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欧洲音乐史----教案

欧洲音乐史----教案

安阳职业技术学院2011至2012学年第二学期教案课程欧洲音乐史专业音乐表演班级1、2 班姓名高长海系部文化艺术系2012年2月第一章欧洲音乐史概述及古希腊古罗马时期的音乐〔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的音乐历史及文化背景。

2、培养和提高学生对古代音乐现象的分析能力,并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智力。

3、通过欣赏当时的音乐作品,培养学生对欧洲古代音乐的兴趣和爱好。

〔教学重点〕欧洲音乐时代分期和古希腊古罗马时期的音乐〔教学难点〕古希腊古罗马音乐的特点及其音乐思想〔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分析讨论法赏析法〔授课时数〕4课时〔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调试教学用具,并清点学生人数二、课程导入以世界文明发展史导入三、教学内容——绪论:欧洲音乐史概述1、时代分期①远古时代②中世纪时期(BC3000年——AD5世纪)(AD5——AD14世纪)古希腊、古罗马音乐—————教会音乐与世俗音乐单音音乐时代单音走向复音音乐③文艺复兴时期④巴洛克音乐时期(14世纪——16世纪末)(17世纪¡ª18世纪上半叶)———人文主义、新艺术———(1600年¡ª1750年)复音音乐时代复音向主音音乐过渡时期巴赫和亨德尔⑤古典音乐时期⑥浪漫主义音乐时期(18世纪中叶——19世纪下半叶)(19世纪初——20世纪初)(1750年——1821年)早期浪漫主义(1820--1850)———主音音乐时代与器乐时代———中期浪漫主义(1850--1890)海顿、莫扎特、贝多芬后期浪漫主义(1890--1910)音乐内容与形式相均衡⑦民族音乐乐派⑧20世纪音乐/现代音乐(19世纪中叶开始)(19世纪末¡ª20世纪)———东欧和北欧的民族音乐———印象主义、新古典主义、民族的内容表现主义、序列主义音乐、民族的形式电子音乐、具体音乐、偶然音乐、噪音音乐等。

2、时代特征远古时代——中世纪——文艺复兴时期(纯声乐时代)巴洛克音乐时期(声乐与器乐相结合时代)维也纳古典音乐时期(器乐音乐时代)第一章古希腊古罗马音乐第一节古希腊音乐▲古希腊历史及文化背景一、魅力永恒的古希腊文化1、西方音乐的历史发展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和古罗马。

古希腊是西方文明的摇篮,是欧洲最早创造文明的国家。

古希腊的文明史发源于爱琴文明。

从公元前16世纪上半叶逐渐形成一些奴隶占有制国家,出现了迈锡尼文明。

公元前12世纪起,迈锡尼文明渐趋衰落,继而来的是荷马时代。

2、古希腊历史发展概况:3、社会概况①古希腊位于地中海东北部,除了现在的希腊半岛外,还包括爱琴海、马其顿、色雷斯、意大利半岛和小亚细亚等地。

这片土地见证了欧洲最早的两大文明:米诺斯文明及迈锡尼文明。

公元前五六世纪,产生了璀璨的希腊文明。

②古希腊在文学、建筑、雕塑、哲学等方面的辉煌成就早已为人们所仰慕。

但相比之下,音乐对于古希腊人来说更重要。

遗憾的是音乐方面有许多资料没能存留下来。

我们今天对古希腊音乐方面的了解主要通过两种渠道:一是通过神话传说来了解。

第二就是从一些文字记载、绘画、浮雕等历史遗迹上了解到的。

⏹最能代表希腊文明高度发展的是古希腊神话。

希腊神话中的很多故事和人物,对后来欧洲的文学艺术产生过相当大的影响。

在西方音乐史中用古达希腊神话题材为内容进行创作的作品很多。

二、古希腊的音乐特征:1、古希腊的音乐是以诗、乐、舞三位一体为主的音乐艺术,其中诗的地位在乐之上,曲调和节奏都受歌词抑扬顿挫的影响。

2、古希腊音乐是单声织体,用字母或类似字母的符号来记谱。

3、音乐的体裁有短小的抒情诗、长大的史诗,以及演出规模宏大的悲剧和喜剧。

在后期出现了一些器乐独奏曲。

4、古希腊的乐器主要有弦乐和管乐两类,弦乐的代表是里拉,管乐的代表是阿夫洛斯。

5、古希腊已经有了整套的音阶、音程和调式理论,对后世有着重要启迪。

6、古希腊哲人对音乐的本质、价值、社会道德功能问题已有了较深刻的思考。

▲古希腊的音乐生活(一)音乐与神的崇拜(二)古希腊的乐器1、古希腊的乐器主要有弦乐和管乐两类。

弦乐的代表是里拉琴(里尔琴)(lyre)。

管乐的代表是阿夫洛斯管(aulos)。

⏹里拉琴最初是在乌龟壳上支两只牛角和一根横木,再缠上4根弦,用手指拨弦发声,声音轻柔,多用于伴奏。

其中最重要的是基萨拉琴。

⏹阿夫洛斯管是一种双簧乐器,有双管和单管两种类型,声音比较坚硬而有穿透力,具有狂放性。

⏹两种乐器在使用上往往与不同神的崇拜相关,里拉琴常和阿波罗相联系,阿夫洛斯管常和狄俄尼索斯相联系。

△两种乐器的比较:(三)古希腊音乐的表现方式:音乐的具体形态有下面几种:①史诗:《荷马史诗》用于演唱②抒情诗:里拉琴伴奏所唱的抒情诗③颂歌④古希腊戏剧:悲剧和喜剧(四)古希腊音乐理论1、毕律:公元前6世纪,毕达哥拉斯(科学家、数学家),第一位发现音高和弦长的比例关系。

(五度相生律)五度相生律:以弦长的1/3为基础,可得出相差五度音高。

弦长1/2、2/3、3/4分别为纯八度、纯五度、纯四度的音高。

与中国的三分损益法发现时间相近。

2、古希腊的音乐观①毕达哥拉斯的音乐观:整个世界由数构成,音乐中的音也是不同数字比例关系构成的。

②柏拉图的音乐观:体育训练体质,音乐训练心智,音乐来源于人类的智慧和善良,能够深入人心,美化心灵。

好的音乐应该庄重、简朴,符合规则。

不提倡新的音乐,认为新音乐只能磨损人的意志,使人颓废、消沉,音乐的重要功能是为社会教育服务,而不是为享受和娱乐。

肯定音乐的社会功能(认为多利亚是奋进的,弗里几亚是懒惰的)。

音乐能陶冶人的情操(与儒家观点,移风易俗其善于乐相同)第二节古罗马音乐(公元前146年——公元后476年)古罗马音乐是古希腊音乐的延续。

随着古罗马帝国的扩张,古罗马的版图囊括了欧、亚、非的大片领土,先后征服了古希腊及小亚细亚的一些古国。

公元一、二世纪形成了古希腊古罗马音乐盛期。

▲古罗马的音乐生活⏹通常认为古罗马音乐艺术最主要的成就就是沿袭了古希腊以来的优秀音乐传统。

公元3世纪以来,古罗马大肆向外扩张势力,对邻近城邦进行野蛮的侵略和掠夺,许多古希腊的优秀乐师和歌手们都变成了古罗马帝王、贵族和奴隶主的奴仆,因此音乐也就成为专门为统治阶级消遣娱乐的工具。

古罗马人把音乐看作享受生活的工具,在奴隶制的社会中,统治者更喜欢把音乐当作炫耀自己地位、财富和奢侈生活的装饰。

⏹罗马征服者将征服的大量塑像、浮雕和作为奴隶的舞蹈音乐艺人输入罗马。

罗马人吸收同化于古希腊及希腊化东方的音乐文化。

⏹古罗马人尚武,军乐得到发展,出现了一些较大型的铜管乐器,如:直筒喇叭口的大号。

古罗马盛期,有许多关于音乐节日、比赛等的记述。

音乐具有娱乐倾向,许多皇帝是音乐保护人,其中尼禄甚至希望自己有一个音乐家的名声。

⏹罗马音乐的重要特点之一就是实用化和仪式化,集体性的军乐以及仪式、游行音乐非常普及。

军乐是罗马音乐的传统类别,同罗马军团的庞大方阵相适应。

音乐规模非常宏大,大型的合唱和管弦乐队人数成百上千。

罗马音乐的另一个特点就是音乐职业化。

职业音乐家到处巡回演出,作为明星受人追捧,待遇丰厚,有的还被皇室供养,被人们奉为偶像。

有物质利益的巨大诱惑,贿赂、收买风气随之盛行。

★古罗马音乐特点:1、音乐贯穿全国各节日,成为风尚。

2、历代罗马君王都参与音乐活动。

3、音乐仪典化。

4、音乐家庭化。

★古罗马音乐用途:1、用于军乐:大号、大型管乐、打击乐器2、供贵族享乐:以基萨琴为代表补充:基督教的兴起与发展★基督教的发展史:产生于约公元1——2世纪(目的在于反抗罗马帝国统治)公元3世纪时广泛传播公元313年,罗马教皇颁布¡°米兰敕令¡±,基督教成为合法宗教公元325年:第一次尼西亚会议,基督教进一步被确定为官方宗教公元392年,定为罗马帝国国教公元476年后,基督教称为欧洲主要宗教。

公元1054年,基督教分裂为天主教和东正教(土耳其、伊士坦丁堡)16世纪,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天主教又分为旧教(天主教)和新教(基督教)四、作品赏析:1、《塞基洛斯墓志铭》2、《梅塞梅德斯的缪斯赞美诗》五、布置作业:查阅相关的历史资料,补充学习有关的史料内容。

〔课堂小结〕第二章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音乐〔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音乐历史及文化背景。

2、培养和提高学生对古代音乐现象的分析能力,并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智力。

3、通过欣赏当时的音乐作品,培养学生对我国古代音乐的兴趣和爱好,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汉乐府的兴衰、古琴音乐等〔教学难点〕对当时音乐作品的分析与理解及乐律学和记谱法的发展与特点〔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分析讨论法赏析法〔授课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调试教学用具,并清点学生人数二、课程导入以旧内容导入三、教学内容第二章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音乐(公元前221年—581年)(一)、历史及文化背景概述(二)、汉乐府的兴衰1、音乐机构:乐府“乐府”是秦汉朝廷设置的音乐机构。

始建于秦代,这一点已由考古发现证实。

公元前112年,汉武帝改建“乐府”,组织人员采诗,其范围涉及赵、代、秦、楚等地区。

随后又任命李延年担任乐府的协律都尉,主管加工改编民歌及创作新曲之事。

2、乐府音乐:①鼓吹乐:秦汉之际,北方边区的匈奴、鲜卑、吐谷浑等民族统称北狄。

这些民族以游牧为主,常在马上吹奏笳、角之类乐器,以铙、鼓、排箫等伴奏歌唱,史称北狄乐。

后来通过边区军民传入中原,并与汉乐及其他民族音乐相结合,渐渐用于朝廷宴乐、宗庙祭祀等场合,就是所谓“鼓吹乐”。

主要乐器是鼓、排箫、横笛、笳、角等,也有歌唱。

它包括“黄门鼓吹”、“骑吹”、“短箫铙歌”、“横吹”。

②相和歌(相和大曲):汉代北方民间各地流传的各种歌曲。

发展情况:最初是清唱,即“徒歌”;后出现清唱加帮腔,即“一人唱,三人和”的“但歌”;后出现弦乐器和管乐器伴奏,歌唱者持“节”,一面击节一边唱歌,即“丝竹更相和,执节者歌”的“相和歌”。

相和歌常用的乐器:节、笙、笛、琴、瑟、琵琶(即阮)、筝七种。

③清商乐:清商乐简称“清乐”,它是在南方“吴声”、“西曲”的基础上继承了相和歌的传统而发展起来的新乐种。

清商乐所用乐器有钟、磬、琴、瑟、击琴、琵琶、箜篌、筑、筝、羯鼓、笙、笛、箫、篪、埙等15种。

清商乐作为宫廷歌舞音乐,在当时的社会生活中具有正统地位,被誉为“华夏正声”。

(三)、古琴音乐两汉时期是我国古琴艺术发展的重要阶段,涌现出许多琴人和作品。

皇室贵族如东汉孝桓帝、西汉淮南王刘安都有弹琴的爱好,著名的琴人如司马相如、刘向、蔡邕等。

1、四大名琴简介2、竹林七贤及其代表作①嵇康:《广陵散》、《声无哀乐论》②阮籍:《酒狂》③阮咸:阮(四)、音乐作品赏析:1、《碣石调幽兰》2、《胡笳十八拍》(五)、音乐知识:1、记谱法:文字谱2、乐律理论:①中国律学发展史可以分为四个时期:第一时期——三分损益律发现时期;第二时期——探求新律时期;第三时期——十二平均律发明时期;第四时期——律学研究的新时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