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新课标高考地理二轮专题辅导与测试通用版专题跟踪检测:(一) 地球运动

2020新课标高考地理二轮专题辅导与测试通用版专题跟踪检测:(一) 地球运动

专题跟踪检测(一)地球运动A级——基础提速练(2019·四川省成都七中综合测试)北京时间2018年12月8日凌晨2时23分,在四川西昌(102°E、28°N,海拔1 500~2 500 m)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嫦娥四号探测器,开启了中国月球探测的新旅程。

2019年1月3日10时26分嫦娥四号探测器月背软着陆成功,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在月背软着陆成功的探测器。

据此回答1~2题。

1.嫦娥四号探测器发射成功的时候( )A.北京比西昌日出早,白昼长B.太阳直射点位于西二区C.西昌的大气逆辐射弱于北京D.悉尼该日东北方看日出2.嫦娥四号从发射到软着陆期间( )A.地球公转速度渐慢B.赤道正午太阳高度变小C.热带草原进入旱季D.北印度洋洋流逆时针运动解析:1.C 2.D 第1题,嫦娥四号探测器发射成功时为北京时间12月8日凌晨2时23分,太阳直射南半球,北京比西昌纬度高,白昼短,A错误。

太阳直射点(12时)较北京时间(东八区)晚14个小时,位于西六区时间,B错误。

西昌地处内陆地区,晴天多,大气逆辐射弱于北京,C正确。

该日悉尼日出东南,D错误。

故选C。

第2题,12月8日到1月3日,太阳直射点先向南移动,再向北移动,地球公转速度渐加快,A错误。

赤道正午太阳高度先变小后变大,B错误。

北半球热带草原进入干季,南半球热带草原进入湿季,C错误。

北半球冬季,北印度洋洋流逆时针方向运动,D正确。

故选D。

(2019·郑州质量预测)周公测景台(34.5°N,113°E)是我国古代用于观测日影的天文仪器,由表(直立的柱子)和圭(与表相连的石座)组成。

因一年中总有某一时刻太阳光照射在表上时,地面上没有表的影子,故称无影台。

读二分二至日正午周公测景台光照示意图,完成3~4题。

3.一年中,周公测景台无影的时刻最有可能是北京时间( )A.6月22日11时32分 B.6月22日12时C.6月22日12时28分D.12月22日12时4.周公测景台影长最长时( )A.罗马炎热干燥B.孟买正值雨季C.南极地区科考正忙D.悉尼白昼一年中最短解析:3.C 4.C 第3题,读图可知,当地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最大时,即当地地方时为夏至日12时时,周公测景台北侧墙面与太阳光线平行,此时刻周公测景台无影。

北京时间为120°E的地方时,利用120°E与周公测景台所在经度113°E的经度差为7°,算出周公测景台地方时与北京时间相差28分钟,最后得出一年中周公测景台无影的时刻最有可能是北京时间6月22日12时28分,故选C。

第4题,结合图形可知,周公测景台影长最长时,当地正午太阳高度一年中最低,即当地为冬至日。

此时,北半球正值冬季,罗马受盛行西风带影响,温和多雨,A错;孟买受东北季风影响,为旱季,B错;南极地区白昼时间长,适合开展极地科考活动,C对;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悉尼一年中昼最长夜最短,D错。

(2019·洛阳统考)光照强度是指单位面积上所接受可见光的光通量,单位是勒克斯(Lx)。

夏季,在阳光直接照射下,光照强度可达6~10万勒克斯。

冬季和阴天,光照强度很小。

下图是昆明某学校某日窗口朝向正南、无任何遮挡的室内光照强度(Lx)分布图。

据此完成5~6题。

5.当月最可能为( )A.1月 B.4月 C.6月 D.9月6.当日光照强度最大时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太阳高度B.大气状况C.昼夜长短D.气温高低解析:5.A 6.B 第5题,由图可知,该日昆明日出为北京时间8:30左右,日落为北京时间18:30左右,昼长约为10小时,此时应为冬季,故当月最可能为1月,A选项正确。

第6题,北京时间15时,昆明的地方时约为14时,光照强度最大值本应该出现在当日太阳高度最大时的正午12时,却出现在当日14时左右,可见当日14时天气晴朗,而12时为阴雨天气,故B选项正确。

我国某校地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发现,教室走廊在大寒日13时(北京时间)前后开始受到阳光照射,而不再被南楼遮挡。

下面左图是某同学于当天拍摄的一张日照教室走廊的景观图,右图为二十四节气图。

据此完成7~9题。

7.该同学拍摄照片时,面向( )A.东方 B.西方 C.南方 D.北方8.教室走廊被南楼挡住不能在正午照射到阳光的时间大致开始于( )A.冬至日B.大暑日C.小雪日D.小满日9.该校可能位于( )A.黑龙江省B.浙江省C.云南省D.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解析:7.B 8.C 9.C 第7题,大寒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正午前后阳光从南方射入,走廊外墙壁留下的影子朝北,该同学只有面朝西拍摄,才会拍摄到图中景观,故B选项正确。

第8题,一年中冬至日是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最小的一天,也是北半球射向北楼的阳光最容易被南楼挡住的一天。

据题干信息,大寒日该地南楼开始不挡北楼的阳光,说明在大寒日之前的一段时间正午阳光被南楼完全遮挡。

大寒日关于冬至日对称的时间为小雪日,即该教室走廊正午阳光被南楼挡住的时间大致是从小雪日开始,到大寒日结束,故C选项正确。

第9题,北京时间(120°E的地方时)13时前后,该地正午太阳高度最大,说明该地地方时与120°E地方时相差约1小时,经度相差约15°,通过计算,该地经度约为105°E,故C选项正确。

某游客某日北京时间18:45拍摄了杭州(约120°E)西湖的“雷峰夕照”景观照片(图a)。

图b为西湖景区示意图。

读图完成10~11题。

10.该游客拍1摄景观照片的地点最可能位于图b中的( )A.甲地B.乙地C.丙地D.丁地11.景观照片拍摄的季节,下列现象最可能出现的是( )A.江西婺源油菜花绽放B.湖北武汉荷花别样红C.南京栖霞枫叶宛如火D.松花江畔雾凇挂枝头解析:10.B 11.B 第10题,根据题意,该照片拍摄的是“雷峰夕照”景观,所以可判断图a中落日和雷峰塔位于西方的地平线上,拍摄者位于相反方向上,结合图b可知乙地最有可能是游客拍摄照片的地点。

第11题,杭州经度约120°E,北京时间18:45接近当地的地方时。

根据“雷峰夕照”景观图可确定此时为日落时间,据此可算出当日昼长约为13小时30分钟,昼长远大于夜长,所以该照片拍摄季节为夏季,B对。

江西婺源油菜花绽放时为初春,A错;南京栖霞枫叶宛如火时为深秋,C错;松花江畔雾凇挂枝头时为冬季,D错。

B级——重难提分练(2019·合肥质量检测)下图为某城市某高层建筑二分二至日太阳视运动示意图(含太阳方位和太阳高度)。

据此完成1~3题。

1.春分日,该城市的正午太阳高度约为( )A.21.5° B.38.5°C.51.5° D.62.5°2.该城市可能是( )A.南非开普敦B.澳大利亚悉尼C.埃及开罗D.英国伦敦3.该高层建筑甲户型一年中光照条件最好的季节(不考虑天气、周边建筑遮挡等因素)( ) A.巴西高原草木茂盛B.印度半岛高温少雨C.江淮地区梅雨绵绵D.华北平原小麦播种解析:1.B 2.D 3.C 第1题,春分日太阳正东升起,正西落下,据图可知,中间的虚线为二分日太阳视运动轨迹,正午太阳高度可直接读出,即略小于45°,故选B。

第2题,根据太阳视运动轨迹,二分二至日正午太阳都在正南方,说明该城市位于北回归线以北,A、B错;根据上题分析,春分日太阳直射赤道,该城市的正午太阳高度约为38.5°,利用公式:正午太阳高度=90°-太阳直射点与所求地纬度间隔,可算出该城市纬度约为51.5°,只有伦敦符合,C错,D对。

第3题,由图可知,甲户型位于高层建筑的北侧,根据1~2题分析可知,6~7月为一年中光照条件最好的季节,此时,巴西高原为干季,草木枯黄,A错;印度半岛受西南季风影响,为高温多雨的季节,B错;江淮地区受锋面雨带的影响,阴雨连绵,C对;华北平原小麦播种季节是秋季,D错。

(2019·济南模拟)济南(37°N)某高中地理兴趣小组开展有关林窗知识的研究性学习活动,他们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到,林窗(下左图)主要是指林冠乔木衰老死亡或偶然因素导致成熟阶段优势树种死亡,从而在林冠层造成空隙的现象。

林窗可以分为两类:①林冠林窗,指林冠层空隙下的林地;②扩展林窗,指林冠林窗及其边缘到周围树木的树干基部所围成的林地。

该小组选择晴天,到南部山区进行野外调查,调查时绘制了林窗示意图(下右图),并获取了该区域地理环境资料。

据此完成4~6题。

4.调查当日正午时刻,兴趣小组成员测量获得结果Sd=H。

该日最接近( )A.9月23日B.10月23日C.2月4日D.4月5日5.上面右图中表示林冠林窗的是( )A.Sa B.SbC.Sc D.Sd6.该小组研究表明,林窗变大会导致林窗区域( )A.光照强度减小,温度降低B.土壤上层含水量季节变化增大C.土壤的湿度增加D.气温日较差缩小解析:4.B 5.A 6.B 第4题,根据兴趣小组成员测量获得的结果Sd=H可知,当日济南正午太阳高度为45°,结合济南的纬度37°N,利用正午太阳高度计算公式H=90°-|φ±δ|,可算出当日太阳直射点纬度为8°S。

依据春分(3月21日左右)和秋分(9月23日左右)太阳直射赤道,太阳直射点每月约移动8个纬度可推知太阳直射点位于8°S时大致为2月21日或10月23日,A、C、D错,B对。

第5题,由右图可知,Sa为林冠层空隙下的林地,即林冠林窗,A对;Sb和Sc表示林冠下的林地,不属于林窗,B、C错;Sd包括林冠林窗Sa,也包括林冠下的林地Sb和Sc,D错。

第6题,林窗变大会导致林窗区域地面缺少林冠覆盖,光照强度增大,A错。

受太阳辐射日变化影响,林窗区域气温日变化增大,D错。

受太阳辐射季节变化影响,地面温度季节变化增大,蒸发量的季节变化也相应加大,导致土壤上层含水量季节变化增大,B对。

林窗变大会导致林窗区域投射到地面的太阳辐射增强,空气流动增强,蒸发量总体增大,土壤湿度减小,C错。

(2019·南京市5月三调)图1为游客某日黄昏时拍摄的南京眼步行桥景观图,图2为南京眼步行桥景点示意图。

据此回答7~8题。

7.推测图1的拍摄地点最可能位于图2中的( )A.甲点B.乙点C.丙点D.丁点8.若图1的拍摄日期为4月20日,则同一地点同一时刻再次拍摄相同图片的时间最接近以下日期中的( )A.5月20日B.6月20日C.7月20日D.8月20日解析:7.C 8.D 第7题,由图2可知,南京眼步行桥的走向为西北—东南走向。

图1是黄昏时拍摄的桥体,即日落时的桥体。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