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模拟电子书后习题答案第6章

模拟电子书后习题答案第6章

【6-1】在图6.11.1所示的电路中,A 均为理想运算放大器,其中的图(e)电路,已知运放的最大输出电压大于U Z ,且电路处于线性放大状态,试写出各电路的输出与输入的关系式。

AR2RA∞R 2R FR 1u I +_u O +_u I +_u O +_(a) (b)(c) (d) (e)图6.11.1题6-1电路图解:图(a ):u O =-2u I ; 图(b ): 2O I 12R u u R R =⋅+;图(c ):u O =-u I +2u I =u I ; 图(d ):I1I2O 121()d u u u t C R R =-+⎰;图(e ): 2O Z O 23,R u U u R R =++ 故得2O 3(1)Z R u U R =+。

【6-2】电路如图6.11.2(a)所示。

1. 写出电路的名称。

2. 若输入信号波形如图(b)所示,试画出输出电压的波形并标明有关的电压和所对应的时间数值。

设A 为理想运算放大器,两个正、反串接稳压管的稳压值为±5V。

3. 对电路进行仿真,验证计算结果。

u i t (s)10-101234(V)图6.11.2 题6-2电路图解:1. 带限幅的反相比例放大电路;2. 当| u I |≤1V 时,电路增益A uf =-5;当| u I |≥1V 时,| u O |被限制在5V 。

波形如图4-3。

u I t /s10-101234/Vu O t 5-5/V0.1 1.92.1/s图4-3【6-3】在图 6.11.3所示的增益可调的反相比例运算电路中,已知R 1=R w =10kΩ、R 2=20kΩ、U I =1V ,设A 为理想运放,其输出电压最大值为±12V,求:1. 当电位器R w 的滑动端上移到顶部极限位置时,U o = 2. 当电位器R w 的滑动端处在中间位置时,U o = 3. 电路的输入电阻R i =图6.11.3 题6-3电路图解:1. 2o o1I 12V R U U U R ==-⋅=- 2. o o124V U U ==-3. r i =R 1=10k Ω。

【6-4】图6.11.4中的D 为一个PN 结测温敏感元件,它在20℃时的正向压降为,其温度系数为–2m V/℃,设运放是理想的,其他元件参数如图所示,试回答:1. I 流向何处它为什么要用恒流源2.第一级的电压放大倍数是多少3.当R w 的滑动端处于中间位置时,U o (20℃)=U o (30℃)= 4.U o 的数值是如何代表温度的(U o 与温度有何关系) 5.温度每变化一度,U o 变化多少伏++++-DA 1A 2-5VI+V u o1U PR Wu O +_2k Ω2k Ω8k Ω10k Ω10k Ω10k Ω3.3k Ω100Ω200Ω200Ω图6.11.4 题6-4电路图解: 1. I 全部流入二极管VD 。

因u D =f (i D ,T ),为使测温时u D =f (T ),应使i D 为常数, 此处的二极管电流I 要采用恒流源提供。

2. A u1=5;3. u O1(20℃)=,u O1(30℃)=;U p= -3V ;于是,u O (20℃)=,u O1(30℃)=4. u O =代表20℃,u O =代表30℃,以此类推。

总之,在数值上,T (℃)与100u O (V )相当。

5. 温度每变化1℃,u O 变化10mV 。

【6-5】在图 6.11.5所示电路中,运放为理想的,电阻Ω=k 331R ,Ω=k 502R ,Ω=k 3003R ,Ω==k 100f 4R R ,电容C =100F 。

设0=t 时,V 1i1=u ,V 2i2-=u ,V 0)0(C =u ,求当s 10=t 时的输出电压值。

C图6.11.5 题6-5电路图解:FO1I12(1)R U U R =+⋅ = 3 V O1I2R335V16.7μA 300k U U I R -==≈Ω此电流为电容C 充电R3O I2C I2I U U U U t C=-=-⋅ 当 t = 10 s 时, O U = - V【6-6】用理想运放组成的电路如图 6.11.6所示,已知Ω=k 501R ,Ω=k 802R ,Ω=k 603R ,Ω=k 404R ,Ω=k 1005R ,试求u A 的值。

图6.11.6 题6-6电路图解:A 2I 1 1.6U RU R =-=- O 5A 4 2.5U RU R =-=- OI4U U = 【6-7】设图6.11.7中的运算放大器都是理想的,输入电压的波形如图所示,电容器上的初始电压为零,试画出u o 的波形。

O-0.1t /sO2134u I1u I2/V/Vt /s3-3(a) (b) 图6.11.7 题6-7电路图解:O1I13U U =-O2I20.1d U U t =-⋅⎰ (t 的单位为 s )U O =3U I1+I2d U t ⎰。

O-0.1t /sO2134u I1u I2/V/Vt /s3-3Ou O /V t /s0.3-0.3【6-8】 用集成运算放大器实现下列运算关系t u u u u d 532i3i2i1o ⎰-+=要求所用的运放不多于三个,画电路图,元件要取标称值,取值范围为 1kΩ≤R ≤1MΩ μF≤C ≤10μF 解:A ∞A ∞13A ∞2F1μ5.1k +_u O +_30k Ω10k Ω10k Ω200k Ω200k Ωu I2+_10k Ωu I1+_15k ΩΩu I310k Ω10k Ω图4-9【6-9】 电路如图6.11.8所示,已知U I1=1V 、U I2=2V 、U I3=3V 、U I4=4V(均为对地电压), R 1=R 2=2k Ω,R 3=R 4= R F =1k Ω 求U o 。

U OR 1AU I1U I2U I3U I4R 2R 3R 4R F∞图6.11.8 题6-9电路图【6-10】 图6.11.9是利用两个运算放大器组成的具有较高输入电阻的放大电路。

试求出u O 与u I1、u I2的运算关系式。

R /KR u OKR u图6.11.9 题6-10电路图【6-11】电路如图6.11.10所示,证明:O u =2I u图6.11.10 题6-11电路图解:令 I I1I2U U U =-, 电路等效为图4-12.由虚短虚断的概念,对节点A, B 分别有O I1I1O2U U U U R R --=O2I2I2U U U R R-=于是, O2I22U U =O I1I2I 222U U U U =-=图4-12【6-12】图6.11.11是应用运算放大器测量电压的原理电路,共有、1、5、10、50V 五种量程,求11R 、12R 、13R 、14R 、15R 的阻值。

(输出端接有满量程5V ,500μA 的电压表。

) 解:1110M R =Ω,122M R =Ω,131M R =Ω,14200k R =Ω,15100k R =Ω 【6-13】图6.11.12是应用运算放大器测量小电流的原理电路,求F1R 、F2R 、F3R 、F4R 、F5R 的阻值。

(输出端接的电压表同上题。

)_A R 11R F R 13R 12R 14R 15V0 5V~Ω1M 被测电压0.5V 50V 10V 5V1VAR F110uAV0 5V~5mA 0.5mA0.1mA 50uA被测电流R F5R F2R F3R F4I x图6.11.11 题6-12电路图 图 题6-13电路图【6-14】电路如图6.11.13所示,其中二极管和集成运放都是理想的,V 15OM ±=U ,V 6Z =U 。

R 1= 1k 、R 2= 2k 、R 3= 2k 、R 4= 100k 。

画出电路的传输特性。

A3V+1VD 2VD REFU R 4R 3R 2R 1u iu oo'VD ∞图6.11.13 题6-14电路图解:当U om =+15V 时,二极管导通,稳压管击穿,运放的正反馈回路导通此时输出u o =6V 。

此时电路的阈值V 421162123211Z 212REF TH1=+⨯++⨯=+++=R R R U R R R U U当输入电压大于4V 时,运放的输出跳变为U om = -15V ,此时二极管VD 1和VD 2截止,R 2回路不通,运放的阈值变为V 3REF TH2==U U于是可以画出电路的传输特性,见图13-11(b)。

O634Vi u Vo u ?O634V u o i u 15-图13-11(b) 电压传输特性【6-15】已知反相滞回比较器如图6.11.14(a)所示,A 为理想运放,输出电压的两个极限值为V 5±,VD 为理想二极管,输入三角波电压i u 的波形如图所示,峰值10V 。

试画出相应的输出波形。

iu tO(a) (b)图6.11.14 题6-15电路图解:当V 5o +=u 时,D 导通,阈值电压 3.5V TH1=U ; 当V 5o -=u 时,D 截止,阈值电压V 2REF 2TH ==U U 。

()输出波形见图13-12(c)。

iu tOtt5-5103.520i u V/o u V/0(a) (b) (c)图13-12 题13-12电路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