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
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
液体、粉末、固体)和化学性质; • 4、能力:工作人员的能力和已接受的任务培训; • 5、程序:作业程序或作业指导书; • 6、数据:作业活动及作业环境监测数据; • 7、事故:发生过的与该作业活动有关的事故经历。
危害主要存在于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 状态、有害的作业环境及缺陷
• 有什么危害 ?为什么会发生危害? • 内因,如:
--设备失效,人员错误; --人员的大意和违章操作; --其他原因:设计、建造、运行、维护、管理。 • 外部因素: --自然灾害,如洪水、雷击; --人为因素,如交通事故,高空坠物; --水电供应失效
物的不安全状态 使事故可能发生的不安全物体条件或物质条 件
物质:火灾、爆炸性物质;毒性物质;腐蚀; 物体: 防护、保险、信号等装置缺乏或有缺陷;
设备、设施、工具、附件有缺陷; 个人防护用品用具缺少或有缺陷; 生产(施工)场地环境不良。
有害作业环境
作业场所缺陷: 间距不足;信号、标志没有或不当;物体堆放不当。 作业环境因素缺陷: 采光不良或有害;通风不良或缺氧;温度过高或过 低;湿度不当;外部噪声;风、雷电、洪水、野兽 等自然危害。
生的行为。
包括: • 1、操作错误(忽视安全、忽视警告) • 2、安全装置失效(人为) • 3、使用不安全设备 • 4、手代替工具操作 • 5、 物体(成品、材料、工具等)存放不当 • 6、冒险进入危险场所 • 7、攀坐不安全位置 • 8、在起吊物下作业(停留) • 9、机器运转时加油(修理、检查、调整、清扫等) • 10、有分散注意力的行为 • 11、不使用必要的个人防护用品或用具 • 12、不安全装束 • 13、对易燃易爆等危险品处理错误等。
危害辨识风险评价
规范规定的风险评价范围:
1)规划、设计和建设、投产、运行等阶段; 2)常规和异常活动; 3)事故及潜在的紧急情况; 4)所有进入作业场所的人员的活动; 5)原材料、产品的运输和使用过程; 6)作业场所的设施、设备、车辆、安全防护用品; 7)人为因素,包括违反安全操作规程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8)丢弃、废弃、拆除与处置; 9)气候、地震及其他自然灾害等。
事故隐患
危害辨识:认知危害的存在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
按照GB/T 13816—92《生产过程危险和危害因素分 类和代码》可以将危害分为六大类。
1、物理性危险、有害因素
(1)设备、设施缺陷; (2)防护缺陷; (3)电危害; (4)噪声危害; (5)振动危害; (6)电磁辐射; (7)运动物危害; (8)明火; (9)能造成灼伤的高温物质 (10)能造成冻伤的低温物质; (11)粉尘与气溶胶; (12)作业环境不良; (13)信号缺陷; (14)标志缺陷; (15)其他物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可接受的风险。
风险的确定
= × 风险 R
可能性
L
严重性
S
发生的频率
现有的预防、检测、控制措施
可容许风险
组织的法律义务和方针
风险控制与投入控制图
危害辨识风险评价
事前行为或主动行为:确定哪些部分的活动是有危 害性的,对危害管理分为四个步骤: 识别-评估-控制-恢复
事故管理 • 事后行为或被动行为:事故发生的处理、调查 • 及防止事故的发生。 • 事故-调查-报告-处理
危害及危害的产生
危险源 类别
根源
状态
第一类危险源能量 第二类危险源
物质及其载体
约束条件失控:
物的缺陷
人的失误
环境破坏
风险
事故 发生
后果 前提
可能性 必要条件
风险及风险评价
• 风险: • 特定危害事件发生的可能性(L)与后果严重性
(S)的结合(R)。(R=L*S) • 风险评价: • 评价风险程度并确定风险是否可容许的全过程。 • 可容许风险: • 程度降低到组织依据其法律义务、HSE方针认为
管理缺陷
➢ 设计、 监测方面缺陷或 事故(件)纠正措施不当; ➢ 人员控制管理缺陷:教育培训不足;雇用不当或
缺乏检查 ;超负荷;禁忌作业等 ➢ 工艺过程、作业程序缺陷;
事故
管理欠缺
环境不良
物的不安全状态 人的不安全行为
• 人:人的不安全行为 • 机:机的不安全状态 • 环境:环境不良 • 管理:管理缺失
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
危害辨识及风险评价
危害的定义:
可能造成人员伤害职业病(苯、二甲苯、尘肺、煤 电焊、二氯乙烷、二氧化硫)、财产损失、作业环 境破坏或其他组合的根源或状态。 这种“根源或状态”来源于作业环境中的物、人、 环境和管理四个方面。
人的不安全行为
违反安全规则或安全常识,使事故有可能发
风险评价准则的确定:
风险评价准则必须在进行风险评估之前确 定,以便对评估结果进行分析。 1)满足安全性要求; 2)行业标准; 3)从自身活动和相关事故中得到的经验;
严重性 风险度 可能性
1 2 3 4 5
风险评价准则R20
1
2
3
可略4忽 风
5
1
2
3
险
4
可接 受风
5
2
4
6
8 险中等1风0
险
3
6
9
12 重大1风5
4
8
12
16
险20
5
10
15
20
25
评估危害及影响后果的严重性(s)
危害事件发生的可能性(L)
风险控制措施及实施期限
危害辨识及风险评价的开展
• 收集工作信息 • 工作活动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方面: • 1、任务:所执行的任务的期限、人员、该任务实施的频
率; • 2、设备:可能用到的机械、设备、工具; • 3、物料:用到或遇到的物质或物理形态(烟气、蒸汽、
2、化学性危险、有害因素 (1)易燃易爆性物质; (2)自燃性物质; (3)有毒物质; (4)腐蚀性物质; (5)其他化学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其它危害因素:
3、生物性危险、有害因素
(1)致病微生物; (2)传染病媒介物; (3)致害动物;
(4)致害植物;(5)其他生物危险和有害因素。
4、心理、生理性危险、有害因素 (1)负荷超限; (2)健康状况异常; (3)从事禁忌作业; (4)心理异常;(5)识别功能缺陷; (6)其他心理、生理 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5、行为性危险、有害因素 (1)指挥错误; (2)操作错误; (3)监护错误; (4)其他错误; (5)其他行为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6、其他危险、有害因素 (1)搬举重物; (2)作业空间; (3)工具不合适; (4)标识不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