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意象分析练习及答案

意象分析练习及答案

古代诗歌鉴赏—形象(练习)
1.阅读下面诗歌,回答后面问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

忽然一夜清风起,散作乾坤万里春。

⑴在这首诗中,诗人塑造的主要形象是什么?突出了它的哪些特征?⑵作者主要运用了哪些写作手法?诗人借此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白梅元王冕
冰雪林中著此身,
不同桃李混芳尘。

忽然一夜清香发,
散作乾坤万里春。

2.简析下面这首宋词的人物形象。

诉衷情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

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

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注:沧洲,水边,古时隐者所居之地。

陆游晚年居于绍兴镜湖边的三山。

3.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

西楼曾巩
海浪如云去却回,北风吹起数声雷。

朱楼四面钩疏箔,卧看千山急雨来。

注:钩疏箔:把帘子挂起
问:此诗描写了什么景色?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4.读下面诗歌,完成后面目。

山居秋暝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作者在这首诗中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这种意境反映了作者怎样的思想?
5.分析下面诗歌的人物形象。

贫女秦韬玉
蓬门未识绮罗香,拟托良媒益自伤。

谁爱风流高格调,共怜时世俭梳妆。

敢将十指夸针巧,不把双眉斗画长。

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

[注]①秦韬玉:应进士不第,在宦官田令孜府中做幕僚,后来被荐为工部侍郎。

②俭:通“险”,怪异。

时世:当代。

白居易《新乐府·时世妆》:“时世
妆,时世妆,出自城中传四方……乌膏注唇唇似泥,双眉画作八字低……”③压金线:用金线刺绣。

压:手指按住,刺绣的一种方法。

参考答案:
1.①诗人塑造的主要形象是梅花;突出了它耐寒(冰雪林中著此身)、清高(不同桃李混芳尘)、报春(散作乾坤万里春)的特征。

②主要运用了衬托(用冰雪衬托梅之坚毅)、对比(用桃李对比以显示梅之高洁守志)的手法;诗人借此表达了坚持理想操守,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

2.这首词描写了一个被闲置不用的抗金英雄形象。

诗中人物曾经金戈铁马,驰骋疆场,现在虽被弃置不用,但仍胸怀报国之志,心系抗金前线。

诗歌通过这一形象的塑造,表达了自己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感慨。

3.这首诗描写了海滨暴风雨来临前的壮美景象。

连天的海浪随着阵阵雷声汹涌而来,在北风的呼啸中波浪不断拍打堤岸,又咆哮着远去。

这种壮美景象的描写渲染了“山雨欲来风满楼”的雄伟气势。

从而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和内心的豪情。

4.作者在这首诗中营造了一种恬静幽美的意境。

山雨初霁,万物一新;初秋的傍晚,幽清明净。

清泉淙淙、翠竹成林、月下青松、水中碧莲,是空山秋天恬静幽美的景象。

这种意境反映了诗人对大自然安静淳朴生活的向往和对污浊官场的厌恶。

5.本诗描写了一位哀伤、惆怅的贫女形象。

她风采优雅、品德高尚、勤劳能干,针线刺绣精巧,但生于蓬门陋户,伤叹无媒人可托,只能为他人作嫁衣裳。

诗人借她表达了怀才不遇、寄人篱下的愤懑不平的思想感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