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习过本课,所以请一名学生来回答,并引导学生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去分析。
1、背景:(1)经济方面:一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2)政治方面:①资产阶级要求实行民主政治。
②帝国主义加紧侵略。
③北洋军阀专制独裁。
(3)思想文化:①西方启蒙思想进一步传播,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②北洋军阀推行尊孔复古的逆流。
2、概况:要求学生看书完成下面表格:兴起标志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主要阵地《新青年》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等等旗帜民主科学活动基地北京大学层层设问:当时被称为“官僚养习所”的北大之所以能成为新文化运动的活动基地,谁起了重要作用?为改革北大他提出了怎样的办学方针?在旧思想、旧文化占统治地位的北大,提出这一方针的实质目的是什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总结:“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实质是允许各种科学思想自由发展,让资产阶级的新思想去占领封建旧思想的阵地。
教师进一步指出新文化运动塑造了新的北大,此后北大的历次爱国活动无不与新文化运动精神的传承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二、新文化运动的内容:(一)、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专制与迷信材料: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设问:“德先生”和“赛先生”及其内涵分别是什么?你能从材料中看出陈独秀先生提倡什么、反对什么及其为什么吗?这与以前向西方学习相比发生了什么变化?引导学生对材料一步进行分析。
教师点拨:“德先生”是指民主,包括民主制度和民主精神。
“赛先生”是指科学,包括自然科学知识和科学精神。
此段材料反映了新文化运动的核心内容: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专制与迷信。
陈独秀先生认为“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它与以前向西方学习相比,已经由技术、制度层面深入到思想文化的层面。
(二)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1.“打倒孔家店”(1)树起“打倒孔家店”大旗的原因①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孔子逐渐变成维护君主专制制度和礼治秩序的一尊精神偶像。
②辛亥革命以后,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康有为反对共和,以及其他帝制余孽的倒行逆施,都打着尊孔的旗号来蛊惑人心。
③新文化运动要反对专制,就必然要批判作为其精神支柱的孔子之道。
(2)陈独秀对旧礼教、旧道德的批判(3)意义①新文化运动对孔子及其学说的批判,其意义不限于对一个历史人物或一派学术思想的褒贬。
李大钊指出:“余之抨击孔子,非抨击孔子之本身,乃抨击孔子为历代君主雕塑之偶像的权威也;非抨击孔子,乃抨击专制政治之灵魂也。
”事实上,这正是“打倒孔家店”的政治动因与文化内涵。
②“打倒孔家店”实质上是对统治中国几千年的意识形态、思想体系、文化传统的厘清与扬弃。
③这场扫荡权威、破除偶像的文化革命,为后来解放思想和文化的多元化发展创造了条件。
【探究】新文化运动时提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对不对?这个口号还适用不适用于今天? ——袁世凯为巩固其统治,在文化领域掀起尊孔复古的逆流。
新文化运动时,激进的民主主义者提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反对袁世凯的封建专制独裁,有进步意义。
但是,这个,号全面否定了中国传统文化,是偏激的、片面的。
2.鲁迅与《狂人日记》(1)鲁迅对旧礼教、旧道德批判的特点鲁迅对旧礼教、旧道德的攻击最为猛烈,他主要通过对现实生活的敏锐观察,利用文学作品深刻地揭露专制制度和纲常礼教的黑暗,对“吃人的礼教”的抨击即出自他的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2)《狂人日记》对“吃人”的礼教的揭露《狂人日记》是鲁迅第一篇白话小说,中国现代小说的奠基之作,同时又是一篇声讨旧势力的战斗檄文。
【思考】何谓“吃人的礼教”?——礼教是指儒家提倡的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伦理道德。
鲁迅在《狂人日记》中,揭露了其“吃人”本质。
“吃人的礼教”的说法由此而来。
(3)对贞节观念的批判①鲁迅发表了《我之节烈观》一文,把传统的贞节观与夫权思想和忠君思想联系起来,揭露“忠、孝、节”的伦理道德的危害性。
②陈独秀也撰文批判传统的贞节观念,指出这种观念与资产阶级的人格独立根本对立。
【探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鲁迅的小说《狂人日记》《孔乙己》《药》《阿q正传》《祝福》等分别反映了哪一深刻的思想主题?——《狂人日记》揭露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孔乙己》反映了封建礼教和科举制对人才的摧残毒害;《药》反映了对辛亥革命由于脱离群众而失败的思考,暗示唤起民众的觉醒是取得革命胜利的良药的深刻主题;《阿q正传》批判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提出了启发民众觉悟,发动民众革命的重大课题;《祝福》反映了旧中国妇女的悲惨地位,揭露了封建制度的罪恶。
(三)、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设问:新文化运动不仅是一场思想革命,还是一场文学革命。
那么为什么还要进行文学革命呢?请一位同学朗读以下两段材料:材料一萧声咽。
秦娥梦断秦楼月。
秦楼月。
年年柳色,霸陵伤别。
乐游原上清秋节。
咸阳古道音尘绝。
音尘绝。
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李白《忆秦娥》材料二“这柯(棵)大树很可恶,他碍着我的路!”来!快把他砍倒了,把树根亦掘去。
哈哈!好了!——胡适《乐观》教师一步步设问:你能说出新文化运动中进行文学革命的原因吗?学生一步步回答。
教师点拨:文学革命的原因是新文化、新思想需要通俗易懂的文字,才能普及到大众之中,而文言文比较难懂。
教师:文学革命需要从哪些方面来进行呢?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得出文学革命是从形式到内容的革命:1、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
2、以新鲜、平易、明了的新文学代替陈腐、雕琢、迂晦的旧文学。
设问:文学革命起到了什么作用?引导学生分析新文化运动的意义:1、为新文化、新思想的传播与普及提供了载体。
2、推动人们改变传统的思维方式和思想观念。
3、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酝酿和发动做了思想文化方面的准备。
(四)文化平民化1.教育界的文化平民化民国初年,面向群众的社会教育或通俗教育已有初步发展。
这些活动主要是在城市中对群众开展通俗教育,提高其知识水平,改良其道德习惯,进而改进社会风气。
随后在新文化运动的推动下,社会教育蓬勃兴起,形成了平民教育思潮。
2.文学界的文化平民化(1)在文学界,随着文学革命的深入发展,白话文逐渐取代文言文,不断得到推广。
白话小说、散文大量涌现,其中白话散文不仅在内容上反映当时流行的社会改造、妇女解放、劳工神圣、风土人情等思想内容,体现出崭新的时代特色,而且在形式上出现了政论、杂文、随笔、游记、寓言、短评等体裁,风格多样。
(2)在“诗体解放”的口号下,胡适、刘半农、周作人等积极尝试创作白话诗,这种新体诗摆脱了旧体诗的束缚,既注重内容的革新,反映现实生活,也注意形式创新,“自由成章而没有一定的格律,切自然的音节而不必拘音韵,贵质朴而不讲雕琢,以白话入行而不尚典雅”。
从胡适的《孔丘》、刘半农的《相隔一层纸》,可以一窥白话诗之风格。
要求学生归纳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完成下面表格:思想革命提倡______与_____反对____与___提倡______________反对_________文学革命提倡_____________反对_________根据表格引导学生分析新文化运动是如何重铸国魂的。
教师点拨:用资产阶级的新思想、新文化,去冲击人们头脑中的封建旧思想、旧文化。
教师:如何看待新文化运动呢?(引出下一标题)三、对新文化运动的评价:1、性质: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延续,是民主主义的思想启蒙和文化革新运动。
设问:为什么说新文化运动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延续,是民主主义的思想启蒙和文化革新运动?学生分析、讨论。
教师点拨:新文化运动宣传了资产阶级的新思想、新文化,既是一次思想革命,又是一次文化革命,对封建的思想文化给予彻底的冲击,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内反封建斗争的继续。
材料:材料一:反动军阀污蔑新文化运动是“异端邪说”、“洪水猛兽”,守旧派文人甚至谩骂新文化运动的提倡者是“众叛亲离”,“人头畜鸣”。
材料二:《新青年》受到广大青年知识分子的普遍欢迎,被誉为“青年界之金针”和青年的“良师益友”。
青年得此,如清夜闻钟,如当头一棒。
设问:你能从以上材料中看出新文化运动的哪些积极影响?学生分组讨论。
教师点拨:1、打击了封建主义,促进了中国人民,特别是青年知识分子的觉醒,形成了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潮流。
2、推动了五四运动的发生,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奠定了基础。
设问:新文化运动有哪些局限性?请同学们通过下面材料进行分析。
材料一:新文化运动局限在知识分子的圈子内,新思想没有普及到工农群众中去。
——李时岳据材料分析新文化运动的局限?同步检测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是当时各历史条件推动的产物,这些历史条件包括①辛亥革命使民主观念深入人心②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③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④西方启蒙思想进一步传入中国2.《新青年》创刊后深受青年知识分子的欢迎,被誉为“青年界之金针”和青年的“良师益友”。
之所以有如此反响,是因为a.《新青年》宣传爱国主义思想 b. 《新青年》以民主、科学思想为其主旨3.北京大学之所以能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基地,其直接原因是a.五四运动促进了青年学生思想的解放b.北大校长蔡元培以“兼容并包”为办学宗旨,提倡“学术思想自由”d.北大学生反封建的民主精神强烈a.民主与自由 b.平等与自由5.新文化运动也是一场文学革命,当时文学革命的内容包括①提倡白话文②文学要为工农服务③使用简化字④建立新鲜、平易、明了的新文学6.新文化运动把批判矛头指向儒家传统道德,根本原因是a. 儒家思想是中国的传统文化b.当时北洋军阀政府推祟儒家思想d.儒家思想是维护封建统治的理论基础7.李大钊指出:“余之抨击孔子,非抨击孔子之本身,乃抨击孔子为历代君主雕塑之偶像的权威也”。
这说明a.新文化运动反孔教的根本目的是追求民主政治b.新文化运动矛头所向是封建的儒家思想d.新文化运动的领导者们找到了一条正确的民主政治的道路8.中国现代小说的奠基之作是a.鲁迅的《药》 b.陈独秀的《宪法与孔教》9.随着新文化运动的发展,文化平民化逐渐成为中国教育界、文学界曲艺界等思想文化的新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