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教学语言的艺术性
课堂教学语言是教师传道授业的主要载体,课堂教学效益的高低取决于教师课堂语言的艺术性,本文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就
教师语言艺术性问题谈几点粗浅看法,我以为课堂教学语言的艺术性主要包括科学性、启发性、趣味性与互动性。
一、教学语言需要有科学性
教师教学语言的科学性具体体现为准确规范。
表述教材内容,师生互相交流,用词要准确,语言要规范,要合乎逻辑,层次分明,合乎语法,并要求教师在课堂上讲普通话;教师课堂语言,咬字要清楚,
发言要正确,用词要准确、贴切,表述明白,不啰嗦、不重复,语言高低,适中语速快慢得当;教师的课堂语言力求言简意赅,生动形象,
不啰嗦、不重复、不讲口头禅。
二、教学语言要有启发性
教学的目的不仅在于传授知识,更重要在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让学生生活在思考的世界里”启发性的教学语言,就是让学生自己动脑筋去思考问题,自己动手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与操作能力,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精心设计课
堂的导语、过渡语、讲授语、板书语、总结语,诱导学生进入“为什么的世界”,从而产生渴求探究的心态,使学生在浓厚的兴趣中得到启迪,积极主动地去学习。
三、教学语言应有趣味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后,就会视学习为乐事,
就会积极主动去努力学习,不把学习作为一种负担,怎样激发学生
的学习兴趣呢?优秀的教师总是认真设计课堂教学语言,时而如高
山流水,时而似风情月白,说话悦耳动听,节奏和谐,抑扬顿挫,既不过快过响,又不过轻过慢,听课者如饮蜜汁,流入心田,教师再辅之
幽默风趣的语言,时而穿插笑话、典故,时而引用时事新闻,信手拈来,娓娓动听,富有趣味,使学生兴趣盎然,听之入迷,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教学语言贵有互动性
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更注重师生的合作探究,学生作为学习
的主体,应与教师主动配合,作为教学主导者的教师,应与学生肩并肩,手拉手,心相通,情相连,像战友,如同志,为了攻克教学中的问题,老师引导学生阅读、思考、探究、合作从而达到领悟,师生处于平等地位,在课堂互动中,教师与学生都将才智奉献出来,展示出来,大家的胸怀坦荡,激情纯真,行动果敢,师生在课堂教学互动中十分愉快地完成了教学的任务。
教学是一门技术,更是一门艺术,本文尚未穷尽教学艺术,如课堂教学中一个手势,一个眼神,亦能起到以心领神会、事半功倍的作用,此所谓“此时无声胜有声”者。
作者单位:河北省衡水市桃城区大戈村联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