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学期传统文化备课第三单元名胜佳境第一课蓬莱仙境教学目标:1、了解蓬莱仙境的美丽。
2、了解有关蓬莱仙境的诗画,培养学生关注生活、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准备:图片、视频。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介绍蓬莱仙境。
2、学习“诗画揽胜”板块。
(1)学习苏轼的《登州海市并序》(2)理解《登州海市并序》的含义3、学习“温馨点击”板块。
了解苏轼。
4、学习“活动广角”板块。
学写描写蓬莱景色的小文章。
开一个八仙过海的故事会搜集描述蓬莱景色的诗文。
5、学习“成长阶梯”板块。
6、教师总结。
第二课蒲松龄故居教学目标:1、了解蒲松龄故居的美丽。
2、了解有蒲松龄故居的诗画,培养学生关注生活、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准备:图片、视频。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2、导入新课:介绍蒲松龄。
2、学习“诗画揽胜”板块。
(1)学习蒲松龄的《聊斋》,碑文《柳全蒲先生墓表》。
(2)理解《柳全蒲先生墓表》的含义3、学习“温馨点击”板块。
了解《聊斋》的主题歌。
4、学习“活动广角”板块。
读一读《聊斋志异》开一个聊斋故事会5、学习“成长阶梯”板块。
6、教师总结。
第三单元艺术乐园第一课趣味诗歌藏头诗教学目标:1、了解诗歌的类别。
2、了解有关趣味诗歌,培养学生关注诗歌、热爱诗歌的情感。
教学准备:图片、视频。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介绍趣味诗歌。
2、学习“艺海拾贝”板块。
(1)学习藏头诗(2)理解诗的含义3、学习“温馨点击”板块。
了解藏头诗《平湖秋月》。
4、学习“活动广角”板块。
用山水画表现藏头诗《平湖秋月》5、学习“成长阶梯”板块。
6、教师总结。
[山东省地方教材小学六年级传统文化教案]本册基本教学目标1.能够熟练背诵经典古诗文(篇或段),并能初步理解其意思,山东省地方教材小学六年级传统文化教案。
2.能够尝试表达自己学习经典古诗文的感受和见解。
3.了解传统文化中有代表性的文化名人、文化名胜、重大的科技发明等,并能熟练诵读相关作品。
4.在教师的指导帮助下,能够与同学合作,尝试进行文化名胜游览和当地传统文化考察等活动。
5.对传统文化产生较为浓厚的兴趣。
6.学习传统文明礼仪,规范自己的言行。
7.通过传统文化学习,不断增强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
第一单元单元备课经典驿站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为根本的指导思想,以新课程理念为行动指南,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根本目的,立足现实,着眼未来,遵循规律开发和利用好校本课程,引领广大学生阅读经典、阅读思想、阅读文化、阅读精神,无限相信书籍的力量,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定坚实的发展基础。
教学目的:1.喜欢经典文章,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为熟读成诵奠定基础。
2.初步掌握经典诵读的方法,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
3.基本了解诵读内容,提高语文素养。
4.训练儿童应对、掌握声韵格律,从中得到语音、词汇、修辞的训练。
第1课《论语》(四则)一、经典回放:看课本第1—3页原文和文意教学过程:二、简介《论语》。
三、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
要求: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
2.结合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
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
四、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
1.学生结合注释理解意思。
2.全班交流。
3.教师小结。
五、学生练读1.学生认真跟读。
2.学生自读。
(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
(2)同桌互读。
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
(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
3.小组交流。
4.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
5.师生共同放声齐读。
六、温馨点击:第3页七、活动广角:第4页八、成长阶梯:第4页九、课外延伸:1.与父母一起多形式诵读。
2.与父母交流诵读心得。
交流。
第2课《大学》(二则)一、经典回放:默读课本5—7页原文和文意二、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
要求: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
2.结合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
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
三、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
1.学生结合注释理解意思。
2.全班交流。
3.教师小结。
四、学生练读1.学生认真跟读。
2.学生自读。
(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
(2)同桌互读。
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
(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
3.小组交流。
4.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
5.师生共同放声齐读。
五、温馨点击:第8页六、活动广角:第8—9页七、成长阶梯:第10页八、课外延伸1.与父母一起多形式诵读。
2.与父母交流诵读心得。
交流。
第3课《中庸》(二则)一、经典回放:默读课本11—13页原文和文意二、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
要求: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
2.结合文意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
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
三、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
1.学生结合文意理解意思。
2.全班交流。
3.教师小结。
四、学生练读1.学生认真跟读。
2.学生自读。
(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
(2)同桌互读。
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
(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
3.小组交流。
4.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
5.师生共同放声齐读。
五、温馨点击:第14页六、活动广角:第15页六、成长阶梯:第16页七、课外延伸1.与父母一起多形式诵读。
2.与父母交流诵读心得。
3.课外搜集资料,先讲给父母听,到校后与老师、同学交流。
第4课、《列子〃汤问》(二则)一、经典回放:默读课本17—21页原文和文意二、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
要求: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
2.结合文意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
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
三、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
1.学生结合文意理解意思。
2.全班交流。
3.教师小结。
四、学生练读1.学生认真跟读。
2.学生自读。
(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
(2)同桌互读。
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
(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教案《山东省地方教材小学六年级传统文化教案》()。
3.小组交流。
4.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
5.师生共同放声齐读。
五、温馨点击:第19页六、活动广角:第19、20、22页七、成长阶梯:第20、23页八、课外延伸1.与父母一起多形式诵读。
2.与父母交流诵读心得。
3.课外搜集资料,先讲给父母听,到校后与老师、同学交流。
第5课《史记·淮阴侯列传》(节选)一、经典回放:默读课本24—28页原文和文意二、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
要求: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
2.结合文意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
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
三、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
1.学生结合文意理解意思。
2.全班交流。
3.教师小结。
四、学生练读1.学生认真跟读。
2.学生自读。
(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
(2)同桌互读。
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
(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
3.小组交流。
4.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
5.师生共同放声齐读。
五、温馨点击:第26、29页六、活动广角:第26、29—31页七、成长阶梯:第31页八、课外延伸1.与父母一起多形式诵读。
2.与父母交流诵读心得。
3.课外搜集资料,先讲给父母听,到校后与老师、同学交流。
第二单元名人长廊单元备课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为根本的指导思想,以新课程理念为行动指南,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根本目的,立足现实,着眼未来,遵循规律开发和利用好校本课程,引领广大学生阅读经典、阅读思想、阅读文化、阅读精神,无限相信书籍的力量,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定坚实的发展基础。
教学目的:1.喜欢经典文章,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为熟读成诵奠定基础。
2.初步掌握经典诵读的方法,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
3.基本了解诵读内容,提高语文素养。
4.训练儿童应对、掌握声韵格律,从中得到语音、词汇修辞的训练。
第一课时第6课马援一、人物剪影:默读课本32—33页原文和注释二、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
要求: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
2.结合文意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
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
三、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
1、学生结合文意理解意思。
2、全班交流。
3、教师小结。
四、学生练读1、学生认真跟读。
2、学生自读。
(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
(2)同桌互读。
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
(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
3、小组交流。
4、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
5、师生共同放声齐读。
五、温馨点击:第34页六、活动广角:第34、35页七、成长阶梯:第35页八、课外延伸1、与父母一起多形式诵读。
2、与父母交流诵读心得。
3、课外搜集资料,先讲给父母听,到校后与老师、同学交流。
第二课时第7课诸葛亮一、人物剪影:默读课本36—37页原文和注释二、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
要求: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
2.结合文意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
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
三、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
1.学生结合文意理解意思。
2.全班交流。
3.教师小结。
四、学生练读1.学生认真跟读。
2.学生自读。
(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
(2)同桌互读。
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
(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
3.小组交流。
4.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
5.师生共同放声齐读。
五、温馨点击:第38页六、活动广角:第38页七、成长阶梯:第38页八、课外延伸1.与父母一起多形式诵读。
2.与父母交流诵读心得。
3.课外搜集资料,先讲给父母听,到校后与老师、同学交流。
第三课时第8课岳飞一、人物剪影:默读课本39—40页原文和注释二、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
要求: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
2.结合小卡片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
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