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析开放式公园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

浅析开放式公园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

开放式公园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
随着城市现代化水平的快速提高,人们对生存环境、生活质量要求的不断增长,全国各大城市都相继建设和改造了一批开放式的公园和广场。

近年来,我市采取有力措施,大力加强城市公园建设,建设了一批各具特色的供市民休闲、娱乐、健身的开放式公园,丰富了广大市民的精神、物质生活,深受百姓的欢迎和称赞。

开放式城市公园带来的好处显而易见但同时公园管理的难度亦随之增加。

一、开放式公园的定义
所谓"开放式"是向全民开放的公园,由政府出资建设改造,建成后免费开放的公园。

在当前人们生活节奏加快,工作紧张与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的情况下,开放式城市公园的建设与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开放式公园是人们休闲、娱乐、游览、观赏等活动的公共场所, 它兼容社会、生态、科普、文化等多种功能。

开放式公园是一种典型的公共设施,其规划和建设的目的就是供更多人享用,以满足城市居民对亲绿、休闲、健身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也是一种公共产品,是由政府负责规划、建设与管理的,同时又是一种由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再者开放式公园的服务通常是不收费的,其建设与管理费用是由城市财政负担,而城市财政则来源于城市中的每个普通纳税人。

因此,开放式公园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免费向公众开放的城市休闲娱乐场所。

二、开放式城市公园的意义及必要性
城市公园的免费开放是由其自身的公益性性质及其在城市中的地位所决定的,是社会进步与发展的必然需求。

(一)开放式城市公园提升了城市绿化水平, 同时公园的绿树鲜花与周边景观融为一体,城市仿若置身花园之中,有利于满足创建适宜人居环境的需求,有利于加快现代化、生态型园林城市的建设与发展。

(二)城市公园免费开放是改善生态环境和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公益性事业,开放式城市公园不仅是提供公共游览、观赏、休憩、开展科学文化教育活动及锻炼身体的重要场所,也是提高城市绿地率,
打造花园城市还绿与民的重要手段。

(三)开放式城市公园的建设和管理水平标志着社会文明的进步, 更是人与自然、人与环境和谐相处的最好体现。

它对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 起着一定的推动作用。

(四)城市公园免费开放有利于市民人际交流,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 许多市民从平房迁入楼房,加上工作繁忙,很少和邻居及其他人群来往。

而开放式城市公园作为贴近社区的公共活动场所, 可以把人们从高楼中解放出来,大家在此认识,结交朋友,交流思想,加深感情,同时方便了群众文艺,来自大众的民俗文化在公园能得到充分的交流与发展。

三、开放式城市公园存在的主要问题
城市公园免费开放是还绿于民,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优化投资环境的迫切需要,也是建设花园城市的客观要求。

但从目前来看,开放式城市公园的绿化及公共设施受损严重,管理难度大,维护经费不足,管理者力不从心,城市公园免费开放既有益处也带来一系列问题。

(一)绿化和设施损坏较重
城市公园免费开放,使游客像进自家花园那样出入自由,游园人数倍增,进园游客素质也参差不齐,导致管理秩序混乱、园内花草树木及公共设施也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坏等,给开放式公园涂上了一层不和谐的色彩。

(二)基础设施尚显不足
公园内园椅、健身设施、无障碍设施等人性化服务设施,导游指示图、厕所、垃圾箱、残疾人轮椅车道等便民利民措施不完善,难以满足游客数量攀升带来的正常需求。

同时由于游园人数倍增,公园内的基础设施公共设施过度消耗或损毁,需及时更换或改造。

(三)公园服务的质量和水平有待提高
公园作为旅游服务的窗口,工作人员理应以热情态度、规范的服务面向游客,免费开放以后,游人增加,公园服务工作量增加,难免出现服务质量降低的现象,要重点加强窗口服务职工的职业道德和岗位技能
培训,建立与工作绩效挂钩的奖惩机制,增强职工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技能,体现公园管理行业优质、文明服务的形象。

(四)治安形势严峻
开放式公园的进园人员比较杂,不安全因素明显增加,给治安防范和管理工作带来了难度。

如按照公园的规定,车辆是不允许进入公园的,为此公园方面也在入口处设置了醒目的告示牌,但是开放式公园的出入口较多,也没有了围墙,车辆从公园内径直通过的事时有发生,造成了很大的安全隐患。

四、开放式公园管理策略
城市公园实行开放式管理,改善了城市生态及人居环境,广大市民也得到了实惠和便利,但开放式公园要取得长足的发展就必须做好开放后的后续管理工作,为此,对于开放式公园的经营管理,提出以下几点策略:
(一)坚持以人为本,强化服务意识
建造公园是以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为目的的公益性事业,公园的公益属性要求公园管理者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始终以游客为中心,服务市民,方便游客。

坚持以人为本,必须强化以游客为中心的管理理念,推进公园从管理者到公众服务者身份的转换,不断改善服务措施,满足群众的需求、维护群众的利益作为公园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全面开展职工职业培训,提高职工业务水平以适应新时期的服务需求。

(二)转变思维方式,提升管理水平
明确每个部门岗位的工作职责要求,保证各部门岗位分工明确,各尽其职,同时在完成本部门工作的同时加强各部门岗位之间的协调与合作,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增强发展的可持续性。

同时,要充分借助非政府组织、广大市民及志愿者的参与,建设社会化、服务型的公园协管组织,以共建城市精神文明为目标,不断优化现行的公园管理模式,丰富管理方法,来提高公园的管理水平。

(三)加大投入力度,完善配套设施
公园是社会公益事业,所以城市公园的建设管理要以政府投资为主,只有在落实了管理经费、资金有保障的情况下才能免费开放。

公园免费开放后,游客量剧增,公园基础设施难以满足大量游客的需求,将会出现入厕难、休息椅少、垃圾桶清理不及时等情况,公园要想取得长足发展,需要政府的长期投入和管理,政府财政的不断投入是公园设施正常运转的基本保障。

另外,政府应适当加大政策扶持,如对公园的公益性开支,如绿化用水、用电收费标准给予优惠等等。

(四)加大宣传力度,培养文明游园意识
为防止公园绿化及公共设施遭到破坏,要采取多种形式和途径进行宣传教育,倡导“文明入园,做文明市民”,不断提高游园市民的素质。

如在公园门口及醒目地方张贴温馨活泼的人性化标语、宣传画,让游客潜移默化地得到启迪,受到感染。

同时要积极探索和开展绿地草坪认养的管理新模式,通过市民们亲自动手参与让市民充分参与公园绿化的活动,此外还要加大监督力度,公园管理人员要对不文明行为进行劝阻和教育, 共同营造公园美丽的环境面貌。

五、结语
综上所述,政府将公园向社会公众免费开放, 让更多的市民能够享受到更良好的公共服务,这是值得肯定的,但要求市民素质有所提高的同时,公园也应加大管理力度,任由游客在园内肆意破坏,也体现出公园管理力度的不足,因此必须改变传统的经营管理理念,与时俱进,积极创新,努力解决公园免费开放中存在的种种问题,让开放式公园更好的发展,更好的满足市民休闲健身和精神文化的需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