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块模型经典题目和答案
板块模型经典习题
1.如图,在光滑水平面上有一质量为m
1
的足够长的木板,
其上叠放一质量为m
2
的木块。
假
定木块和木板之间的最大静摩擦
力和滑动摩擦力相等。
现给木块
施加一随时间t增大的水平力F=kt(k是常数),木板和
木块加速度的大小分别为a
1和a
2
,下列反映a
1
和a
2
变化
的图线中正确的是()
2.如图所示,A、B两物块叠放在一起,在
粗糙的水平面上保持相对静止地向右做匀
减速直线运动,运动过程中B受到的摩擦力
A.方向向左,大小不变 B.方向向左,逐渐减小C.方向向右,大小不变 D.方向向右,逐渐减小
3.一小圆盘静止在桌布上,位于一方桌的水平桌面的中央.桌布的一边与桌的AB 边重合,如图.已知盘与桌布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盘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现突然以恒定加速度a 将桌布抽离桌面,加速度方向是水平的且垂直于AB 边.若圆盘最后未从桌面掉下,则加速度
a 满足的条件是什么?(以g 表示重力加速度)
4.如图所示,一足够长的木板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一物块静止在木板上,木板和物块间有摩擦。
现用水平力向右拉木板,当物块相对木板滑动了一段距离但仍有相对运动时,撤掉拉力,此后木板和物块相对于水平面的运动情况为( )
A .物块先向左运动,再向右运动
B .物块向右运动,速度逐渐增大,直到做匀速运动
C .木板向右运动,速度逐渐变小,直到做匀速运动
D .木板和物块的速度都逐渐变小,直到为零
木板
物块
拉力
5.质量为m=1.0 kg的小滑块(可视为质点)放在质量为m=3.0 kg的长木板的右端,木板上表面光滑,木板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2,木板长L=1.0 m开始时两者都处于静止状态,现对木板施加水平向右的恒力F=12 N,如图3-12所示,为使小滑块不掉下木板,试求:(g取10 m/s2)
(1)水平恒力F作用的最长时间;
(2)水平恒力F做功的最大值.
6.如图所示,木板长L=1.6m,质量M=4.0kg,上表面光滑,下表面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4.质量m =1.0kg的小滑块(视为质点)放在木板的右端,开始时木板与物块均处于静止状态,现给木板以向右的初速度,取g=10m/s2,求:
(1)木板所受摩擦力的大小;
(2)使小滑块不从木板上掉下来,木板初速度的最大值.
7. 如图3所示,质量M=8kg的小车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在小车右端加一水平恒力F,F=8N,当小车速度达到1.5m/s时,在小车的前端轻轻放上一大小不计、质量m=2kg的物体,物体与小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小车足够长,求物体从放在小车上开始经t=1.5s通过的位移大小。
(g取10m/s2)
练习1如图5所示,质量M=1kg的木板静止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在木板的左端放置一个质量m=1kg、大小可以忽略的铁块,铁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取g=10m/s2,试求:
(1)若木板长L=1m,在铁块上加一个水平向右的恒力F=8N,经过多长时间铁块运动到木板的右端?
(2)若在铁块上施加一个大小从零开始连续增加的水平向右的力F,通过分析和计算后,请在图6中画出铁块受到木板的摩擦力f2随拉力F大小变化的图象。
(设木板足够长)
练习2 如图4所示,在水平面上静止着两个质量均为
m =1kg 、长度均为L =1.5m 的木板A 和B ,A 、B 间距s =6m ,在A 的最左端静止着一个质量为M =2kg 的小滑块C ,A 、B 与C 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0.2,A 、B 与水平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0.1。
最大静摩擦力可以认为等于滑动摩擦力。
现在对C 施加一个水平向右的恒力F =4N ,A 和C 开始运动,经过一段时间A 、B 相碰,碰后立刻达到共同速度,C 瞬间速度不变,但A 、B 并不粘连,求:经过时间t =10s 时A 、B 、C 的速度分别为多少?(已知重力加
速度g =10m/s 2
)
1.解析:2
121
m m kt a a
+=
=。
木块和木板相对运动时, 1
21
m g
m a
μ=
恒
定不变,g m kt
a
μ-=
2
2。
所以正确答案是A 。
2.A 3.
g a 12
2
12μμμμ+≥。
4.答:B C
5.解析:(1)撤力前木板加速,设加速过程的位移为x 1,加速度为a 1,加速运动的时间为t 1;撤力后木板减速,设减速过程的位移为x 2,加速度为a 2,减速运动的时间为t 2.由牛顿第二定律得撤力前: F -μ(m +M )g =Ma 1(1分) 解得21
m/s 3
4=a
(1分)
撤力后:μ(m +M )g =Ma 2(1分) 解得22
m/s 3
8=a
(1分) 2
2
2221112
1,21t a x t a x ==(1分)
为使小滑块不从木板上掉下,应满足x 1+x 2≤L(1分) 又a 1t 1=a 2t 2(1分) 由以上各式可解得t 1≤1 s
所以水平恒力作用的最长时间为1 s.(1分)
(2)由上面分析可知,木板在拉力F 作用下的最大位移
m
3
2m 134********=⨯⨯=+t a x (1分)
可得F 做功的最大值.J 8J 3
2
121
=⨯==Fx W (1分) 答案:(1)1 s (2)8 J
6. [答案] (1)20N (2)4m/s
[解析] (1)木板与地面间压力大小等于(M+m)g①故木板所受摩擦力F f=μ(M+m)g=20N②
(2)木板的加速度a=F
f
M
=5m/s2③
滑块静止不动,只要木板位移小于木板的长度,滑块就不掉下来,根据v20-0=2ax得
v0=2ax=4m/s④
即木板初速度的最大值是4m/s.
7.物体放上后先加速:a1=μg=2m/s2
此时小车的加速度为:
当小车与物体达到共同速度时:v共=a1t1=v0+a2t1
解得:t1=1s ,v共=2m/s
以后物体与小车相对静止:(∵,物体不会落后于小车)
物体在t=1.5s内通过的位移为:s=a1t12+v共(t -t1)+ a3(t-t1)2=2.1m
练习1(解答略)答案如下:(1)t=1s
(2)①当F≤N时,A、B相对静止且对地静止,f2=F;
②当2N<F≤6N时,M、m相对静止,
③当F>6N时,A、B发生相对滑动,N.
画出f2随拉力F大小变化的图象如图7所示。
练习2解答:假设力F作用后A、C一起加速,则:
而A能获得的最大加速度为:
∵∴假设成立
在A、C滑行6m的过程中:∴
v1=2m/s
A、B相碰过程,由动量守恒定律可得:mv1=2mv2 ∴v2=1m/s
此后A、C相对滑动:,故C匀速运动;
,故AB也匀速运动。
设经时间t2,C从A右端滑下:v1t2-v2t2=L∴t2=1.5s
然后A、B分离,A减速运动直至停止:a A=μ2g=1m/s2,向左
,故t=10s时,v A=0.
C在B上继续滑动,且C匀速、B加速:a B=a0=1m/s2设经时间t4,C.B 速度相等:∴t4=1s
此过程中,C.B 的相对位移为:,故C没有从B的右端滑下。
然后C.B一起加速,加速度为a1,加速的时间为:故t=10s时,A、B、C的速度分别为0,2.5m/s,2.5m/s.
- 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