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公墓建设项目建议书

公墓建设项目建议书

公墓建设项目建议书【篇一:公益性公墓建设可行性报告】公益性公墓建设可行性报告一、总论项目概况1、名称:富堨镇公益性公墓项目建议书2、性质:新建3、地点:富堨镇富堨村4、建设单位:富堨镇人民政府5、项目负责人:曹雄威6、项目投资2010万元编制依据1、《富堨镇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2、《富堨镇村级道路建设总体体规划》3、项目建设单位所提供的有关资料二、项目背景:富堨镇地处歙县县城北郊。

区域面积56平方公里,6个村委会,总人口17054人5366户,其中农业人口16428人。

2014年农民人均收入13675元,镇政府驻地富堨距县城7.5公里,城许公路沿富资河横贯镇内南北。

随着殡葬改革工作的实施,遗体火化率有所提高,迈出了殡葬改革目标的第一步。

但如何解决好死亡人口的遗体、骨灰安葬和处置问题则是殡葬改革最终目标能否实现的关键。

富堨镇镇政府按照歙县县委、县政府确定的生态是歙县最宝贵的资源和最大的发展优势,我们必须守住红线和底线,保护好我们美丽的家园这一要求,努力抓好殡葬整治工作,提升“三沿五区”环境风貌。

经过研究认为建立公益性农村公墓是占地面积小、维护费用较低、可循环使用且距离群众较近方便群众祭祀。

不仅可以解决长期以来死亡人口的遗体及骨灰安葬和处置问题,也可使群众逐步形成一种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对美好乡村建设将起到积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

三、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及可行性从现在实际情况看全县死亡人口的遗体及骨灰都实行土葬。

将遗体及骨灰土葬的主要原因是“入土为安”的传统观念还根深蒂固认为人死后就应该将遗体及骨灰埋葬起来。

因此全县每年的死亡人口都用棺材进行“土葬”使耕地、林地里出现大量坟头。

目前我镇公益性公墓山严重不足,群众乱埋乱葬及私墓大规格建造势头难以遏止,导致“青山白化”山林土地破坏严重,给村居建设、环境保护、文明创建、资源开发、经济发展带来了极大的阻碍。

这不但没能节约土地和木材,反而使群众经济负担加重也使充满封建迷信色彩的丧葬习俗死灰复燃,与殡葬改革的本义背道而驰。

“土葬”也成为伴随殡葬改革的老大难问题。

解决好遗体安葬和骨灰处理问题,不仅对深化农村殡葬改革有着深远意义,也是建设新时期美好乡村的必然要求。

解决这一问题,应按照走群众路线这一要求,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切实解决群众安葬和处置骨灰的实际问题。

建设农村公益性公墓不仅可以解决长期以来农村遗体安葬和骨灰处置的问题也可使群众逐步形成一种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对美好乡村建设将起到积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从而彻底解决群众乱埋乱葬、私墓大规格建造势头难以遏止的严重问题。

方便了群众祭祀,对破除封建迷信陋习、节约土地,引导群众树立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发挥了积极作用。

项目的建设是切实必要的。

农村公益性公墓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范围广、影响面大是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一件大事。

经党委会会议研究,决定选址富堨村建设富堨村公益性公墓。

墓区离县城约7.5公里。

服务范围为富堨、徐村、中溪等6个行政村一万多人口。

项目的实施对破除丧葬陈规陋习,建立完备殡葬服务设施和殡葬管理服务网络,反对封建迷信形成文明、健康崇尚科学的社会风气,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无论从工程技术上还是从我镇现实情况都是可行的。

四、工程建设的主要内容及投入农村公益性公墓建设规划由富堨镇民政办、国土所负责。

公益性公墓建设由富堨镇公益性公墓建设工作领导小组领导牵头。

具体实施由富堨村委会负责。

项目建设周期1年,贯彻“因地制宜、合理规划、正确引导、加强管理”等方针,坚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以“绿色殡葬、生态殡葬”为目标,实现生态化、园林化、规范化的公益性公墓建设要求。

建设规模:根据富堨镇建设规划,集中建设一所2028座农村公益性公墓。

公墓占地面积控制在30573平方米折合46.13亩,其中包括公墓入口大门、香烛、纸钱集中焚化点、公墓管理办公室、公厕及绿化。

公益性公墓每座墓穴占地不超过5平方米含绿化面积,双人合葬墓穴占地不超过8平方米,墓碑要小型化。

具体的建设内容为:公墓管理办公室占地100平方米,主体建筑面积275平方米。

2、公墓入口大门,主入口设计为一座大门。

大门高5m、宽10m。

3、香烛、纸钱集中焚化点2方米。

456784千米。

9千米。

10长1200111米。

臵4330平方米。

面积50平方米。

200平方米。

60%20000平方米。

6300平障公墓安全。

12、供电及给排水配套建设工程。

公墓按“五个一”的建设标准建设即一个大门、一条道路、一个醒目的标志或标志性建筑、一个规范的名称、一个明晰的界线。

四边栽种花椒树、冬青树、槐树等组成篱笆墙。

建设公墓用为荒瘠地和不宜耕种的土地,用地时统筹安排、五、阶段和进度工程于二○一五年六月开工,施工期六个月,本年年底前竣工验收,投入使用。

六、资金预算及筹措一是投资估算:本项目投资估算范围包括公墓入口大门、香烛、纸钱集中焚化点、公墓管理办公室、公厕、垃圾堆放点、防火隔离带、供电系统、完善给排水系统,并对空余地、庭院内空地及公墓四周进行绿化、美化、供排水、环卫、供电等设施的施工费用和其它费用等。

具体估算标准是:建筑工程根据相同结构的类似工程决算指标计入。

安装工程根据有关规定及设备安装类似工程决算以设备购臵费为基础,按指标形式计入。

设备购臵按设备生产厂家报价及产品样本价格计入。

其它费用按有关规定计取。

预计总投资为2010【篇二:昆阳宝营萱园林公墓项目建议书】汉营村村民公墓项目建议书一、项目背景1997年7月21日国务院第225号令颁布施行了《殡葬管理条例》。

《殡葬管理条例》是新时期我国殡葬管理的重要法规。

它的颁布施行,对于强化殡葬管理,大力推进殡葬改革,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项目建设必要性2008年12月30日昆明市第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通过《昆明市人大常委会关于深化殡葬改革促进文明殡葬的决议》。

改革丧葬习俗,反对愚昧落后的丧事活动,是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公民素质,净化社会风气,促进社会全面进步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加速现代社会文明进程的必然趋势。

提高农业人口的火化率有利节约殡葬用地,降低丧葬成本,美化环境,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三、项目建设的依据农村公益性公墓是为村民死亡后提供骨灰或遗体安葬的公益性公共设施。

建立农村公益性公墓必须本着节约土地、保护生态环境、园林化、公益性的原则,坚持科学规划、依法建设、因地制宜、规范管理。

农村公益性公墓严禁占用耕地、国有林地和纳入中央及省级补偿的重点公益林地。

要积极推进绿色殡葬,倡导树葬、花葬、草坪葬、壁葬、骨灰堂存放等葬法,减少殡葬用地;要坚持公益性服务,以社会效益为主,不得从事经营活动。

四、规划区域概况昆阳镇座落在美丽的滇池南岸,属县城所在乡镇,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东接上蒜乡和滇池,南邻宝峰镇,西与二街乡接壤,北为西山区的海口镇。

昆洛公路、安晋公路、昆玉公路、昆玉铁路越境而过。

昆玉铁路在境内的中谊村、储英村设火车站2个,交通通讯便捷。

全镇滇池沿湖线28.9公里,滇池沿岸有水产养殖2000余亩。

全镇有林地4613公顷,森林覆盖率38.5%。

全镇总面积119.79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31194.1亩,人均耕地0.74亩(把居民计算在内,人均耕地仅有0.37亩)。

辖27个村(居)委会,82个自然村,99个村民小组,总人口84178人,其中农业人口44942人,居民39236人。

五、项目建设方案1、设计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编制办法》3)《云南省城市规划管理办法》4)《国家园林绿化设计、施工规范》5)《殡仪馆建筑设计规范》6) 国务院发布的《殡葬管理条例》7)《云南省殡葬管理条例》8)《昆明市殡葬管理条例》9) 建设单位提供的1:500地形图及相关资料2、规划原则规划设计以国务院发布的《殡葬管理条例》、《云南省殡葬管理条例》和《昆明市殡葬管理规定》为指导思想。

以下几点为规划设计原则:1)整体性原则汉营村村民公墓的功能布局及环境塑造是一个统一完整的体系,各功能组成部分应围绕主题有机的结合起来,强调整体、和谐、有序。

2)时代性原则汉营村村民公墓的假设与时代的发展是同步的,无论规划布局还是建筑风格都应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3)科学性原则汉营村村民公墓应体现出现代化管理理念,通过合理的布局、方便的交通及富有文化内涵的建筑风貌,形成管理科学化的现代公墓。

4)环境性原则规划以建设服务便利、环境优美的殡仪馆为目标,充分引入外部环境景观要素,挖掘规划用地内的建筑环境、绿化环境、场所环境与人文环境的关系,塑造优美的生态景观环境。

5)可持续原则规划方案要灵活、有弹性,便于操作实施,最终实现建设发展的可持续性。

3、规划理念汉营村村民公墓的开发建设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及公墓建筑的特殊要求。

空间布局充分考虑到创造人性化环境的需要,在满足功能要求的条件下尽可能的追求形式美观,塑造出优美的环境。

规划提出以下理念:合理分区、服务快捷4、规划布局规划布局以公墓区为中心进行合理的功能分区,做到联系方便、互不干扰、建筑布局紧凑、交通便捷、车辆和人员分流有序,公厕、垃圾处理等。

建筑采用围合式布局方式,通过对建筑各项功能的合理布局方式来进行整体、和谐、有序的建筑空间组合。

根据项目所在地的自然环境特点和项目的特殊性,将规划设计一个具有特定精神意义的场所。

通过建筑与场地环境气氛的营造,使人们在怀着悲痛心情告别亲人朋友的同时也能给人们带来一种为对生命的珍惜和人生的感悟。

六、项目建设规模该项目投资约33784.75万元人民币,用地规模约400亩,共分5期建设。

1、一期总投资约5940.05万元人民币,用地规模约70亩,其中拟建公墓23333个(约5833.25万元人民币),拟建建筑面积520平方米(约52万元人民币),拟建景观亭2个(约4万元人民币),建设7米车行道720米(约43.2万元人民币),建设3米车行道380米(约7.6万元人民币)。

2、二期总投资约7720.2万元人民币,用地规模约90亩,其中拟建公墓30000个(约7500万元人民币),拟建建筑面积1480平方米(约148万元人民币),拟建景观亭3个(约6万元人民币),开挖水面【篇三:旌德县烈士陵园建设项目建议书】旌德县烈士陵园建设项目建议书一、项目概况旌德县烈士陵园建设项目位于版书乡龙川村,占地面积20亩,将分葬在全县各地的88位烈士集中安葬,新建烈士纪念碑一座,配套建设事迹陈列馆、门楼、围墙、停车场、垃圾处理及消防、供电、供水等基础设施,是我县历史上建设的第一座革命烈士陵园。

二、项目建设的意义与必要性一是鉴于开展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需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