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产业集聚
聚区
洋,购物者天堂"已成义乌的代名词。
宁波梅山物流产业 宁波是中国重要的制造业基地,货物出口量
集聚区
大,宁波梅山物流产业今后将发挥重要作用
(四)浙江省各地区主要产品 地区 杭州 宁波
绍兴
嘉兴 湖州 温州
台州 金华 丽水
主要生产产品
机械、电子通信、家用电器、医 药、服装、家纺(余杭区)、丝 绸、汽车零配件(萧山)
革制品民营企业群、乐清的低压电器企业群、绍兴的轻纺民营企业群 等。从实践发展来看这种产业集聚所形成的经济效益、竞争优势明显。
产业集群作为一种极具特色的企业群体空间组织形态,在近年来成 为了许多国家区域经济发展的“引擎”。在浙江省,曾经被称为“产业 集群”的制造业和商贸流通业产业集群一度引领着全省经济的快速发 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然而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相关产业以及 集群本身发展阶段的逐步更替特别是经济全球化的深度介入,以中小民 营企业为主要组成元素的浙江省产业集群发展速度逐步放缓,部分区域 的集群甚至出现了衰退的迹象。在创新能力发展较慢的现实情况下,集 群企业间的过度竞争加剧了全球化带来的负面效应。根据现有集群研究 的理论和实践经验,要突破集群发展的现有瓶颈,逐步培育区域集群的 持续竞争力,一是要注重区域主导产业的发展和升级,二是要注重集群 内部结构的优化和调整,而这两方面的实现在很大程度上要依托于区域 创新新制度的建设、创新环境的营造和政府政策的支持。
浙江产业集群的这种原生性的特点,虽然具有根植性强,共生性 好,不易移植等的优点,但是其缺点和问题也是很明显的。不处理好这 些问题将会极大的阻碍浙江产业集群的进一步发展 1.产业集群地域发展不均衡
环杭州湾产业带受上海及区内城市工业的辐射明显,原有的工业基 础比较好,产业集聚有一定基础,也不管规模相当大的龙头企业,产业 集群发展强劲,共有产业集群335个,工业总产值10857亿元。温台产业 带具有悠久的商业传统,民众的创新意识很强,很早就利用制度创新和 技术创新,发展以“专业市场+家庭工厂”的农村工业化模式,产业集 群发展良好,集聚程度非常高,共有产业集群140个,产值3415亿元。 金衢丽产业带3个市原有经济基础较差,产业群的发展历史短,发展水 平相对落后,拥有产业集群126个,产值1554亿元。 2. 我省产业集群的载体主要在小城镇,企业规模小、创新能力差、难 以形成核心竞争力
主要集聚区
特性介绍
杭州大江东产业集 聚区
大江东位于萧山东北部的沿钱塘江区域,处 于环杭州湾产业带和环杭州湾城市群的核心 位,包括江东新城、临江新城、空港新城和 前进工业园区,是杭州的"浦东",是萧山乃至 杭州现代工业和现代服务业的重要发展区 域、城市发展的重要功能模块,也是经济社 会发展的希望和潜力所在。
舟山素有“东海鱼仓”和“祖国渔都”之美 称,是全国唯一以群岛设市的地级行政区 划。
台州湾循环经济产 台州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是全国最大的废旧
业集聚
物资回收、再生和利用基地,规划明确。
丽水生态产业集聚 作为浙江首个“国家级生态示范区”,丽水
区
生态产业交出了一份漂亮的绿色成绩单。
义乌商贸服务业集 目前全球最大的小商品集散中心,"小商品海
宁波工程学院 社会调研报告
调研报告题目: 浙江省产业集聚状况调研分析报 告
学 院 名 称:
经济与管理学院
专
业:
国际经济员及学号:
胡赛飞 11408070309 周雨琪 11408070313
李芳萍 11408070314 杨 凌 11408070334
指 导 教 师: 聂红隆
微型电机、农产品加工、缝纫机
衢州
(缙云)、中密度纤维板
建材、机械、轴承、变压器、化 肥
浙江产业集聚 (1) 产业集聚的概念 产业集聚是指在一个经济区域内的若干个同类企业,以及为这些企 业配套的上下游企业和相关服务业高密度地聚集在一起的产业现象和经 济过程,是一定区域内相互联系、在地理位置上相对集中的企业和各种 机构的集合。 产业集聚作为一种重要的区域产业组织形式,在各国经济发展中起 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已成为经济发展的主流。在促进区域经济增长和 提高竞争力方面的作用日益增大。 从行业分布来看,浙江省产业集群共涉及纺织业、塑料制品业、医 药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等28个工业门类,其 中年产值超过千亿元的有5个行业,分别为纺织业(51个区块,年产值 2950亿元)、纺织服装和鞋帽制造业(53个区块,年产值1860亿元)、 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50个区块,年产值1400亿元)、通用设备制造 业(48个区块,年产值1130亿元)、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37个区块, 年产值1120亿元)。 从地区分布情况看,各市地的产业集群数量和产值差别较大。依次 为:杭州124个,年产值3380亿元;宁波77个,年产值2500亿元;金华 77个,年产值1310亿元;温州73个,年产值1735亿元;台州67个,年产 值1680亿元;绍兴58个,年产值2647亿元;嘉兴35个,年产值1540亿 元;湖州30个,年产值680亿元;丽水25个,年产值136亿元 (2) 浙江产业集聚的现状 浙江经济发展之路的特色明显,即专业市场和中小企业相结合 的“块状特色经济”,一地一品。如义乌小商品民营企业群、海宁的皮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37个区块,年产值1120亿元
(二)浙江省各是产业集群总数及产值
城市
集群数量(个)
杭州
124
宁波
77
温州
73
绍兴
58
嘉兴
35
台州
67
丽水
25
湖州
30
金华
77
产值(亿元) 3380 2500 1735 2647 1540 1680 136 680 1310
(三)浙江省规划中的十四个省级集聚区
2012年上半年,14个产业集聚区完成工业总产值2013亿元,同比增 长12.0%,增速比一季度高0.6个百分点,比全省高8个百分点。高新技 术产业成为工业经济增长新亮点。以杭州杭氧填料有限公司、宁波金曼 宇新材料有限公司等为代表的企业建成投产,战略性新兴产业表现出良 好的发展态势,高新技术产业成为产业集聚区发展的新亮点。上半年, 14个产业集聚区工业新产品产值完成522亿元,同比增长21.3%,比全省 高12.1个百分点,比产业集聚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幅高9.3个百分 点。新产品产值率25.9%,比全省高4.3个百分点。大江东、杭州湾、金 华、丽水工业新产品发展势头良好,增幅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同 比增长17.8%。大江东、城西、绍兴、丽水战略性新兴产业较快发展。 上半年,产业集聚区出口交货值完成405亿元,同比增长6.8%,比全省 高7.5个百分点。有9个集聚区出口交货值同比为正增长,义乌、大江 东、丽水增幅位于全省前三位,5个集聚区出口交货值同比为负增长, 绍兴、嘉兴减幅较大。区域发展差异大。上半年,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速
达到两位数的有8个产业集聚区,丽水、大江东、舟山处于增速前三 位,梅山、温州、嘉兴和衢州等4个产业集聚区同比增幅为负。
服务业实现快速发展。上半年,全省产业集聚区服务业完成营业收 入591亿元,同比增长45.2%,增速比全省高32.4个百分点,实现快速发 展。宁波梅山服务业营业收入完成250亿元,实现翻番;杭州城西服务 业营业收入完成110亿元,增幅达到64%,两地营业收入合计占全省产业 集聚区总量的61%,对全省增长贡献率92.8%,服务业龙头地位十分突 出。 (3) 浙江产业集聚的特点
童装(织里)、服装衬布、丝 绸、建材、转椅、竹产品(安 吉)、服装加工
鞋业、服装、低压电器(柳 市)、打火机、标牌(苍南)、 眼镜、塑编(萧江)、电子元件 (虹桥)、汽摩配件、钻头
铆钉(三门)、塑料制品(椒 江)彩灯(临海)、化工、汽摩 配件(玉环)
家纺、小五金(永康)、磁性材 料(东阳)、量具、服装、针 织、建材
2014年暑假(8月份)
浙江省宁波市周边地区的企业
文献搜集,现场调研,网络搜索
正文
一.调查资料 (一)浙江省年产值过千亿的5个聚集产业
产业名称
产值
纺织业
51个区块,年产值2950亿元
纺织服装和鞋帽制造业
53个区块,年产值1860亿元
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
50个区块,年产值1400亿元
通用设备制造业
48个区块,年产值1130亿元
温州瓯江口产业集 聚区
瓯江口要成为东南沿海城市群的重要开放门 户、浙江省临港产业基地的重要组成、温州 大都市的滨海城市的拓展区。
湖州南太湖产业集 湖州南太湖产业集聚区区位条件优越,产业
聚区
基础扎实,未来的发展空间将十分广阔。
嘉兴现代服务业集 聚区
嘉兴在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时高度重视服务业 的发展,提出了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的战 略。
杭州城西科创产业 集聚区
杭州科创产业集聚区定位于以科技创新为重 点的现代生产服务业区、以生态和谐为特色 的现代生活服务业区,强调生产与生活的相 互融合,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新的科技制 高点、新的生态体制示范点,力争成为全省 产业集聚区的重点和亮点。
宁波杭州湾产业集 聚区
位于浙江省东北部,地理优势明显。其中杭 州湾新区将建成长江三角洲南翼的工商名 城、宁波市北部的经济中心。
绍兴滨海产业集聚 区
绍兴滨海产业集聚区将是绍兴市推动经济转 型升级,打造现代产业示范区的崭新大平 台。
金华产业集聚区
“水通南国三千里,气压江城十四州”,金 华市位于省境中部偏西,是浙中经济重镇。
衢州产业集聚区
衢州市位于浙江省西部,衢江之畔,素 有“四省通衢”之称。衢州市是浙西工业重 镇。
舟山海洋产业集聚 区
服装、家用纺织品、针织品(象 山)、棉纺(余姚、慈溪)、电 动工具、石化、机械、模具、玩 具、塑料制品、汽车配件、水暖 设备
纺织品、五金、服装(诸暨)、 袜业(大唐镇)、领带(嵊 州)、轴承、家具、劳保用品、 化学纤维(绍兴县)、印染、化 工、纺机(新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