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2克隆技术一、单项选择题1.图为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过程,则制作人工种子和生产治疗烫伤、割伤的药物一一紫草素,应分别选用编号()脱分化再分化①———• ②一一一•③——A .④②B .③②C.③④D.④③2 .单克隆抗体产生于()A .促融剂作用下形成的杂交瘤细胞B .单个杂交瘤细胞增殖形成的细胞群C. B淋巴细胞分化形成的浆细胞D .胚胎干细胞定向诱导形成的淋巴细胞3. (2010年浙江理综)下列关于动物细胞培养的叙述,正确的是()A .培养保留接触抑制的细胞在培养瓶壁上可形成多层细胞B .克隆培养法培养过程中多数细胞的基因型会发生改变C.二倍体细胞的传代培养次数通常是无限的D .恶性细胞系的细胞可进行传代培养4. (2010年浙江二测)下列有关克隆的叙述,错误的是()A .转基因植物的培育利用了细胞的全能性B .动物组织培养过程中不会发生组织分化C. “多利”绵羊的性状与供核绵羊不完全相同D .肝细胞难以克隆成个体是因为存在阻止核基因表达的调节蛋白5. (2010年杭州月考)下列关于植物组织培养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 .培养基中添加蔗糖的目的是提供营养和调节渗透压B .培养基中的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影响愈伤组织的生长和分化C.离体器官或组织的细胞都必须通过脱分化才能形成愈伤组织D .同一株绿色开花植物不同部位的细胞经培养获得的愈伤组织基因型相同6. (2010年佛山调研)下列有关生物技术的叙述,错误的是()A .在植物细胞组织培养中胚不能作为组织培养的材料B .多种显微操作和处理技术使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和胚胎分割成为可能C.利用植物组织培养可以筛选出对人类有用的突变体D .异体骨髓移植成功后,康复者的血型有可能发生改变但不会遗传二、双项选择题7 . (2011年深圳联考)下列关于细胞工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细胞工程的原理是细胞的全能性B .绵羊多利的诞生,说明高度分化的动物细胞核具有全能性C.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可用于培育新物种D .试管婴儿技术包括核移植和胚胎移植技术8. (2011年佛山联考)下列有关制备单克隆抗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对小动物注射多种抗原B .用动物细胞核移植技术构建杂交瘤细胞C.用选择性培养基筛选杂交瘤细胞D .利用抗原一抗体反应对杂交瘤细胞进行阳性检测三、非选择题9. (2010年全国新课标)请回答:(1) 植物微型繁殖技术属于植物组织培养的范畴。
该技术可以保持品种的 _____ ,繁殖种苗的速度______ 。
离体的叶肉细胞在适宜的条件下培养,最终能够形成完整的植株,说明该叶肉细胞具有该植物的全咅B _____ 。
(2) 把试管苗转接到新的培养基上时,需要在超净工作台上进行,其原因是避免 ______ 的污染。
(3) 微型繁殖过程中,适宜浓度的生长素单独使用可诱导试管苗_____ ,而与_________ 己比适宜时可促进芽的增殖。
若要抑制试管苗的生长,促使愈伤组织产生和生长,需要使用的生长调节剂是聲糖浓度(4) 将某植物试管苗培养在含不同浓度蔗糖的培养基上一段时间后,单株鲜重和光合作用强度的变化如图。
据图分析,随着培养基中蔗糖浓度的增加,光合作用强度的变化趋势是 _________ ,单株鲜重的变化趋势是 _______ 。
据图判断,培养基中不含蔗糖时,试管苗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的量 ______ (能、不能)满足自身最佳生长的需要。
(5) ______ 据图推测,若要在诱导试管苗生根的过程中提高其光合作用能力,应(降低,增加)培养基中蔗糖浓度,以便提高试管苗的自养能力。
10. 近年来,我国死于狂犬病的人数有上升之势。
狂犬病病毒的核酸是RNA,机体感染病毒后产生的特异性IgG抗体,能消除狂犬病病毒,这是接触狂犬病病毒后及时注射疫苗和特异性抗体的重要依据。
我国利用地鼠的肾细胞培养狂犬病疫苗,已取得良好效果。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 狂犬病病毒的毒力可发生变异。
从自然感染动物体内分离的病毒株称为野毒株,其致病力强。
将野毒株在家兔脑内连续传50代后,变成固定毒株。
固定毒株对人及动物致病力弱,不引起狂犬病。
巴斯德首先利用固定毒株制成减毒活疫苗,预防狂犬病。
制成减毒活疫苗需要用 _______ 培养。
(2) 特异性抗体获取的方法可用单克隆抗体制备法。
在制备单克隆抗体的过程中,应用的动物细胞工程的技术是(3)下图是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小鼠休内培养①图中A过程从小鼠的脾脏中取得的“小鼠细胞”是_______ 细胞,该细胞能够产生 _______ 。
从小鼠体内提取分离该细胞之前,应给小鼠注射特定的物质是 ______ 。
②图中B过程是细胞融合,该过程需要用灭活的 _______ 、聚乙二醇或电激等诱导。
③特异性抗体获取的方法也可以采用向动物体内反复注射某种抗原,使动物产生抗体,然后从动物血清中分离所需抗体。
与这种方法制备的抗体相比,单克隆抗体具有等优点(4)动物细胞体外培养需要满足的环境条件有和植株乙培育植株A , B , C , D , E 的过程,其中植株甲的基因型为 AaBb ,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请据图回答:©离体细胞原生质休甲融合细胞十植株E原土质体乙(1) 植株A 是 ___ 倍体,经秋水仙素处理后获得的植株 B 的基因 型为 ____________________ 。
(2) 植株C 与植株甲表现型相同的概率为 ______ 。
(3) 培养植株D 的过程中,由离体细胞形成愈伤组织的过程称为 ,若要制备人工种子,则需诱导愈伤组织形成—结构,再包 裹上人工种皮。
(4) 获得植株E 的过程称为 ________ ,其过程中两个原生质体融 合时,常用的诱导剂是 __________ 。
(5) 植株A 、D 、E 的培育过程中都需要采用的生物技术是,其理论基础是 ________ 。
植株A 、B 、C 、D 、E 中可能与植株甲的基 因型相同的是植株 ________ 。
12. (2011年安徽师大附中)分析材料,回答问题:美国《Scienee 〉杂志2006年报道了一项基因治疗癌症新成果。
美国科学家利用遗传工程学的方法改变患者自身白细胞, 使其攻击肿 瘤,成功挽救了两名皮肤癌患者的生命。
研究人员从患者身上提取普 通淋巴细胞,这种普通淋巴细胞本身并不能识别癌细胞。
这些普通细 胞被携带能制造T 细胞受体的基因的病毒感染,即可识别癌细胞。
将 这些“黑色素瘤杀手” T 细胞输入患者体内,足以“击败”患者体内 的肿瘤细胞。
(1) __________________ 用携带能制造T 细胞受体的基因的病毒感染普通淋巴细胞, 这一生物工程技术属于 术,其中普通淋巴细胞的作用是作为受体细胞,病毒所起的作用是作为 ________ 。
T 细胞受体是在细胞的 ______ (部位)合成的。
⑵患者体内存活的能杀死黑色素瘤细胞的免疫 T 细胞,是由在______ (器官)处发育而成的T 细胞增殖分化形成的,它能专一性地识『植株A 秋水仙索.植株H植抹乙•植抹甲 AaBb花粉粒---- 种子别、杀死黑色素瘤细胞。
这种免疫方式属 _________ 疫,其中抗原是(3) 在实验室培养出数量巨大的免疫T 细胞的技术属于生物工程技术中的技术,所使用的培养液中通常含有葡萄糖、氨基酸、无机盐、________ 和 _______ 等。
细胞在培养瓶中贴壁生长,随着细胞的生长和增殖,培养瓶中的细胞越来越多,需要定期地用_________ 使细胞从瓶壁上脱离下来,配制成细胞悬浮液,分装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培养瓶中培养,这称为___________ 。
参考答案1.解析:制作人工种子选用胚状体;生产紫草素,利用大量紫草细胞代谢产物。
答案:B2.解析:单克隆抗体是由单个杂交瘤细胞增殖形成的细胞群产生的。
答案:B3.解析:由于接触抑制,动物细胞培养时只能形成单层细胞;克隆培养法在培养时,由于所有子代细胞来自于一个亲代细胞,所以基因型一般都相同;二倍体细胞的传代培养次数通常是有限的,只有少数细胞遗传物质发生改变,才能无限增殖;恶性细胞系的细胞具有癌变的特点,可进行传代培养。
答案:D4.解析:A 项中,转基因植物的培育是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然后诱导受体细胞脱分化和再分化,利用了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B 项中,动物组织细胞在分化培养液中培养可以发生分化; C 项中要考虑去核卵细胞的细胞质遗传; D 项中,动物细胞全能性难以实现是因为存在阻止核基因表达的调节蛋白。
答案:B5.解析:同一株绿色开花植物的体细胞和花粉经培养获得的愈伤组织基因型不同。
答案:D6.解析:任何具有细胞核的活的植物细胞都具有全能性,都能作为组织培养的材料。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和胚胎分割的实现是以多种显微操作和处理技术为基础的。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能在较短时间内筛选出突变体。
异体骨髓移植成功后,由于造血干细胞的改变可导致康复者的血型有可能发生改变,但基因没变,所以不会遗传。
答案:A7.解析:细胞工程技术包括细胞培养、细胞融合、胚胎培养,所以不都是体现全能性。
绵羊多利的诞生,说明高度分化的动物细胞的核具有全能性。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可用于培育新物种,是通过促使其分化进行的。
试管婴儿技术属于胚胎工程,不包括核移植。
答案:BC8.解析:应该对小动物注射特定抗原,这样才能产生特定的浆细胞。
构建杂交瘤细胞利用的是动物细胞融合技术。
答案:AB9.解析:(1)植物组织培养属于无性繁殖,后代能够保持亲本的遗传特性。
植物微型繁殖技术能够实现快速繁殖。
植物组织培养的原理是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即已经分化的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
(2)植物组织培养接种和试管苗转接过程中都需要无菌操作,以避免微生物(杂菌)污染。
(3)微型繁殖培养基中使用的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比例不同,可以分别诱导根、芽的形成。
使用高浓度的植物生长素类似物(如2,4-D) 可以抑制试管苗的生长。
(4)(5)分析图中曲线可知:光合作用强度随着培养基中蔗糖浓度的增大而下降,但单株鲜重的变化趋势是先增加后下降。
培养基中不含蔗糖时,光合作用强度最大,但由于该时期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积累量较少,不能满足自身最佳生长的需要。
在蔗糖浓度为1%左右时,单株鲜重达到最大,此时有机物的量满足自身最佳生长需要。
答案:(1)遗传特性快遗传信息(2) 微生物(3) 生根细胞分裂素2,4-D(4) 逐渐减小先增加后下降不能(5)降低10.解析:病毒是营寄生生活的,所以在体外只能用活细胞来培养; B 淋巴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可分化成浆细胞,产生相应的抗体。
动物细胞培养的用途之一就是制备单克隆抗体,单克隆抗体的特点和应用要熟练、准确地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