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生物学技术
Alport综合症
基底膜增厚、撕裂,颗粒状物质沉积 和节段性的基底膜变薄
薄基底膜肾病 (良性家族性血尿) 基底膜弥漫变薄为其特征,厚度相当于 正常厚度的2/3—1/3,
Fabry病 肾小球脏层细胞质中有大量髓鞘样小体
3 .电镜技术在细胞凋亡研究中的应用
◆ 凋亡细胞形态学变化及其发展过程主要是通过 透射电镜和扫描电镜观察到的,电镜可以较准 确地判定单个的凋亡细胞
1 任何快速运动的粒子都伴有电磁辐射 电子辐射波波长约为 0.05 Å (比可见光的波长短十万倍)
2 高速运动的电子在电场或磁场的作用下 会发生折射并聚焦
(二)电子显微镜的发展 30年代 第一台电子显微镜诞生(1931年) 60年代 电镜种类增多 80年代 电子显微学 90年代 电镜计算机一体化
二、电镜样品制作技术
电镜样品制作技术是制作电镜标本的综合技术
1、基本样品制备技术 超薄切片技术 负染色技术 常规扫描样品制备技术
2、特殊样品制备技术 电镜酶细胞化学技术 电镜放射自显影技术 免疫电镜技术 电镜原位杂交技术
三、电子显微镜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应用
电镜技术广泛应用于医学各个学科
细胞生物学 微生物学 组织学 病理学等学科
(一)在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中的应用
从显微水平提高到亚显微水平,为阐明组织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了解生物大分子合成和代谢情况 研究抗原抗体反应以及定位基因表达
(二)电镜是直接观察病毒结构的唯一工具
▲ 观察感染细胞内病毒形态结构 ▲ 协助病毒性疾病的诊断 ▲ 研究原虫、细菌、真菌、螺旋体等的超微结构
(三)电镜技术在组织学中的应用
骨组织 不仅能看到骨表面的微细形貌,而且 可以看到骨细胞的超微结构和骨基质 中钙盐在胶原纤维间的沉积过程 肌系统 揭示了肌细胞内肌微丝的排列和结构
(四)电镜技术在病理学中的应用
电镜是病理学研究和疾病诊断的重要手段 在基础实验病理的研究中得以广泛应用 在临床疾病的诊断中发挥重要作用
特别在肾脏疾病、肿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中 电镜已成为不可缺少的工具之一
1 .电镜技术在肿瘤诊断中的应用
电镜在确定肿瘤的组织发生类型和分化程度上 起重要作用
区别低分化鳞癌和腺癌
接
连接复合体,微绒毛 粗面内质网等
对神经内分泌肿瘤的诊断 各种神经内分泌肿瘤中,无论其分化程度如何,是 原发的还是转移的,在电镜下均可发现神经分泌 颗粒。
对黑色素瘤的诊断 在无色素性黑色素瘤细胞中可找到未成熟的 前黑色素小体(这种前黑色素小体只有电镜下观 察到)
2. 电镜技术在肾脏病中的应用
由于各种肾脏疾病的超微结构病变各具特 点,所以肾脏活检的电镜观察对疾病的早期诊 断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目前肾脏疾病诊断不 可缺少的手段,特别是在遗传性肾炎性疾病的 诊断中电镜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细胞生物学技术
2020年7月12日星期日
第一部分
电子显微镜技术
第一章 绪 论 第二章 电子显微镜的基本理论 第三章 透射电子显微镜 第四章 扫描电子显微镜
第一章 绪论 一 电子显微镜的诞生和发展 二 电镜样品制备技术 三 电镜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应用
一 电子显微镜的诞生和发展
(一)电子显微镜诞生的理论基础:
◆ 凋亡细胞在电镜下具有一定的超微结构特征, 细胞凋亡过程中出现一系列特征性的形态学变 化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