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面施肥叶面施肥,也叫叶面喷肥。
是指将无毒无害、含有各种营养成分的有机或无机营养液,按一定的剂量和浓度,喷施在植物的叶面上,起到直接或间接供给养分的作用,称叶面喷肥,也称根外追肥。
叶面喷施肥料,简便易行,用肥少,肥效快,增产显著。
据统计资料分析,一般在中等肥力的土壤上,对农作物叶片及时喷施所需养料,平均可使粮食作物增产5-10%,果树增产5-15%,蔬菜增产20-30%。
但是,在有的地方,由于认识或施用不当,施用效果不佳,甚至走入误区,不仅对生产不利,而且会造成损失。
一、任意喷施误认为在作物的任何生育期都可以喷施叶面肥。
叶面喷肥是靠叶片吸收,这就要求农作物要有足够的叶面积,否则喷施的效果差,达不到目的。
因此,喷肥一般应在农作物生育的中、后期进行,才能获得最大的叶面喷肥效益。
二、任意用肥误认为任何肥料都可以做叶面肥喷施。
其实不然,有些挥发性强的肥料,如氨水、碳铵等,喷施后挥发氨气,会对作物造成熏伤。
另一类是某些作物禁忌肥料,如氯化钾、氯化钙等,就不宜在烟草等作物上喷施。
三、随时喷施误认为任何时间都可以进行。
若雨后或清晨,叶片上有水珠或露珠时不宜喷肥,否则会降低喷施浓度,达不到浓度要求,效果差。
晴天中午烈日当空忌喷,因为喷施后不能保持较长时间的湿润状态,叶片吸收差,导致肥料利用率降低四、任意改变浓度误认为喷施的浓度越大,效果越好。
叶面施肥只起补充和调节作用,不能代替土壤施肥。
要严格控制施肥浓度。
在适宜使用范围内,一般喷施的浓度宜低不宜高。
但是,不同农作物耐肥力不同,有不同的要求;肥料种类不同,喷施的浓度也各异。
浓度过低达不到喷肥效果;浓度过高,往往使叶片脱水,造成肥害。
这是叶面喷肥成败的关键之一,如尿素作叶面肥使用,浓度一般为0.5%-2.0%,过磷酸钙为1-5%;磷酸二氢钾为0.2-0.5%;硼酸为0.1-0.5%;钼酸胺为0.02-0.05%;硫酸锌为0.05-0.2%。
同时要掌握苗期喷施的浓度要适当低些;生育中、后期喷施的浓度可适当高些;农作物生长正常时,浓度低些,出现脱肥缺素症时,浓度要适当高些;微量元素肥料喷施的浓度宜低些;常量元素肥料的浓度可适当高些;双子叶植物喷施的浓度要适当低些;单子叶植物喷施的浓度要适当高些。
五、随意混合施用错误地认为无论何种肥料或农药,都可以随意混合喷施。
因各种化肥或农药性质不同,如果随便搭配混合使用会导致药害的产生。
六、加大喷施次数错误地认为叶面喷肥的次数越多越好。
全生育期短的作物,一般喷施1-2次;生育期长的可喷2-3次。
根据苗情地力也可适当多喷1-2次。
在同一生育期内连续喷施,每次应间隔10天左右。
喷施微量元素肥料,喷施一次即可,欲要喷施第二次,间隔时间要拉长一些。
花木喷施叶面肥的注意要点花卉中国2009-11-03浏览次数:15568我要去评论如何养花室内盆花水仙花小知识可以净化室内空气的植物君子兰日常管理方法家庭养花的常见品种,家居室摆盆"吸毒"花园林专家教你室内养啥花滴水观音暴露疗法家庭盆栽芦荟的栽培技巧家庭花卉位置的摆放技巧把阳台装点成家用氧吧家庭绿萝的秋冬养护(图家庭养花用什么样的土壤几种常见盆栽植物介绍与家庭养花卉首选什么?时尚浪漫打造阳台花园(家庭废水育花美花木浇水时需要注意的几小庭院怎样种花怎样更新老文竹?家庭养花妙用大蒜家庭养花技巧怎样养好金琥家庭养花的盆土,(例如滴1、喷施部位:叶面喷施要注意叶片着生部位。
因为幼叶处于发育期,其光合作用和吸收传导功能都比成熟叶片弱,因此,叶面施肥要以花木枝条中部叶片为主,枝条中部叶片新陈代谢最旺盛,对肥液附着力和吸收能力强。
2、喷布时间:不同季节,应选择不同时间,一般的话在气温在18-25℃时喷施为好,叶片吸收快。
夏天,最好选择傍晚,因为此时溶液中水分不会很快蒸发掉,并且水分子是携带养分进入到叶内。
花木正值开花期不要施用,以防肥害。
3、添加粘着剂:可在溶液中加入0.20%中性洗衣粉,以增加溶液在叶片上附着力,提高吸收效果。
4、合理混喷:为节省用工,叶面喷肥可与杀虫剂、杀菌剂一起喷施。
但要注意药剂酸碱性,不能起化学反应使肥效和药效遭到破坏。
推荐阅读:家庭养花怎样使用硫酸亚铁如何延长唐菖蒲切花时间姜荷花切花栽培技术秋季菊花花期养护要点(记者佚名)[责任编辑:中华园林网]家庭养花技巧养兰十二月口诀白色百合居室首选(图)夏季养花经验分享(图文)美国评出十大有毒的花卉专家到社区,教居民如何怎样抢救萎蔫花卉中国兰花的种类水仙花水养及上盆铁树怎么养?牡丹传说牡丹吊兰和全绿吊兰(图)网上投资理财[供应]红叶石楠穴盘苗红叶石楠容器苗低价出售石楠,乌桕,女贞草坪直销、草坪批发绿化洒水车农药喷洒车评论园林热点给园林网投稿网上教你学习英语方法一网上教你学习英语方法二查看更多园艺资料了解更多园林资讯民施用叶面肥有哪些好处1.补充根部施肥的不足当作物出现根部施肥不便时,如在作物生长后期,根系活力衰退,吸肥能力降低;或者当土壤环境对作物生长不利时,如水分过多、干旱、土壤过酸、过碱,造成作物根系吸收受阻,而作物又需要迅速恢复生长,如果以根施方法不能及时满足作物需要时,只有采取叶面喷施,才能迅速补充营养,满足作物生长发育的需要。
2.迅速补充营养在作物生长过程中,作物已经表现出某些营养元素缺乏症,由于采用土壤施肥需要一定的时间养分才能被作物吸收,不能及时缓解作物的缺素症状。
这时采用叶面施肥,则能使养分迅速通过叶片进入植物体,解决缺素的问题。
3.充分发挥肥效某些肥料如磷、铁、锰、铜、锌肥等,如果作根施,易被土壤固定,影响施用效果,而采用叶面喷施就不会受土壤条件的限制。
又如,一些果树和其他深根系作物某些营养元素吸收量比较少,如果采用传统的施肥方法难以施到根系吸收部位,也不能充分发挥其肥效,而叶面喷施则可取得较好的效果。
4.经济合算各种微量元素是作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营养物质,但施用量很少,例如钼肥,每亩施用量仅几十克,如果以根施方法则不易施匀。
只有采取叶面喷施,才能达到经济有效。
根据研究测算,一般作物在叶面喷施硼肥,对硼的利用率是基施的8.18倍。
从经济效益上看,叶面喷施比根施要合算。
5.减轻对土壤的污染对土壤大量施用氮肥,容易造成地下水和蔬菜中硝酸盐的积累,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人类吸收的硝酸盐约有75%来自蔬菜,如果采取叶面施肥的方法,适当地减少土壤施肥量,能减少植物体内硝酸盐含量和土壤中残余矿质氮素。
在盐渍化土壤上,土壤施肥可能使土壤溶液浓度增加,加重土壤的盐渍化。
采取叶面施肥措施,既节省了施肥量,又减轻了土壤和水源的污染,是一举两得的有效施肥技术。
叶面肥的主要功能特点1.吸收快。
土壤施肥后,各种营养元素首先被土壤吸附,有的肥料还必须在土壤中经过一个转化过程,然后通过离子交换或扩散作用被作物根系吸收,通过根、茎的维管束,再到达叶片。
养分输送距离远,速度慢。
采用叶面施肥,各种养分能够很快地被作物叶片吸收,直接从叶片进入植物体,参与作物的新陈代谢。
因此,其速度和效果都比土壤施肥的作用来的快。
据研究,叶片吸肥的速度要比根部吸肥的速度要快1倍左右。
2.作用强。
叶面施肥由于养分直接由叶品进入作物体,吸收速度快,可在短时间内使作物体内的营养元素大大增加,迅速缓解作物的缺肥状况,发挥肥料最大的效益。
通过叶面施肥能够有力地促进作物体内各种生理过程的进展,显著提高光合作用强度,提高酶的活性,促进有机物的合成、转化和运输,有利于干物质的积累,可提高产量,改善品质。
3.用量省:叶面施肥一般用量较少,特别是对于硼、锰、钼、铁等微量元素肥料,采用根部施肥通常需要较大的用量,才能满足作物的需要。
而叶面施肥集中喷施在作物叶片上,通常用土壤施肥的几分之一或十几分之一的用量就可以达到满意的效果。
4.效率高:施用叶面肥,可高效能利用肥料,是经济用肥的最有效的手段之一。
采用土壤施肥,由于肥料挥发、流失、渗漏等原因,肥料损失严重。
由于土壤的固定作用,一部分养分被土壤固定,成为无效养分,同时还有部分养分被田间杂草吸收。
叶面施肥则减少了肥料的吸收和运输过程,减少了肥料浪费损失,肥料利用率高。
叶面肥在施用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1.选择适当的喷施浓度。
叶面施肥浓度直接关系到喷施的效果,如果溶液浓度过高,则喷洒后易灼伤作物叶片;溶液浓度过低,既增加了工作量,又达不到补充作物营养的要求。
所以在应用中要因肥、因作物不同,因地制宜对症配制。
2.选择适当的喷施方法。
配制溶液要均匀,喷洒雾点要匀细,喷施次数看需要。
3.掌握好喷施时期。
叶面施肥的时期要根据各种作物的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对营养元素的需求情况,选择作物营养元素需要量最多也最迫切时进行喷施,才能达到最佳的效果。
4.选择适当的喷施时间。
叶面施肥效果的好坏与温度、湿度、风力等均有直接关系,进行叶面喷施最好选择无风阴天或湿度较大、蒸发量小的上午9时以前,最适宜的是在下午4时以后进行,如遇喷后3-4小时下雨,则需进行补喷。
5.选择适当的喷施部位。
植株的上、中、下部的叶片、茎秆由于新陈代谢活力不同,对外界吸收营养物质的能力强弱差异较大,要选择适当的喷施部位。
6.增添助剂。
在叶面喷施肥液时,适当添加助剂,提高肥液在植物叶片上的粘附力,促进肥料的吸收。
7.与土壤施肥相结合。
因为根部比叶部有更大更完善的吸收系统,对量大的营养元素如氮、磷、钾等,据测定要10次以上叶面施肥才能达到根部吸收养分的总量。
因此叶面施肥不能完全替代作物的根部施肥,必须与根部施肥相结合。
叶面肥施用量少,效果迅速明显,提高了肥料的利用率。
是一种既经济、效果又好的施肥措施,特别是一些微量元素叶面施用更有独到之处。
但我们也应当看到,叶面施肥工作比较麻烦,花费劳动力也比较多,同时易受气候条件影响,也因作物种类和生育期不同,叶面施肥效果差异较大。
因此,必须在根部施肥的基础上,正确应用叶面施肥技术,才能充分发挥叶面肥的增产、增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