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大足校2018年6月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目标试题本试卷共8页,共70小题,满分100分。
考试用时9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3.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项选择题Ⅰ: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分,共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为巩固统治,西周将血缘关系与政治关系结合起来,实行()A.宗法制B.郡县制C.三省六部制D.科举制2.在中国古代历史上,丞相曾经是百官之首。
下列朝代中,废除了丞相的是()A.汉代B.唐代C.宋代D.明代3.古代雅典可能具有公民资格的是()A.妇女B.奴隶C.成年男子D.外邦人4.19世纪六七十年代,领导德国完成统一大业的是()A.俾斯麦B.华盛顿C.查理一世D.沃(尔)波尔5.马克思和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撰写的纲领性文件是()A.《共同纲领》B.《共产党宣言》C.《四月提纲》D.《权利法案》6.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中国全民族抗日战争开端的标志是()A.甲午中日战争B.九一八事变C.卢沟桥事变D.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7.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实现国家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是()A.“百花齐放,百家争鸣”B.“长期共存,互相监督”C.“一个国家,两种制度”D.“和平共处,平等互利”8.国际政治两极格局瓦解的标志性事件是()A.苏联解体B.赫鲁晓夫改革C.不结盟运动兴起D.欧洲联盟成立9.21世纪初,中国为推进新型区域合作、促进中亚地区和平与稳定而采取的重要举措是()A.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B.与美国实现外交关系正常化C.加人亚太经济合作组织D.倡导建立上海合作组织10.古代中国景德镇享誉世界的手工业是()A.丝织业B.造纸业C.制瓷业D.冶铁业11.曾被称为“海上马车夫”的国家是()A.西班牙B.葡萄牙C.荷兰D.英国12.第三次科技革命使人类社会进入了()A.汽车时代B.信息时代C.电气时代D.蒸汽时代13.鸦片战争后,中国传统经济结构逐渐发生变化。
这种变化最早出现在()A.东南沿海地区B.长江中游地区C.华北地区D.东北地区14.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兴起于()A.鸦片战争时期B.洋务运动时期C.甲午战争时期D.五四运动时期15.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这场危机首先爆发于()A.工业领域B.贸易领域C.农业领域D.金融领域16.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率先改革,实行()A.人民公社化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C.农业合作化D.土地私有制17.辛亥革命后,具有鲜明时代特征、一度成为国民政府文官制服的新式服装是()A.中山装B.列宁装C.长袍D.马褂18.提出“致良知”“知行合一”的思想家是()A.黄宗羲B.王阳明(守仁)C.朱熹D.董仲舒19.代表元代最高文学成就的是()A.赋B.小说C.散曲D.词20.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的哲学家是()A.亚里士多德B.苏格拉底C.普罗泰(塔)戈拉D.梭伦21.启蒙运动是西方人文精神发展的重要阶段,其最突出的特征是()A.崇尚古典文化B.倡导理性C.主张政治革命D.批判教会腐败22.近代中国维新派的代表人物之一是()A.孙中山B.林则徐C.严复D.胡适23.李大钊是最早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他首次系统介绍马克思主义学说的文章是()A.《文学改良刍议》B.《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C.《星星之火,可以燎原》D.《我的马克思主义观》24.1859年达尔文发表了《物种起源》,创立了()A.上帝创世说B.生物进化论C.量子理论D.自由放任说25.提出空间和时间都是物质存在的形式的物理学家是()A.爱因斯坦B.牛顿C.普朗克D.伽利略26.“默片时代”最为著名的喜剧大师是()A.猫王B.卢米埃尔兄弟C.卓别林D.莎士比亚27.1905年孙中山提出了三民主义,其中民生主义的核心内涵是()A.扶助农工B.平均地权C.推翻满清统治D.反对帝国主义28.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是()A.发表《共产党宣言》B.发动十月革命C.发动二月革命D.建立巴黎公社29.近代中国被迫与列强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30.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先行者是()A.洪秀全B.康有为C.林则徐D.孙中山31.下列属于五四运动时期的口号是()A.“打土豪、分田地”B.“外争国权,内惩国贼”C.“驱除鞑虏,恢复中华”D.“抗美援朝,保家卫国”32.1966—1976年间中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受到破坏的根本原因是,当时正在进行()A.社会主义改造B.“大跃进”C.“文化大革命”D.人民公社化运动3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两极格局形成,两极指的是()A.美国和苏联B.美国和日本C.美国和中国D.美国和英国34.都江堰水利工程兴修于A.夏商时期B.春秋战国时期C.秦汉时期D.隋唐时期35.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兴起于()A.鸦片战争时期B.洋务运动时期C.戊戌变法时期D.辛亥革命时期36.20世纪90年代,在关贸总协定基础上建立的国际组织是()A.欧洲联盟B.世界银行C.世界贸易组织D.北大西洋公约组织37.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这次全会作出的战略决策是()A.“以阶级斗争为纲”B.重返联合国C.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D.实行改革开放38.“诸子百家”中,法家思想的代表人物是()A.韩非子B.荀子C.孔子D.老子39.19世纪,用科学观点挑战神创造世界这一宗教信条的是()A.《社会契约论》B.《十日谈》C.《论法的精神》D.《物种起源》40.印象派画家在技法上强调“光”和“色”,其代表人物是()A.达·芬奇B.雨果C.毕加索D.莫奈二、单项选择题Ⅱ: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41.顾炎武说:“今之君人者,尽四海之内为我郡县犹不足也。
人人而疑之,事事而制之。
”他批判的是()A.贵族专权B.君主专制C.地方割据D.八股取士42.在古希腊戏剧《伊昂》中,伊昂祈祷他的母亲是个雅典人,这样,依据雅典关于公民权的法令,他就可以从母亲那里获得自由演说的权利,“因为一个陌生人在这个城邦里必须让他的嘴象奴隶一样紧闭着,不能自由表达他的思想”。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奴隶没有公民权B.伊昂有公民权C.戏剧作品往往脱离社会现实D.妇女可以在公民大会上自由演说43.“经过革命的洗礼后,这个国家已成为自由和机会的象征,作为没有以往数千年负担和积淀的一块新土地受到人们的羡慕。
”这里的“国家”是()A.德国B.法国C.英国D.美国44.宣统三年(1911年)的某一天,清廷忽然接到广东省地方高级官员的电报:“省城乱党潜图起事,三月二十九日猝有匪徒多人轰击督署。
”电报所说的事件是A.武昌起义B.秋收起义C.黄花岗起义D.金田起义45.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孙中山像和国旗经常出现于抗战建国纪念日、国庆节等纪念活动,这反映了()A.国民党坚持一党独裁专制B.中共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C.国共两党达成和平建国共识D.第二次国共合作彻底破裂46.有人认为“马歇尔计划的实施虽然给美国带来了满意的结果,但从长期看也产生了对其不利的后果”。
“不利的后果”有()A.加强了西欧与美国的盟友关系B.消除了西欧倒向苏联的可能性C.促进了西欧的联合自强D.扩大了美国产品的海外市场48.北魏时期出现了“舟车所通,足迹所履,莫不商贩”的现象,这反映了当时()A.小农经济解体B.商品交易活跃C.人口大量流亡D.重农政策被废除49.有研究表明,在抗战爆发前夕,中国民族工业在劳动力组织上不但盛行着由工头招工的包工制,还存在着把农村来的男女儿童包养起来的养成工制、以极低代价收买农村失业男女的包身工制,以及工场手工业式的家庭工制等。
这反映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A.无法避免官僚资本的压迫B.以传统手工业为主C.仍带有浓厚的封建性D.管理水平高于在华外资企业50.“罗斯福上台后,短时间内就促使国会通过了一系列令人印象深刻的立法。
胡佛政府领导下实行的援助农场主、小户人家和工业的小心翼翼的方案,被空前地扩大了,以致面目一新,无从辨认。
”这段话的作者认为罗斯福新政()A.使美国彻底克服了经济危机B.使市场经济变成了计划经济C.与胡佛政府的政策差别不大D.是对胡佛政府政策的大胆突破51.与战时共产主义时期相比,人们将苏俄的新经济政策时期称为“缓和与妥协”的时期。
这里的“缓和与妥协”是指苏俄()A.支持资产阶级临时政府B.允许一些资本主义因素存在C.与美国冷战D.消除了与西方国家的矛盾52.“人心本自乐,自将私欲缚。
私欲一萌时,良知还自觉。
一觉便消除,人心依旧乐。
”这首古诗反映了()A.孟子的仁政思想B.董仲舒的“独尊儒术”思想C.朱熹的理学思想D.王阳明的心学思想53.在16世纪的英国,那些随着罗马帝国衰亡而湮灭的悲剧和喜剧作品被重新挖掘出来,戏剧再次成为流行文化的一部分,同时出现了剧院、剧作家和从事商业演出的专业剧团,并产生了莎士比亚这样著名的戏剧大师。
据此可知当时()A.文艺复兴运动扩展到英国B.启蒙运动对英国戏剧发展有较大的影响C.议会民主政治鼓励人们多观看戏剧表演D.莎士比亚的作品都取材于罗马帝国的兴衰54.1897年梁启超编辑出版《西政丛书》,其内容分史志、官制、学制、公法、农政、工政、商政、兵政等,“凡书三十二种,都是当时讨论西洋政事的切要之书”。
这反映了维新派()反对学习西方科学技术B.抵制学习日本C.主张建立共和制度D.重视学习西方政治制度55.在中国近代的某个时期,激进的知识分子及青年学生认为,拯救中国之道在于全面否定传统。
为此,他们提倡()A.“中体西用”B.“师夷长技以制夷”C.“民主和科学D.“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56.某文学艺术流派产生于18世纪末期,它促使人们对于陌生而又久远的社会和历史时代产生新的兴趣。
那些遥远的时代,在这一流派的文学艺术家们看来充满魅力、多姿多彩,尽管事实可能并非如此。
该艺术流派是()A.浪漫主义B.现实主义C.现代主义D.印象主义57.“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
提出这一看法的学派是()A.墨家B.法家C.道家D.儒家58.当有人报告一位在华讲学的苏联学者不同意《新民主主义论》中的一些观点时,毛泽东说:“我认为这种自由谈论,不应当去禁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