检者应在5秒内读出 (2)彩色绒线图挑选法:彩色绒线图挑选法在一堆 混有各种色彩的绒线图中,以某种颜色为要求, 让被检者挑出其相同或相近者,也可让被检者将 彩色分组 (3)其它:有FM-100色彩试验、D-15色盘试验及色 觉镜等
暗适应对比检查法
检查者和被检者一起从同一明处进入暗室 在微弱光线下记录二人在同等距离能看清远视力 表第一行视标的时间,以作比较 如此可粗略了解患者的暗适应情况 但检查者暗适应必须正常
夜光表检查法
一种比较简单且粗略的检查法,方法为: 1.将夜光表放在铺有白布的桌子上,用75W 电灯投照桌面,检查者与患者并肩而立,同时 向桌面白布注视5分钟,达到明适应。 2.关闭电灯并继续注视桌面,直至看到表上 的荧光,此即暗适应过程。 3.检查者暗适应必须正常,如双方同时、同 距离发现荧光,则被检者的暗适应也基本正常; 如被检者需移近距离才能发现荧光,按距离平 方反比定律,可推算出光觉损害的程度
(四)眼球位置及运动检查(8.46)
眼球位臵检查 两眼直视时角膜位臵是否位于睑裂中央 两眼低位臵是否相同 有无眼球震颤、斜视 眼球大小有无异常、有无突出或内陷 可用Hertel氏眼球突出计测量眼球突出度 眼球运动检查 嘱患者向左右上下及右上、右下、左上、左下 八个方向注视 了解眼球向各方向转动有无障碍,运动方向是否一致
1、视 力
中心视力简称视力(vision) 即视敏度(visual acuity) 是指黄斑部中心凹的视力功能 就是眼分辨得出小目标物的能力 视力的好坏是衡量眼机能是否正 常的尺度 也是分析病情的重要依据
(1)远视力检查
视 力 表
我国现通用的为国际标准视力表 对数视力表则多用于低视力检查。 视力表需放在光线充足或用人工照明处 被检查者距视力表距离5m 使1.0这一行与被检眼在同一高度。 两眼分别检查,从上至下指出字形视标开口方向, 把说对的最小视标一行的字号记录下来 例如右眼1.2、左眼1.5;正常远视力标准为1.0
眼球前段检查
(二)巩膜(10.3) 注意巩膜颜色,有无黄染、结节、充血及压痛 (三)前房: 注意前房深浅,房水有无混浊?有无积血、 积脓或异物等? (四)虹膜: 观察其颜色、纹理,有无新生血管、色素脱落、 结节以及前后粘连?有无根部离断及缺损?有 无震颤?
眼球前段检查
(五)瞳孔: 两侧瞳孔是否等大、等圆? 位臵是否居中?边缘是否整齐? 正常成人瞳孔在弥散自然光线下直径约为 2.5~4mm,幼儿及老年人者稍小 瞳孔对光反射检查时应分别记录各眼的直接 和间接光反射是否灵敏、迟钝或消失
远视力检查
视力不能辨认0.1者,让被检查者逐步走近视力 表,直至认出 根据走近后的距离,按公式 V=d/D×0.1计算视力 V为视力,D为正常眼看清该行的距离 d为被检者看清该行的距离 例如3m处才能看清0.1,则视力为 3/5×0.1=0.06
远视力检查
指数: 走近1m不能辨认0.1者,则改用数手指 被检者背光而立,指间距离略同指粗 如能在50cm处能说出指数,则 视力=指数/50cm
(keratic precipitate,KP)
角膜检查
角膜感觉检查法: 从消毒棉签拧出一条纤维,用其尖端从被检者侧面 移近并触及角膜,如不引起瞬目反射,或两眼所需 触力有明显差别,则表明角膜感觉减退,多见于疱 疹病毒所致的角膜炎或三叉神经受损者 角膜染色法: 为查明角膜上皮有无缺损及角膜混浊是否伴有溃疡 可用消毒玻棒沾无菌的1%~2%荧光素钠液涂于下 穹窿部结膜上,过1~2分钟后观察,黄绿色的染色 可显示上皮缺损的部位及范围
(五)眼眶检查
观察: 两侧眼眶是否对称? 眶缘有无缺损? 眶缘有无压痛 及肿物?
第三节 眼科常用检查 (一)视功能检查
即对视觉基本功能如形觉、光觉、色觉、 立体视、视野及视神经传导功能进行检查 可分为两大类方法: ① 视觉心理物理学(包括视力、对比敏感 度、暗适应、色觉、立体视觉、视野等) ② 视觉电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