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六章:成本理论复习进程

第六章:成本理论复习进程

第六章:成本理论第六章:成本理论一、填空TC + VC 。

1、FC2、平均总成本曲线和边际成本曲线都是 U 形曲线,表示随着产量的增加,平均总成本和边际成本先递减(减少),然后又递增(增加)的变动规律。

3、停止营业点位于边际成本曲线和平均可变成本曲线的交点。

4、如果平均可变成本曲线是递减的,那么边际成本曲线必然低于平均可变成本曲线。

5、一个工厂平均总成本最低时的产量率被称为该工厂的理想产量,如果产量低于最低平均总成本点,被称为过剩生产能力。

6、如果在所有投入增加10%时产量增加了20%,这种生产过程就被称为规模收益递增,或者规模经济。

7、如果一个企业处于规模不变状态,那么投入量增加10%就会使产量增加10%。

当长期平均成本曲线下降时,就存在规模收益递增。

8、在投入品价格不变时,总成本增加,等成本曲线向向外平行移动,总成本减少,等成本曲线向向内平行移动。

二、判断1、收益递减规律意味着不存在边际收益递增的区域。

( F)2、平均总成本、平均可变成本和平均固定成本都是“ U”形曲线。

(T)3、平均可变成本达到最低时的产量水平与平均产量达到最高时的产量水平相同。

(T)4、在现实生活中,边际成本曲线很少向右上方倾斜。

( F)5、平均可变成本与平均固定成本都是随着产量的增加先减少而后上升的。

( F)6、一个企业的产量低于最低平均总成本点被称为能力过剩。

(T)7、如果平均总成本大于边际成本,平均总成本就必然是递增的。

(F)8、没有任何一部分短期平均总成本曲线会在长期平均成本曲线之下。

(T)9、长期总成本分为长期固定总成本和长期可变总成本。

(F)10、规模收益递增意味着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T)11、在长期中,总成本曲线就是可变成本曲线。

(T)12、如果投入品价格下降,平均可变成本与平均总成本曲线都会向上移动。

(F)三、选择1、厂商的经济成本包括:( E)A、企业家时间的机会成本;B、厂商拥有的资产用于其他方面可以带来的收益;C、企业拥有者投资于企业的财产的收益;D、厂商拥有的厂房和机器的折旧;E、以上都是。

2、使用自由资金也应计入利息收入,这种利息从成本角度看是:(B )A、可变成本;B、隐含成本;C、会计成本;D、生产成本。

3、会计利润和经济成本的区别在于:(B )A、不变成本和沉没成本;B、机会成本;C、不变成本和可变成本;B、机会成本和可变成本; E、机会成本和不变成本。

4、一个厂商的总收益为80000美元。

劳动成本为40000美元。

原材料成本为20000美元,所有者若为其他人工作可赚15000美元,对一个经济学家而言,利润等于;对会计而言,利润为。

( E)A、40000美元,5000美元;B、5000美元,40000美元;C、40000美元,15000美元; D、20000美元,5000美元; E、5000美元,20000美元。

5、若会计在计算利润时,不用考虑机会成本:( A)A、其报告中的利润相对经济利润被高估了;B、其报告中的利润相对经济利润被低估了;C、经济利润会大于会计利润;D、经济利润相对其报告中的利润被高估了;E、经济利润相对其实际利润被低估了。

6、某企业主从企业的总收入中每年提取20000元作为其“工资”,此企业主的隐性成本( A )。

A、每年是200000元;B、每年多于20000元;C、每年少于20000元;D、上述皆有可能。

7、总成本曲线与可变总成本曲线之间的垂直距离:( C )A、随产量减少而递减;B、等于平均固定成本;C、等于固定总成本;D、等于边际成本8、对应于边际报酬的递增阶段,STC曲线( C )。

A、以递增的速率上升;B、以递增的速率下降;C、以递减的速率上升;D、以递减的速率下降。

9、下列因素中( C )是可变成本。

A、机器折旧;B、厂房租金;C、可以无偿解雇的雇佣工人的工资;D、高层管理者的薪金。

10、平均可变成本是: ( C )A、不变成本除以产量;B、可变成本除以总成本;C、可变成本除以产量;D、边际成本除以平均成本;E、分摊成本除以产量。

11、随着产量的增加,平均固定成本:( D)A、在开始时下降,然后趋于上升;B、在开始时上升,然后趋于下降;C、一直趋于上升;D、一直趋于下降。

12、如果把可变成本和产量画在一张图中,产量做横轴,可变成本的曲线:(C )A、水平;B、垂直;C、向上倾斜;D、向下倾斜;E、开始是向上倾斜,然后向下倾斜。

13、AC曲线斜率是由( C )决定的。

A、TFC曲线的斜率;B、TVC曲线的斜率;C、TC曲线的斜率;D、既是TVC曲线的斜率又是TC曲线的斜率。

14、边际成本是:( C)A、当增加一单位产量,不变成本的变化;B、平均不变成本的变化;C、当增加一单位产量,总成本的变化;D、边际产出的倒数;E、当增加一单位产量,分摊成本的变化。

15、得到MC是由:(D )A、TFC曲线的斜率;B、TVC曲线斜率但不是TC曲线的斜率;C、TC曲线的斜率但不是TVC曲线斜率;D、既是TVC又是TC曲线的斜率。

16、假如增加1单位产量所增加的边际成本小于产量增加前的可变平均成本,那么在产量增加后平均可变成本( B )。

A、减少;B、增加;C、不变;D、都有可能。

17、对厂商决策者而言,最重要的成本是:( A )A、边际成本;B、可变成本;C、不变成本;D、总成本;E、平均可变成本。

18、若某产品的产量为99单位时,总成本等于995元,当产量增加到100单位时,平均成本等于10元,由此可知边际成本为( B)A、10元;B、5元;C、15元;D、7.5元。

19、一盒玉米价格2.55美元,每盒附送可用于购买另一盒的0.5美元赠券。

第二盒的边际成本是:(C )A、2.55美元;B、 3.05美元;C、 2.05美元;D、1.55美元;E、以上都不对。

20、边际成本低于平均成本时,( B )。

A、平均成本上升;B、平均可变成本可能上升也可能下降;C、总成本下降;D、平均可变成本上升。

21、每当生产者在收益递减的情形下经营时,边际成本是:(B )A、递减;B、递增;C、不变;D、稳定;E、水平。

22、边际成本递增是的结果。

(C )A、规模经济;B、规模不经济;C、收益递减;D、收益递增;E、收益不变。

23、下面哪个关系是正确的:( C)A、边际成本递增时,边际产量递增;B、边际成本递增时,平均成本递增;C、边际成本递增时,边际产量递减;D、边际成本递增时,边际产量不变;E、边际成本递增时,平均成本下降。

24、下面关于边际成本和平均成本的说法中哪个是正确的:( B)A、边际成本曲线交平均成本曲线于平均成本曲线的最高点;B、成本曲线交平均成本曲线于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C、均成本曲线交边际成本曲线于边际成本曲线的最低点;D、平均成本曲线交边际成本曲线于边际成本曲线的最高点;E、平均成本曲线和边际成本曲线不相交。

25、如果生产6单位产量用$54,生产5单位产量用$40,平均成本:( B )A、大于边际成本并且平均成本上升;B、小于边际成本并且平均成本上升;C、等于边际成本; D、大于边际成本并且平均成本下降; E、小于边际成本并且平均成本下降。

26、下面关于边际成本和平均成本的说法中哪个是正确的:(D )A、如果平均成本上升,边际成本可能上升或下降;B、在边际成本曲线的最低点,边际成本等于平均成本; C、如果边际成本上升,平均成本一定上升;D、在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边际成本等于平均成本; E、如果边际成本下降,平均成本可能上升或下降。

27、当边际成本位于平均成本之上:(D )A、平均成本将下降;B、平均成本将保持不变;C、边际成本将下降;D、平均成本将上升; E、边际成本将保持不变。

28、假如增加一单位产量所增加的边际成本小于产量增加前的平均成本,那么在产量增加后平均成本将:(A )A、下降;B、上升;C、不变;D、都有可能。

29、如果劳动是唯一的可变投入,而且劳动的收益递减,总成本曲线:(A )A、斜率为正,越来越陡;B、斜率为正,越来越缓;C、斜率为正,斜率不变;D、斜率为负,越来越陡;E、斜率为负,越来越缓。

30、如果劳动是唯一的可变投入,而且劳动的收益递减,边际成本曲线(A)A、斜率为正;B、开始斜率为负,后来斜率为正;C、水平;D、一开始斜率为正,后来斜率为负;E、斜率为负。

31、如果劳动是唯一的可变投入,而且劳动的收益递减,产量随劳动的增加而,平均成本随产量的增加而。

( B)A、以更小幅度增加,下降;B、以更小幅度增加,上升;C、等幅增加,保持不变; D、以更大幅度增加,下降; E、以更大幅度增加,上升。

32、如果有不变成本,劳动是唯一的可变投入,而且劳动的收益不变,平均成本随产量的增加而,边际成本随产量的增加而。

( C )A、下降,下降;B、上升,上升;C、下降,保持不变;D、上升,下降;E、下降,上升。

33、厂商在停止营业点有( D )A、AVCP=; B、TVCTR=; C、企业总损失等于TFC;D、以上都对。

34、如图6.1是一个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厂商的总收益曲线和总成本曲线。

(1)该厂商的不变成本是: (A)A 、100美元;B 、100美元除以利润最大化产量;C 、100美元乘以利润最大化产量;D 、100美元加他的可变成本;E 、总成本减去100美元。

(2)总成本曲线随产量的增加而变得陡峭的情况是 的反映。

(B)A 、随产量的增加,不变成本的重要性下降;B 、可变投入的收益递减;C 、可变投入的收益保持不变;D 、可变投入的收益递增;E 、规模经济。

(3)他的最大化利润产量是:(C )A 、0;B 、1Q ;C 、2Q ;D 、3Q ;E 、大于3Q ;(4)在点A 和B ,厂商:(D)A 、利润为负;B 、利润为正;C 、正好弥补不变成本;D 、正好弥补不变成本和可变成本;E 、正好弥补可变成本。

(5)如果厂商在2Q 生产,那么他应该:(E)A 、为实现利润最大化减少产量到1Q ;B 、为实现利润最大化减少产量到零;C 、为实现利润最大化增加产量到3Q ;D 、为实现利润最大化增加产量到多过3Q ;E 、继续以利润最大化产量2Q 生产。

(6)如果厂商在1Q 生产,那么他应该:(A)A 、为实现利润最大化减少产量到2Q ;B 、为实现利润最大化减少产量到零;C 、为实现利润最大化增加产量到3Q ;D 、为实现利润最大化增加产量到多过3Q ;E 、继续以利润最大化产量1Q 生产。

(7)如果厂商在3Q 生产,那么他应该:(C)A 、为实现利润最大化减少产量到1Q ;B 、为实现利润最大化减少产量到零;C 、为实现利润最大化增加产量到2Q ;D 、为实现利润最大化增加产量到多过3Q ;E 、继续以利润最大化产量3Q 生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