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蜀道难(第一课时)

蜀道难(第一课时)


3.蚕.丛.及鱼.凫.(fú),开国何茫然 蚕从、鱼凫,都是远古蜀王名。蚕丛,又称蚕丛氏, 古代神话传说中的蚕神,是蜀国首位称王的人,他是位 养蚕专家,据说他的眼睛跟螃蟹一样是向前突起的,头 发在脑后梳成“椎髻”,衣服样式向左交叉(通常汉族传 统衣服为右衽,即向右交叉的),最早他居住在岷山石室 中。后来蚕丛为了养蚕事业,率领部族从岷山到成都居 住。
余光中“寻李白”而去, 带走丝丝“乡愁”
作为大唐最负盛名 的诗人,李白自然 是拥有众多粉丝的。 贺知章读到李白 《蜀道难》时,一 边朗读,赞不绝口, 当时就称李白为 “谪仙”,解下身 上佩戴的金龟,换 了酒跟李白痛饮一 场,这就是被传为 佳话的“金龟换酒” 的故事。
蜀道难
唐·李白
学习目标
• 1、了解作品体裁、作者及写作背景,积 累相关文学常识。
李白,字 太白 号 青莲居士

盛唐代表作家。是继屈原之后,出现在我国诗
坛的伟大的 浪漫主义
诗歌
风格“ 豪放飘逸
”。
杜甫曾说他
“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诗仙李白
这首诗大约是唐天宝初年李白在长安时为送别友 人入蜀而作。“蜀道难”是 古乐府旧题 ,以此为题的 歌曲都以蜀道险阻为内容,寓有功业难成之意。正是这 一点触动了李白初入长安追求功名未成的心事。唐代蜀 中商品经济极为发达,入蜀的人乐不思返。当友人入蜀 时,他便用这一古题写诗送别友人,目的是规劝友人不 要羁留蜀地,早日回归长安。
• 2、梳通全诗,背诵全诗,在诗人的反复 咏叹中,把握“难”的抒情层次及内容。
• 3、体会诗歌奇特浪漫的语言风格,赏析 本诗引用、夸张等艺术表现手法。
李白(701~762),字 太白 ,号 青莲居士 ,祖籍陇 西成纪(今甘肃天水附近)。唐代伟大的诗人。“五岁诵 六甲,十岁观百家”,有“ 诗仙 ”之誉。李白众体兼 善,但最擅长写古风及绝句。前者多用乐府古题而自出 新意,后者多为七绝。他是盛唐 浪漫主义 诗歌的代表 人物,与 杜甫 并称“李杜”。李白的诗歌具有强烈的 浪漫主义色彩。其诗歌总体风格 是 豪放俊逸 , 清新飘逸 , 气势磅礴 。
蜀道北起陕西汉 中宁强县,南到四川 成都,全长450公里, 入川经广元、剑阁、 梓潼、绵阳、德阳等 地。沿线地势险要, 山峦叠翠,风光峻丽, 关隘众多,唐代李白 有“蜀道难,难于上 青天”的形容。
一 夫 当 万关 夫 莫 开
剑门关,是蜀 道上最重要的关隘。 这里山脉东西横亘 百余公里,72峰绵 延起伏,形若利剑, 直插霄汉。连山绝 险,独路如门,素 有“剑门天下雄” 之说。
7.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 即锦官城,成都的别称。三国蜀汉时期,因成都蜀 锦出名,是蜀汉政府重要的财政收入,蜀汉政府设锦官 和建锦官城以保护蜀锦生产。锦官城的称呼由此声名远 扬。后世常以锦城或锦官城作为成都的别称。
5.扪参.(shēn)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参、井,星宿名。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将黄道带分 为十二次,各有定名,每次以二三个星宿为星官,分别 配属于各诸侯国,称为分野。秦是井宿的分野,蜀是参 宿的分野;由秦入蜀,故称“扪参历井”。
6.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即杜鹃,又名杜宇,相传为蜀国古望帝魂魄所化。 常夜鸣,啼声哀怨动人。诗中常借以抒悲苦哀怨之情。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有“杨花落尽子 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凿石为路
太 白 鸟 道
古 栈 道
1.古体诗 又称古诗、古风,这种诗体到唐代发展成熟。多数 通篇是五言句或七言句,也有以五言句或七言句为主而 杂有长短句的;平仄没有严格的规定 ,体现自由的抑扬 韵律; 用韵比较自由 ,可以一韵到底,也可以换韵。 篇幅一般较长,容量也较大。
2.浪漫主义 浪漫主义是文艺的基本创作方法之一,与 现实主义同为文学艺术上的两大主要思潮。浪漫主义主 张创作自由,描写自然。艺术上遵创新反模仿,重奇特 而轻平凡,想象丰富,幽深奇谲,以大胆的想象和夸张, 描写奇特的情节,塑造非凡的、独特的形象。浪漫主义 诗歌形式新颖,格律自由,辞藻富丽,比喻动人,句锻 字 炼 , 色 彩 瑰 丽 。 代 表 诗 人 有 屈原 、 李白 、 李贺等。
鱼凫氏是古蜀国五代蜀王中继蚕丛、柏灌之后的第 三个氏族,建都在今成都市温江区万春、柳城一带。蜀 人的祖先,鱼凫主要的功绩是“教民捕鱼”。从“教民 养蚕”的蚕丛到“教民捕鱼”的鱼凫,再到“教民务农” 的杜宇,治水的鳖灵,都和农业生产有关。
4.五丁开山 相传秦惠王想征服蜀国,知道蜀王好色,答应送给 他五个美女。蜀王派了五位壮士去接人。回到梓潼(在今 四川剑阁之南)的时候,看见一条大蛇进入穴中,一位壮 士抓住了它的尾巴,其余四人也来相助,用力往外拽。 不多时,山崩地裂,壮士和美女全被压死,而山分为五 岭,入蜀之路遂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