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_紫外可见吸收光谱_

_紫外可见吸收光谱_

如果一化合物在紫外区没有吸收峰,而其 杂质有较强吸收,就可方便的检出该化合物中 的痕量杂质。 例如要鉴定甲醇和乙醇中的杂质苯,可利 用苯在254nm处的B吸收带,而甲醇或乙醇在此 波长范围内几乎没有吸收。
又如四氯化碳中有无二硫化碳杂质,只要 观察在318nm处有无二硫化碳的吸收峰即可。
二、结构分析
测得的是样品在两种波长1和2处的吸光度之差A, A为扣除了背景吸收的吸光度 A=A 1 -A 2= (K 1 -K
2)
CL

优点:
(1)大大提高了测定准确度,可完全扣除背景 (2)可用于微量组分的测定 (3)可用于混浊液和多组分混合物的定量测定
18
光闸
单色器 斩波器 参比 光电倍增管

原因
在吸收光谱图上或数据表中必须注明所用的溶剂。
3.在进行紫外光谱法分析时,必须正确选择溶剂。选择 溶剂时注意下列几点: (1)溶剂应能很好地溶解被测试样,溶剂对溶质应该是 惰性的。即所形成的溶液应具有良好的化学和光化学 稳定性。 (2)在溶解度允许的范围内,尽量选择极性较小的溶剂。 (3)溶剂在样品的吸收光谱区应无明显吸收。
光电管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上应用较为广泛。 光电倍增管是检测微弱光最常用的光电元件,它的灵敏 度比一般的光电管要高200倍,因此可使用较窄的单色器狭 缝,从而对光谱的精细结构有较好的分辨能力。
11
(五)信号指示系统
它的作用是放大信号并以适当方式指示或记录下来。常用 的信号指示装置有直读检流计、电位调节指零装置以及数字显 示或自动记录装置等。很多型号的分光光度计装配有微处理机,
单光束分光光度计原理图
单色器 光闸 斩波器 光电倍增管 试样
双光束分光光度计原理图
19
单色器
λ1
单 色 器
吸收池
接收器
λ2
λ1 λ2
双波长分光光度计原理图
20
五、应用
定性分析、结构分析和定量分析;以及物理化学参数 (相对分子质量、配合物的稳定常数等) 1.定性分析 无机元素:应用较少,可用发射光谱法或化学分析法; 有机化合物:有一定的局限性;鉴定不饱和有机化合 物(共轭体系),推知未知物的骨架结构。 辅助方法 分析方法:比较吸收光谱曲线;用经验规则计算最大 吸收波长,然后与实测值进行比较。
C
δ
γ β α
O C H
C
C
C
母体 链状αβ不饱和醛 链状αβ不饱和酮
基本值 λmax 207nm
O
215
五元环αβ不饱和酮
六元环αβ不饱和酮
O
202
215

增加值 同环共轭二烯
每增加一个共轭双键 每增加一个环外双键
+39nm
+30nm +5nm




共轭双键上增加烷基或环基取代 α位 +10nm β位 +12nm γ 位及以上 +18nm
第21讲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UV-VIS)
2013.12.20
概述
一、紫外-可见光谱的产生; 二、有机化合物的电子光谱; 三、无机化合物的电子光谱; 四、溶剂对紫外-可见光谱的影响; 五、紫外分光光度计; 六、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的应用。
四、溶剂对紫外-可见光谱的影响
1.改变溶剂的极性,会引起吸收带形状的变化。例如, 当溶剂的极性由非极性改变到极性时,精细结构消失, 吸收带变向平滑。 2.改变溶剂的极性,还会使吸收带的最大吸收波长发生 变化。下表为溶剂对亚异丙酮紫外吸收光谱的影响。
• 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鉴定未知物的结构较困难, 因谱图简单,吸收峰个数少,主要表现化合物的 发色团和助色团的特征。
• 利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可确定有机化合物中
不饱和基团,还可区分化合物的构型、构象、 同分异构体
1.推测官能团
200~280nm 无吸收 210~250nm 强吸收 不含不饱和键,不含苯环,
1. 共轭多烯的λmax计算
链状共轭二烯
C C C C
λmax
217nm
CH2
骨 架 母 体
单环共轭二烯
217nm
异环共轭二烯
214nm
同环共轭二烯
253nm
对连接在母体电子体系上的不同取代 基以及其它结构因素加以修正 增加值:延伸一个共轭双键 增加一个烷基或环基取代 增加一个环外双键 助色团取代 : -Cl 或 Br -OR 烷氧基 +5 nm +6 nm +30nm +5nm +5nm
单色器一般由入射狭缝、准光器(透镜或凹面反射镜使入射 光成平行光)、色散元件、聚焦元件和出射狭缝等几部分组成。 其核心部分是色散元件,起分光的作用。单色器的性能直接影响 入射光的单色性,从而也影响到测定的灵敏度、选择性及校准曲 线的线性关系等。能起分光作用的色散元件主要是棱镜和光栅。
7
棱镜有玻璃和石英两种材料。它们的色散原理是依据 不同的波长光通过棱镜时有不同的折射率而将不同波长的光 分开。由于玻璃可吸收紫外光,所以玻璃棱镜只能用于350 ~ 3200 nm的波长范围,即只能用于可见光域内。石英棱镜 可使用的波长范围较宽,可从185 ~ 4000nm,即可用于紫 外、可见和近红外三 个光域。
15
单波长双光束分光光度计
参比池
光束分裂器
光源 单色器
差值 ΔA
吸收池
16
检测器
显示
3,双波长分光光度计 由同一光源发出的光被分成两束,分别经过两个单色器, 得到两束不同波长(1和2)的单色光,利用切光器使两束光以 一定的频率交替照射同一吸收池
17

1为选好的测定波长,一般为待测物质的max 2为选好的参比波长,一般为待测物质的min
217 nm +5nm
加四个烷基取代
计算值 λmax
+20nm
242 nm
实测值
λmax
243 nm
例3:
R
基本值:按同环二烯 加一个共轭双键 加一个环外双键
253nm +30nm +5nm
加三个烷基取代
计算值 λmax
+15 nm
303 nm
实测值
λmax
303nm
2. α ,β—不饱和醛、酮
9
10
(四)检测器
检测器的功能是检测信号、测量单色光透过溶液后光强 度变化的一种装置。
常用的检测器有光电池、光电管和光电倍增管等。
硒光电池对光的敏感范围为300~800nm,其中又以 500 ~ 600nm最为灵敏。这种光电池的特点是能产生可直 接推动微安表或检流计的光电流,但由于容易出现疲劳效应 而只能用于低档的分光光度计中。
五、紫外分光光度计
一、组成部件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基本结构是由五个部分组成: 即光源、单色器、吸收池、检测器和信号指示系统。
图3.6 紫外分光光度计
5
(一)光源
对光源的基本要求是应在仪器操作所需的光谱区域内 能够发射连续辐射、有足够的辐射强度和良好的稳定性,而且辐 射能量随波长的变化应尽可能小。 分光光度计中常用的光源有热辐射光源和气体放电光源两 类。 热辐射光源用于可见光区,如钨丝灯和卤钨灯;气体放电 光源用于紫外光区,如氢灯和氘灯。钨灯和碘钨灯可使用的范围 在340 ~ 2500nm。这类光源的辐射能量与施加的外加电压有 关,在可见光区,辐射的能量与工作电压 4 次方成正比。光电 流与灯丝电压的n次方(n1)成正比。因此必须严格控制灯丝 电压,仪器必须配有稳压装置。
正己烷 * max/nm 230 n *max/nm 329

CHCl3 238 315
CH3OH 237 309
H2 O 243 305
由n *跃迁产生的峰,随着溶剂极性增加,形成氢键能力增加, 蓝移; 由 *跃迁产生的峰,随极性增加,激发态比基态能量有更多的 下降,发生红移。
例4:
CH 3 C C C H C H3
链状: 基本值
α位烷基取代
O CH 3
215nm
+10nm
位烷基取代
计算值λmax
+12nm
237nm
实测值λmax
236nm
例5:
O
CH2
环状:
基本值
215nm
共轭双键
γ位烷基取代
+30nm
+18nm
环外双键
计算值λmax
+5nm
268nm
(三)纯度检查
可能是饱和化合物
π—π*,2个共轭单位
260~350nm 强吸收
270~350nm 弱吸收
π—π*,3—5个共轭单位
n—π*,无强吸收, π—π*,有苯环
孤立含杂原子的双键C=O, -NO2, -N=N260nm(230~270)中吸收
2. 判断同分异构体
例:乙酰乙酸乙酯
O CH3 C 知物与已知标准物的吸收 光谱曲线-若完全等同——有相同的生色团


吸收光谱曲线的形状、吸收峰的数目及最大吸收波长 的位置和相应的摩尔吸收系数——定性鉴定的依据 最大吸收波长的位置和相应的摩尔吸收系数——定性 鉴定的主要参数
不同分子结构可能有相同的UV-VIS

2.结构分析 确定构型和构象 顺反异构体(最大吸收波长) 3.定量分析 无机和有机化合物 显色反应-非吸收物质 朗伯-比耳定律 4 5 -1· mol-1 ; 吸收强度大,ε达10 ~10 L· cm -4 ~10-5mol/L;准确度好; 灵敏度高, 10
注: 环外双键 是指C=C双键直接与环相连,其中一个C在环上,另一个C在环外。 同环二烯与异环二烯同时共存时,按同环二烯计算。
例1:
H2C C C CH2 CH3 CH3
相关主题