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河南新乡城市建设用地2030指标

河南新乡城市建设用地2030指标

城市建设用地现状指标
2005年底,市区城市建设用地76.78平方公里,占市区总土地面积18.2%;水域及其它用地344.86平方公里,占市区总土地面积81.8%。

人均城市建设用地面积91.40平方米。

城市建设用地现状表(2005年)
新乡市规划建设用地人均指标及城市用地规模预测
工业用地
在已知计划第二产业增加值的状况下可以按一下公式测算工业生产总值、就业岗位数和所需工业用地数量:
公式一:工业生产总值为计划第二产业增加值乘以工业增加值占二产的比重(一般为

号 代号 用地名称
面积 (公顷) 占城市建设用地
(%) 人均 (m 2/人) 1 R 居住用地 2403 32.13 29.49 2 C 公共设施用地 1106 14.79 13.57 3 M 工业用地 1500 20.05 18.41 4 W 仓储用地 229 3.06 2.81 5 T 对外交通用地 221 2.96 2.71 6 S 道路广场用地 734 9.82 9.00 7
U
市政公用设施用地
220 2.94 2.70 8
G
绿地
645 8.61 7.91 其中:公共绿地
456 6.10 5.60 9
D
特殊用地 422 5.64 5.18 合计 城市建设用地 7678
100
91.40
0.7--0.85)除以0.43
公式二:就业岗位数为计划第二产业增加值乘以(0.7--0.85)除以劳动工业增加值公式三:工业用地总量为就业岗位数乘以(87--105m2)
第二产业主要包括工业和建筑业,已知第二产业 GDP 140.39亿元,且大多数情况下工业占70%--85%,建筑业占15%--30%。

已知09年的二产GDP为140.39亿元。

利用以上的工业占二产的比重可得工业GDP=140.39*80%=112.31亿元。

工业生产总值=112.31/0.43=261.19亿元。

按照新乡市工业远期内每年以7%的速度增长则:
2030年新乡市工业总产值为261.19*(1+0.07)21=1304.2亿元。

工业增加值为1304.2*43%=560.72亿元=90.43亿美元。

(美元兑人民币的汇率为6.2)2030年新乡市工业生产总值为560.72*0.8/0.43=1043.2亿元。

就业岗位数565.36*0.8/6=75.3813万人约为75万人。

工业用地总量753813*87=65581731平方米=6558公顷
工业建筑总量为6558*0.4=2623.2公顷=26232000平方米。

建筑业就业岗位数565.36*0.2/6=1884万人
建筑业用地为188400*25=4710000平方米=471公顷
第三产业用地与建筑规模测算表
已知第三产业GDP值为140.17亿元,参考书本表4.39、表4。

40、表4.43的指标,如按劳均产值的低限估算,即可估算出相应的建设用地及建筑量。

详见下表:
第三产业用地与建筑规模估算表
序号项目 GDP构成
/% GDP
/亿元
就业岗位
人数/万

用地面积
/hm²
1 交通运输、仓
储、通信业12 16.82 2.74 191.8--
202.76
2 商业服务业、
旅店业23 32.24 6.26 100.16--
131.46
居住用地的测算
《中国人居环境奖参考指标体系》对城市人均住宅建筑面积的要求为:≥23平方米/人,依据新乡建设宜居城市的综合要求,2030年规划期末取人均住宅建筑面积指标为30平方米/人。

根据新乡市地处中原,综合日照间距、环境卫生等因素,长期以来形成的人口居住习惯表现为:城市居住区多为多层住宅,近年来逐渐出现少量高层住宅,但销售状况不佳。

因此,推测新乡城区的平均住宅建筑面积净密度不超过2.0。

计算结果:2030年城市住宅用地面积为:30 × 2320000 ÷ 2.0 =34.8平方公里 又根据《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居住区内住宅用地占总用地的比例为:50-60%,新乡可取中值约为55%
计算结果:2030年城市居住用地面积为:34.8÷ 55% =63.27平方公里,则城市人均居住用地指标为:63.27 ÷ 2320000 =27.27平方米/人
计算结果符合国家标准18-28平方米/人的要求,但低于2005年现状人均居住用地29.49平方米/人。

因此,规划期内居住用地应适当提高建设强度,采取多层与小高层、高层相结合的建设方式,提高土地使用效率。

因此,综合考虑取2020年城市人均居住用地指标约为:27.27平方米/人 计算结果:2030年居住用地总面积:27.27 × 2320000 =63266400m ²=6326公顷
3 金融保险业 23 32.2
4 0.72 5.76-- 9
4 房地产业 9 12.62 1.34 10.72-- 16.75
5 社会服务业 12 16.82 3.58 85.92-- 100.24
6 科教、文化、
卫生业
15 21.03 5.60 302.4-- 364
7 国家机关和社
会团体
4 5.61 3.31 66.2-- 79.44
8 其他 2 2.80 0.98 392
总计
100
140.17
25.53
1154.96--1295
.65
公共设施用地
新乡市2005年现状人均公共设施用地13.57平方米/人,参照同类型城市标准,结合新乡完善城市服务功能,提升城市竞争力,建设豫北地区区域中心城市的发展目标,规划期内人均公共设施用地面积指标应有所增加。

因此, 2030年人均公共设施用地指标应调整到16.5平方米/人左右。

计算结果:2030年公共设施用地总面积:16.5 × 2320000 =38280000m²=3828公顷道路广场用地
新乡市2005年现状人均道路广场用地为9.0平方米/人,根据城市发展需要,参照同类型城市标准,规划期内将完善城市支路系统建设,同时补充城市广场用地,城市道路广场用地规模将逐步提高,预测2030年人均道路广场用地指标约为:13.5平方米/人。

计算结果:2030年道路广场用地总面积:13.5 × 2320000 = 31320000 m²=3132公顷绿化用地
新乡市2005年现状人均绿化用地为7.91平方米/人,根据《中国人居环境奖参考指标体系》对城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的要求为:≥8平方米/人,而根据已获得国际花园城市称号的国内城市如:深圳、杭州、厦门的规划公共绿地指标多在16-20平方米/人。

因此,根据新乡建设园林城市和宜居城市的规划目标,在规划期内必须大力改善城市环境,增加公共绿地。

确定新乡2030年人均绿地指标约为:12.5平方米/人,其中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为:9.5平方米/人。

计算结果:2030年绿化用地总面积为:12.5 × 2320000 = 29000000 m²=2900公顷市政设施用地
新乡市2005年现状人均市政设施用地为2.7平方米/人,参照同类型城市标准和现状情况,预测新乡2030年人均市政设施用地指标约为:2.6平方米/人。

计算结果:2030年市政设施用地总面积为:2.6 × 2320000 = 6032000 m²=603.2公顷
仓储用地
新乡市2005年现状人均仓储用地为2.81平方米/人,由于现代物流业的发展趋势显示对仓储用地的需求日益降低,参照同类型城市标准,同时考虑新乡建设区域物流基地的规划目标,预测新乡2030年人均仓储用地指标约为:2.5平方米/人。

计算结果:2030年仓储用地总面积为:2.5 × 2320000 = 5800000 m² =580公顷
对外交通用地
新乡市2005年现状人均对外交通用地为2.71平方米/人,由于规划期内将在城区范围新建京广深客运专线及其客运站场,还有过境的济东高速和新晋高速建设,会带来对外交通用地的增加,预测人均对外交通用地指标约为:2.0平方米/人。

计算结果: 2030年对外交通用地面积为:2.0 × 2320000 = 4640000 m²=464公顷特殊用地
新乡市2005年现状人均特殊用地为5.18平方米/人,规划期内将实施军用直升机场搬迁,城区内也不再有该类用地性质的新建项目,因此人均特殊用地指标将向下调整,约为:1.5平方米/人
计算结果:2030年特殊用地面积为:1.5 × 2320000 = 3480000 m²=348公顷。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