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后面各题。
(11分)
午枕①
王安石
百年春梦去悠悠,不复吹箫②向此留。
野草自花还自落,鸣鸠相乳亦相愁。
旧蹊埋没开新径,朱户欹③斜见画楼。
欲把一杯无侣伴,眼看兴废使人愁。
【注】①本诗写于宋神宗去世后,当时新法已被全部废除。
②吹箫:《列仙传》载萧史偕弄玉吹箫跨凤飞升,这里泛指神仙道术。
③欹(qī),倾斜、歪向一边。
14.下列对这首宋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A.从首句“百年春梦”可以看出,诗人午后就枕,尽管睡眠时间不长,但梦中所历似
已有百年。
B.首联第二句化用典故,感慨自已并没有神仙道术可长留梦境之中,侧面表现了对梦
境的依恋。
C.颔联运用拟人手法,写出了野草自然生长、鸣鸠相乳相酬的情景,生动地表现出作
者午睡梦醒后的视听印象。
D.“田蹊埋没开新径”一句与刘禹锡的“芳林新叶催陈叶”有异曲同工之妙,都颇含
理趣。
E.“朱户欹斜见画楼”一句通过对朱户画楼的描写,对豪门贵族的奢侈生活提出了委婉批评。
15.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6分)
(一)15.BE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这首宋诗的赏析。
B项,应是直接表现了对梦境的依恋,侧面表现了对现实的失望。
E项,“对豪门贵族的奢侈生活提出了委婉批评”一说无中生有,此句意为诗人见朱户、画楼兴替,感到富贵荣利不足慕。
16.①新法被废的痛苦与惋惜。
首句“百年春梦去悠悠”既是写实,又喻指自己致力一生的变法惨遭废除,如梦消散,内心无比痛苦、惋惜。
/尾句“眼看兴废使人愁”则直抒胸臆,新法废,旧法兴,令人愁闷。
②新事物必将代替旧事物的哲理感悟。
颔联和颈联描绘了野草有荣有枯,朱门坍塌、画楼崛起,自然有新陈代谢,人事有兴废更迭,这是万事万物必须要遵循的规律。
③知音难觅的孤寂与苦闷。
尾句“欲把一杯无伴侣”,写诗人想偕侣畅饮共叙,却无人陪伴的孤寂之情。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分析诗歌的情感的题目,是诗歌的常考的题目之一。
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歌的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字词语进行分析。
“百年春梦去悠悠”“眼看兴废使人愁”,结合注释内容“当时新法已被全部废除”分析,变法惨遭废除,内心无比痛苦、惋惜,新法废,旧法兴,令人愁闷。
分析颔联时,要通过分析诗人对“野草”“鸣鸠”的描写,来体会诗人的感悟。
颈联则要抓住“旧”
“新”的变化来分析旧事物必然会被新事物代替的哲理性。
“无伴侣”,知音难觅的孤寂与苦闷。
点睛:如何才能快速的理解诗歌的思想感情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切入:一、从题目。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
许多古代诗歌,标题对文中的内容就有很明显的提示总括作用。
二、从诗人交代了创作的年代,有的交代了创作的缘由,有的交代了创作的经过,有的交代了创作的背景,有的又为整个作品奠定了情感基调,它对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也是至关重要的,因而不能忽视。
三、从诗句,这是最重要的依据。
从全诗的角度理解诗中所写之事,运用的意象,描写的画面,所写的典故,以及直接抒情的词句来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