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专题三第10讲串讲3
1.“这一发现成为20世纪物理学研究的基础,从那个时候起几乎完全决定了物理学的发展。
要是没有这一发现,那就不可能建立起分子、原子以及支配它们变化的能量过程的有用理论。
”“这一发现”是指( B )
A.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B.普朗克的量子论
C.爱因斯坦的相对论D.法拉第的电磁感应现象
解析:“20世纪物理学研究的基础”“建立起分子、原子以及支配它们变化的能量过程的有用理论”表明是量子论,故B项正确。
2.“把能量的变化看成是跳跃式的进行,成功地解释了经典理论无法解释的某些现象,打破了经典物理学中一切过程都是连续变化的观念。
”这一理论的诞生主要是由下列哪一问题引发( A )
A.研究热辐射B.揭示时空本质属性
C.解释光电效应D.预测未知行星方位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20世纪物理学理论突破的理解。
1900年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提出了著名的量子假说,把能量的变化看成是跳跃式的进行,成功地解释了经典理论无法解释的某些现象,所以此题的正确选项应该是A项。
3.英国画家马克·格特勒的绘画作品《旋转木马》描绘了这样一种景象:目光呆滞、姿势僵直的数位成人骑着幽灵般的木马顺时针不停地高速旋转,因为无法停止下来,脸上纷纷流露出惊吓的表情。
《旋转木马》的艺术流派是( D ) A.浪漫主义 B.现实主义 C.印象画派 D.现代主义
解析:《旋转木马》由立体几何图形构成,“目光呆滞、姿势僵直的数位成人”“脸上露出惊吓的表情”表达了现代社会中现代人巨大的精神压力,手法上反传统,符合现代主义的特征,故D项正确。
4.二战期间,德国将士经常出入巴黎的毕加索艺术馆,争相观看毕加索的艺术。
可是这些不速之客受到了毕加索冷淡的接待。
有一次,在艺术馆出口处,毕加索发给每个德国军人一幅自己作品的复制品。
一位德国盖世太保头目指着这幅画问毕加索:“这是您的杰作吗?”毕加索神色严峻地说:“不,这是你们的杰作!”毕加索送给德国军人的作品可能是( C )
解析:毕加索是现代主义美术的代表画家。
《拾穗者》是现实主义美术作品,《自由引导人民》是浪漫主义美术作品,《向日葵》是印象画派画家凡·高的作品,故A、B、D三项错误;《格尔尼卡》是毕加索为控诉二战中德国轰炸格尔尼卡所作,与题意相符,故C项正确。
5.取消各种混合色,在画布上只并列不同纯色而让观者凭自己的视觉自行加以调合的做法,可以保持每一种纯色的新鲜和光彩,从而创造出更为强烈的发光度。
下列作品中属于这种绘画风格的是( A )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印象派绘画。
由“纯色”“纯色的新鲜和光彩”“强烈的发光度”等信息可知,材料表述的是印象派绘画的特点。
A项是印象派绘画作品;B项是浪漫主义绘画作品;C项是现实主义绘画作品;D项是现代主义绘画作品。
6.观察下面两幅绘画作品,它们的共同点是( D )
A.都注重色彩的运用和变化
B.都追求对客观对象的准确描述
C.都反对理性的压制和传统的束缚
D.都着重表达作者的主观感受
解析:中国绘画主要是水墨画,故A项不正确;毕加索绘画运用夸张手法,注重表达作者的主观感受,故B项不正确;C项与中国画不符。
中国画家不求形似,注重个人主观性情的表现,D项属于二者的共同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