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卸料平台施工方案

卸料平台施工方案

卸料平台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本工程位于无锡市马山镇梅梁路1号,由无锡市吉品置业有限公司投资建设,无锡无锡市天源建筑设计事务所设计,监理公司为无锡市建苑工程监理有限责任公司。

本工程共2个单体工程,3#、4#楼,地下1层(地下室为车库),地上:3#楼十八层,4#楼十六层;屋面为平屋面(局部为坡屋面)屋面。

本工程建筑总面积32010 m2,其中:地下室5280 m2,3#楼16055㎡,4#楼15955㎡。

本工程设计使用年限50年。

屋面防水等级Ⅱ级,地下室防水等级Ⅱ级。

建筑物耐火等级二级。

建筑物抗震防裂度6度。

二、编制依据1、《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2、《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3、《施工组织设计》及施工图纸三、卸料平台方案选择及布置本工程二层以上采取悬挑脚手架,考虑周转材料及砌体、抹灰等施工需要,拟搭设卸料平台布置如下:1、二层、三层、五层采用槽钢悬挑式卸料平台;2、一层、四层、六层利用地面(或屋面),不需要卸料平台;3、卸料平台面积为2.5m×3.1m,上下层相互错开,每层设置一个;四、卸料平台的搭设(一)、材料准备主次梁需要的[16槽钢;¢12(6×9)钢丝绳;¢48钢管及扣件;5×10木枋、1.8㎝厚木胶板;ø14钢筋。

(二)、卸料平台的搭设要求1、卸料平台的搭设必须由有资格的人员(施工现场技术负责人)编制,经上一级技术部门、安全部门审核,公司或分公司技术负责人(并报监理审批)审批后执行。

2、严格执行安全技术交底制度。

安全技术交底工作,是施工负责人向作业人员进行职责落实的法律要求,要严肃认真的进行,不能流于形式,并履行签字手续。

安全技术交底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在施工方案的基础上进行的,按照施工方案的要求,对施工方案进行细化和补充;二是要将操作者的安全注意事项讲明,保证操作者的人身安全。

3、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强化安全检查。

项目、班组必须专人负责对卸料平台的搭设、拆卸进行跟踪、督促、检查。

4、各种材料必须满足国家及行业要求,必须是合格产品,符合卸料平台施工方案中对材料的要求。

5、卸料平台限重1吨,严禁超载运行。

挂限重牌,并固定责任人。

(三)、卸料平台的搭设1、在二、四、五层结构梁板砼浇筑前,先预埋ø14钢筋,作为主梁([16槽钢)的锚环。

第一道环距梁边0.5m,第二道环距梁边2m。

同时在上层砼浇筑时在梁边预埋ø14拉环,用于钢丝绳的锚接。

上下两层的卸料平台相互错开,便于材料的装卸。

2、梁的搭设:用塔机把[16槽钢吊至楼板上,从埋环中向外伸出梁边4.3m,主梁相距3.1m然后用硬木楔把槽钢与ø14埋环楔紧,再搭设次梁。

次梁与主梁成90°,次梁与次梁相距为1m、1.5m,并与主梁进行焊接(或用螺栓锚固)。

如图:3、待梁搭设完毕后,骨架形成。

这时用¢12(6×9)钢丝绳把主梁端头与上层ø14钢筋埋环进行拉结,钢丝绳回头后绳端用绳卡固定,然后利用卸卡拧紧钢丝绳,如图:4、防护栏搭设:在卸料平台的主次梁上,沿四周焊接10㎝高的钢筋桩,用以固定防护栏立柱。

防护栏高1.2m,用¢48钢管及扣件搭设。

如图:5、在梁上先满铺一层5×10木枋,再铺一层1.8㎝厚木胶板。

木枋用螺栓(或8号铁丝)与槽钢固定,木胶板用6㎝长铁钉钉在木枋上。

整个平台要平,与楼层衔接自然平顺。

卸料平台搭设完成后,进行严格验收,满足要求后才能投入使用。

如图:五、卸料平台的拆除卸料平台使用完毕后,进行拆除工作。

在整个平台拆出过程中,应注意安全,事先对作业工人进行技术及安全交底。

首先清除平台上的木胶板和木枋,卸掉钢丝绳,拆除防护栏杆。

然后对焊接在主梁上的次梁分割,最后松掉主梁后端的木楔,把[16槽钢慢慢顺出。

拆卸时,要有专人负责指挥,并在拆卸范围内设置警戒线,防止人员闯入发生安全事故。

拆卸人员应佩戴安全带,严禁向下抛扔平台构件。

六、安全文明施工1、进入施工现场的人员必须戴好安全帽,高空作业系好安全带,穿好防滑鞋等,现场严禁吸烟。

2、严禁酗酒人员上架作业,施工操作时要精力集中,禁止开玩笑和打闹。

3、卸料平台搭设人员必须是经过考试合格的专业架子工,上岗人员定期体检,体检合格后方可发上岗证。

4、平台的搭拆、维护必须由架子工完成,其他人员不得拆改。

5、不得超重堆码材料,做到及时吊运。

保持卸料平台的干净整洁,严禁平台上堆放隔夜材料。

6、卸料平台上材料的吊运要有指挥,操作中要及时发出“请注意”“请让一让”的信号。

材料要轻搁稳放,不许采用倾倒、猛磕或其他匆忙卸料方式。

7、加强检查监督、消除事故隐患。

包括审查搭设方案、验收检查、上岗检查、使用过程检查、风、雨、雪之后的检查等。

七、卸料平台的验算悬挑式卸料平台以[16槽钢为主、次梁,上铺厚度不小于50mm的木枋及18㎜厚的木胶板,并用螺栓、铁丝、钉子固定。

(1) 次梁验算([16槽钢)L1=3.1mmq1次梁载荷分布如右图所示1、载荷计算:(1) 铺板:q0= 0.35 KN/ m2(2) 施工荷载 q1:因为悬挑式卸料平台要求限载1吨,设计荷载取1.5吨,其平台面积为:2.5×3.1 m2。

设:施工荷载集中在平台上则:q1= 1.5/(2.5×3.1)Aq2q11.87 m1m2.5mBq01.5mα=35o= 1.935 KN/ m2。

2、强度验算:M max=(q1+ q0)L12/ 24=(0.35+1.935)×3.12/24= 0.91 KN·mб= M/W1 = 0.91×103/10.242 = 89 < [б] = 215 KN/ m2故:次梁满足强度要求。

(2)主梁验算([16槽钢)主梁载荷分布如上图所示1、载荷计算(1) 平台自重:∑P= 4.39882 KN ,主梁验算时取:P = 2.1994 KN (2) 铺板:q0= 0.35 KN/ m2。

(3) 施工荷载:q1= 1.935 KN/ m2;(4)其它荷载:因为在施工时,在平台前端约1米处将放置超长物品(如架管等)。

要求其荷载限载1吨,则有:q2=1/ (1×1.8) = 0.556 KN/ m2。

2、强度验算:(1) B点右端:q B=q0+q2 = 0.673 KN/ m2,F1=F2=F3=5KN 。

M B= (q B L22)/ 2 + F3 L2= 5.34 KN·mбB= M B/W2 =5.34×103/141= 37.8 N/m2< [б] = 215 N/m2故: B点满足强度要求。

(2) AB段:(a) 在q0作用下A点:M A0max= (q0L02)/ 8=0.35×3.372/ 8= 5 KN·m(b)在F1,作用下最大弯矩:M A1max= (F1×1.87×1.5)/3.37 +(F2×3.12×0.25)/3.37= 5.32 KN·m(c)在自重作用下最大弯矩:M Ap max = P/4×L= 2.1994/4×2.92 = 1.61 KN·m(d)设最大弯矩在同一截面上:M mox= M A0 max + M A1 max + M Ap= 11.93 KN·mбmox x = M mox/W2 =11.93×103/141= 84.6 N·m < [б] = 215 N·m 故:A B段满足强度要求。

(3)钢丝绳验算 [φ12(6×19)]为安全钢平台两道钢丝绳均以一道进行受力验算,当锚环受力0时,钢丝绳受力最大.仅考虑外侧钢丝绳受力,进行验算外侧钢丝绳,对A点取矩,则有:T=(0.35×3.372 /8 + 10×3.87 /2 +15×3.12 /2 )/(Sin400×3.37)=19.96 KN则单根钢丝绳受力为8.98 KN当选用φ12(6×19)钢丝绳时,其破断拉力总和为88.7 KN其安全系数 K = F/T = 0.85×88.7/8.98= 8.39> [K] = 4.5故: 选用φ12(6×19)钢丝绳能满足强度要求。

仅考虑内侧钢丝绳受力,进行验算内侧钢丝绳,对A点取矩,则有:T=(0.35×3.372 /8 + 10×3.87 /2 +15×3.12 /2 )/(Sin530×2.37)=22.85 KN则单根钢丝绳受力为11.42 KN当选用φ12(6×19)钢丝绳时,其破断拉力总和为88.7 KN其安全系数 K = F/T = 0.85×88.7/11.42= 6.6> [K] = 4.5故: 选用φ12(6×19)钢丝绳能满足强度要求。

(四)锚环验算(1) 板面上最远一点的拉环:其受力为:N=M A /L0= 8.92/1.5=5.95 KN当采用φ14圆钢时:[F v]·s=125×154=19.25 KN>5.95 KN故:该点锚环采用φ14的圆钢能满足强度要求。

(2) 上梁处拉环:其受力为:N = T = 10.95KN当采用φ20圆钢时:[F v]·s=125×314.16=39.26 KN >10.95KN故:该点锚环采用φ20的圆钢能满足强度要求。

(五)绳卡及卸扣的选取(1) 花篮螺栓:因为单股钢丝绳所受拉力为:10.95 /2=5.475KN,所以选用CO2.4花篮螺栓,其许用拉力为:13.82 KN,能满足使用要求。

(2) 绳卡:根据所选用的φ12.5 (6×19+1)型钢丝绳,选其配套的φ12绳卡。

使用时待花篮螺栓收紧固定后用钢丝绳卡固定钢丝绳绳头,绳卡间距为6d,并在上下拉环节点处设置护绳卡。

(3) 卸扣:根据双股钢丝绳所承受的总拉力为10.95KN,选取2.7的卸扣,其许用负荷为:27 KN,能满足使用要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