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生产与成本理论2教材课程

生产与成本理论2教材课程


MRLTKS 脊线
B
MRLTKS0
A Q3
Q1 Q2
L
(二)、等成本线(企业预算线 )
• 1、等成本曲线的概念
• 一条表明在生产者的成本与生产要素价
格既定的条件下,生产者所能购买到的
两种生产要素数量(K,L)的最大组合的线

K
C = PL*L + PK*K
L
2020/10/21
如C=600,PL=2,PK=1
2020/10/21
利润最大化的原则:MR=MC
如果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说明厂商 每增加一单位产品,所增加的收益大于这一 单位的成本,厂商有利可图,必然会继续扩 大产量; 如果边际收益小于边际成本,说明厂商每增 加一单位产品,所增加的收益小于这一单位 的成本,厂商会发生亏损,必然要减少产量 ;
2020/10/21
出发,没有产量,
短期总成本最小
也等于固定成本。
FC
陡—平—陡
2020/10/21
STC STVC
STFC Q
2、短期平均成本SAC
• 生产每一单位产品平均所需要的成本。
• 短期平均成本SAC =
SAFC 平均固定成本 + SAVC 平均可变
成本
C
SAC
SAFC平均固定成本 随产量Q的增加而 递减。
2020/10/21
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 a.规模收益递增 ----
生产要素扩大规模
小于产出扩大规模。 Q
• b.规模收益不变----
a
生产要素扩大规模
等于产出扩大规模。
• c.规模收益递减----
生产要素扩大规模
大于产出扩大规模。 O
2020/10/21
b
c
L、K
第四节、短期成本分析
• 成本C--- 生产费用,各种生产要素的支出 。
产量保持不变。
K y商品 U )Q
• 注:与无差异曲线 的比较
x商品 L
2020/10/21
等产量线的特征:
• a)等产量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线。斜率是 负的,表明为实现同样的产量,增加一种生产 要素的投入,必须减少另一种生产要素的投入 。
• b)在同一个平面上可以有无数条等产量线。同 一条曲线代表相同的产量水平,不同的曲线代 表不同的产量水平。
Ⅰ Ⅱ Ⅲ 当MP=0, TP最高F。
MP与AP之间关系:
E
AP 当MP>AP, AP↑;
L 当MP<AP, AP↓;
0
A B MP MP=AP, AP最高E。
2020/10/21
三、短期生产的三个阶段
Q

F
ⅠⅡ
E )
0 AB
2020/10/21
TP

AP L
MP
第一个阶段,平均产出递增
因为生产的规模效益正在表 现出来;(一个和尚挑水吃) 第二个阶段,平均产出递减, 总产出增长的速度放慢;
2020/10/21
最低点。因为
SMC
SAC
SMC<SAC ,SAC↓; SAVC SMC>SAC, SAC↑;
N
SMC=SAC,SAC最低
M
SAFC
SMC<AVC ,AVC↓;
SMC>AVC, AVC↑; Q SMC=AVC,AVC最低。
M点---停止营业点。
C
• M点之上,产品 价格能弥补AVC, 损失的是AFC; • M点之下,无法 弥补AVC,停止 生产。(可以举例说明)
从 SAC 曲线导出 LAC 曲线
C
SAC1
SAC2 SAC3
SAC4
SAC5SAC6 SAC7
LAC
O
2020/10/21
• 短期与长期的区别:
• 长期与短期不是就时间的长短,而是就生产要 素是否全部可变而言的。
• 短期:一部分投入可以调整----可变成本。 另一部分投入不可以调整----固定成本。
• 长期:一切成本都可以调整,没有固定 与可变之分。
2020/10/21
1、短期总成本STC
• 短期总成本STC包括: • 固定成本STFC和可变成本STVC。 • 固定成本STFC包括:厂房和设备的折旧,
E
Q3
D Q2
Q1
L
MA
2020/10/21
4、生产扩展路线 (注:与收入消费线比较 )
• 不同的等成本线与 不同的等产量线相切, 形成不同的生产要素 最适合点,将这些点 连接在一起,就得出 生产扩展路线。
2020/10/21
三、规模报酬分析
• 规模经济 是指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两种
生产要素按同样的比例增加,即生产规 模扩大。起初量的增加要大于生产规模 的扩大,但是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超过 一定的限度,产量的增加将小于生产规 模的扩大,甚至使产量绝对地减少。 • 这就使规模经济逐渐走向规模不经济。
在维持产量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增加 1 单位的某种要素投入量时所减少的另一种要 素的投入数量。
K MRTLKSL MR LK T lL S i0 m K Ld dK L
2020/10/21
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
在维持产量不变的前提下,当一种生 产要素的投入量不断增加时,每 1单位的 这种生产要素所能替代的另一种生产要素 的数量是递减的。
• 短期:一部分投入可以调整----可变成本。
另一部分投入不可以调整----固定成本 。
• 长期:一切成本都可以调整,没有固定
2020/10/21
与可变之分。
二、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的含义及 形状分析
1、总产量TP、平均产量AP和边际产量MP
• 总产量TP:投入一定量的某种生产要素所生产 出来的全部产量。TP = f(L,K), TPL = f(L,K0)
• 用公式表示生产要素的最佳组合为:MPL/PL = MPK/PK
• 它表明:当生产者花费在各种要素上的最后 一单位货币的边际产量相等时,生产要素达 到最佳组合。即在既定的产量目标下使成本 2最020/1小0/21 或在既定成本条件下使产量最大。
成本既定,产量最大 产量既定,成本最小
K
K
BC
BC
N
2020/10/21
一、生产函数
• 产量Q与生产要素L、K、N、E的投入存在着一 定的依存关系。
• Q = f(L、K、N、E)--- 生产函数 其中N是固定的,E难以估算,所以, Q = f(L、K)
• 美国经济学家柯布-道格拉斯提出的线性齐次生 产函数公式:Q = AL K1- = 1.01L0.75 K0.25 劳动贡献为3/4,资本贡献为1/4(当时的情况) 。 技术系数---生产一定量某种产品所需要的各种 生产要素的配合比例。
2020/10/21
AVC
AFC Q
3、短期边际成本(SMC)。短期内厂 商每增加一单位产量所增加的总成本量。
SM(Q C)ST(C Q) Q
SM(C Q)limST(CQ) dST(CQ)
Q0 Q
dQ
dVC(Q) dQ
2020/10/21
• SMC与SAC、AVC相交于SAC和AVC 的
C


第四章 生产与成本理论
一、生产与生产函数 二、一种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 三、两种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 四、两种生产要素的最适组合 五、短期成本分析 六、长期成本分析
2020/10/21
第一节、生产和成本理论的基本概念
生产是对生产要素进行组合以制成产品 的行为。生产要素是生产中使用的各种资源。
生产要素的类型 (1)劳动(L) (2)土地(N) (3)资本(K) (4)企业家才能(E)
• c)等产量线不能相交。否则等产量线的定义会 和它的第二特征发生矛盾。
• d)等产量线凸向原点。
2020/10/21
同一平面图上可以有无数条平行 的等产量线
K• Q1Q2Q3Q4


离原点越远的等产量 线代表的产量水平越高
因为高位的等产量线的 生产要素组合量大
L
2020/10/21
2、边际技术替代率(MRTS)
3
21
7.5
7
4
28
7
7
5
34
6
6.8
6
38
4
6.3
7
38
0
5.4
8
37
-1
4.6
2020/10/21
产量 MP>AP
AP

MP<AP
MP<0
AP
F TP
MP=0
TP最大 TP

MP=AP

AP最大
E
AP
0
L
A
B MP
2020/10/21
MP与TP之间关系:
Q
F
当MP>0, TP↑; TP 当MP<0, TP↓;
• 长 有成期本中都没是有可固变定的成,本,C 因为长期中LT的C 所 所以长期中的总成 本曲线从原点开始。
陡峭—平坦—陡峭
O Q1 Q2
Q
2020/10/21
2、长期平均成本曲线 LAC
• 长期平均成本曲线----- 是在各种不同产出 水平上的短期平均成本曲线较低的“包络 曲线”。
2020/10/21
2020/10/21
SMC SAC AVC
N M
Q
第五节、长期成本分析
• 长期 -- 指厂商能根据所要达到的 产量来调整其全部生产要素的时期。
• 1、长期总成本 LTC • 2、长期平均成本 LAC • 3、长期边际成本 LMC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