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区运输上山掘进安全技术措施(新版)Security technology is an industry that uses security technology to provide security services to society. Systematic design, service and management.(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编号:AQ-SN-0666采区运输上山掘进安全技术措施(新版)根据生产设计一采区运输上山从D4测点向前延伸161.1m。
按照生产工作安排现由我队向前掘进施工,为确保安全作业,特制定如下安全技术措施:一、危险源辨识1不执行敲帮问顶制度、支护不良易造成人员伤害2掘进时棚架架设不牢易发生倒棚冒顶事故3不按规定冲洗巷道造成煤尘堆积易造成煤尘爆炸4不按规定操作设备易造成设备损坏5检查刮板输送机或处理问题时,未闭锁开关。
不明人员误操作造成人员伤害。
6人员在运转的运输机上站立或行走。
刮板链绊倒人员造成人员伤亡。
7铺设溜槽时不直或不平。
易造成断链和跳链伤人。
8刮板链的松紧程度调整不当。
造成卡链、跳牙、断链后伤人。
9机头、机尾打设不牢固。
容易造成机头、机尾翻翘伤人。
10煤溜司机不坚守岗位、随意离开或任意叫人代替。
运行中出现意外情况不能及时停机造成人身伤害事故。
11煤溜运转过程中,人员随意接触胶带运转部位。
挤伤、挂破、带跑人员,造成人员伤害。
12控顶距超出作业规程规定。
造成冒顶伤人。
13危棚未及时修复造成冒顶伤人。
14放炮前后工作面支护未加固造成冒顶伤人。
15放炮母线不短路杂散电流引爆伤人。
(一)控制办法:根据危险源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并要求现场认真执行,现场负责人加强监督。
(二)编制重点1.炮掘作业安全技术措施。
2.架棚前的防护措施。
二、施工设计一采区运输上山沿原有巷道中心线从D4测点向前延伸161.1m,开工前由地测部提供一采区运输上山中线,生产部提供一采区运输上山设计图,队组严格沿中线按设计要求施工。
三、巷道支护1、敲帮问顶:(1)敲帮问顶工具:工作面顶板正前方和两帮高度1.5米以上,采用一根2.5米长顶部焊接一条Ф20×300㎜打尖铁棍的4″—6″钢管进行,两帮1.5米以下用洋镐进行。
(2)敲帮问顶时间:在接班时,装药前和放炮后在跟班队干及安全员的监护下,由班组长站在永久支护完好退路畅通的安全地点由外向里进行敲帮问顶。
2、临时支护:一采区运输上山采用前探梁进行有效临时支护。
前探梁采用2根4m长的3寸空心钢管,均匀布置并垂直于工作面,每根钢管用2副前探梁卡或大链固定在永久支护上。
最大控顶距2米,最小控顶距0.2米。
必要时采用戴帽点柱临时支护,点柱采用不小于Ф160mm的圆木,点柱粗头朝上,柱帽居中,与柱帽接触处用木楔打紧,水平巷道要垂直顶底板,倾斜巷道每5°-6°要有1°的迎山角。
3、永久支护:一采区运输上山支护为工字钢梯形棚支护,巷道全断面铺金属网,上宽2.8m,下宽3.5m,高2m,巷道断面6.3m²。
采用11#矿用工字钢棚支护,棚梁长2.8m,棚腿长2.2m,棚距0.8m,棚腿岔角10°,顶上使用6块1m×0.12m×0.04m木背板绞顶,帮上使用3块1m×0.12m×0.04m木背板背帮,安设棚腿时要先挖柱窝,并且要挖到实底。
4、钢棚支护技术参数及要求(1)严格按中线施工,中线误差不得超过±30mm。
(2)棚不得有流水、迈步现象。
支架梁水平误差≤40mm,扭矩误差不大于±80mm,迎山值符合要求,不得退山,棚架间距误差≤±50mm。
(3)柱窝破岩石底板并凿出麻面,柱窝深度≥100mm,并要保持支架梁水平。
(4)棚腿岔角为10°误差±1°,并在误差范围内协调一致,不得出现里进外出现象。
(5)木背板背帮背顶时必须保证背板成线,木背板要紧贴帮、顶,并且与帮、顶之间背实、背牢。
(6)木撑杆按照要求上置,必须保证齐全有效。
5、铺金属网要求:一采区运输上山架棚作业时,巷道要全断面铺金属网,每片网要铺平、铺直并且要紧贴岩面,网与网搭接不少于100mm,要隔孔相连,采用16#铁丝双丝双扣扭结不少于3圈。
6、架棚作业断面够尺寸两帮柱窝挖好后,竖腿上梁,上梁时两人抬梁进入作业地点,然后抬起棚梁和扶腿人员一起合好口,然后校对中腰线、岔角、迎山,都符合要求后及时将木背板上齐,且木背板与帮、顶之间背实成线,架棚作业由外向里逐架进行。
四、掘进施工方式巷道采用全断面一次起爆的炮掘方式施工,并且要坚持“有掘必探、先探后掘”的原则。
1、一采区运输上山开口从现运输上山里段D4测点处沿原有巷道中线向前延伸。
2、钻眼设备配备:打眼采用手持式风动钻机,2m或1.8m长的湿式麻花钻杆和合金钢钻头。
3、爆破器材:采用2#煤矿许用乳化炸药,毫秒延期电雷管,MBF-200型电容式起爆器。
4、施工顺序:打眼→装药→洒水→放炮→洒水→临时支护→出煤→永久支护→延长煤溜。
5、打眼方式:根据巷道中、腰线,用尖镐找好眼位,然后按炮眼布置图进行打眼。
6、装药、联线和放炮:按爆破说明书规定装药、联线和放炮。
7、出煤、渣:出煤、渣用攉煤大锹配合30型煤溜进行。
8、超前钻探采用ZYJ680/200液压架柱式回转钻机。
1.5米的接长钻杆和合金钢钻头。
9、掘进时要保证保留有不少于30m的超前钻探保护距离。
五、材料的运送及煤渣的装运1、施工所用的材料在地面装车,经主平硐外段轨道、一采区轨道上山至2102运输巷车场,然后人工扛至作业地点。
作业范围所用物料要集中堆放整齐,不影响行人运输。
2、施工过程中的煤渣经煤溜、运输上山皮带最后由主平硐皮带运输上井。
六、通风系统(一)通风方法采用压入式局部通风机向工作面供风,局部通风机和启动装置安装在一采区运输上山D4测点向外超过10m的位置,局部通风机把新鲜风流经风筒压入工作面,乏风经1#联络巷→一采区回风上山→风桥→总回风巷排出地面。
局部通风机型号:FBDNo5.6-2×15kw(二)通风设备及设施管理1、所用支护材料要满足与通风有关的要求和相关规定。
2、安全部要安排专职瓦斯员对作业区段进行检查,确保作业区段高顶处瓦斯和有害气体不超限,风量满足施工要求。
3、施工过程中,要保护好水管等通风防尘设施。
4、宽帮、高顶处要充填严实。
5、各转载点必须有完好的喷雾洒水装置,其位置要固定正确,使用正常。
6、局部通风机实行“三专”供电(专用变压器,专用开关,专用线路),并配备专用风机,安设双电源自动切换装置。
7、必须设专人看护风机,实行挂牌管理,保持24小时连续运转,坚持现场交接班。
8、风机必须吊挂牢固,距巷道底板不得小于300mm。
局部通风机的部件要齐全,吸风口有风罩和整流器,保护栅完好,高压部位(包括电缆接线盒)有衬垫(不漏风),不得出现失爆,风机前不得放置或悬挂物品。
9、必须装设“三专两闭锁”,当局部通风机停止运转或掘进巷道内瓦斯浓度超限时,能立即自动切断局部通风机供风巷道的一切非本质安全型电器设备电源。
10、局部通风机在井下连续运转达一个月,由使用单位的机电工至少检修一次;累计运转达到六个月时,必须上井由机电维修单位进行检修。
11、风筒吊挂必须平直,不拐死弯,异径风筒要用过渡节,先大后小,不准花接,逢环必挂,接口要反压边,严密不漏风;必须随工作面的推进及时挂接风筒,保证出口到工作面的距离不大于5m。
12、不准随便拆开风筒或开口,风筒改向必须经通风部批准。
13、施工队组必须爱护风门,通过风门时必须随手关门,严禁同时打开两道风门或长时间打开一道风门不关,风门前后5m不得堆放设备、材料、杂物,发现风门等设施损坏要及时向通风部汇报。
七、瓦斯监测监控系统在掘进工作面距掌子头风筒对帮小于5m处和开口位置往里10~15米处各安设一台KGJ16B甲烷传感器(分别为T1和T2)。
瓦斯传感器通过主机实现自动检测、报警、断电。
具体报警浓度、断电浓度、复电浓度如下:瓦斯报警浓度:T1≧0.8%CH4,T2≧0.8%CH4瓦斯断电浓度:T1≧1.2%CH4,T2≧0.8%CH4瓦斯复电浓度:T1﹤0.8%CH4,T2﹤0.8%CH4断电范围:T1掘进工作面巷道中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T2掘进工作面巷道中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监测监控设备的管理1、分站及备用供电器应安设在全风压供风巷道,便于人员观察、调试及支护良好、无滴水、无杂物的地点。
2、瓦斯探头应垂直悬挂,距顶板(顶梁)不得大于300mm,距巷道侧壁不小于200mm。
并设置瓦斯传感器管理牌,使其探头始终保持2m的平行距离,并吊挂在人行帮上1.6m高的地方。
3、掘进工作面里口探头距掌子头距离始终不得大于5m,应垂直悬挂在风筒对帮,随工作面的推进,班组长或跟班队干要及时前移工作面瓦斯探头和管理牌,使之距工作面距离始终小于5m,探头线快用完时,队值班队干及时派人到监测监控部领取备用线,由机电工下井接续延长。
4、监测监控设备由监测监控部和队组公同安装,在临时改动或拆除时必须事先与监测监控部联系。
在检修与监测监控装置相关联的电气设备,需要系统停止运行时,必须征得监测监控部同意,同时向调度室汇报,并采取相应措施后,方可进行,事毕恢复原状。
5、队组需提供能控制工作面巷道内所有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电源的总开关以及专用线路,以便在瓦斯超限时,能实现本规程所规定的断电功能,且总开关负荷侧线路不得连接其他地点的电气设备,以免断电范围扩大,造成不必要的影响。
6、任何人不得损坏监测监控系统设备,在冲洗巷道时,应避开监测监控装置,不得直接用水冲洗设备(尤其甲烷传感器)。
7、监测监控部负责校正瓦斯传感器,定期对监控设备进行调试、校正,系统设备每月不少于一次,瓦斯传感器每7天必须使用标准气样和空气调校一次,并使用好气体流量计;每7天必须对瓦斯超限断电功能进行一次测试,并作好测试记录。
8、施工队组必须管理好所使用的监测监控设备,确保台台完好,运行正常,电缆悬挂上钩,保持平直,杜绝失爆现象。
9、放炮时,要采取有效措施,妥善保护监测监控系统设备,尤其是瓦斯探头,以防崩坏。
10、瓦斯传感器与监测监控装置发生故障时,瓦斯员、班组长、跟班队干要立即汇报监测监控部值班人员、通风部,监测监控部值班人员要安排人员及时进行处理。
在井下无法处理时,应在故障发生后8h内进行更换,在故障期间,瓦斯员应对工作面及回风流瓦斯每30min检查一次,安全员现场监督,确保工作面安全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