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塑料模壳安装技术交底

塑料模壳安装技术交底

编号:工程名称铁路益民小区交底时间2011年11月10日
分部(分项)工程名称模壳安装工程
交底提要:
铁路职工益民住宅小区密肋楼盖塑料模壳安装技术交底
交底内容:
一、准备工作
1.1材料准备
塑料模亮(聚丙烯塑料)、10×10方木、5×10方木、15厚多层板、¢48(壁厚3.5mm)钢管、扣件、铁钉
1.2技术准备
熟悉施工图纸及各区域设计标高,按照图纸要求控制垫层完成面标高,并对有关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1.3主要机具
锤、斧、锯、电钻、水平尺、撬棍。

1.4作业条件
1)模板及支架系统设计
根据工程结构类型和特点,确定流水段划分;确定模壳的平面布置,纵横木楞的规格、数量和排列尺寸;确定模壳与次木楞及其它结构构件的连接方式。

同时确定模壳支架系统的组合方式。

验算模壳和支架的强度、刚度及稳定性。

2)承重构件
柱、楼电梯墙及剪力墙的混凝土强度已达到设计或施工规范要求的再施强度。

3)测量控制
楼面的轴线、水准标高引测到墙、柱上,并办完预检手续。

4)支撑体系
模板及其支架应根据工程结构形式、荷载大小、地基土类别、施工设备和材料供应等条件进行设计。

模板及其支架应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刚度和稳定性,能可靠地承受浇筑混凝土的重量、侧压力以及施工荷载。

5)安全措施
模板及其支架拆除的顺序及安全措施应按施工技术方案执行。

二、施工工艺
2.1 工艺流程
抄平放线(标高控制线)→立支柱、安装水平拉杆(钢管架)→满铺设木方→安装托板模板→铺梁底模板→拉线调整密肋梁底标高及起拱→弹肋梁中心线→并确定模壳位置线→排放、固定模壳→堵气孔→刷脱模剂→用胶带堵缝→绑扎肋梁及楼板钢筋→浇筑混凝土
本表一式2份,接受交底人1份,资料室1份。

相关人员可复印作为过程控制依据。

编号:工程名称铁路益民小区交底时间2011年11月10日
分部(分项)工程名称模壳安装工程
2.2支撑系统
支架系统采用扣件式脚手架,根据结构特点拼装定性。

由模板设计确定,并在施工中执行。

凡设计高度超过3.5m时,每隔2m高度应用直角扣件与支柱拉接,并与结构柱连接牢靠(先浇筑框柱砼时)。

构造要求:
○1钢管立杆纵横间距900mm(主梁下必须设置一道回顶杆),水平横杆步距1.2m,立杆全高范围内应至少有两道双向水平拉结杆(不含扫地杆)。

扫地杆距地不大于300mm。

○2底层支架应支承在平整坚实的地面上,并在底部加木垫块,确保支架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不发生沉降。

○3模板支架四边与中间每隔四排支架立杆应设置一道纵向剪刀撑,由底至顶连续设置。

2.3支撑系统安装
顶托粗调标高后,安装10cm×10cm主木楞,其间距为90cm。

之后在主木楞上安装5cm×10cm次木楞,其间距为10~30cm,次龙骨应相互搭接并贯通,严禁在无主龙骨支撑的部位断开。

次木楞安装就位,铺设15厚木胶合板。

2.4水平结构起拱
根据设计要求,楼盖起拱高度按短跨尺寸的1/500。

次木楞安装完毕后,要认真调整顶托升降,使次木楞顶面符合设计标高,主次木楞就位后满铺木胶板。

2.5模壳安装
2.5.1按模板组装设计图的平面布置,按型号将模壳安装在木胶合板上,模壳四底脚加钉钢钉。

2.5.2局部翘曲的模壳,用发泡剂进行填充,以防止混凝土漏浆。

2.5.3模壳的排放原则(双向模壳):在一个柱网内,由中间向两边排放,切忌由一端向另一端排放,以免出现两端边肋不等的现象。

边肋不能使用模壳的地方,可用木模补嵌。

2.5.4安装主次龙骨时应拉通线,间距要准确,做到横平竖直,根据已分好的模壳线,将模壳依次排放在梁的翼缘上。

2.5.5相邻模壳之间接缝处用胶带将缝隙粘贴封严,防止漏浆,浇筑时应有专人看管。

2.5.6模壳安装好后应再涂刷一遍脱模剂。

2.6模板验收
按模板分项工程质量评定标准逐项检查模壳模板。

检查的重点放在模壳自身刚度的保证措施和连接节点的严密性并按照施工程序逐级办理检查验收。

三、混凝土浇筑
1)混凝土浇筑时禁止震动棒用力触动模壳侧壁。

2)混凝土振捣时应沿肋梁及框架梁方向采用点插式进行振捣,严禁漏振。

3)如使用地泵输送混凝土,混凝土泵管不能使用钢筋马凳架设,应采用柔性支撑与平板及肋梁钢筋接触。

架设泵管时泵管下每隔3m垫废轮胎一个,轮胎下垫木胶板,避免泵管与钢筋及模壳直接接触。

本表一式2份,接受交底人1份,资料室1份。

相关人员可复印作为过程控制依据。

编号:工程名称铁路益民小区交底时间2011年11月10日分部(分项)工程名称模壳安装工程
四、模板拆除
1)操作流程
拆除钢管脚手支架→拆除木方→结构面清理。

2)脚手架拆除
砼强度达到标准强度75%以上,才允许拆除支架。

拆模前对试块进行试压合格方下达拆模令。

拆架顺序:先拆水平杆、剪刀撑,从跨中向两端下调支柱顶托,与密肋底脱离,逐根拆除支柱。

木楞拆除:先将支撑角钢钉拆除,拆模不可用力过猛,不乱扔乱抛,轻拿轻放,防止损坏。

五、质量标准
5.1主控项目
楼板及其支架必须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其支架的支撑部分必须有足够的支撑面积。

检查方法:对照模板设计,现场观察或尺量检查。

5.2一般项目
1)模板接缝宽度不得大于1.5mm。

检查方法:观察和用楔形塞尺检查。

2)模板接触面清理干净,并采取隔离措施。

检查方法:观察和尺量检查。

3)允许偏差项目,见下表。

项目
允许偏差(mm)
检查方法多层高层
梁轴线位移 5 3 尺量检查
梁扳截面尺寸+4
-5
+2
-5
尺量检查
标高±5 +2
-5
或拉线和尺量检查
相邻两扳表面高低差 2 2 用直线或尺量检查
表面平整度 5 5 用2m靠尺和塞尺检查预留钢板中心线位移 3 3 尺量检查
预留孔洞中心线位移 3 3 尺量检查
5.3主要质量关键点的控制
1)密肋梁侧面胀出,梁身不顺直,梁底不平。

防治措施:模板支架系统应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支柱底脚应垫通长脚手板,并应支撑在坚实的地面上;模壳下端和侧面应设水平和侧向支撑,以补足模壳的刚度;密肋梁底楞应按设计和施工规范起拱;支撑角钢与次楞弹平线安装,并销固牢靠。

本表一式2份,接受交底人1份,资料室1份。

相关人员可复印作为过程控制依据。

技术交底记录
编号:工程名称铁路益民小区交底时间2011年11月10日
分部(分项)工程名称模壳安装工程
2)单向密肋扳底部局部下挠
防治措施:模壳安装应由跨中向两边安装,以减少模壳搭接长度的累计误差。

安装后要认真调整模壳搭接长度,使其不得小于10cm,以保证接口处的刚度。

3)密肋梁轴线位移,两端边肋不等
防治措施:主楞安装调平后,要放出次楞边线再安装次楞,并进行找方校核。

安装次楞要严格跟线,并与主楞连接牢靠。

4)模壳安装不严密
防止措施:这是模壳加工的负公差所致。

认真检查模壳安装缝隙,钉塑料条或橡胶条补严。

5)混凝土振捣时沿肋梁及框架梁点插式进行振捣。

架设泵管时泵管下每隔3m垫旧轮胎一个,轮胎下垫废模板一块,泵管避免直接接触钢筋。

6)模壳摆放完毕后,在模壳每边等间距钉4个50mm长钢钉,对于局部模壳出现翘曲时,用发泡剂进行填充,以防止混凝土漏浆。

六、成品保护
1)吊运模壳、木钢楞、或钢筋时,不得碰撞已安装好的模壳,以防模板变形。

2)要严格混凝土拆模强度。

肋跨<8m,混凝土强度达到75%方可拆除支柱;肋跨>8m时,混凝土强度必须达100%可方拆除支柱。

七、安全和环境
1)登高作业时,连接件必须放在箱盒或工具袋中,严禁放在模板或脚手板上,扳手等各类工具必须系挂在身上或置放于工具袋内,不得掉落。

2)高空作业人员严禁攀登模板或脚手架上下,也不得在高空的墙顶、独立梁及其模板等上面行走。

3)装拆模板,必须有稳固的登高工具或脚手架,高度超过3.5m时,必须搭设脚手架。

装拆过程中,除操作人员外,下面不得站人,高处作业时,操作人员应挂上安全带。

4)模板的预留孔洞、电梯井口等处,应加盖或设置防护栏,必要时应在洞口处设置安全网。

5)雨天进行高处作业时,必须采取可靠的防滑措施,积水应及时清理。

6)施工过道位置,应设置专门的人行平台,禁止施工人员频繁践踏。

7)支模应按规定的作业程序进行,模板末固定前不得进行下一道工序。

严禁在连接件和支撑件上攀登上下,并严禁在上下同一垂直面上装、拆模板。

拆模高处作业,应配置登高用具或搭设支架。

技术负责人交底人接受交底人
作业人员
本表一式2份,接受交底人1份,资料室1份。

相关人员可复印作为过程控制依据。

附件1:
主肋梁构造次肋梁构造
模壳平面结构示意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