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江苏省高校、中专校新教师岗前培训 《高等教育心理学》试卷(A 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1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该小题后面的括号内) 1.学生为了获得教师、家长的赞许和表扬而努力学习的动机或内驱力,称为( )。
A.认知内驱力 B.自我提高内驱力 C.附属内驱力 D.胜任内驱力 2.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让学生掌握知识的本质意义,教师需要经常变换知识的呈现方式,使其中的本质属性保持恒定,而使非本质属性可有可无,这种知识呈现方式称为( )。
A.抽象 B.变式 C.概括 D.比较 3.有一种学习理论认为,学习不是从不知到知的过程,而是学习者在原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不断“生长”出新知识意义的过程。
这种学习理论称为( )。
A.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B.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C.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D.认知学派学习理论 4.根据个人的经验,将孤立的项目连接成更大的单元,从而扩大记忆的容量,这种记忆信息编码策略称为( )。
A.组块 B.组块化 C.替换 D.比较 5.将无意义的材料人为地赋予某种意义,并利用一定的联想和想象,以提高记忆效果,这种记忆信息编码策略称为( )。
A.记忆术 B.联想 C.想象 D.系统化 6.教师在讲授新知识之前,先给学生提供一些包摄性较广的、概括水平较高的引导性材料,用学生能理解的语言和方式来表述,以便给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提供一个较好的固定点,清晰地将原有知识和新知识联系起来,这种预先提供的起组织作用的引导性材料称为( )。
A.先行组织者 B.认知结构 C.复习 D.固定点 7.个体在解决问题时往往只看到事物的某种通常功能,而看不到它的其他方面的功能,从而影响问题解决的现象,称为( )。
A.定势作用 B.刻板印象
C.原型启发
D.功能固着 8.首创“两难故事法”研究人的道德发展阶段的心理学家是( )。
A.皮亚杰 B.科尔伯格 C.斯金纳 D.巴甫洛夫 9.“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的现象,称为( )。
A. 社会促进作用
B.社会懈怠作用
C.模仿
D. 从众
10.人格是个体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具有一定倾向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在人格中,具有道德评价意义和核心意义的部分是()。
B.气质
C.性格
D.品德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心理过程包括认知过程、情绪(情感)过程和__意志__________过程。
2.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教育情境中________学生学和教师教________________基本心理规律的心理学分支学科。
3.提出“最近发展区”理论的心理学家是____维果斯基___________。
4.根据教师掌握教育理论和教育技术的程度、教学的针对性、灵活性、创造性及其有效性,可以将教师的教学水平分为尝试式教学、因循式教学和_策略式___________教学三种水平。
5.“尝试错误”学习理论的提出者是___桑代克________________。
6.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表明,遗忘的基本规律是“先快后慢”,从而揭示了及时复习_______________的必要性。
7.个体对自己的认知过程及其结果的认知,称为_元认知_______________。
8.技能可分为运动技能和__智力技能_____________两大类。
9.心理辅导包括两大类:一类是针对心理疾患而进行的矫正性心理辅导,另一类是针对心理潜能开发而进行的_发展性____________心理辅导。
10.当学生掌握了m(a+b)=ma+mb后,错误地得出lg(a+b)=lga+lgb,这种现象称为_________负迁移____。
三、判断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对的,在该题后面的
括号内打“√”;错的,在该题后面的括号内打“×”)
1.精神分析学派强调心理学应该研究人的无意识现象。
(√)
2.教师的人格威信不仅是一种重要的教育力量,而且还可以弥补教师自身能力的某些不足。
(√)
3.布鲁纳的认知发现学习理论强调,教学应让学生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
他所指的学科基本结构,其实就是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态度和方法。
(√)
4.动机激励力量的大小,取决于目标的价值与实现目标的可能性两个因素的乘积。
(√)
5.从活动的调节看,动作技能的形成一般表现为视觉控制的减弱和动觉控制的增强。
(√)
6.思维定势对问题解决只会产生消极作用。
(×)
7.研究表明,过度学习的量达到150%时,记忆效果最好。
(√)
8.学习迁移是指在一种学习中习得的经验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
这里的“经验”,既包括知识经验和技能,也包括态度和行为习惯。
(√)
9.非正式群体对正式群体只会产生消极的影响作用,不可能产生积极的影响作用。
(×)
10.美国心理学家卡特尔(R.B.Cattell)将智力分为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
其中,流体智力随着机体
(√)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
1.简述感知规律。
2.简述耶尔克斯—道德森定律。
3.简述促进学生学习迁移的教学措施。
4.简述品德形成的基本过程。
5.简述自我认识的基本途径。
6.简述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心理因素
7.简述大学生学习的基本特点。
五、综合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4分,共28分)
1.结合实际,阐述教师人格威信的维护与提高。
2.结合教学实际,阐述激发大学生学习动机的主要措施。
2012年《高等教育心理学》试卷(A)答案
《高等教育心理学》(A卷)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C;
2.B;
3.B;
4.B;
5.A;
6.A;
7.D;
8.B;
9.B; 10.C 二、填空题(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意志;
2.学生学习与教师教育
3.维果茨基;
4.策略式;
5.桑代克;
6.及时复习
7.元认知;
8.智力技能;
9.发展性; 10.负迁移
三、判断题(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
2.√;
3.√;
4.√;
5.√;
6.×;
7.√;
8.√;
9.×;10. √四、简答题(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
1. 简述感知规律。
①强度律②差异律③活动律④组合律⑤对比律
2. 简述耶尔克斯—道德森定律。
①动机的最佳水平因学习课题的性质不同而不同。
②在比较容易的课题中,学习效率随动机强度的增大而上升。
③在比较复杂的课题中,学习效率随动机强度的增大反而下降。
④动机强度适中,学习效率最好。
3. 简述促进学生学习迁移教学措施。
①科学选择教学内容。
②合理编排教学内容。
③改进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
④训练学生掌握学习策略。
4. 简述品德形成的基本过程。
①形成态度定势②确立道德观念③培养道德情感④形成道德信念⑤锻炼道德意志⑥养成道德行为
5. 简述自我认识的基本途径
①通过认识他人和与他人进行比较来认识自我。
②从他人对自己的态度中来认识和评价自我。
③通过自我比较来认识自我。
④通过自己的活动表现和结果来认识自我。
⑤通过自我反省来认识自我。
6. 简述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心理因素
①问题表征②情绪状态③动机强度④定势作用⑤功能固着⑥原型启发
7. 简述大学生学习的基本特点。
(1)学习内容上的特点(两高-实际)①专业化程度高,职业定向性强。
②实践知识丰富,动手能力强。
③学科内容的高层次性和争议性。
(2)学习方式上的特点(两自-结合)①自学方式日益占有重要地位。
②学习的独立性、批判性和自觉性不断提高。
③课堂学习与课外、校外学习相结合。
五、综合题(2小题,每小题14分,共28分)
1.结合实际,阐述教师人格威信的维护与提高。
教师维护和提高人格威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①教师要有坦荡的胸怀和实事求是的态度②教师要正确认识和合理使用自己的威信③教师要有不断进取的精神④教师要言行一致,做学生的楷模
2. 结合教学实际,阐述激发大学生学习动机的主要措施。
①使学生明确学习的目的和意义,确立合理的学习目标。
②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
③激发学生学习的成功感。
④利用争强好胜心理,妥善组织学习竞赛。
⑤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合理进行奖惩。
⑥正确指导结
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