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坚克难共创佳绩和谐奋进同铸辉煌-------坪坝中学2008年总结过去的一年,是我校全体教职工攻坚克难的一年。
在这一学年里,我们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落实全县教育工作会议精神; 在这一年里,我们坚持以和谐发展为主题,以教师队伍建设为主线,以深化课程改革、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为最终目的,强化目标管理,不断提高学校效能; 在这一年里,我们认准目标,聚精会神抓质量,求真务实促发展,不断丰富学校内涵,打造校园文化,全面提升办学质量和品位,全面彰显了办学效益。
一、主要成绩(一)八项荣誉1、被湖北省政发委授予“依法治校示范学校”。
2、被荆门市委市政府授予“最佳文明单位”。
3、被荆门市教育局授予“教育科研名学校”。
4、被京山县教育局授予“基本无辍学先进学校”。
5、被京山县教育局授予“教育教学质量先进单位”。
6、被京山县委授予“五好领导班子”。
7、被京山县教育局授予“德育工作先进单位”。
8、被京山县政发委授予“普法依法治理先进单位”。
(二)十大成绩1、08年中考位居第二。
2008年中考,我校348名毕业生参考,考取京山一中49人,其中优录19人,考取二中101人,综合排名全县第二名,全县中考质量现场会在我镇召开。
2、目标考评全县第一。
在全县目标量化考评中,我校办学绩效综合考核总分全县第一名,再次展现了我校的办学水平。
3、教师竞讲全县第四。
在08秋季全县教育科研月活动中,我校13人参加教学竞讲,喻武老师语文全县第一名,丁远国老师生物全县第二名,简德金老师地理全县第三名,我校综合排名全县第四。
另外,我校教师在其他竞讲中还有8人次获奖,丁青松老师、杨晓华老师分别获市一等奖,张守波老师获市二等奖,丁远国老师获省三等奖。
4、学生竞赛成绩喜人。
共有19人次获奖,其中省级奖14人,省一等奖2人,二等奖2人。
5、扎实创建平安校园。
加强安全教育和管理,排查安全隐患,确保了校园平安。
6、美育节上负重争位。
我校由于建学生公寓,运动场损毁严重,在这种情况下,我校仍然获得团体总分全县第九名的成绩,朱小波取得400米、800米、4+400米三个第四名,陈梦单、杨柳分别获得4+400米第二名,朱单获跳远第三名,男子团体、女子团体均获第四名。
7、党建工作再上台阶。
学校29名党员不断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提高政治理论修养,在工作中勇挑重担,时时处处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8、攻坚克难修建公寓。
学校争取国家项目资金120万元,在下半年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里,修建了学生食堂、学生公寓,学生食堂秋季开学已投入使用,学生公寓明年开年将投入使用,这极大地改善了我校学生的生活和住宿条件。
9、教师培训注重时效。
在教育局举办的教师电脑培训中,我校教师积极参加,认真学习,电脑水平和远程教育应用能力提高很快。
本学期,教师利用多媒体和远程教育资源上课367节,大大提高了课堂学效果。
10、工会职能不断发挥。
学校充分发挥教代会的决策和监督作用,尽可能地提高教师的福利待遇,让教师执教、安教、乐教,体现集体的温暖。
二、主要措施(一)明确责任,规范过程,建立精细化的校本管理机制一年来,我们坚持“向管理要质量、向管理要效益、向管理要品牌、向管理要声誉”的管理理念,强化责任意识,规范过程管理。
在县教育局有关文件的基础上,我们进一步完善和实施《教师目标管理考评细则》、《教学常规管理规定》、《教育科研奖励方案》、《教师劳动纪律管理规定》《财务财产管理规定》、《班主任考核奖励方案》、《包联教师奖励方案》等管理制度和奖励方案,实施“刚性+人文”的管理模式,努力构建“研究、指导、服务”和“督查、评价、管理”的双轨运行机制,把责任、考核、奖惩真正落到实处,强化了学校的内部管理。
我们实行层级式管理办法,形成“精细化”的管理特色:学校发展的科学规划凸显一个“精”字,学校管理落实一个“细”字,教师管理力求一个“励”字,教学常规管理坚持一个“实”字,学生的教育体现一个“活”字,营造人心思进、团结和谐、共促发展的良好氛围。
通过规范管理,引导践行,促使制度内化成为广大教职员工的行为习惯,积淀成为学校的一种文化和精神,为学校又好又快的发展保驾护航。
规范的过程管理等诸多亮点受到县教育局的充分肯定。
(二)以人为本,成就生命,构筑人才强校的校本运行机制1、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努力构筑学校发展的人才高地我们坚持依法治校、民主治校,不断增强领导干部的执行力。
做到勤政务实,以身作则,严于律己,敢于管理、善于管理,敢担责任,不提交矛盾,不包衍问题,成为教师师德的榜样,成为教学工作的带头人,成为教育业务的引导者,确保了整个干部团队成为“务实、创新、高效、和谐”的干部队伍,以满足事业发展的需要。
2、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全面构建人才强教的校本机制学校树立“学校为教师创造环境,教师为学校创造价值”的理念,致力于建设一支师德高尚、勤于育人、精于教书、善于创新、团结和谐的高素质教师队伍,着力做到“两个突出”:(1)突出师德师风建设。
我们认真贯彻落实“京山县中小学教师管理若干规定”,“京山县中小学教职工请假暂行规定”、“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县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的若干规定”,引导广大教师树立强烈的教书育人责任感和使命感,发扬“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创业精神,确立宽容豁达、严谨治学、敬业爱岗、乐于奉献、廉洁从教的师表风范,形成坦荡做人、实在做事的工作作风,保持朴实、科学、争先的良好工作心态与积极的工作热情,营造“爱校如家、校兴我荣、校衰我耻、质量攻坚”的校本氛围和质量观念;引导教师以高度的责任心去关爱学生,以积极的价值取向去引导学生,以身作则,自觉垂范,用高尚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用渊博的文化知识教育学生,用科学的教育方法引导学生,做到关心爱护每个学生而不感情用事,严格要求学生而不粗暴对待学生,耐心教育学生而不歧视学生,加大学校精神文明建设力度,形成一个凝心聚力、提升质量的良好氛围,促进校风、教风、学风的根本好转。
(2)突出教师专业发展。
加强骨干教师队伍建设,进一步完善教师成长激励机制。
今年,我校申报县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12人。
通过各种教学比武评优活动,营造浓厚的研究氛围;结合评选“十佳教师”、“优秀教师”、“先进德育工作者”,开展“学好身边人、做好身边事”的“学先进,增动力;比先进,找差距;赶先进,定措施”活动,大力弘扬先进、激励后进,营造良好的师德师风,为教育教学上质量推波助澜,在全校形成一个凝心聚力、提升质量的良好氛围,为顺利实现学校的工作目标提供了有力保障。
(三)彰显特色,丰富内涵,全面提升学校文化品位加强特色建设,是促使学生生动活泼发展的有效渠道,是加强学校内涵建设的必然要求,是提升学校品位的重要举措,也是展示学校亮点的重要手段。
我校在三个方面呈现着鲜明的办学特色。
1、教学质量常胜不衰。
中考我校已有20年位居全县前八名,这在全县是绝无仅有的。
2、教育科研全市领先。
我们根据实用的原则,教师人人开展课题研究。
目前,学校有两个国家级课题,一个市课题,两个县课题在这里实验,均取得阶段性成果,课题研究极大地促进了我校的教育教学。
校长李圭华的论文获荆门市政府科技成果一等奖。
3、留守孩子教育经验再次推广。
2009年春,我校将代表荆门市,在全省妇联大会上,作留守孩子教育的典型发言,这是继05年我校在全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座谈会上发言后的再次在省级重要会议上作典型经验介绍。
(四)德育为首,拓宽资源,稳步提高德育工作实效一年来,我们把工作的着眼点放在建设良好的校风上,注重德育工作的隐性与显性功能相结合、常态工作和动态工作相交替、校园德育课内与课外相呼应,加大校园文化建设力度,创设良好的育人环境,切实提高德育质量。
1、发挥主渠道作用,进行道德教育。
我们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全国贯彻《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
我们充分利用思想品德课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充分利用学科知识渗透德育教育,利用班团队、升旗和校园广播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和品德教育。
如我们在一、二年级开展了“学规范,正言行”的主题班会,加强对学生进行日常行为规范教育。
2、加强课程管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做到开齐、上足、教好学科课程,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牢固树立“健康第一”思想,开展有益师生身心健康的活动,达到活动育人的目的;加强“阳光体育”活动,不断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和运动水平。
2、开展行为规范教育,规范学生行为习惯。
学校把九、十月份定为“言行规范教育月”,要求七年级新生人人背诵《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开展了“学规范,正言行”知识竞赛,让七年级新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我们根据八年级学生实际,把行为规范教育的重点放在矫正学生不良学习习惯上,帮助学生克服自卑、自弃的心理,建立自尊、自信。
九年级的学生学校则重点放在确立中考目标,树立人生理想上,加强对学生进行前途理想教育。
学校通过对不同年级开展不同的教育,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培养了学生良好的素质。
3、做好新生心理辅导,把好新生入学关。
青春期是一个人一生发展的“敏感期”,不少初中生感到好奇、烦恼甚至恐慌。
我校把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对七年级新生进行了入学心理辅导,让他们快速适应初中生活。
在平时的管理中,班主任对学生多观察,发现学生有心理问题,及时进行疏导,这样,缓解了学生青春期心理和生活压力,让他们健康成长。
4、改革评价方式,挖掘学生闪光点。
以考试成绩作为唯一标准的评价方式,必将极大地伤害学生个性特长的发挥,让更多学习成绩差的学生产生厌学情绪。
多年的实践,使我们对评价的本质有了透彻认识:评价是手段,更是一种教育理念、教育环境、教育文化的集中体现。
教师应把评价内化为自觉的行为,成为一种职业素养,评价与教育教学的过程共存。
学生的发展,依存于具体教育情境的日积月累,离不开具体的体悟,需要教师给予适时、恰当的评价。
目前,多元评价模式已经深入我校的教育实践中,“多把尺子衡量学生”的观念正成为共识。
去年期末,我校“运用多把尺子衡量学生”,表彰了优秀学生干部54人,三好学生70人,进步学生82人,单科前5名120人,学雷锋标兵51人,寒假学习积极分子51人,优秀寝室长14人,学习积极分子157人。
全校受表彰的学生达481人,占全校学生的35%。
这些标兵或积极分子学习成绩可能不突出,但在某一方面,却有他们的过人之处。
四百多人,意味着全校有三分之一的学生获奖,相对于传统的评价方式,更多学生得到认可,不同的评价标准,使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展示自己的独特价值。
教育应该让学生变得快乐、自信、幸福,只有这样,才是教育的真蒂。
(四)注重常规,把好“六关”,扎实打好质量翻身仗为确保各科教学质量实现较大的突破,我们坚持把好“六关”,促使教学质量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