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东亚和东南亚综合题

东亚和东南亚综合题

东亚和东南亚综合题练习
1、读东亚地区气候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代表的气候类型是______,B代表的气候类型是______。

(2)A、B两种气候类型的分界线与什么等温线的分布是一致的?______________。

这条分界线在我国境所处纬度位置较____,在日本境所处纬度位置较____,主要原因什么?
2.读东亚部分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C半岛地形多山,整个地势特点是_______________ ,判断依据是什么?
(2)冬季A地酸性气体排放量远高于B地,而B地的酸雨危害却比A 地严重,试分析原因。

3、读图,回答问题
(1)图中A、B、C、D四个岛屿中有“硅岛”之称的是
_____,图中没有画出的属于日本领土的群岛是
________。

(2概况日本的地形特点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3)写出H处渔场名称,并分析日本渔业发达的原因。

(4)日本的传统工业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的狭长地带的原因?
(5)日本棉花全部依赖进口,但纺织工业发达,原因是?
4.描述图中等温线的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5、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一般而言,夏季日本太平洋沿岸河流径流量大于日本海沿岸河流,其原因是什么?而日本太平洋沿岸地区的水资源却显得较为紧,原因又是什么?
(2)濑户海沿岸地区河流在冬、夏季节的降水补给均比较少,解释其原因。

6、.读东南亚地区图,结合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ABCD代表河流,湄公河是__河,该流域所在半岛的地形特征是________分布,这种地形分布特征是在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强烈挤压抬升和流水的____作用下形成的。

该河下游流域栽培有一种世界著名的“浮稻”(该稻谷可随水位涨落漂浮),“浮稻”反映了该河的水文特点是______________,这种特点的形成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河在回归线以北和以南的流域围有什么不同?为什么?
7.(2013·卷)印度尼西亚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岛国家,河流众多而短小,渔业资源丰富。

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5)题。

材料一:印度尼西亚地理位置示意图。

材料二爪哇岛地处板块边界上,北部是平原,南部是熔岩高原和山地,山间多宽广盆地,是世界上雷雨最多、土壤最肥沃、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区之一。

(1)印度尼西亚大约四分之三的陆地位于______半球,主要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_。

(2)爪哇岛附近海域是世界上发生______ 、______ 灾害频率最高的地区之一,这些灾害有可能引发破坏性极大的海啸。

(3)爪哇岛是世界上雷雨最多的地区之一,其原因是什么?
(4)分析印度尼西亚渔业资源丰富的自然原因。

(5)简述爪哇岛种植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措施。

8、某岛国人口约500万(2009年),经济发达,淡水资源严重不足。

该国国土面积约640平方千米,其中主岛面积约540平方千米,地形单调,平均海拔不足15米,岛上河流最长不足16千米。

下图示意该国主岛及其附近地区与对应的气候资料。

(1)简述该国气候特征,并分析该国淡水资源严重不足的主要原因。

(2)左图为上图M水坝的景观。

水坝能阻挡海水涌入,并通过其闸门调控河流
入海流量。

说明建坝前后坝水域水的咸淡变化及其原因。

(3)除建水坝外,请你为该国再提出一种解决淡水资源短缺的办法,并说明理由。

9、泛亚铁路(新加坡至)将是联系东盟和中国的重要通道,其中,新加坡一吉隆坡一曼谷的已有铁路为共用段,自曼谷至的待建铁路有东、中、西三个方案,如表1和图所示。

表1 泛亚铁路待建线路三个方案的比较(单位:千米)
方案经过主要城
市总长度新建长

东线曼谷一金边一
胡志明市一河

5520433
中线曼谷一万象

41801245
西线曼谷一仰光

43211017
⑴东盟国家首选东线方案,请分析有哪些有利因素和存在的问题?
⑵东线所经过的平原地区是世界上重要的稻米产区,试分析其生产的有利条件和主要制约因素。

(3)简述泛亚铁路对我国的重要意义.
1、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1月0℃等温线低高我国受大陆影响较大,冬季气温低,1月0℃等温线的位置偏南;日本受海洋影响大,冬季气温比同纬度大陆高,所以1月0℃等温线位置偏北。

2、东高西低河流多自东向西注入海洋冬季A地降水少,酸雨危害较轻;西北风把A地大量酸性气体输往B地;B地气候海洋性显著,冬季降水较多,酸雨危害较重。

3、(1)D 琉球群岛(2)特点:以山地、丘陵为主,平原面积狭小影响:耕地少且地块小,多采用小型农业机械农业精耕细作,单产高。

(3)道①日本暖流和千岛寒流交汇,渔业资源丰富;②日本可耕地有限,人口多,海洋水产品在食品结构中比重较大;③日本是一个岛国,日本人民历来有食鱼爱好,需求量大;④日本拥有庞大的远洋和近海捕捞船队,沿海和陆上水产养殖业也比较发达;⑤日本水产品捕捞、加工技术水平高。

(4)①日本的矿产资源贫乏,工业原料和燃料需要从国外进口,而工业产品大量出口到国际市场②太平洋沿岸多优良港湾,海运便利,便于工业原料、燃料的运进和工业产品的运出(5)①棉纺织工业历史悠久,工艺先进;②石油化学工业发达,化纤纺织品种类多样,质量领先;③经济发达,生活水平高,纺织品需求量大;④纺织品是日本重要的外贸产品。

4、分布特征:①太平洋沿岸与海岸线平行;②日本海沿岸向高纬度凸出;③中部地区向低纬度凸出;④南北等温线的数值相差很大,达16°。

影响因素:东部: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和日本暖流西部:洋流的影响中部: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和地形南北相差较大:纬度因素
5(1)因为夏季风会带来丰富的海洋水汽,形成大量地形雨,从而补给地表径流;而夏季日本海一侧处于背风坡,雨水较少。

日本太平洋沿岸属世界著名工业区,城市密集,人口众多,工业与生活用水需求量大。

(2)在濑户海沿海岸地区,冬季有北部的山脉阻挡西北季风带来的日本海水汽,夏季有南部的山脉阻挡东南季风带来的太平洋水汽。

6(1)A 山河相间侵蚀水位季节变化大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季节变化大(2)回归线以北因流经高山峡谷之中,山高坡陡、支流汇入少,所以流域围狭窄;回归线以南因地势平坦、开阔,汇入支流较多,所以流域围较宽阔。

7、(1)南热带雨林气候(2)地震火山(3)①地处热带;②周围水域广阔;③地形复杂;④空气对流强烈。

(4)①岛屿多,海域广阔;②热量充足,生物生长速度快;③入海河流多,饵料丰富。

(5)①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防治水土流失;②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推行生态模式,优化种植结构;③加强科技研发、应用与推广;④提升产业化水平,延长产业链。

8、(1)气候特征:全年高温多雨主要原因:①国土面积小,地势低平,四周环海,陆地上储存淡水(地表水、地下水)的条件差(河流短小);②人口密度大,经济发达,生活、生产对淡水需求量大。

(2)水坝修建以前,水偏咸。

原因:河流水流平缓,海潮(顶托作用)使河水和海水相混。

水坝修建后,水逐渐变淡(改善)。

原因:拦蓄淡水,阻止海水倒灌;通过闸门调控蓄水和排水,逐渐使偏咸的水换成淡水。

(3)①从邻
国(马来西亚)购买淡水。

邻国(马来西亚)面积较大,高温多雨,有较多淡水。

两国之间的海峡狭窄,输送淡水成本低。

②海水淡化。

该国经济比较发达,四周环海,可选适当地点,建海水淡化厂,生产淡水。

③废水(污水)回收利用。

该国经济发达,人口密度大,生活、生产废水(污水)产生量大。

④收集雨水。

该国为热带雨林气候,年降水量大。

9、(1)有利条件:⑴运营里程长,利用现有铁路长、需新建铁路短。

⑵铁路主要经过平原地形。

⑶经过地区人口稠密,城市多,经济相对发达。

不利条件:⑴部分通过喀斯特地貌区,地形崎岖,地势起伏大。

⑵地处板块交界地带,地质条件复杂
(2)有利条件:平原地区地势平坦;土壤肥沃;位于热带多雨地区、水热条件好;人口稠密、劳力资源丰富;有悠久的耕作历史、种植经验丰富;国际市场需求量大。

主要制约因素:机械化水平和科技水平低;季风气候的不稳定,多旱涝灾害。

(3)①加强与东南亚各国的经济联系和友好来,促进我国经济发展;②缩短中国陆省区与南亚、中东、北非、西欧的营运里程;③可从陆路输入中东地区的石油和泰国、越南等国的粮食补给,保证国家战略安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