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客服人员的压力管理与心理调节

客服人员的压力管理与心理调节


心理分析的技巧
心理分析的技巧
坐姿的观察
3、价值澄清——消除冲突

我最需要的

我必须放弃的


我最喜欢的
我能得到的 我能做到的 我的感情倾注的 我的时间投放的


我的职业禁忌的
我能力所不及的 我不能在乎的 我不能说的 我不能求全责备的
4、理性思维的建立

理性特征——“愿意”“宁愿”“希 望”“喜欢”“不喜欢”根据个人意义 表达意愿愉快、满足; 非理性信念——绝对化、教条化过分概括 化、糟糕透顶的性质,表现为“必 须”“应当”“不得不”;将导致严重 影响目标实现的恶劣情绪:失望、焦虑、 负罪感、气愤;负功能性行为:孤僻、 固守陈规、因循守旧、酗酒、破坏


压力导致社会心理问题



自杀率居高不下:自杀在中国已成为位列第五 的死亡原因,仅次于心脑血管病、恶性肿瘤、 呼吸系统疾病和意外死亡 ;15岁至34岁的人群 中,自杀更是成为首位死因。在中国自2000年 以来,每2分钟就有1人自杀、8人自杀未遂,每 年约有28.7万人死于自杀,至少有200万人自杀 未遂 ;5年自杀倾向翻5倍 青少年犯罪严重 5%左右的心理危机 20%——25%心理障碍检出率; 60%——67%性格发展缺陷
客服人员健康状况

安徽省调查数据显示,高血压、颈椎 疾病以及脂肪肝成为客服人员患有比 例最高的三大慢性病。以脂肪肝为例, 心理压力已经成为影响基层客服人员 的身体健康因素之一。而客服人员面 临最突出的一个问题是人际关系压力。 数据显示,客服人员不同程度地有疲 倦感、烦躁感、自卑感和孤独感。

常见心理障碍的预防
强迫型人格障碍

是一种求全固执的表现,涉及面广、相对稳定,“正人君子” 自居,不苟言笑。至少以下三个特征: 1、完美无缺、按部就班 2、不合理坚持别人也要按照他的方式做事,对他人不放心 3、犹豫不决,常推迟或避免做出决定 4、有不安全感,穷思竭虑,反复思考检查,惟恐疏忽和差错 5、拘泥细节,生活细节也要“程序化”,否则不安或重做 6、完成工作缺乏愉快和满足,常悔恨和内疚 7、对自己要求过严,过分沉溺于义务责任与道德,无业余爱 好,拘谨吝啬,缺乏友谊
人 际 压 力

领导者的心理压力
工作感到厌倦的地区排名

天津、四川、重庆、上海、辽宁、湖北、广东、福建、江 苏、北京、浙江、山东 36 岁想退休

工作压力和工作绩效之间的关系
正相关
负相关
无关系
反U型抛物线的关系
X轴: 工作压力; Y轴: 工作绩效

工作要求与员工控制理论
Karasek, 1979
自恋型人格障碍
对批评反应是愤怒、羞怯、耻辱 喜欢指使他人 自高自大,希望受到他人关注 坚信自己关注的问题是独特的 非理性幻想无限权力、成功、荣誉、爱情 缺乏同情心 渴望持久的赞美与关注 很强嫉妒心 认为自己应该享受他人没有的特权

反社会型人格障碍





工作对员工的要求低, 员工对工作的控制度高 工作对员工的要求高 员工对工作的控制度高
工作对员工的要求高 员工对工作的控制度低
员 工 对 工 作 的 控 制 程 低 度 低 低

工作对员工的要求低 员工对工作的控制低
(高压力工作)


工作对员工的要求程度

工作对员工的要求: 工作的复杂性;对智商的要求;对情商的要求;对 领导力的要求;对体力的要求;对速度、负荷、技能的要求
压力负担
行为后果
心理后果
个人与环境相匹配理论
非工作压力源
Caplan, Cobb, French, Van Harrison and Pinneau, 1975
影响心理健康的具体原因



童年的心灵创伤:恐怖经历、伤害、 家庭温暖的缺失:寄养、家庭危机 非理性的家庭教养方式:虐待式、溺爱式、放纵式 贫乏的心理资源:应对技巧、心理支持、被动适应 紧张的人际关系:自卑、嫉妒、报复、攻击、敏感 猜忌 失恋的挫折打击、生活事件 创伤应激事件 性观念的冲突 认知的偏差:金钱人格、权力人格、生物性人格





自我概念障碍 人际交往障碍 情绪情感障碍 学习障碍 人格障碍 适应性障碍 性心理障碍 抑郁性神经症 焦虑性神经症 强迫性神经症
攻击型人格障碍



以行为和情绪有明显冲动性为主要特征。 又称为爆发型或者冲动型人格障碍 1、情绪急噪易怒,无法自控的冲动或内 驱力 2、向外攻击、卤莽、盲动 3、冲动动机有时有意识有时无意识 4、行动反复无常 5、心理发育不健全、不成熟,经常心理 不平衡 6、容易产生不良行为和犯罪
(三)心理调节具体方法
1、善于观察与选择,满足无悔的欲望:
自然和人文环境、理解时代特征、社会的变化、明确所处 形势和任务、觉察生命安全职业安全与危机
2、加强心理分析,提升心理资本
心理分析:需要、动机、性格、 环境、情绪情感、价值、信 念、


清理未了结的心债
认识自我,澄清自我概念,改变自我 寻求成长动机 认识社会整体现象和发展新迹象 认识人性,人性合理需要满足与管理
员工对工作的控制: 员工是否参与和工作本身有关的管理决策, 可否自 行决定工作的进度、程序与方法
工作要求、员工控制、和员工能力对员工生理健 康的三因子交互作用

对217名美国知识型员工的研究进一步证明:
员工控制权对工作能力高和工作能力低的员工有着
截然不同的影响
对工作能力高的员工,
控制权有助于减轻工作压力对 控制权强化了工作压力对其生
1、不可靠,无信义,不忠实 2、对大、小事无责任感 3、无后悔心、无羞耻感,谎言识破也泰然自若 4、洞察力、识别能力差, 5、自私、自我中心,没有爱和依恋 6、麻木不仁,情感反应淡漠 7、做出幻想性使人讨厌行为,对他人关心麻木 8、性生活轻浮随意,对象方式与本人不相称 9、对人际关系反应差、生活无计划 10、智力中等,外表迷人,给人初步印象好
客服人员咨询倾诉压力感





上班时事务较多 现在实行问责制,这给客服人员带来了 无形压力。 竞争升职压力大 。 职业风险比较大 存在认同压力 工作影响私生活 人际关系较复杂
职 业 岗 位 危 机
工 作 责 任 压 力
家 庭 婚 姻 压 力
子 女 教 养 压 力
职 务 升 迁
经 济 压 力
自我成长压力:职务升迁学历地位提升 工作环境压力:责任、紧迫、风险、高质量 多任务、保密、挑剔 人际压力:矛盾纠纷、亲友社会的理解 应激事件:紧急任务、创伤任务、纠纷 社会压力:舆论、收入差距、角色 家庭压力:感情问题、子女教育问题、经济 问题

客服人员是十大最辛苦行业

中国客服人员位居“中国十大最辛苦行业”之首,做客服 人员不但生理上操劳,更面临严峻的心理压力。
7、减压与自我调适

合理宣泄:场所、时机、对象


合理授权
正向自我暗示 观察与认知领悟 行为强化与习惯化 自我奖赏与自我松绑 谁都可以成为分析大师 拓展训练与自我放松训练

积极利用转移、升华、合理化等防御机制
8、调整心态完善性格的几点建议 善于原谅不是故意的过错; 善于关注和赞美他人的兴趣; 永远记住没有人喜欢阴沉的脸; 说出你的感受、加强勾通; 不要跟自己和他人过不去; 双赢取代两败; 凡事尽心尽力; 笑比哭好; 分辨过错的事与过错的人; 欣赏缺憾的美; 常怀满足和感恩之心;
三、减压的方法与策略
(一)心理异常的识别 情绪反常(抑郁、焦虑)、人格突变 行为异常 思维飘逸与语言反常 高掩饰性 自我价值感丧失 亲子关系紧张 人际敏感(攻击、自卑、自怜) 反社会与孤独
(二)心理调节主要策略与 途径



学会归零 开展客服人员心理咨询与心理健康教育 主动适应社会参与社会,提高心理素质 完善人格结构,提升职业能力 建立社会心理支持系统 消除不良生活习惯、心理与行为习惯 顺应自然,为所当为 合理减压放松
建立和谐统一的自我发展理念

(一)生理与心理的和谐统一


(二)主观与客观的和谐统一
(三)自我与家庭的和谐统一 (四)个体与社会的统一
二、压力管理失控的危害

压力:个体对任何需求所产生的一种非特定性反应,不管 刺激为何物,身体必定会再适应,以达到体内平衡。压力 是癌症、心脏病、肺病、意外伤害、肝硬化、自杀的直接 或间接原因。 压力:情绪失控导致心理障碍; 压力:人际矛盾与人际紧张; 压力:合作困难导致事业阻碍。
客服人员的——
压力管理与心理调适
心理咨询发展社会背景与应用
新的医学模式的变化 精神卫生专业分化与工作社会化 社会转型带来心理压力 青少年犯罪与预防 管理科学化与人性化 全球化与职业国际化 素质教育与国民素质提升 和谐社会的构建 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学化与分化

一、心理压力与心理健康的分析
偏执型人格障碍

又称妄想型人格,极度感觉过敏、固执死板、敏感猜疑、 狭隘忌妒 1、广泛猜疑,将他人无意、非恶意或友好行为误解为 敌意或歧视,怀疑被人利用,过分警惕与防卫; 2、周围事物理解为不符合实际的“阴谋” 3、病态嫉妒 4、过分自负,挫折归咎于人 5、好嫉恨他人,对他人过错不能宽容 6、脱离实际好争辩,固执追求个人不合理“权利”或 利益 7、忽视不相信与患者不相符合的客观证据,难以说理 或用事实改变患者
其生理健康的影响
对工作能力低的员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