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机械制造基础第四章金属材料的改性剖析

机械制造基础第四章金属材料的改性剖析


一、钢的整体热处理
钢的热处理(heat treatment),是将钢在固态下 进行加热、保温和冷却,改变其内部组织,从而 获得所需要性能的一种金属加工工艺
通过热处理,能有效地改善钢的组织,提高其力 学性能并延长使用寿命,是钢铁材料重要的强化 手段
机械工业中的钢铁制品,几乎都要进行不同的热 处理才能保证其性能和使用要求。所有的量具、 模具、刃具和轴承,70%~80%的汽车零件和 拖拉机零件,60%~70%的机床零件,都必须 进行各种专门的热处理,才能合理的加工和使用
钢的热处理可分为整体热处理和表面热处 理两大类
整体热处理包括退火、正火、淬火、回火
表面热处理包括表面淬火和化学热处理
热处理的基本原理
热处理的过程就是钢的奥氏体化过程,即通 过铁、碳原子扩散而实现相变的过程,相变过程 是通过形核核长大两个过程完成的,由于珠光体 中的铁素体和渗碳体相界面很多,可以形成许多 奥氏体晶核,因此,钢的奥氏体化过程是个晶粒 细化的过程,也是一个消除内应力和不均匀组织 的过程。
③对于大型零件或形状复杂的零件,当淬 火有开裂的危险时,可用正火代替淬火、 回火处理。
退火与正火的区别:
对于低碳钢和低碳合金钢,一定要选用正 火。
对于中碳钢,退火与正火均可,优先选用 正火。
(二) 淬火
淬火是将钢件加热至某一温度,保温后以 适当速度(大于临界冷却速度,即奥氏体 转变为马氏体的最小冷却速度)冷却,获 得马氏体(碳在α-Fe中形成的过饱和间隙 固溶体)和(或)下贝氏体(马氏体+极 细碳化物)组织的热处理工艺
热处理的基本原理
奥氏体晶粒的控制方法: 1)控制加热温度:相变点以上30-50摄氏
度,不超过100摄氏度。 2)合理的保温时间:为了相变的需要和穿透
加热的需要。 3)快速加热、短时间保温。
总之,钢在加热时通过合理控制工艺 参数,可以得到细小的奥氏体组织。
(一) 退火和正火
退火与正火主要用于各种铸件、锻件、热 轧型材及焊接构件,由于处理时冷却速度 较慢,故对钢的强化作用较小,在许多情 况下不能满足使用要求。除少数性能要求 不高的零件外,一般不作为获得最终使用 性能的热处理,而主要用于改善其工艺性 能,故称为预备热处理
热处理的基本原理
热处理的基本原理
奥氏体化的晶粒大小与加热温度和保 温时间有很大关系,在相变温度以上,加 热温度越高,保温时间越长,奥氏体晶粒 就会长得越大。
热处理的基本原理
钢的奥氏体化晶粒大小对冷却后组织晶粒的 大小有直接影响关系,如图所示。钢奥氏体化晶 粒细小,冷却后的组织晶粒就小,反之,奥氏体 化晶粒粗大,冷却后组织的晶粒也粗大。当然, 晶粒越细小钢材淬硬层深度和硬 度分布的特性称为淬透性
一般规定,钢的表面至内部马氏体组织占 50%处的距离称为淬硬层深度
淬硬层越深,淬透性就越好。如果淬硬层 深度达到心部,则表明该工件全部淬透。
钢的淬透性主要取决于钢的临界冷却速度。临界 冷却速度越小,钢的淬透性也就越好
目的是提高钢的硬度和耐磨性 淬火是强化钢件最重要的热处理方法
1.钢的淬火工艺
(1)淬火温度的选择 碳钢的淬火温度可利用Fe-Fe3C相图来选择(见图
5-20所示)。 为了防止奥氏体晶粒粗化,一般淬 火温度不宜太高,只允许超出临界点30~50℃ 如果淬火温度过高,则将获得粗大马氏体组织, 同时引起钢件较严重的变形。如果淬火温度过低, 则在淬火组织中将出现铁素体,造成钢的硬度不 足,强度不高
2)淬火冷却介质
水的冷却能力很强,而加入5%~10% NaCl的盐水,其冷却能力更强。因而主要 用于淬透性较小的碳钢零件。
淬火油几乎都是矿物油。所以不宜用于碳钢, 通常只用作合金钢的淬火介质
盐的冷却能力最强,为减少工模具淬火时的 变形,工业上常用熔融盐浴或碱浴作为冷却 介质来进行分级淬火或等温淬火
2.正火
正火是将工件加热至一定温度,保温后出 炉空冷的热处理工艺
正火与退火的主要区别是正火的冷却速度 稍快,所得组织比退火细,硬度和强度有 所提高
正火主要应用于以下几方面:
①对于力学性能要求不高的零件,正火可 作为最终热处理
②低碳钢退火后硬度偏低,切削加工后表 面粗糙度高。正火后可获得合适的硬度, 改善切削性能
合金元素是影响淬透性的主要因素。除Co和大于 2.5%的Al以外,大多数合金元素可降低临界冷却 速度,因而使钢的淬透性显著提高
在实际生产中,工件淬火后的淬硬层深度除取决 于淬透性外,还与零件尺寸及冷却介质有关。冷 却速度快的,淬透性就提高,冷却速度慢的,淬 透性就降低。例如45钢在水中冷却和在油中冷却, 其淬透性就不同,在水中冷却时,可淬透11一20 毫米,在油中冷却时,可淬透3.5—9.5毫米。
退火与正火的目的有以下几点:
①消除残余内应力,防止工件变形、开裂 ②改善组织,细化晶粒 ③调整硬度,改善切削性能 ④为最终热处理(淬火、回火)作好组织
上的准备
1.退火
退火是将钢加热至适当温度,保温一定时 间,然后缓慢冷却的热处理工艺
根据目的和要求的不同,工业上常用的退 火工艺有:
➢完全退火 ➢等温退火 ➢球化退火 ➢去应力退火 ➢均匀化退火
机械制造基础 第四章金属材料的改性
主讲:仝勖峰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本章内容
热处理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 钢热处理的分类和应用范围; 钢表面热处理的原理及应用。
金属材料的改性处理
改善金属材料的性能,主要可以通过如下几种途径: 合金化 即加入合金元素,调整材料的化学成分。可显著
提高钢的强度、硬度和韧性,并使其具有耐蚀、耐热等特 殊性能 热处理 即金属材料通过不同的加热、保温和冷却的方式, 使其内部的组织结构发生变化,以达到改善加工工艺性能 和强化力学性能的目的 细晶强化 即通过增加过冷度和变质处理细化晶粒,使金 属材料的强度、硬度和塑、韧性都得到提高。 冷变形强化 即对金属材料进行冷塑性变形,改变其组织、 结构,使强度、硬度提高,而塑性、韧性下降 本节主要介绍钢的热处理、钢的表面强化处理等有关内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