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住宅建筑设计说明

住宅建筑设计说明

设计说明书一、项目概况本工程位于唐河县星江路与拱文路交叉口的东北角,规划总用地13498.84平方米(约合20.25亩),周边配套设施齐全,交通便利。

项目共分为三栋住宅楼,项目的实施对于改善本区环境品质、树立良好的区化形象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设计依据及设计原则设计依据及参考资料1、建设方提供1:1000地形图。

2、建设方提供的设计任务书。

3、唐河县规划局建设项目规划设计条件通知。

4、唐河县城市建设管理部门意见。

5、唐河县规划局规划定点图6、《民用建筑设计通则》7、《建筑防火设计规范》、《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8、《住宅设计规范》、《住宅建筑规范》9、《河南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三、规划设计(一)区位分析项目位于唐河县星江路与拱文路交叉口的东北角,,地块格局呈不规则形状,外部城市道路通畅,星江路作为唐河县城的一条重要南北向干道,其重要性日显突出,本地块是同时位于两条主干道的交叉口,未来拱文路的打通,势必带来这个区域的繁华,本项目的实施将给这一片区带来新的商机和亮点。

(二)规划定位考虑到该项目在未来城市环境中位置重要,处于多维的景观视角焦点之上,两排建筑平行排列,产生了一个面向城市的开放空间,而居住区主要入口在该地块的东北角位置设置,公寓入口在该地块的西南角位置设置。

小区南侧为商业步行街和沿街景观,和城市景观共同塑造有节奏变化的景观效果。

(三)建设必要性本项目区域位置优越,项目最大限度的综合利用室内外空间。

创造优美的居住环境,和社会环境,良好的居住户型和高效率高效益的商业空间,以期达到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四)基地概述:本项目用地呈不规则,中间一条居民区间路将地块一分为二,目前2#、3#楼已经落成。

北侧1#楼现为空地。

规划要求及要点退后红线要求:高层退后西侧星江路道路红线10米,裙房退8米;北侧高层退用地边界线14米,裙房退用地边界线6米;东侧退用地边界线9米。

南侧保证1#楼日照间距。

设计要点:通过本地块建设塑造良好城市景观形象,形成城市景观亮点。

带动城市建设,为城市的居住建筑形态提供新的探索。

总体布局2)道路系统结合地形特点与空间布局,以建筑为中心,小区内道路绕建筑环通为一个系统。

同时在用地西侧和南侧与城市道路相临处设小区出入口,强调小区道路系统和道路及城市道路系统要有机衔接的前提下,为小区内部能够和谐又相对独立的进行管理和使用创造了有利条件。

地块内依托小区出入口道路的布置,在小区内西侧、北侧为适应小汽车的日异增长布置生态停车位,以配合居住人员的使用。

四、建筑设计(一)总图设计1、注重环境:这里的环境包括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和社会环境等诸多方面。

人文环境:空间形念上充分考虑与周边环境的关系,延续城市的机理,尊重周边建筑与空间环境。

并通过提供一个布局合理功能齐全、有文化内涵的居住区,提高整个地区的城市空间质量。

绿化环境:强调绿地与居民生活的融合。

利用绿地、硬地、小品等元素满足居住活动的需求,将建筑与绿化融为一体。

社会环境:随着市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住宅类型的需求一方面在面积、档次有上升的趋势。

另一方面需求也趋向于多元化。

鉴于此,为了适应市场上多层次、多要求的选择,也为了创造多层次、富有人情味的建筑空间环境,我们在有限的用地范围内设计了多种建筑面积、多种房间排布相结合的建筑形式与户型,并尽最大的可能性做到户户景观丰富,户户同照充足。

2、特色原则:对于“特色”这一概念,我们从两个层面加以解释。

一是通过精心设计使建筑与周边的建筑相比,在形式、户型设计上具有特色;二是在居住空间中引入景观广场等便于居民休闲适用的生活元素,加强居住空间的亲切感。

通过对建筑单体、空间形式的创意运用,在整体格调统一、与周边环境相协调的前提下,使形体创造更具经典魅力。

在提高城市的整体风貌中起带动作用。

通过建筑的智能化系统建设,使住户能够高速便捷地与信息高速公路连接。

(二)建筑设计1、住宅(1)总体布局着意强调建筑与环境。

建筑形体尽可能紧凑简化,注重立面的转折变化与精神表达。

(2)单体建筑设计l、建筑单体户型平面单元设计着重考虑各种使用空间的适宜尺度和现代住宅功能空间的完整配置,并使每户的总面积控制在建设方的要求范围内。

住宅户型均有良好的采光、日照和通风,均可直接对外以形成良好的自然通风,套内布局动静分区合理、流线通畅,尽量减小交通面积,最大化满足住户的使用需要,通过观景阳台的设置,使住户时刻置身于优美环境中。

住宅层高均为2.9米,空间既舒适,又符合本土人文习惯。

2、住宅套内设计——套内分区:住宅套内分区明确,以起居室为中心,家庭内部动静分离、寝居分离、干湿分离。

室内布置紧凑,设计尽可能减少开向起居室门洞的数量,走道短捷,提高面积的使用率和舒适程度。

住宅套内适应现代生活方式,在保证经济实用的原则上,力求套内做到全明设计。

——起居室与主卧室:强调大起居室的活动空间和良好视野,主卧室与起居室基本朝南,最大限度地利用冬季南向的直射太阳能,增加室内温度,并在夏季能有效地组织室内穿堂风,降低室内温度。

适当加大主卧室的使用面积,增加居住舒适度。

——厨卫设计:在厨房、卫生问设计上综合考虑现代生活用品设备的布置,满足现代使用功能要求,采用整合设计办法,综合考虑操作顺序、设备安装、管线布置及通风的要求。

隔离的厨房烹饪区把油烟彻底排除在外,同时能创造餐厨合一的宽敞明亮的空间视觉效果。

3、住宅立面设计简沽、规整、清晰的现代主义风格是本设计的特点。

简洁大方的大尺度色块绕建筑外围并将建筑立面按比例组合进行分配,表露出建筑的清新高雅身份,墙体装饰材料使用墙面装饰涂料,以求达到良好的色彩搭配。

卧室采用凸窗,增加室内的视野,并使立面史显精致剔透。

五、景观设计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人们的生活己逐渐从“谋生”的阶段转入“乐生”的阶段,人们日益重视生活的质量,对于居住的要求远不仅止于一个遮风蔽雨的“蜗居”,而是愈来愈注重整体的环境质量,因而绿化环境的塑造对于改善居民生活整体质量,对于建设现代文明居住小区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

1)景观绿化系统设计小区内绿地主要以“带”状,低矮灌木、爬藤类植物等,“点”状乔木、花卉等构成系统的“绿意”空间;提供给住户主轻松,舒适的休闲环境。

此绿化体系考虑时节变化,不同季节不同特色,达到“三季有花,四季常绿”的景观特色空间。

同时绿地中以圆形小径为主要设计方式,通过向心性将来此休休闲的人拉近距离促进交流。

2) 突出环境意识,强调“人本建筑”环境设计的立意为“典雅庄重感”,创造流畅、闪烁的空间。

同时利用转角入口处形成的城市渗透空间。

营建一个富有典雅感的城市环境,为城市景观做出贡献。

充分考虑现代人生活、工作的需求,在保证建筑内外高质量的同时,着力体现建筑的文化、艺术特色,并营造舒适的环境和设施。

因此,在临街景观区域内建有大面积花池、树木等,形成典雅的气氛。

环境设计不仅考虑利用地形形成的层次丰富的地面绿化系统,还充分注重了绿色景观的立体化,既能达到让尽量多的用户亲近自然,怡情乐景的意图,又使社区建筑立面效果层次丰富,绿意盎然。

公园化的室外环境,使浓浓的“绿意”由室外渗透到室内,每一处空间都飘着清新,真正使自然与人拥抱,环境与人和谐相处,山水园林式的创意凸现其间。

六、结构设计(1)工程概况本项目为一栋小高层住宅楼,建筑物结构的主要形式:框架剪力墙结构。

(2)设计依据本工程采用的主要规范、规程: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50009—2001)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2002)3、《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2001)4、《砌体结构设计规范》 (GB50003—2001)5、《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09—2001)6、《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JGJ3—2002)(3)建筑物抗震设防抗震设防烈度: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0.10g(4)主要建筑材料材质和强度等级1、砼基础垫层C15主体结构混凝土为C25及C35地下室外墙、水池砼抗渗等级均为S62、砌体及砂浆:±0.000以下采用Mu 15实心混凝土砌块,用M10水泥砂浆砌筑:±0.000以上均采用MU10轻质砌块(非承重),M5混合砂浆。

(5)设计荷载标准值楼面活荷载:客厅、卧室:2.OKN/m2厨房、卫生问:2.OKN/m2阳台:2.5KN/m2走廊、门厅、普通楼梯:3.5KN/m2疏散楼梯:3.5KN/m2电梯机房:7.0KN/m2客车通道及停车库:2.5KN/m2(双向板)4.0KN/m2(单向板)上人屋面: 2.0KN/m2不上人屋面:0.5KN/m2。

七、电气设计(一)强电部分设计依据1、甲方要求、及相关文件2、国家及南阳市有关城市建设要求和住宅建设管理法规、规划。

3、本工程主要采用的标准:1)《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JGJ/T16-20082)《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 GB50217-943)《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50057-94(2000年版)4)《住宅建筑规范》 GB50368-20055)《照明设计标准》 GB50034-20046)《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GB50045-957)《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 GB50055-938)《低压电气装置规程》 DGJ08-100-20039)《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DGJ08-107-200410)《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11)《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45-95(2000年版)12)《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 GB50052-95供电设计1、负荷等级本建筑群中人防系统(地下车库)、火灾报警系统、消防水泵、应急照明、消防控制系统属一级负荷;弱电系统等的用电均属二级负荷;电梯、生活水泵采用电按二类负荷设计;住宅及公共服务设施等均属三级负荷。

2、供电电源设置室外设置变配电站或箱式变电站,由供电部门提供10KV供电电源,采用电缆由公共电网采用直埋方式分别就近对变电站供电,埋深不小于1米。

10KV系统设计为单母线分段,正常工作时,两路电源同时供电,互为备用。

以提高该区的供电可靠性。

电缆横穿区内道路出加套管保护。

变电站引出电压为380V/220V,三相四线制供电电源:采用电缆直埋方式向区内用电单体供电。

对于集中的大容量二级负荷,分别引接不同供电电源的二个变配电站或箱式变电站。

对于消防负荷电源由变配电站或箱式变电站引出两路电源组成一用一备的供电方式,末端切换。

必要时就地设EPS应急电源,以确保对其消防负倚供电的要求。

对于分散的小容量二级负荷(如商场应急照明、弱电系统的供电电源等),选用带自备电源的设备或EPS应急电源作第二电源。

3、规划原则(1)服从于总体规划及分共规划,服务于规划区居民及公建用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