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校园规划设计课件
• 4)以美国多数大学为典型代表的低密度、开放空间为主体的所谓校园(Campus)形式的校园 空间。它有明确的领域界线,而根据校园中建筑的布置形式其空间形态又可以分为四类。
• 第一类为点式对称型,它是通过围绕开放空间形成聚合,并沿着轴线展开的模式。 • 第二类为开放式围合型,即三合式布局。这种形式对于变化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即使构成院
• 2)中庭式的大学院落 • 中世纪在英国首先出现了中庭式“大学院落”。它是大
学设施沿街区周边建设围合形成的中庭院落,它构成了 大学校园空间领域的基本单元,大学校园空间就是由数 个这样的中庭院落而组成。从某种意义上讲这种形式减 弱了大学空间对社会的开放性。如英国的牛津大学和剑 桥大学当初的学院式空间格局,就是由数个中庭院落所 组成的
• 90年代以来由于教育手段与设施变化导致学校校园规划扩大,建筑需求增 加,现有的老校园远远不能满足需求,形成了全国范围内兴起建设高校校 园的高潮。目前我国高等学校校园建设主要是以下四种情况:
• ①老校就地改造,再开发,如清华大学; • ②老校扩展,易地建分校,如上海交大在阂行建分校,中山大学在珠海
三、校园规划程序
• 校园规划工作程序的要点 • (1) 提出项目建议书; • (2) 申请立项,要得到确认,以进入规范性操作。 • (3) 进行可行性研究,完成可行性研究报告 • (4) 根据可行性研究报告,拟出规划设计任务书,内容要尽量具体、详
尽、明确,这是规划与设计的依据。 • (5) 招标委托 • (6) 规划设计成果通过正式专家评审会评审,以及综合领导与群众多方
广场等要素引进了大学空间;
• 第三,宫殿式建筑具有明确的中轴线,它规定了日后大学空间演变的基本格局 (图)。宫殿式大学空间最初是在校舍前引入了前庭,后来又把街道、广场等城 市的要素导入了大学的空间,从而使宫殿式大学空间逐步接近城市空间,因此, 人们又把这种接近于城市空间的宫殿式大学空间称为“大学校园雏形”(图)。
• 5)1960年前后,基于现代建筑理念与方法新设或增设的现 代大学校园空间体系。这种体系的规划更重视校区内的交 通组织、新型能源系统、特定建筑功能空间的整合性与合 理性,并且突出设计的作用,设计方案常常是一个终极方 案。其空间的适应性差,生长性弱,随着大学的发展,空 间发展刚性太强,发展机理僵化。
建分校;
• ③弃老校,易地另建新校,如吉林大学; • ④新建学科新学校,大学城模式,如广州大学城。
• 这时校园规划布局上采用了自由布局的方法,打破了以往强调平面和空间 对称、工整的布置格局,充分利用己有的地形,地物条件,形成不拘一格 的布局特色,达到了校园建筑群体,单体形式多样,错落有致的布局效奥。
• 历史上的大学校园和建筑的发展演变经历了一个从小到大,从简单到复 杂,从传统四合院修道院封闭式校舍到现代开放式校园和建筑。
• 1994年出版的《建筑资料集成3》认为:大学校园经历了一个仍附于建 筑,独立于建筑,多幢建筑集中,分散式(教学与居住分离)、大规模校 园的发展阶段,也有从校园与城市的空间关系入手,认为大学校园发展 过程中出现过四种类型,即历史上布局相对集中的大学城、散布在城市 中的多中心结构大学校园,城市市区中的校园大学和郊区型大学校园。
2.大学空间的形成原理
• 共性的特征: 聚合(基本单元的形态)
• 形成与变化的媒介: 开放空间
• 形成与变化的原理: 开放空间的聚合力
开放空间对聚合空间的开放力
五、校园空间结构规划布局方法和模式
• 《马丘比丘宪章》所指出的:“不应当把城市空间当作一系列 孤立的组成部分拼在一起,而是要追求空间环境的连续性;每 座建筑和空间不是孤立的,而是连续统一的系统整体中的一个 单元,它需要与系统整体中的其他单元进行对话,从而使自身 的形象得以完善。”
• 1)都市中的大学街。中世纪大学最初在欧洲出现的 时候大学并没有属于自身固有的空间,从而也没有严 格意义上的大学校园空间。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场 所常常是在衔头、教堂、教师的住所或临时租借的房 间。这些设施大多位于城市街道的两侧。即城市道路 成为大学校园空间。如法国的巴黎大学就发祥于塞纳 河畔桥头广场的周边。
大学校园规划设计课件
• •
• 20年代初,我国高校的校园受欧美影响,强调轴线对称和庭园、广 场为中心的布局模式。
• 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得到迅速发展。 在建国初期的十余年间,高校建设有较大的发展,但从规划到设计, 主要学习苏联的模式。校园功能上受固定形式所限,造成一些使有 功能和朝向等方面的不合理。校园教学楼群规划时一般为教学楼正 立面的教学区正对着学校大门,并以教学楼式图书馆为中轴线的端 点,两侧排布教学辅楼,在总体上形成规整对称的格局。
• 3)宫殿形式的大学校园空间。19世纪以后,以产业社会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为 背景,对应于广泛的社会需求,诞生了现代大学的理念。同时,真正现代意义上 的大学校园空间也产生了,出现了像德国柏林大学和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那样的 巴洛克官殿式的大学。这类宫殿式大学空间的主要特点是:
• 第一,它以庭院的形式为日后大学的发展储备了开放空间; • 第二,它具有向城市开放的前庭,把城市空间引入了大学,包括把城市的街道、
落的单体建筑的形态发生变化,相对于一个开放空间的聚合形态不变。
• 第类为林荫道型,即沿着轴线成大三合式布局。 • 第四类为复合式结构型,即以开放式围合型和林荫道型为基本单元,再通过建立轴线将这些
基本单元体形化。这种形式不但能够适应各种形态的变化,最突出的优点是能够满足任何成 长规模的要求。这种形态的轴线向外部延伸,将校园空间的结构与外部世界连续成一体。
面的意见后,确定校园总体规划的实施方案。 • (7) 按规范要求完成校园总体详细规划的正式设计文件。 • (8) 上报主管领导部门审定、批复、方可生效执行。
四、大学空间形态的原型与形成原理
1.原型
1)都市中的大学街 2)中庭式的大学院落(Yard) 3)宫殿形式的大学空间 4)校园(Campus) 5) 现代大学空间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