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洁化生产督查报告按照集团公司主要领导安排,12月10日,集团公司清洁化生产工作督查组来到xxxxxx进行了矿井清洁化生产的督查调研工作。
现将督查调研情况汇报如下:一、现场检查问题:(一)井下现场检查问题1、副井井底车场附近,牌板及瓷砖墙面表面有灰尘,擦拭不及时、不彻底。
大巷压风及供水管路上面多处有喷浆体在管子上,未进行处理。
2、清尘责任区管理牌板缺少清尘周期的相关内容。
3、3501皮带顺槽清尘不彻底,管子及电缆有积尘,牌板及捕尘帘上的积尘未及时进行清理。
4、3501工作面上下两巷隔爆水袋水量不足,隔爆水袋表面脏污,隔爆水袋管理责任人应根据实际及时更换,隔爆水袋管理牌板存在内容填写不全的情况。
5、工作面两顺槽捕尘帘不能封闭全断面,喷雾压力小不能覆盖全断面。
6、东翼胶带大巷有积尘,清尘不彻底,皮带下方淤泥多,皮带机头防尘罩不能做到全封闭。
7、3500配风巷外段掘进工作面放炮远程喷雾安装位臵不合理,喷雾效果差,建议对远程喷雾进行改进。
8、3500配风巷外段掘进工作面回风侧大巷净化水幕阀门安装位臵不合理,距离地面太高,不能保证水幕及时正常开启。
9、矿井未按规定对砖、砂、水泥建筑材料等易扬尘的装载矿车安设防尘罩。
工作面煤层长壁注水未配备高压注水泵。
10、矿井未建立矿车清洗站。
井下施工人员有不按规定佩带防尘口罩的现象。
(二)地面检查问题1、通防区班前班后会内容对现场工作安排不具体,对矿井清尘工作的安排没有具体的地点,也未体现出近期对清洁化生产工作重视的程度,工作安排只是简单的几句话,内容过少,缺乏实质性的东西。
2、防尘工作总结不具体,对防尘的工作总结没有体现出矿井清洁化生产做的工作,隔爆设施的安装地点及数量也未明确。
9、10、11月份防尘工作总结内容无变化,矿具体开展的清洁化生产工作的措施落实及现场执行情况未提及。
3、粉尘分散度及游离二氧化硅检测下半年的检测报告未出示。
4、开拓二区没有按照本矿规定制定相应的粉尘治理实施方案。
运转工区清洁化生产行动较慢,没有按期制定粉尘治理实施方案。
(本矿要求8月16日前制定方案,实际是9月1日制定)5、11月份防尘作业计划中无3501工作面注水计划,无3501工作面注浆注氮计划。
6、地面检查水炮泥发放记录及采掘单位防尘口罩等劳动保护用品发放台账及记录未提供。
二、管理问题1、矿井清洁化生产工作整体认识不高,管理不到位,标准低,提升慢。
自“8.2”昆山粉尘爆炸事故后,8月9日早会集团公司朱董事长对防尘工作提出要求,9月10日集团公司又下发了《矿井清洁化生产安全质量标准级考评办法》,11月13日,集团公司桑总、赵总又带队去枣矿进行参观学习,通过这一系列的行动说明了集团公司实施矿井清洁化生产的决心,矿虽然对集团公司的要求进行了部署安排,根据集团公司要求制定了清洁化生产的实施方案,也提出了具体要求,但井下现场的整治及后续的监督检查考核没有及时的跟上,对职工的清洁化生产教育力度不够,部分职工对集团公司清洁化生产理念不熟悉,现场工作标准低,矿井清洁化生产没有大的改善,井下主要巷道及电缆、管线、牌版上仍然存在有积尘现象,隔爆水袋的管理牌版竟然还有内容填写不全,管理责任人未根据实际进行变动,充分说明矿对清洁化生产日常监督检查考核工作不仔细不认真,力度小,考核轻,不能及时的对现场的清洁化生产工作进行考核追责,没有把小事当大事看待。
2、矿主要领导对清洁化生产工作重视程度不够,对基层单位及科室的清洁化生产的措施制度没有真正的把关,对清洁化生产的部署安排只停留在表面。
自枣矿参观学习回来后,集团公司通防处下发了“清洁化生产七个必须”,矿未及时根据集团公司要求详细制定清洁化生产的工作措施及完成的时间节点。
集团公司在“七个必须”中明确要求下井的土产材料都必须加盖防尘罩,所有矿井必须建立矿车冲洗站,严禁矿车不冲洗入井和进入车场。
矿在制定的管理制度及措施中未体现出,另外矿所制定的清洁化生产的管理制度及措施中,也只明确了基层单位及科室的分管范围,未对矿井领导进行明确划分责任区域,矿领导在审核把关时也未及时发现提出。
3、基层单位管理人员对矿井清洁化生产的重要意义思想认识上不足,没有深入理解矿井清洁化生产的含义。
基层单位管理人员对清洁化生产的重要意义思想上认识不足,在安排工作时没有给职工详细讲解清洁化生产工作的标准,日常工作检查中不能及时发现现场存在的问题,检查标准不高,考核不严。
清洁化生产工作不是形象工程,也不是面子工程,要认识到粉尘治理既是煤矿安全生产的需要,又是保护员工健康的需要。
要进一步提高认识,要利用班前班后会时间教育职工深刻认识到清洁化生产工作的重要意义,在工作中要变要我清洁为我要清洁,自觉维护清洁化生产工作,自觉使用防尘设施,自觉佩戴防尘用具。
4、制度措施落实不严,缺乏有效责任机制从矿井层面到基层单位,清洁化生产的制度措施制定了不少,但现场落实不到位,没有形成有效的责任机制。
制度措施上有的而现场未实施,制度措施上标准高的,现场也有未达到标准要求的,制度措施上落实了相关工作的责任人,但责任人现场未履职或者履职不到位,没有进行有效的监督检查。
掘进作业地点未按标准安设防尘设施,采煤工作面煤层注水不按规程要求实施,区队、科室及矿管理人员日常检查工作中没有及时发现处理。
管理工作不能只停留在嘱咐了,安排了的层面上,要看现场落实没有,落实的效果如何。
5、管理工作不注重细节清洁化生产工作就是从矿井日常工作的细节、点滴抓起,不注重工作细节,清洁化生产工作肯定搞不好,从管线的清洁到巷道的清洁,不能只抓平常经常去的能看到的地方,要注重抓好薄弱环节及地点,比如管路刷漆防腐不能只刷管路正面,而看不到的一面就不刷了,再比如大巷中的粉尘治理,靠近巷道壁子底部的粉尘要及时清理,而不是简单的扫到壁子上就行,铁路道岔及铁路根部的粉尘要每班都要进行清理,不清理就会造成扬尘,扬尘就会进入工作面。
防尘设施的阀门安设不利于职工操作,造成防尘设施形同虚设。
6、对标管理不够,小改小革跟不上,自主创新能力不够在xxxx督查没有发现清洁化生产先进做法的痕迹,管理上可能对枣矿参观学习的经验介绍不足,从机组喷雾、工作面溜头喷雾到掘进地点的耙装喷雾、放炮远程喷雾到矿车防尘罩、矿车清洗站都没有进行改进、试点,在对标、赶标、超标管理上没有及时的跟上,没有激发职工小改小革、自主创新的能力,造成综合防尘设施除尘降尘效果差,从源头上没有控制好粉尘的治理。
7、专业人员业务知识差,尤其是基层技术管理人员,对规程、措施、制度的标准掌握不准,导致规程措施编写不规范、不细致。
规程措施是现场生产的依据,不能有丝毫的马虎,如果规程、措施不能做到正确的要求,更无从谈起现场标准要求的正确落实。
三、责任分析1、井底车场附近巷道牌板及瓷砖墙面粉尘大,大巷压风管路及供水管路上多处有喷浆体在管子上。
作为矿井的进风大巷,本是不易产生积尘的地点,但检查中发现井底车场附近的巷道墙面及牌板上积尘较多,大巷中的管路上有喷浆体,管路防腐除锈包括清洁都做得很好,但喷浆体出现在管子上实属不应该,一是巷道喷浆时施工单位没有注意好施工过程中对管子的防护,二是喷浆施工结束后未对现场喷浆体进行处理,三是后期的日常检查维护也未发现进行处理;xxxx皮带顺槽xxxx大巷清尘不彻底,管子及电缆有积尘,皮带下方淤泥多,运输机巷是矿井最易产生粉尘的主要地点,清尘周期及清尘力度比其他地点都要高,但检查中发现清尘的效果不好,巷道仍然存在积尘现象,冬季气候较为干燥,如果清尘不及时,造成粉尘飞扬,极易造成粉尘事故。
以上问题可以看出责任单位区域负责人孔超、马磊、张广虎等人清洁化生产思想意识低,标准低,现场工作态度不认真,工作不细致;责任单位负责人xxxxxxx安排工作不严不细,未能讲解清楚工作现场的工作标准,日常下井对现场存在的问题检查不到位,未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整改;科室包片人员xxxxxx等人对现场工作日常监督检查不到位,也未及时发现问题、考核相关人员并督促整改;矿上组织了多次党政工团大检查,却没有发现问题所在,矿分管领导对科室及基层单位管理力度不够,虽出台了一些考核政策或制度,但没有真正落实在现场。
2、3501工作面上下两巷隔爆水袋水量不足,隔爆水袋表面脏污,隔爆水袋管理责任人应根据实际及时更换,隔爆水袋管理牌板存在内容填写不全的情况。
问题的出现肯定已不是一天两天时间,但却无人过问,这方面的问题暴漏了隔爆设施管理工在现场工作时不能很好掌握工作的标准,工作表面化,不细心不细致,工作不认真有应付检查的思想;责任单位负责人xxxxxx日常管理工作松懈不到位,没有诚信履职,对本单位现场存在的问题长时间没有发现处理,科室包片人员xxxxxxxx等日常监督管理不到位,没有及时发现问题,矿级领导检查日常检查不细致,没有起到督查作用。
3、3501工作面两顺槽捕尘帘不能封闭全断面,喷雾压力小不能覆盖全断面。
喷雾压力小主要是因为喷雾供水管径小造成的,而捕尘帘的解决更为简单,只需购买更换一块大的捕尘帘换上即可;3500配风巷外段掘进工作面放炮远程喷雾安装位臵不合理,喷雾效果差,回风侧大巷净化水幕阀门安装位臵不合理,距离地面太高,不能保证水幕及时正常开启,掘进作业地点爆破作业防尘是掘进施工过程中防尘最重要的一项,放炮远程喷雾设计不合理,起不到很好的降尘效果,安装位臵又不合理,使放炮远程喷雾形同虚设,净化水雾的安装应本着使用开启方便的原则,阀门安设位臵过高,不宜于施工现场人员的操作,从而在使用过程中不能及时开启,而且易造成安全隐患。
反映出责任人张广虎、程建峰等人对防尘设施安装使用标准不清楚,现场工作应付思想严重,单位负责人xzxxxxx等日常组织职工对规程、标准学习的力度不够,日常井下检查工作流于形式,未及时发现问题并整改,科室包片人员xxxxxxxxx等人日常下井检查责任心不强,应付思想严重,对现场存在的问题不能及时排查、考核、督促整改。
集团公司通防处在三季度达标检查中也检查出喷雾压力小等问题,此次督查又出现类似问题,一是矿对集团公司达标检查出的问题不重视,没有吸取教训,使问题重复出现。
二是集团公司通防处没有起到有效的管控作用。
4、集团公司通防处下发的《煤层注水管理规定》、《七个必须》及《清洁化生产安全质量标准及考评办法》中明确规定工作面煤层长壁注水必须采用高压注水泵,对所有下井的土产材料必须加盖防尘罩,皮带机头防尘罩必须做到全封闭,矿井必须建立矿车清洗站,井下施工人员必须按规定佩带防尘口罩,而且我们在对枣矿的参观学习中也现场查看了枣矿矿车防尘罩及矿车清洗站,使用效果很好,但矿至今未对这一措施执行落实,矿车清洗站的建立需要一定的时间完成,但矿在这方面未制定具体的措施,没有制定完成时间节点,井下施工人员不佩戴防尘口罩早已列入集团公司“四违”范围,但现场职工仍然有未佩戴防尘口罩的现象存在,暴漏了一是矿主要领导对集团公司文件制度要求的落实执行力差,没有及时的落实集团公司要求;二是专业科室人员工作缺乏超前性,没有及时向领导提出建议及要求;三是基层单位负责人等、靠思想严重,主动性差,领导不安排,现场就不实施;四是对职工的职业危害防治宣传教育力度不够;五是职工对矿井清洁化生产及职业危害防治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自我防护意识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