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基填筑试验段施工组织(方案)一、编制依据1.本工程合同文件、施工图纸等相关资料;2.交通部现行的有关施工技术规范及验收标准。
3.福建省高速公路施工标准化指南。
4.现场实地勘察资料(含交通运输、材料来源、民俗民情资料等)。
5.合同总工期及业主对安全、质量、工期的要求。
6、现场勘查获得的当地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资料。
7、《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公路土工试验规程》、《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等。
二、工程概况本合同段选择K24+000~K24+220段长度220m作为填土路基试验段,进行压实工艺试验。
路基填料来源于K23+800~K23+950路基挖方。
工程特点: 该段为一般路基填方,位于水田路段,表层为可塑状粉质粘土,厚1.0~3.0米,中心填土最高位12.8米,含水量>30,孔隙比<1。
三、试验目的试验的目的是使该种填料达到规定的压实为止,试验时应做好记录。
确定如下内容:1、压实设备的类型,最佳机械组合方式;2、碾压遍数及碾压速度、工序;3、每层材料的松铺厚度;4、填料碾压时的最佳含水量;5、标高、边坡、横坡的测量控制方法。
其试验成果报监理工程师批准后,即可作为该种填料施工控制的依据。
四、试验时间计划自2011年4月5日~2011年5月5日。
五、资源配置1、劳动力配置为确保路基试验段的顺利进行,本着精干高效的原则,项目部成立了路基填方试验段质量小组, 该试验段由路基一队负责施工。
人员具体分工见下表1-1:路基试验段质量、保障小组成员表表1-1汽车司机10人、挖掘机3人推土机2人、压路机2人普通工10人、后勤人员3人2、机械设备配置3、试验测量仪器配置六、填土施工方案1、施工程序路堤填方试验段按照施工准备—基底处理—分层填筑—摊铺整平—晾晒(撒水)—密实碾压—检测记录—编写试验报告的基本程序组织施工。
2、工艺流程见:《路基填方试验段施工工艺框图》3、填料试验填料按《公路土工试验规程》规定的方法进行颗粒分析、含水量与密实度、液限和塑限、有机质含量、承载比(CBR)试验和击实试验。
填四、路堤分类根据路堤填料的不同,分为填土路堤、填石路堤、土石混填路堤。
填料中石料含量小于30%,按填土路堤施工;路堤填料中石料含量等于或大于70%时,按填石路堤施工;石料含量小于70%,大于30%时按土石混填路堤施工。
4、确定最佳的施工组织和机械组合①、根据工地地形、路基横断面形状和土方调配图等合理地确定路堑开挖方法和机械车辆运行路线;②、根据路基土石方的总工程量、挖掘机(装载机)的生产率、有效工作时间计算出挖掘机(装载机)的台数;③、根据挖掘机的生产率、空压机的生产率确定空压机、风镐的台数和钻杆的长度、根数;④、根据汽车运土循环时间、挖掘机工作循环时间、每台汽车装土的斗数计算出每台挖掘机(装载机)应配自卸汽车的台数;⑤、根据堆积土的自然倾斜角、路堤长度、推土板长度、运行速度等参数计算出推土机平整土方的生产率⑥、根据刮刀长度、路堤长度、行程次数、行驶速度等参数计算出平地机的生产率,以合理确定流水作业时间;⑦、压路机根据压实参数合理确定流水作业时间;4、测点布置按每20米一个横断面,每个横断面按填筑宽度布置3个测点,分别是填筑宽度中心线、距离左、右边线(包括加宽部分)1米处。
如下图: 路线前进方向左边线中线右边线20m 20m 20m5、层厚控制方法:①根据填筑面积(考虑加宽30cm)、松铺厚度(暂时按30cm控制)和自卸汽车装载能力,计算出层铺运量和卸料间距;②根据线路有关资料、路基横断面图和底层标高,采用SET全站仪准确定出每层路基中桩、左右边桩位置,然后采用水准仪检测测点底层和摊铺后顶面标高,以满足松铺层厚要求。
6、压实度检测方法:填土路堤压实度采用灌砂法进行检测,检验频率每200m检验4点,不足200m 时至少检测两点。
根据本段填筑面积、层厚控制点和检测频率,第一层测点选择在左、中、右三条控制线按40m间距梅花形选择2~4点检测压实度,第二层测点按同样方法在其余测点上选择2~4点检测压实度。
土石混填、填石路堤采用沉降差法检测,在路堤顶面埋设沉降板,纵向间距20米,横向间距5米布置。
在最后两次沉降量,平均沉降差<3mm。
7、填土路堤压实工艺试验填料运至试验场地后,用推土机初平,平地机终平,且自中线向两侧根据设计坡率设置横坡。
填土时应随时检测含水量,当土的实际含水量超出最佳含水量的±2%时,应均匀加水或将土摊开、晾干,当层厚、含水量等达到要求后方可压实。
压实作业采用YZ18振动式压路机。
碾压自两边向中间进退进行。
横向接头0.4~0.5m,前后相邻两区段重叠 1.0~1.5m。
应达到无漏压、无死角,确保碾压均匀。
第一遍应静压,静压后如填方表面平整度发生变化,要用平地机进行细平一遍。
然后采用振压,先慢后快,由弱振到强振,碾压速度为2~4Km/h,振动频率30Hz左右。
振压6~8遍后,每压完一遍,进行一次压实度检测,并分别作好93区、94区、96区各种测试数据记录。
如果测试值达到规范要求,则停止该层的碾压试验。
并采用水准仪测量出顶面标高,计算出松铺系数。
重复上述步骤,填筑第二层,对上层试验数据进行校核。
七、施工技术要求1、路基施工前,应先做好截水沟、排水沟等排水措施,才能进行路基施工。
临时排水设施尽量与道路永久排水设施结合。
2、路基填料不得使用淤泥、有机土、生活垃圾、建筑垃圾等,捣碎后的耕植土可用于填筑路堤边坡表层。
3、路基填方材料应有一定强度,基CBR值:上路床(路槽下0~30cm)不得小于8%,下路床(30~80cm)不得小于5%,上路堤(80~150cm)不得小于4%,下路堤(>150㎝)不得小于3%。
填料最大粒径:路床部分不得大于10cm,路堤部分不得大于15cm。
4、路基填土应水平分层填筑、分层压实,分层厚度应按压实机械吨位进行确定,但不应超过30cm,路基顶面最后一层不得小于8cm。
路堤土宽度每侧应宽于填层设计宽度,压实宽度不得小于设计宽度,最后削坡,确保路基全宽的压实度。
5、土方路基碾压施工应在最佳含水量±2.0%范围内进行,超出上述范围时应采取晾晒或洒水等措施。
路基填筑施工工艺框图八、文明施工与保护环境措施㈠、文明施工⑴严格按经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进行施工现场布设,做到布置合理,道路畅通,排水良好,场地平整洁净。
对施工便道、施工场地,要及时维修,保持平整,做到雨天不泥泞、旱天不扬尘。
⑵执行现场管理责任制,竖标牌公布,欢迎各界公开监督和指导,做到现场材料堆放整齐,并将各类材料标识清楚。
机械设备停放有序,场内清洁干净,实施现场标准化管理。
现场应设标识牌,写明通道的桩号、结构型式、施工技术负责人、质量负责人、安全负责人。
现场安设砂浆、混凝土配合比标识牌。
⑶加强文明施工教育,使参与施工的职工遵纪守法,上岗作业,着装整齐,佩带标志,防护到位,下岗休班遵守村规民约。
⑷加强机械、车辆和司机人员的管理,做到遵章行车,安全礼让。
⑸所有工程项目实施标准化施工,做到施工作业规范有序,整洁而文明。
㈡、环境保护措施环境保护是生态平衡的保证,是我国重要国策, 为了减少或避免施工对环境的破坏,采取措施如下:⑴认真学习环境保护法,执行当地环保部门的有关规定,并充分发挥经理部中环保组的作用,会同市有关部门组织环境监测,调查和掌握环境状态,督促全体职工自觉做好环境保护工作,并认真接受建设单位和环保部门的监督指导。
⑵加强施工管理,实行文明施工,对环境有污染的废弃物,需排放时,必须经过处理,并经有关部门同意后送到指定地点掩埋或销毁。
施工的工程废料、垃圾及时清理并运弃于规定地点进行处理。
⑶不乱挖乱弃,夏季天气干燥,注重道路洒水养护,降低粉尘对环境的污染,运输土方的车辆加盖遮盖,防止土粒散落污染道路,雨季做好沟渠疏通,防止填料因雨水剥离造成污染。
⑷对路基清表土的堆放,首先调查选择合理的场地,做好排水及防护措施,合理堆放,需回填耕植土的相关工程完成后及时回填,减少堆放面积,防止污染河流渠道。
⑸施工时注意做好排水系统,防止雨季水土流失,污染环境或河流;对取土场在工程竣工后,按设计要求进行绿化创造美好环境或还田与民。
⑹认真学习森林保护法,不能乱砍乱伐并做好防火措施。
⑺工程竣工后,认真清理沿线杂物,拆除临建,并将上述垃圾弃至监理工程师指定地点。
九、质量保证体系及措施㈠、质量保证体系我公司已建立了ISO9001:2000质量保证体系,在推行全面质量管理的过程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为实现本工程的目标,我们将进一步完善本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提高质量管理水平。
质量保证体系框图见图9.1-1,质量保证人员结构框图见图9.1-2。
质量保证体系框图9.1-1质量保证人员结构框图9.1-2(二)、质量保证措施1、路基施工前恢复中线,复测断面,对地形、地质变化处及时报监理工程师处理。
2、对全线挖方段土样进行重型标准击实试验,掌握各种土壤的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容重,为填筑施工提供可靠的控制含水量范围和土壤密实度值。
3、填筑前对各种填料进行专项填筑试验,为压实施工提供依据。
在正式开工之前,选择适当的场区,进行路基填料选取、填筑压实等工艺试验。
通过试验,达到如下目的:第一,求得各种填料压实遍数与干密度的关系;第二,含水量的变化对压实效果的影响;第三,求得不同的压实区,不同填料含水量的合理范围;第四,求得准确的压实技术参数,包括:各种填料的分层厚度、碾压遍数和压实机械的合理走行速率。
4、路堑开挖严格按自上至下逐级分层开挖,每开挖一级及时进行防护,避免堑坡长期暴露,影响稳定。
及时施工路堑截水沟,避免雨水冲刷影响边坡稳定。
5、开挖过程中堑坡发生地下水渗流时,根据渗流位置和大小采用设排水沟、集水井等措施降低地下水位或排出路基外,避免恶化边坡地质。
6、路堤填筑前,按规范进行基底处理,使其密实度、平整度满足要求,保证上层路堤填筑压实均匀。
7、路堤填筑采用信息化施工技术,按三阶段、四区段、八流程组织施工。
严格按试验段确定的工艺参数进行施工,对分层厚度、碾压遍数、摊铺方法、填土速率和土料含水量进行重点控制,把好“三度”,即平整度、路拱度和压实度。
8、确立可靠的检测方法,建立严密的检测制度。
a.确立检测手段填料压实的密实度检测,是控制路基压实质量的重要环节,也是评价工程质量和压实效果的基本手段。
为此我们采用两类检测方法:一类是基本手段:定为灌砂法、环刀法;另一类是加强手段:采用核子密度仪和K30载荷仪。
在正式检测之前,首先用灌砂法、环刀法与核子仪进行对比测试,以灌砂法或环刀法测得的土壤干密度为标准,对核子密度仪进行标定,同时,进行灌砂法(或环刀法)与K30载荷仪的相关数据试验,取得两种用法的相关数值。
b.建立严格的检测制度在正式检测之前,制定系统、严格的检测管理制度,一是工作程序性管理制度;二是专项质量检验、验收制度,按照“跟踪检测”、“复检”、“抽检”三个等级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