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毛概社会冷漠现象

毛概社会冷漠现象


(四)环境因素的影响
一般情况下,人们的行为会极大的受到当时环境以及 他人的影响,即人们在遇到危难情况或者特殊情境时, 一般会先参考他人的做法,再决定自己如何去做。人 们在难以作决定的时候习惯观察别人怎么做,这即为 社会冷漠现象出现的环境因素中重要的一点就是旁观 者效应使然。这是由个体的模仿与自我保护倾向决定 的。所谓旁观者效应指的是,个体对于紧急事态的反 应,在单个人时与同其他人在一起时是不同的。由于 他人在场,个体会抑制利他行为。如果在场的他人都 不采取举动,个体可能会觉得别人在场,别人可以帮 助受害者,如果自己强行提供帮助的话,可能引起他 人对自己的注意、评价、甚至是嘲讽。从而盲目从众 效应下由此产生群体性冷漠。
拒绝冷漠, 我们在行动!
呼吁拒绝冷漠→
童装拒绝冷漠,用 爱温暖社会→
谢谢大家
将法律、道德、社会文明有机结合
其实,社会冷漠它既不触犯刑律,也不违反纪律,甚至谈 不上是错误,算不上违犯规章制度,充其量只是一个看不 起眼的缺点,一个不足挂齿的不足之处。然而,当冷漠已 经成为了一个社会普遍现象时,它就不仅仅关系到人们的 生活,而且关系到国家的团结,乃至关系到整个社会事业 的稳定发展。如果说腐败是恶性肿瘤,那么,冷漠就是艾 滋病毒。艾滋病毒本身不会致人于死,它只是败坏人体免 疫系统,从而使任何一种疾病,都足于置人于死地。星星 之火,可以燎原;涓涓之水,可以滔天。聚集起各级政府 及其部门的人员以及各普通社会成员的冷漠,其能量之大, 足可以毁灭一个党,毁灭一个国家,毁灭一个社会。
冷漠已成为社会的“癌症”。但令人 费解的是,为何这一片片的冷漠、一 个个的围观、一幕幕的惨剧仍在如此 匪夷所思、让人心痛地不断上演着, 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当前社会以及 人们的越发冷漠呢?
导致社会冷漠的具体原因
• • • • (一)个人过分重视自保 (二)市场经济负面风气带来的负面影响 (三)社会转型时期带来的道德冲突 (四)环境因素的影响
(三)社会转型时期带来的道德冲突
当前的中国社会正处于现代化的转型时期,其中,社会转 型主要是指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指体制转型,即从计划经 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二是指社会结构变动,社 会转型的主体是社会结构,它是指一种整体的和全面的结 构状态过渡,而不仅仅是某些单项发展指标的实现。社会 转型的具体内容是结构转换、机制转轨、利益调整和观念 转变。在社会转型时期,人们的行为方式、生活方式、价 值体系都会发生明显的变化;三是指社会形态变迁,即指 中国社会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 从封闭性社会向开放性社会的社会变迁和发展。为了实现 我国社会的成功转型,中国社会努力追求经济增长速度的 加快、社会分化程度的加大,同时社会却也付出了“公民 道德行为失范”的代价,其中,社会冷漠现象的存在尤为 突出。在中国的社会转型时期中,时代责任感逐渐淡化、 约束力日渐苍白,道德教育被大众娱乐等替代,这一切都 是道德冷漠滋生的社会基础。
改善社会冷漠现象的对策
改善社会冷漠现象 的对策
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 道德观
建立奖惩机制
将法律、道德、社会 文明有机结合
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道德观
为见义勇为等传统美德确立思想基础。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社会存在 决定社会意识,一个社会占主导地位的道德是由该社会的主体生产方式特别是 其基本经济制度、利益关系所决定的。就我国当前来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 体现的基本利益关系,应当是个人利益、局部利益和社会整体利益的统一。与 它相适应的道德也应当是兼顾三者利益的集体主义道德。见义勇为、助人为 乐等都是我国传统道德中的精华,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之 一,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造成人们冷漠的原因很多,我 们可以通过建立完善的社会道德控制体系,在进行道德教育时要结合时代特 点,将个人利益、社会利益和整体利益有机地结合起来,树立“公私兼顾”的 道德,但同时也要大力宣传将他人利益、集体利益放在首位的优良道德传统, 使人们在公私兼顾的基础上,不断提高思想觉悟,来对这种社会冷漠非正常现 象进行引导和控制。其次,大力加强英雄主义教育,为见义勇为树立精神榜样。 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英雄,见义勇为者是和平时期的英雄。在当前的历史时期, 我们要大力弘扬英雄主义,为见义勇为树立光辉的榜样。虽然现实生活中人们 的见义不为的行为在增加,但在人们内心深处都还渴求着英雄的产生,只是由 于各种原因而不敢挺身而出,这说明在人们的内心良知尚存,只不过它需要一 种鼓励,一种推动,一种引导。所以我们要以思想教育为主要途径,通过所有个 体的认识水平的自我提高,从而自觉遵守和践行社会道德规范和行为,大力 宣扬英雄主义,在人们意识中不断强化什么是丑恶的,什么是美好的。当人们 心中充满了一种浩然正气,就会对恶势力无所畏惧,永远不向恶势力低头,这种 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在广大社会成员中生长、壮大之时,也就是社会颓风得到抑 制、见义勇为蔚然成风之时,则能从根本上杜绝社会冷漠现象的发生。
(二)市场经济负面风气带来的 负面影响
市场经济带来经济繁荣活跃的同时也带来社会的恶性竞争, 让人生产生落后的危机感,这种危机感迫使人变得“自私” 起来,自私得连善意都不愿意付出。竞争固然可以充分发 挥人的潜能以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但是,人天生就是 不平等的(即天赋),再加上后天的不平等(教育、出身 等),竞争必然会导致优胜劣汰,社会分层就会变得明显。 而社会是复杂的、系统的,社会各层也是不能孤立存在的, 各层之间是相互依赖的共生关系,但是这种关系往往不是 直观的,很容易被人忽略,很少有歌星认为自己的成功是 观众的功劳,而都认为是自己的本事大。正因为人对于他 人价值的错误估计,导致竞争愈演愈烈,也带来社会的冷 漠。
建立奖惩机制
从社会、国家及政府的角度出发,还应通过法律、法规和各种利益机 制为主要制约力量,以外在力量来约束或诱导社会民众遵守或践行某 种道德规范和行为。第一,建立社会奖励和保障制度 ,解除英雄的后 顾之忧。目前,对见义勇为者的奖励、损失的补偿、医疗及抚恤问题, 国家还没有统一的规定。因此,做了好事得不到适当的精神和物质补 偿,甚至更有英雄做了好事反而要自己掏医疗费甚至蒙受更大的损失, 导致了“英雄流血又流泪”的畸形社会现象。建立奖励制度,英雄可 以获得一定的物质奖励,虽然英雄在见义勇为的时候并没有考虑到物 质奖励,但至少可以表示出对他们高尚行为的褒奖,可以激励人们的斗 志。同时给予相应的精神奖励,也有助于在社会中扬善除恶。第二, 设立必要的基金组织,明确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各行业保护和奖励 见义勇为者的责任。目前对见义勇为行为确认、奖励和保护负责的责 任部门全国很不统一,有的设在见义勇为办公室,有的设在精神文明办 公室,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对见义勇为者权益的维护。为了弘扬正气,有 必要建立各种道德基金,资金要由企业、个人和政府拨款三部分组成, 奖励公共生活中的见义勇为行为,同时也体现出。第三,建立惩罚机 制 ,鞭挞围观者的冷漠无情。道德衰败留下的空白应及时用法律、法 规来弥补。当前社会中有难不帮、见死不救这样令人痛心的事时有发 生,甚至丧失了最起码的人道主义,对于这些现象要进行批判、谴责和 鞭挞。除了考虑对见义勇为者保障的法制化外,还要考虑到对见义不 为者惩罚的法制化。
社会冷漠给社会带来的危害
社会冷漠心理也属于病态社会心理,其危害主要有: 一,社会生活中的人们彼此关系冷漠,会造成传统 美德的丧失,社会上再难看见人们互帮互助、和 谐一致的情景,社会退化成一个个单个体的原子 个体; 二,激化了人民内部矛盾,破坏社会治安,扰乱社 会秩序; 三,有害民众身心健康和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 四,降低了社会认同感和凝聚力,会造成社会解体 的隐患,社会联系缺少了把人们团结起来的纽带, 社会稳定无自我保护。自我保护可是说是人类的本能。 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给予他人帮助的时候,很自然 的会估计这种付出会给自己带来什么后果。虽然帮助 他人也可以让自己快乐,但是如果预计自己的付出将 会给自己带来较大损失或者招惹较大麻烦的时侯,人 们的善意就会变得很犹豫,甚至是漠不关心,但举手 之劳的事情对大多数人来说还是很愿意付出的。一旦 有了冷漠,在人们心目中就会形成“要是我遇到了麻 烦会不会有人帮助我”的疑问,这实际上是一个可怕 的“冷漠循环”。所以,人们为了自我保护,抱着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态度,也只好把自己的善良 藏在心底,任凭良心的折磨。
如何看待当前频频出现的 “社会冷漠”现象。
冷漠,随处可见
折射社会冷漠的具体事件
• 2009年10月30日上午, 湖北荆州宝塔湾岸边的沙 滩上,正在打捞6天前为 救两名落水少年而献出宝 贵生命的大学生何东旭、 方招、陈及时的英雄遗体。 令人心寒的是,面对同学 们的“跪求”,个体打捞 者不仅不为所动,而且挟 尸要价,一共收去了 36000元的捞尸费! 2011年10月13日,2岁的 小悦悦(本名王悦)在佛 山南海黄岐广佛五金城相 继被两车碾压,7分钟内, 18名路人路过但都视而不 见,漠然而去,最后一名 拾荒阿姨陈贤妹上前施以 援手,引发网友广泛热议。 2011年10月21日,小悦悦 经医院全力抢救无效,在 零时32分离世。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