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传统文化
备注
一、经典回放:
1、读原文,学生初步感知。
2、学生谈感受,教师点拨。
二、出示译文:
学生与原文对照,进行自学,教师加强对重点语句的指导。
三、温馨点击:
读原文,增长知识并从中受到教育。
四、活动广角:
1、在小组里谈一谈,你对其内容看法。
2、说一说,你又记住了《论语》中的几个警句。
3、学习了《论语》前四则,你的收获是什么?
五、成长阶梯:
1、背诵《论语》前四则中的警句
2、谈学习后的收获。
小组讨论
第页
课题
2《论语》八则-后四则
序号
2
授课时间
年月日
课型
新授
教与学目标
让学生了解《论语》后四则的原文及译文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
板书设计
《论语》八则
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教学策略
让学生结合注释,理解全文
2、“慎独”是什么意思?
五、成长阶梯:
1、你同意选文关于求知和“慎独”的观点吗?
学生背
原文
小组讨论
第页
课题
4《中庸》二则
序号
4
授课时间
年月日
课型
新授
教与学目标
让学生了解《中庸》二则的原文及译文。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
板书设计
《中庸》二则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教学策略
让学生结合译文,理解全文。
2、结合注释,学生谈对诗的感受。
二、温馨点击:
1、读读,背背,体会诗的格式,从中增长知识,并受到教育。
三、活动广角:
1、以校园为题,作一首拆字诗。源自2、你能默写此诗吗?并试着解释一下
集体感知
小组讨论
第页
课题
18趣味诗歌-形意诗
序号
18
授课时间
年月日
课型
新授
教与学目标
教后反思
第页
教与学过程设计
授课内容与过程设计
备注
一、经典回放:
1、读原文,学生初步感知。
2、学生谈感受。
二、出示译文:
学生与原文对照,进行自学,教师点拨重点语句。
三、温馨点击:
再读原文,增长知识,并从中受到教育。
四、活动广角:
1、小组进行接龙背诵。
2、大家都知道许多求知方面的名言警句,能不能讲出来与大家分享。
2、你还知道哪些藏头诗呢?
小组讨论
第页
课题
15趣味诗歌—回文诗
序号
15
授课时间
年月日
课型
新授
教与学目标
让学生了解回文诗诗歌形式。
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回文诗的特点
板书设计
趣味回文诗
回文诗
教学策略
学生结合注释,理清诗的主要内容。
教后反思
第页
教与学过程设计
授课内容与过程设计
备注
一、阅读艺海拾贝:
1、读回文诗一首,学生初步感知。
10《辛弃疾》
序号
10
授课时间
年月日
课型
新授
教与学目标
使学生了解辛弃疾的生平及主要的事迹。
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辛弃疾事迹
板书设计
辛弃疾
永遇乐清平乐浪淘沙
教学策略
学生结合注释,简要理解课文内容。
教后反思
第页
教与学过程设计
授课内容与过程设计
备注
一、阅读人物剪影:
1、借助注释,读懂原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二、温馨点击:
五、成长阶梯:
1、学生认真填写评价表,教师指导
2、小组内,谈一谈自己学习后的感受。
背诵
小组讨论
第页
课题
5《列子·汤问》二则
序号
5
授课时间
年月日
课型
新授
教与学目标
让学生了解《列子·汤问》二则的原文及译文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
板书设计
《列子·汤问》二则
声振林木响遏行云
教学策略
让学生结合译文,理解全文
教后反思
三、活动广角:
1、依照苏轼的《登州海市》写一篇描写蓬莱景色的小文章。
2、搜集有关资料,开一个故事会,讲一讲“八仙过海”的故事。
四、成长阶梯:
1、到蓬莱一游吧,欣赏一下海市蜃楼的奇观吧!
2、开一个故事会,说出“八仙过海”中的哪八仙?
背诵
讨论发言
第页
课题
13蒲松龄故居
序号
13
授课时间
年月日
课型
新授
教与学目标
让学生了解蓬莱仙境的具体内容。
教学重点难点
明确蓬莱仙境内容
板书设计
蓬莱仙境
登州海市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教学策略
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诗句。
教后反思
第页
教与学过程设计
授课内容与过程设计
备注
一、阅读诗画揽胜:
1、读《登州海市》,结合注释初步感知。
2、学生谈体会。
二、温馨点击:
1、你知道“海市蜃楼”的奇观吗?
2、“八仙过海”指的是哪八仙?
2、对“笑到最后的人,笑得最开心”你有什么感想?
五、成长阶梯:
将自己在这一阶段的学习收获汇报给家长,谈一下近期的学习收获。
背诵
讨论
第页
课题
7《马援》
序号
7
授课时间
年月日
课型
新授
教与学目标
使学生了解马援的生平及主要的事迹。
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马援事迹
板书设计
马援
诫兄子严,敦书
后汉书马援列传
教学策略
学生结合注释,理解全文。
序号
11
授课时间
年月日
课型
新授
教与学目标
使学生了解李清照的生平及主要的事迹。
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李清照事迹
板书设计
李清照
永遇乐夏日绝句武陵春
教学策略
学生结合注释,理清词的意思。
教后反思
第页
教与学过程设计
授课内容与过程设计
备注
一、阅读人物剪影:
1、借助注释,读懂《永遇乐》,整体感知词的内容。
二、温馨点击:
了解宝塔诗的特点
板书设计
趣味诗诗
宝塔诗
教学策略
学生结合注释,理清诗的主要内容。
教后反思
第页
教与学过程设计
授课内容与过程设计
备注
一、阅读艺海拾贝:
1、读宝塔诗一首,学生初步感知。
2、结合注释,谈感受。
二、温馨点击:
1、读读,背背,体会诗的格式,增长知识并从中受到教育。
三、活动广角:
1、请同学们试着以“月”,“山”开头写一首宝塔诗。
淮阴侯楚王
教学策略
结合译文理解,老师点拨重点句子。
教后反思
第页
教与学过程设计
授课内容与过程设计
备注
一、经典回放:
1、读原文,学生初步感知。
2、学生谈感受,教师点拨。
二、出示译文:
学生与原文对照,进行自学。
三、温馨点击:
读原文,增长文言知识并从中受到教育。理解《史记》韩信等内容。
四、活动广角:
1、学习了这一段文章,你认为韩信是个什么样的人?
3、学习了《论语》八则,你的收获是什么?
五、成长阶梯:
1、背诵《论语》八则中的警句
2、谈学习后的收获。
小组讨论
第页
课题
3《大学》二则
序号
3
授课时间
年月日
课型
新授
教与学目标
让学生了解《大学》二则的原文及译文。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
板书设计
《大学》二则
1、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2、君子必慎其独也
1、辛弃疾与苏轼并称为“苏辛”,是豪放派的代表词人。
2、搜集辛弃疾生平资料,在小组内开个交流会。
三、活动广角:
1、试着背一背《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2、搜集辛弃疾的词,看谁搜的多。
四、成长阶梯:
1、你背过《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了吗?
2、你还能背过三首以上的宋词吗?
小组交流
背诵
第页
课题
11《李清照》
2、结合注释,谈感受。
二、温馨点击:
1、读读,背背,体会诗的格式,增长知识并从中受到教育。
三、活动广角:
1、请同学们参照有关金山寺的图文,加上自己的想象,改编成散文。
2、你还知道哪些回文诗呢?
小组讨论
第页
课题
16趣味诗歌—回文诗
序号
16
授课时间
年月日
课型
新授
教与学目标
让学生了解宝塔诗诗歌形式。
教学重点难点
教后反思
第页
教与学过程设计
授课内容与过程设计
备注
一、阅读人物剪影:
1、借助注释,读懂原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二、温馨点击:
仔细阅读,细细品味,对马援这个人物有进一步的认识。
三、活动广角:
1、马援劝诫侄子们要做“敦厚周慎”的人,对我们富有教益,试着背一背。
2、你的长辈平时是怎样教导你的?和小组同学互相交流一下。
背诵课文
小组讨论
第页
课题
9《岳飞》
序号
9
授课时间
年月日
课型
新授
教与学目标
使学生了解岳飞的生平及主要的事迹。
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岳飞事迹
板书设计
岳飞
《满江红》精忠报国
教学策略
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课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