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昆虫主题教学设计

昆虫主题教学设计

三年级《我和昆虫有个约会》主题阅读
活动方案和实践反思
课程设计:彭志辉
一、活动目标
1、阅读昆虫的相关书籍等,了解昆虫的相关知识。

2、诵读昆虫类的诗词,阅读昆虫类经典文章,感悟语言文字之美。

3、观察昆虫的成长,亲近自然,爱护每一个小生命。

4、通过昆虫类好书推荐、昆虫之旅学习展示等,学会表达,勇于展示。

5、爱上阅读、学会思考,敢于多动手实践。

二、资源的选取
1、有关昆虫的诗词(古体和近代,乃至于童谣)
2、绘本好饿的毛毛虫、亲亲自然系列等等
3、整本书:法布尔昆虫记(10本张广学推荐版)
《小牛顿科学馆 14 独角仙—昆虫家族大集合》等等
提前购买准备昆虫类的上百本书籍。

4、影视:《昆虫总动员》、《自然密码》、《昆虫生死斗》等等
5、实践:观察一只或一群昆虫,写出自然笔记
养蚕,记录蚕的生长变化
昆虫标本制作
6、写作和展示:我们的昆虫之旅
三、活动课时建议
第一课时
了解昆虫相关知识,读昆虫诗词。

(借助《我和昆虫的约会》的课件、全班发放昆虫诗词的文
稿)
第二、三、四课时
1、全班共读绘本《好饿的毛毛虫》、《蝴蝶,如此耐心》等。

2、全班共读《法布尔昆虫记1》,借助全书扫描的ppt,老师大声读。

3、发放有关昆虫类的各类书籍,自由选择阅读最喜欢的。

(为此全班购入
上百本有关昆虫类的书籍,再加上班上孩子们自己家里有的,昆虫类书籍摆满书柜一整层。


第五、六课时
影视阅读《昆虫总动员》、《昆虫生死斗》部分片段。

第七、八课时
1、寻找并观察昆虫,班级交流自己观察所得,结合已经有的书本阅读。

2、家长来教室给孩子们讲解昆虫标本的制作过程,并带着孩子们一起动手
实践。

3、老师给每人发放几条蚕宝宝,自己喂养长大,图文记录蚕宝宝的生长过
程。

第八、九课时交流展示课
1、每人上台两分钟介绍自己这段阅读过的最喜欢的一本昆虫类书籍,并把
它要推销给同学们。

2、每人完成一份(我和昆虫的约会)的阅读小报。

小报内容包括以下几个
部分:
(1)昆虫百科知识
(2)昆虫类好书推荐(至少5种以上)
(3)昆虫诗词(1-2首)
(4)我的观察和发现
(5)我的学习小结和思考
在给出一个星期的时间完成后,在全班介绍交流,给完成认真的孩子们颁发勋章。

3、同步展出每人的昆虫学习的记录本。

四、教学反思
原定于一个月完成的昆虫学习之旅,竟然花到了将近两个月才落下帷幕。

从开学前的策划,到过程中的不断调整方案,我和班主任老师自己也在尽力学习,很欣喜看到很多孩子已经习惯于到校园草丛中去寻找观察昆虫,欣喜
于每个孩子都至少阅读了2本以上的昆虫类书籍,每个孩子都把自己的蚕宝
宝养成了飞蛾,但对于孩子们此次的探索学习,我也没有把握每个孩子对昆虫有了深入的了解,每个孩子都真正敬畏昆虫这一个个小生命,在此,把我在此次课程探索过程中的一些尝试和反思以简单的文字记录于此。

(一)课程的缘起
在十年前,我深入钻研并实践过综合实践课程,我和孩子们花了将近两个月时间完成的《走近白沙古井》综合实践案例获评全
国一等奖并在全国年会上交流,时至今日,其全课程的理念深深
影响着我。

所以,虽然我现在是专职做阅读推广,每天不断在向
孩子们推荐经典的好童书,但在我心目中,一直就认为,阅读,
一定不仅仅只是阅读好书,影视、音乐、大自然、生活等等方面
都应该属于孩子们的阅读范围且不能忽视的。

同时,我们的孩子,
活泼、好动、好奇是他们的本性,除了坐下了读好书,他们也更
喜欢自己动手、实践、主动探索和参与更丰富多彩的活动。

所以,
我们给予孩子们的课程,更应该是符合孩子们的天性,有意义同
时又能深受孩子们喜欢,能全面培养和锻炼孩子们的。

我所开展这个课程的这个班级,已经实践了一年半的阅读课程,从低年级的绘本阅读到桥梁书阅读到现在的整本书阅读,家长们
也都是能支持和配合的,同时,还争取到了该班班主任的全力支
持。

毕竟因为我现在没有带班,要开展这样的课程实践,更需要
班主任花心思、花时间来陪伴孩子们阅读和开展活动。

首先选择昆虫主题阅读课程,首先是因为我自身对于科普类读物的偏爱,当下很多重视和推广阅读的语文老师,所以孩子们接
触最多的定是文学类书籍。

文学类书是需要多,但是单单读这一
类是远远不够的,所以,除了文学类读物的推荐,我还把很多的
科普、数学、艺术、历史、哲学等等类别的书籍送到孩子们面前。

如蜜蜂采蜜,品种多一点,一定更丰富、更营养,也能满足更多
孩子的需求的。

其次,实践昆虫主题阅读课程,能让孩子更亲近
自然,能发现到我们身边更多微不足道的小生命,从而更敬畏生
命,也能让孩子更善于观察和发现。

当然,我当初尝试一年一个学期开展不同类型的主题阅读活动
尝试,可以为自然类、人物类、节气类、亲情类、地方人文等等,
打算一个学期在昆虫主题阅读活动结束后,再做有关亲情的、战
争的、武汉本地人文等的主题,当然,主题和内容的选择,最好
能贴和当下和孩子们。

(二)所做的准备
1、诗文选择方面,在查阅了大量书籍后,最后选择了以下六首,
还包括一首歌曲《虫儿飞》,附录如下,当然,这富有很强的个
人色彩。

“精选昆虫诗词
1、小蚂蚁
文/杨唤
我们是一群不偷懒的小工人,
搬不动哥哥的故事书,
拉不走姐姐的花毛线,
我们来抬小妹妹吃剩下的碎饼屑。

下雨了,
有小菌子给我们撑起了最漂亮的伞;
过河了,
有花瓣儿给我们摇来了最稳当的船。

2、蜂
罗隐(唐代)
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3、所见
袁枚 (清代)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4、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辛弃疾 (宋代)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5、诗经·曹风·蜉蝣
蜉蝣之羽,衣裳楚楚。

心之忧矣,於我归处!蜉蝣之翼,采采衣服。

心之忧矣,於我归息!蜉蝣掘阅,麻衣如雪。

心之忧矣,於我归说!
6、《虫儿飞》歌曲歌词
黑黑的天空低垂
亮亮的繁星相随
虫儿飞
虫儿飞
你在思念谁
天上的星星流泪
地上的玫瑰枯萎
冷风吹
冷风吹
只要有你陪
虫儿飞
花儿睡
一双又一对才美
不怕天黑
只怕心碎
不管累不累
也不管东南西北”
2、昆虫类书籍方面
我们的家长非常给力,一下子帮我从网上搜罗和订购了一百多本昆虫类的书籍,
当然,我是选择以《昆虫记》作为人手一本的共读书目,所以班级订购了很多套,再加上孩子们自己家里有的和借阅的,这样每个孩子都能共读到。

附录家长的购书清单:
3、“我和昆虫有个约会”的ppt
这个课件涉及昆虫基本知识和一些精美的昆虫图片以及昆虫诗文等,非常精
美,一打开,孩子们就深深吸引住了,要感谢该班的石承峻妈妈的用心制作,我只简单说了我的要求,把诗文发给她,想不到她带给我意外之外这么多的惊喜。

还有我们后面的昆虫标本制作课程,也是班上一家长带着孩子完成的,该家长为此次课程做了很多很多的准备,深受孩子们的喜欢。

所以,在我们的课程开发实践中,可不能忽视我们强大的家长力量和资源,课程开发,是需要老师、家长和孩子一起共同参与、探索,发挥各自所能,一起就能把课程做得更好。

(三)课程探索中的欣喜
1、孩子们阅读到了很多的昆虫类好书,班级调查,全班每人至少
读过2本以上的昆虫类书籍,读过5本以上的占到一半,有三
分之一的把十册的《昆虫记》全部阅读完了。

2、所推荐的昆虫诗文背诵过关。

3、大部分孩子对昆虫发生了浓厚的兴趣,虽然昆虫课程结束了,
课间还有很多孩子蹲在学校操场草地上找昆虫、观察昆虫。

4、完整观察记录了蚕的生长过程,能很好的向同学推荐介绍一本
最喜欢的昆虫类书籍。

5、也许还有很多我暂时没有办法检阅和发现到的欣喜,留待时间
慢慢去发现。

照片描述:猜猜孩子们在干什么?三月昆虫主题课
程中其中的一课,孩子们多专注!
(四)课程探索中的反思
这是我带着该班孩子开展的第一个主题阅读课程实践,所以,在这其中也肯定有诸多不完善的地方,比如如何能以更有效、轻
松的办法吸引更多孩子对课程深入学习的兴趣?如何激发更多孩
子在课程结束后还愿主动深入探索该课程?如何给孩子提供更多
动手和实践的机会?其实,我本打算带孩子们去农场实地考察,
请昆虫专家给予更多孩子们指导的,但因各种原因最后没有实现。

当然,这只是一个开始,在下一阶段的课程探索中,我将尽力通过更多的努力来弥补这些缺陷,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之下,尽
力把更多好玩、有趣、有意义的课程带动孩子们面前。

2016年5月5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